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181章 陈师泰的疑惑

再造汉明 第181章 陈师泰的疑惑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181章 陈师泰的疑惑

苏州府今年的秋赋征收得比较顺利。

十二月七日,曹毅明向陈师泰汇报今年的秋赋、物价情况。

曹毅明汇报道:“今年整个苏州府因风调雨顺,粮食大丰收,秋赋征收很顺利,田赋收取了265.4万石,折银530.8万两。”

陈师泰知道去年苏州府的田赋是被朝廷免了,于是问道:“前年收了多少田赋?”

“前年是260.3万石?”

“苏州府的田亩没增加,田赋怎么会增加了5.1万石?”

“大人,我们苏州府每年的田赋是不一样的,都是由南京户部核定后征收的。”

“哦。其它税收呢?”

“今年的工商税收取了545.73万两,工商税比去年增加了383.73万两。”

陈师泰一听,以前只听说苏州很富,现在听到苏州府的工商税就收了545.73万两,已超过了田赋。上交朝廷90%的税赋后(注:与其他地方不同,苏州府、松江府上交给大明朝廷的税赋是90%),苏州府可有近100多万两的留存。他问道:“怎么会有这么高的工商税?”

曹毅明说道:“大人,苏州很多镇都用新式织机了,布匹、丝绸的产量比往年增加了十几倍,出口的货物也涨了几十倍,收取的工商税自然就上来了,仅太仓船舶司收取的关税就有81.6万两,收取的盐税也有35.7万两。对了,大华公司苏州本部就缴纳了182.36万两税银。”

“太仓船舶司就收了80多万关税,那运河钞关不是更多吗?”

“是的。可惜运河钞关归户部管。”

陈师泰又说道:“大华公司这么有钱?”

曹毅明说道:“大人,你不是视察过大华公司的几个厂矿么。据牛若麟禀报,吴县县府仅颜料染料一项就收了大华公司9.1万两的税银。大华公司出售技术专利,上交的税收也有几十万两。”

陈师泰心想,我要是有这么多钱,还做什么官呀?他继续问道:“以前能收多少盐税?”

“大人,虽说朝廷明文规定要收盐税,可以往每年最多能收1-2万两盐税。”

“只有1-2万两盐税?”

“现在私盐泛滥,能收到1-2万两盐税已不错啦。”

“私盐泛滥,那不是与朝廷作对吗?”

“大人,不仅仅是我们苏州府私盐泛滥,整个南直隶、浙江、福建都这样。我们能收取到30多万两盐税,还是大华公司买了盐后用于工业生产,比如生产纯碱就买了几百万斤盐,那些盐商实在瞒不过去,我们才收到的。”

“大华公司的工业用盐量都超过民间食用盐的数量了,盐价涨了吗?”

“暂时没涨。”

“怎么可能?”

“大人,淮安府、扬州府、松江府、绍兴府、宁波府、温州府有大片盐田,他们稍微努力一下就能增产不少盐。但听说大华公司又开办了好多分公司,如用盐量也是这么大的话,盐价就难说了。”

“盐价可不能涨呀。嗯,你说下去。”

“各县的漕粮已入库,待明年五月再运往京城。本府按惯例也入库了3万石储粮,待明年青黄不接时出售以平抑粮价或用于赈灾。”

“现在市场上的粮价如何?”

“现在苏州的米价维持在每石2两左右。”

“维持?不是说吴江、吴县、长洲粮食增产了很多吗,那米价应该低于每石2两呀?”

“是的,吴江、吴县、长洲三县有大量的大米出售,原因是使用了化肥后,稻谷增产近3万万斤,缴纳田赋后,比往年多了160万石大米。但是......”

“但是什么?”

“大华公司在收购粮食。只要是低于每石2两的,他们全部以每石2两收购。”

“那不是犯傻吗?”

“他们说现在粮食丰收了,农民们争相出售大米,可米价低了会贱农,所以他们要收购大米,维持米价。到了青黄不接米价上涨时,他们会抛售大米,继续维持米价的平稳。据说他们已收购了50万石大米。”

“他们准备收购多少大米?”

“这个就不知道了。我想,如果他们拿出全部实力的话,收购苏州府增产的160万石大米是不在话下的。”

“现在的物价呢?”

“米价下跌后,物价也跟着下跌了。银价已从年初的1两银子换2500文,下跌到1两银子换1500-1800文。金银比价也已回落到1:15。”

“物价下跌是好事。春节前可以安稳一段日子了”

曹毅明说道:“是的。”然后又报告道:“兵部尚书张国维大人受济宁州之托,遣人来苏州,要买10万石大米,说是济宁今年遭了旱灾,粮食歉收。济宁州要拿这些大米去赈济灾民。登莱也派人来苏州采购大米,请求本府予以支持。”

陈师泰听后心想,张国维曾任苏州巡抚,是黄希宪的前任,他离开苏州后任兵部右侍郎,陈新甲出事后任兵部尚书。登州、莱州两府来苏州买米,还要求苏州府予以协助,显然是陈洪谧陈大人出的主意。于是忙问道:“登州、莱州要买多少米?”“他们说要买30万石大米。”

陈师泰说道:“你派人去协助他们买米吧。不过现在运河都冰冻了,已没法行船了,他们怎么把粮食运回去?”

曹毅明说道:“济宁派了很多马车过来,准备装粮走陆路运回济宁。登莱过来的刘亨博说让我们把大米运到海州,他们从海州再走陆路把大米运到蓬莱城。”

“不能直接把大米运到蓬莱城吗?”

