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182章 清军入关劫掠

再造汉明 第182章 清军入关劫掠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182章 清军入关劫掠

在苏州抚衙,黄希宪看着来自南京的一份邸报、一份朝廷吏部的任命书,一份南京兵部的命令。黄希宪原准备2天后启程去南京,然后再去京城,谁知他还没启程,就收到了南京兵部的命令。

邸报上说是皇上颁布了“罪己诏”。皇上诏曰:

比者灾害频仍,干戈扰攘。兴思祸变,宵旰靡宁;实皆朕不德所致也。罪在朕躬,弗敢自宽。自今日为始,朕敬于宫中默告上帝修省,戴罪视事,以赎罪戾。惟二祖旧制,令每日朝毕,勋戚文武诸司等奏事者赴弘政门报名候召。

黄希宪读完邸报后心想,皇帝曾在崇祯八年、十年已下过2次罪己诏,这次是第三次下罪己诏了。皇帝每次都把罪责揽在自己身上,有用吗?下面的各部官员还不是照样欺君瞒上。

北京吏部的任命书上写着,朝廷已任命自己为工部左侍郎兼河道总督,要他立即前往济宁就任。运河河道总督官职比巡抚高半级,是正二品,通常由工部侍郎兼任,负责疏浚京杭大运河,在很多官员眼里,那是肥差。尽管自己不是为了贪腐才看中这个官职,至少说明朝廷已不再认为自己违反“海禁”政策的“待罪”之人了。

他接着看南京兵部的命令,命令上说,清军已翻越长城入关。这次清军入关,是由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阿巴泰统领。10万清军从古北口、黄崖口分两路突破长城防线,于十月八日攻陷了蓟州。清军于十一月十二日攻陷了临清后,阿巴泰率清军主力于十一月十三日沿通州、霸州、景州、河间南下。现清军正在进攻济南、徐州,要求各地做好城防、河防、江防的守备。鉴于凤阳巡抚境内的兵力大多跟着黄得功去了湖广追剿张献忠,江北兵力空虚,要求黄希宪暂缓去济宁就任,立即组织兵力,赴江北协防。详细命令随后就到。

南京有六部院,管辖着南直隶。南直隶的官员,包括南直隶境内的军队首先归南京管辖。遇到重大事情,如南京方面认为还需北京做主的,才会去北京请示。

黄希宪一看命令,心里着实吃了一惊。

建奴曾在崇祯二年、崇祯七年、崇祯九年、崇祯十一年4次越过长城,侵入关内,屠杀了数百万百姓,掠夺了大批人员、牲畜和金银财宝。

这次松锦之战才刚刚结束不久,后金人怎么不要休整的?真如刘木匠预测的那样又入关了,而且还真打到了山东,甚至已在进攻南直隶的徐州了。守备京畿的部队干什么去了,竟让会让建奴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还有,怎么清军先攻陷临清,然后再穿越通州的?这是怎么回事?后来他才知道,清军是先派人长途奔袭900里,攻陷临清,吸引明军驰援后,阿巴泰才率清军主力南下的。

命令上说要求江南派兵去江北,可谁做总兵?到了江北,是由凤阳巡抚史可法协调指挥,还是由我指挥?作战需要时,是否可越境进入山东、河南、北京畿境内?南京兵部的命令啥都没明确。

他本来想过二天后就去南京述事,再去京城的,现在军情紧急,看来是暂时不用去南京了,更不用说去济宁了,还是先做出兵的准备工作吧,兵马未动,粮草总得先行。至于下一步怎么做,只能等收到南京兵部的详细命令后再说。

黄希宪正想着事呢,登莱的刘亨博来找他,把曾化龙写的一封信交给了他。

黄希宪看完信后,问道:“你知道吗?建奴已在进攻山东了。”

“知道。”

“那你是怎么过来的?”

“我是走即墨、海州到淮安,再过来的,路上走了八天时间。”

“曾大人有啥准备?”

“曾大人已在调兵谴将,可我们只有不到1万人的机动部队。”

“王永吉是干什么吃的,竟然让建奴攻陷了临清?”

“大人,山东的机动兵力也不多。”

“嗯,看来只有这么理解了。”然后问道:“我们把粮食运到海州的话,你们能确保粮食的安全?”

“大人,登莱已接连遭受了几年旱灾,虽说今年的蝗灾躲过去了,可灾民还是有好多,曾大人还等着用这些粮食赈灾呢。他已派了4000人马到达日照,随时准备到海州接运粮食。”

“你们一定要保证粮食的安全。”

黄希宪、刘亨博正说着话呢,徐阶进来报告,说刘云龙来了。

黄希宪就对徐阶说道:“让他进来吧。”

刘云龙就推门进来了,他是给黄希宪送喜帖来了,邀请抚台大人参加他的婚礼。

刘万禄与黄凌波商量后,确定十二月十七日为喜日。今天已是十二月十二了。

刘云龙见刘亨博也在,就说道:“喜酒就不请你喝了,我到时一定把喜糖送到登莱。”

刘亨博说道:“我先恭喜你了。”

黄希宪接过喜帖后说道:“我也先恭喜你了。”然后对刘云龙说道:“你小子还真能掐会算,建奴果真打过来了。我就不明白了,松锦会战刚刚结束,他们咋就不休整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刘云龙说道:“今年辽东也是大旱,秋收就没收到多少粮食。他们不进关内来抢劫的话,皇太极靠什么养活他的军队。”

“我们蓟州的守军咋就守不住防线呢?哎,真TMD可恨。”

“大人,清军到了哪里了?”

“清军已占领了临清。估计这阵子快打下济南、徐州了。”

“徐州城墙高厚,只怕他们攻不下来。”

“济南呢?”

“济南的城墙还没完全恢复,在劫难逃。”

“你的意思是说,济南会被建奴攻陷?”

“清军真要进攻济南的话,根本守不住。”

“哎,不知道那些部队都是干嘛的?连建奴都挡不住。”

“清军都是骑兵。我们大部分是步兵,火器又没他们的好,要守住城市太难了。”

“你说我们苏州卫用新式武器后,能挡住建奴吗?”

“有命令了吗?”

黄希宪指了指桌上的南京兵部命令,说道:“刚刚接到命令,要我们做好出兵准备。”

“大人,我们用了新式武器后,究竟行不行,还得经过战斗考验。”

“别和我打迷糊,你老实告诉我,我们苏州卫打得过建奴吗?”

“论火力,苏州卫已是这个世界上最强的部队,但能不能打赢,还要靠战术、后勤和战士们的勇气。”

黄希宪听后,点了点头,问道:“我们的燧发枪、火炮是不是少了点?”

刘云龙说道:“你让苏州卫再向我订购燧发枪、大炮呀?”

“苏州卫已订购了5000多支燧发枪,就是大炮少了点,再铸炮的话,只怕没那么多经费。”

“秋赋不是已收了吗?苏州卫的几个新工厂不是已投产了吗?要是还不够,那就继续欠着呗。”

“那你再给我铸40门大炮。”

“好,我回去就安排。”然后刘云龙对黄希宪说道:“苏州卫的水师不出动吗?”

“水师去了干嘛?”

“大人,南京得到的只是陆路清军的消息,其实清军的水师已到达莱州湾。”

“这个冬季,建奴的水师也能出港?”

“大人,清军占据的旅顺港是不冻港,他们并不会被冰封在港口内。”

黄希宪对旅顺港的情况不怎么熟悉,就问道:“旅顺港在辽东,怎么会是不冻港?”

刘云龙解释道:“黄海有一股暖流,这股暖流进入北黄海后形成一个逆时针方向的环流,能源源不断地为北黄海沿岸带来温度较高的海水,而旅顺港正好在辽东半岛的沿岸,所以旅顺港是不冻港。”

黄希宪听后,心想原来如此,忙说道:“他们水陆并用?那我们的水师也得出动,我马上去下令。”然后问道:“既然你能掐会算,你说建奴会攻下济宁、海州吗?”

“你问这个干嘛?”

“济宁州派人来苏州购粮,要把粮食运到济宁。”然后指着刘亨博说道:“他也受曾大人之令来苏州买米,要求我们把粮食运到海州。”

刘云龙听后就说道:“大人,济宁城与徐州城一样坚固,只要守军坚守,清军是攻不下来的,但是徐州、济宁之间的徽山湖周边的村镇,会遭受到清军的袭击,甚至被清军占了。”然后转头对刘亨博说道:“等你把粮食运到海州时,清军已占领了海州。”

“啥,建奴会攻陷海州?那日照呢?”

“日照没啥好抢的,再说你们不是有4千人马在日照吗?但是潍城、昌邑、平度、莱州等就难说了。”

“不可能,曾大人手下的兵还是能打仗的。”

“进入登莱的清军至少有4万多人,而且大多是骑兵。你们除了守城的士兵外,有多少机动兵力?”