“大人,这个季节蓬莱城的沿海也是冰封的,没法进出港口,我们南直隶的海州有不冻港,所以登莱要我们帮忙把粮食运到海州。”

“我们的太仓港不冰冻吗?”

“太仓港即使冰冻,冰层也不厚,最厚只有3寸,我们的吴淞港(今属上海)是不冻港。”

“原来我们也有不冻港。可这么多粮船在海上运输,总得有水师护航呀。”

“大人,刘亨博去了抚衙,我想登莱的曾化龙、陈洪谧应该会请求黄大人帮忙的。”

陈师泰听后心想,太仓水师负责海州到钱塘江口的海防,但护送民用的粮食船只不属于军事行动,得有南京兵部的批文才行,于是问道:“他们是求抚台大人到南京去搞批文?”

曹毅明说道:“我想是的。南京兵部审批方面没北京那么严,如南京兵部批下来的话,可以把粮食直接运送到海州。”

陈师泰问道:“那登莱把我们运粮食到海州的费用带来了吗?”

曹毅明说道:“带来了,登莱要求我们尽快把粮食运到海州。”

陈师泰说道:“那你去组织货船吧。”

曹毅明说道:“好。”接着对陈师泰说道:“大人,有件事不知该不该说?”

“什么事?”

“这几天,从江北陆陆续续又逃难过来了16万多人,我觉得有点不正常,秋收了怎么还有这么多难民,就向这些难民打听了一下,他们说是建奴打到山东了。”

“建奴离我们有几千里远呢,怎么可能打到山东呢。”

“我也是这么想的,可难民都说是建奴打过来了,登莱过来的刘亨博也说建奴真的打到了山东。”

“即使建奴打到山东了,我们也不用担心。建奴没有水师,他们过不了淮河,更别说过长江了。”

“听说淮河也冰封了。”

“长江没冰封。即使他们能过黄河、淮河,也过不了长江。”突然,陈师泰醒悟过来了,说道:“建奴真打到了山东?”

“难民们都是这样说的。”

“那万一建奴攻下了济宁、登莱,我们运过去的粮食不是资助了建奴吗?”

“我担忧的就是这个。”

“济宁、登莱采购粮食后,暂时不运。我来去一趟抚衙。”

“行。还有,流落到苏州府的这么多难民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总不能看着他们被冻死、饿死。你立即通知各县拿出专款,安置这些难民。”

“是。”

曹毅明走后,陈师泰坐在椅子上,估算了一下,今年苏州府秋赋收了1076.53万两,上交朝廷90%,余下107.65万两,与各县按五五分摊,苏州府可留存53.82万两的府银。自陈洪谧一意开工太浦河以来,苏州府府银一直紧张,现在可以松口气了。

陈师泰正想去抚衙,姚文琦进来了。

姚文琦向陈师泰报告到:“大人,玉屏山开炉了。”

陈师泰问道:“开炉情况怎么样?”

姚文琦说道:“正常,我们的人也很懂冶炼的,只是我们的冶炼炉没大华公司的大,产量没它们的高。”

“有金子、银子吗?”

“有,只是金子、银子的产量不多。”

“这毕竟不是金矿、银矿,炼出来的金银当然没金矿、银矿那么多。以后怎么处理不用我多说了吧?”

“这个我懂。”然后姚文琦问陈师泰:“大人,我经常要去玉屏山,能不能换辆马车?”

“你要换什么马车?”

“换大华公司出产的那种马车。他们的马车平稳,不颠。”

自陈师泰坐过大华公司的马车后,也感到大华公司的马车确实比别的马车平稳、舒适,于是说道:“光你一个人换车?那不行,会被人说闲话的。我看这样吧,你去马科,让他们买5辆新车。”

“好的。”

姚文琦走后,陈师泰去抚衙了。

歙县知县傅岩正在审阅着今年的粮食报表。报表上反映歙县30万亩稻田今年增产7500万斤稻谷。他匡算了一下,7500万斤稻谷按出米率72%计,可增加5400万斤大米,合58.7万石,仅增产的粮食就能养活14万人。他心里暗想道,今年歙县的米价每石不会超过1.8两银子。

接着,傅岩审阅今年收取的工商税报表。以往几年,歙县每年收取到的工商税只有几千两银子,而且还大多是在外做生意的徽商缴纳的。自大华公司到歙县开矿、开厂后,今年歙县收到的工商税有20多万两,仅矿税就收到了9万多两。明年,随着大华公司在歙县的钢铁厂、化工厂、纺织厂等厂矿陆续投产,收个30万两工商税一点问题都没有。

他正看着报表,县丞给他送来了府衙的塘报。塘报上说,江北的安庆,黄得功、刘良佐打败了张献忠,张献忠已向湖广流窜。据传,建奴已侵入山东作乱,各地要做好防备措施。

傅岩看了塘报后心想,安庆一仗虽然是胜了,但那是击溃战,并没有消灭张献忠的主力。张献忠窜入湖广后,南直隶的百姓可以过个太平年,可湖广的老百姓要吃苦头了。建奴怎么今年又到了山东?他们会到江边来吗?即使建奴到了江边,那也是兵备道的事,我们只需做好后勤就行。接着又想道,二个多月前,孙传庭在郏县与李自成进行了决战,败了,朝廷还会派哪员大将去河南、陕西呢?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