“这......”

黄希宪立即对刘亨博说道:“那我们还暂时不能把粮食运到海州。”说完,他把徐阶叫来,让他通知济宁来的人,也暂停把粮食运到济宁。

刘云龙见黄希宪安排得差不多了,就对他说道:“大人,我想在松江府金山那边买几块地办盐场。”

黄希宪听后一愣,忙说道:“盐场可不归我管,由南京户部直接管理。你办盐场干嘛?”

“将来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盐。我的几个分公司开张后,会消耗大量的盐,如我不生产盐的话,明年恐怕盐价会上涨。”

“我们南直隶、浙江有那么多盐场,还供应不了你需要的盐?”

“我仅七子山硫酸厂制碱,一年就要消耗几十万斤盐,几个分公司都开业后,需要几千万斤盐,盐真不够。我办盐场后生产的盐,自然列入朝廷的盐政管理。”

黄希宪心想,你办了盐场,列入朝廷的盐政管理,到时朝廷的盐税也就增加了,于是说道:“我也要离任去济宁了,离任前替你向户部报告一下,但不知道户部允许不允许你办盐场?”

“你去户部报告时,顺便再问问是否还允许我在绍兴那边也办个盐场。”

“你要办2个盐场?”

“嗯。”

“我来试试吧。”“多谢大人。”

刘云龙离开府衙,去不远处的苏州卫。路上,刘云龙想着清军的这次行动。

刘云龙回想着后世了解的这次清军行动,清军陆路军队在阿巴泰的率领下,于十月八日突破了长城墙子岭,于十一月十二日攻陷了临清后,兵分五路,攻向濮州、曹州、济南、徐州、青州。清军的水师是十一月底到达莱州湾的,配合陆军进攻莱州、平度、昌邑。十二月,清兵主力陷临淄、阳信、滨州、兖州、泰安、青州、鱼台、武城、金乡、单县、沭阳、沂州、丰县,包围海州。复陷滕县、赣榆、峄县、郯城;另一部分清军则趋河南,自长垣至曹州、濮州。16si3年正月,清军攻开州(今河南濮阳)及滑县,又趋东昌(今聊城)。二月,清军陷武定、莱阳。三月,清兵一部取道彰德(今河南安阳)陷顺德府(今邢台),北上掠诸县,经卢沟桥到密云出关。四月,清军主力在临沂放牧,养精蓄锐后,自山东德州、乐陵直掠庆云、南宫,最后于六月经宝坻县(今天津宝坻区)出关。

刘云龙来到苏州卫,给包可弘、庄翔东送了喜帖,再来到花山,给陶大鹏几个送喜帖,顺便了解一下他们的训练情况。

陶大鹏这二个月期间,天天在花山督促着士兵进行训练。

陶大鹏接过喜帖,对刘云龙说道:“恭喜你了。”

“到时你可要带着你妹妹一起来参加婚宴。”

“好。”

其他2个在花山训练的千总也争着向刘云龙讨喜帖,幸亏刘云龙带着空白的喜帖,刘云龙就当场手写了几份喜帖,送给了张跃雷、龚广方。

送完喜帖后,刘云龙随陶大鹏、张跃雷、龚广方参观士兵训练。他问陶大鹏:“怎么士兵们又穿上了盔甲?”

陶大鹏说道:“士兵们说,不穿盔甲,还怎么打仗?”

“火器兵穿了盔甲,行动不便。”

“你是说真的不需要穿盔甲?”

“火器兵又不需要与敌军贴身近战,即使拼刺刀,讲究的也是谁的速度快,谁的身手更灵活。”

“说的有理,我马上下令让士兵彻底脱掉盔甲。”然后说的:“你看,我的士兵现在列队很有样子了,能踩着鼓点进退了。”

“你别小看士兵踩鼓点走路很简单,其实训练的是士兵们的步调一致、服从纪律、听从指挥。你们还要训练士兵的勇气,比如即使敌人的骑兵冲到了面前,也不能慌,要沉着、冷静,做到了这一点,士兵才能准确地、毫不慌忙地把子弹打出去。”

“我训练了。我让人骑着马冲向士兵队列,用刀在士兵面前劈,要求士兵在刀劈时不眨眼、不低头、不后退。”

“嗯,就是要这么训练。拼刺刀练了吗?”

“用你的方法,扎了好多稻草人,士兵们拼刺刀有点样子了。”

“没有对练过吗?”

“练呀,按照你的方法让士兵们用木棍对练。木棍上涂上红油漆,哪个士兵被木棍捅上后,身上就有红点子,他就算被刺死了。”

“你干嘛要用油漆呀?油漆很难洗掉的。”

“哪用什么?”

“我前一阵子给你们讲课时不是用了粉笔吗?粉笔很容易洗掉的。”

“哎,我怎么没想到呢。从明天开始就改用粉笔。”

“好好地练吧,你们将是最强的军队了。”

“像我们千户营用了燧发枪,可以与多少敌人对垒?”

“你们如训练有素的话,至少可以与1万敌军对垒。”

“有那么厉害?”然后望着张跃雷、龚广方说道:“那我们3个千营岂不是可以对付3万敌人了?”

“你知道葡萄牙、西班牙的殖民地是怎么来的吗?他们往往只有二三百人就能打败几千、几万人的土着。当初西班牙人占领宿务岛时,只有200个士兵。”

“啊?我以为他们用了几万军队才占领吕宋岛的呢。”

“用几万军队占领吕宋岛,那他们在南美洲的新大陆需要多少军队?当年西班牙的人口只有300万左右,他能组织多少军队?”

“当年葡萄牙有多少人?”

“当年葡萄牙的人口也不会超过100万,军队人数比西班牙少多了。”

“那荷兰人呢?”

“荷兰到现在也只有200多万人。不过,战场上的输赢是不能以人数来决定的,要靠勇气、靠战术、靠武器。”

“你说的也是。他们没有好的武器,就凭200多人哪能占领一个大岛?现在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的军队有燧发枪吗?”

“有一些,但还没大量装备。今后你们即使在战场上与他们相遇了,你们也有新式火药的优势。他们还大量使用火神枪,有效射程为100—120步,你们使用的枪,有效射程已达到320步。”

“他们的炮呢?”

“他们野战用的红夷大炮射程在1500-1800米,佛郎机炮射程在800-1000米,守城用的大炮或海岸炮台用的大炮,射程在1800—6400米。我们铸的大炮,已经试验过了,加农炮的最小射程是4000米,最大射程是7000米;榴弹炮最小射程是2000米,最大射程是4000米。步兵炮的最小射程是100米,最大射程是1500米。”“我们干嘛不铸大将军炮了?”

“加农炮就是大将军炮呀。”

边上的张跃雷问道:“那建奴的炮呢?”

刘云龙说道:“你们在松锦战役中,不是领教过清军的大炮了吗?清军也好,李自成、张献忠也好,他们的炮还不如弗朗机人的炮,自然也不如我们的炮,再说,我们榴弹炮的开花弹威力惊人。”

“好。等有机会遇到建奴后,我要报一箭之仇。”

“你很快就有机会了。”

“我们要上前线了?”

“抚台大人已接到命令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你们将很快北上。”

“建奴真打过来了?”

“嗯,估计这段时间清军在进攻青州府。”

龚广方忙问道:“你说啥,他们已攻到了青州府?”

刘云龙说道:“嗯。这已经不是军事机密了。”

“我们沿途的军队都是吃素的吗,怎么会让他们进来了1000多里?”

“或许他们看到清军都害怕了,没人敢去狙击清军。”

“他们都该死。”

“不说他们了。为了将来的战斗,你们还得训练一个兵种。”

“啥兵种?”

“观旗兵。你们以前用旗语联络时,距离不会超过500米。现在你们有了望远镜,要学会在数千米外用旗语来传回侦查到的军情,用旗语来传达命令。”

“哎,这个好,速度又快,而且隐蔽性也好。我们立即训练观旗兵。”

刘云龙与陶大鹏、张跃雷、龚广方又聊了些别的,就离开了花山。

刘云龙在向陶大鹏他们介绍欧洲人的大炮时,说的守城大炮或炮台用炮是指重炮,如英国人的长炮,炮重4800磅(2177公斤),有效射程1700码(1554米),最大射程6700码(6126米);如特大型长炮,炮重7000磅(3175公斤),有效射程2000码(1828米),最大射程7000码(6400米)。但这种大炮实在太笨重,因此并没有装备到亚洲、非洲和美洲。荷兰人在台湾、雅加达、马六甲装备的重炮,也是弹重在10-12磅左右的半长炮或非标准长炮,而且与大华公司使用的开花弹相比,他们使用的是实心弹,炮弹到了最大射程时,只能靠自由落体的重力来砸,能砸死人,但对城墙、舰船几乎没啥威力了。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