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225章 爆米花机

再造汉明 第225章 爆米花机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225章 爆米花机

刘云龙关照完研究混纺工艺后,就问夏子麟:“秦银华的永久磁铁研制成功了吗?”

夏子麟说道:“春节后不久,他就研制出了永久磁铁。”然后指着肖雯莉说道:“肖干事已生产了指南针。”

刘云龙就问肖雯莉:“你生产了多少指南针?”

肖雯莉说道:“你不是说给勘探队野外用的吗?就生产了几十个。”

“马上大量生产,今后军队行军、打仗都用得着,出海远洋也要用到指南针。”

“好,我回厂里后就组织生产。”

刘云龙听后点点头,又对她说道:“你还得给我生产六分仪。”

“六分仪?”

“对。”

“派什么用的?”

“海船航行时测量太阳、北极星与海平面的夹角用的。陆地野外行军时,也能测量太阳、北极星与地平面的夹角。”

说着,他把“六分仪”的图纸拿了出来,一边讲解图纸,一边解释用六分仪测量太阳、北极星与海平面、地平面之间夹角的原理及用途。讲完后,他要求钟表厂在半个月内生产出“六分仪”。

肖雯莉问道:“这么急?”

刘云龙说道:“嗯,很急。”

肖雯莉见状,忙拿着图纸回厂里去了。

刘云龙又对田秉敬说道:“你马上给我研制爆米花机、机。”

田秉敬一听,问道:“爆米花机、机?”

刘云龙一边画图,一边讲着爆米花机、机的原理。

田秉敬问道:“我们是不是要做这种小买卖了?”

“最近苏州来了几十万难民,都要靠官府赈济的话,官府也吃不消。我们做了爆米花机、机,把这些机器租给难民,拿到机器的难民不就可以养活自己了吗?”

“要做多少机器?”

“爆米花机、机,各做个2000台。”

“我租出去4000台机器,啥时候能回收成本?再说,这些难民拿到机器后,散落到全国各地,他们会不会来还钱?”

“我们也是赈济灾民,别老想着啥时候能回收成本。即使有人租了机器,不来还钱,那就算我们积善做功德吧。”

“你真是财大气粗。你做的功德还少吗?你还刚刚给皇上捐了280万两银子呢。”

“你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不说了,你赶紧做机器吧。”

田秉敬忙说道:“行,行。我马上安排做爆米花机、机。”

明代也有爆米花,但没有。那时人们吃的爆米花是把米粒扔进油锅后炸成的。

刘云龙画的爆米花机、机都是后世才有的。

爆米花是把玉米、黄豆、大米与食物油、蔗糖一起放进橄榄型的铁罐里后,盖上机盖,一边在炉上加热,一边通过摇手转动爆米花机。爆米花机里的玉米、黄豆、大米受热后慢慢变熟,罐内的压力也慢慢提高。待达到一定压力后,松开机盖,罐内的食物随着高压被冲了出来,遇到罐外的低压后,玉米、黄豆、大米就爆开了。

是把白砂糖放进机,机中间有个加温腔,加热腔中还有比糖粒径小很多的小孔,机器四周有个高15厘米左右的封边。做时,把白砂糖放进机器,白砂糖受热后,变成糖浆,糖浆流入小孔内。用脚踩动机器后,机高速转动,离心运动将流入小孔的糖浆成丝状“喷射”到机的四周,糖丝凝固后,用棒子把这些糖丝绕在一起,就成了。

刘云龙让田秉敬研制爆米花机、机,如按难民平均每户5口人的话,4000台机器可养活2万人。刘云龙出租这些机器的另一个目的是,这些难民租了机器,流落到全国各地,今后就是他的耳目。这笔投资无论如何都是合算的。

刘云龙见田秉敬答应研制爆米花机、机后,就问戴均元:“农业研究所的棉花、玉米草播种了吗?”

戴均元说道:“刚开春就在水车浜几个村种植了棉花,现在都已出苗了。玉米草播种在了光福山坡边,种了100多亩地,现在已长到30厘米高了。”

“不错。不过这个草今年不收割,全部用来留种。”

“为啥不能收割?”

“墨西哥玉米草生长期比较长,短的需要7个月,长的需要9个月,如我们收割一次,就相当于推迟玉米草20天左右的生长期,遇到霜冻它就不生长了,所以这批草今年一律不收割,全部用来留种。明年就可以种植几万亩了。”

“养奶牛也用不了这么多草呀?”

“你别光想着养奶牛呀?我们那么多的农场还养了不少羊呢。今后我们去了北方,还可以养马。”

“去北方那里?”

“过几天你就知道了。”

“行,我一定照管好这100亩多草地。”

刘云龙又拿出浮标图,交给贝喜鲁,对他说道:“你立即给我安排制作。”

贝喜鲁看过图纸后,问道:“你这是什么?”

“是浮标。今后有了这些浮标,我们进出港口或在海上航行时,就安全多了。”“这个应该由官府来制作呀,我们花钱制作,犯得着吗?”

“官府有钱的话,还会敲诈我280万两银子?再说,今后我们去了外地,还不是要我们自己设置浮标。”

“行,我们来制作浮标。还有吗?”

“你去城里打听一下,谁家的信鸽养得好。”

“你要养鸽子?”

“嗯,我们很快要去遥远的地方发展,靠人来传送信息太慢了,养了信鸽就能用鸽子来传送信息了。”

“苏州城里倒是有不少人养信鸽,他们还经常与松江府、杭州府、应天府的养鸽人举办信鸽飞行比赛。我来叫人去打听一下。”

“打听好后,立即招聘人才,搞个养鸽场。”

“好。”

“公司订购的那些船舶,进展如何?”

“在太仓定制的4000料船,有12艘已在安装蒸汽机,1个月后就可以交付。在南京、宁波定制的2000料船,已经交付了30艘;在苏州、嘉兴、湖州、常州定制的1000料木船,已交货18艘;定制的用于海运的400料木船已交付了30艘。已交付的船只都已安装了蒸汽机。歙县柳塘船厂的2艘600吨蒸汽机驱动的铁船还有2个月就能下水。李舟洋负责的太仓船厂4个船坞已在制造3000料的木船,从周大业手里买来的4艘3000料木船、6艘1000木料船,还有2天就能安装好大炮。”

“公司招聘的那些水手,都安排好了吗?”

“海船的水手都去了太仓,在向太仓水师学习开炮。内河的船员都去了太湖,跟太湖水师学习开炮。”

“那些水手都在这次战争中历练过了,等学会了开炮,就是我们的宝贝。”

“这就是我们的水师?”

“对。有了水师,再加上袁时中的8万人马,我们将天下无敌。”

“袁时中不是只有3万士兵吗?”

“你傻呀。皇上交给我的是8万人,没说只允许有3万编制。”

“你真会钻空子。”

“哈哈。”刘云龙笑了笑,对贝喜鲁说道:“你告诉沈阿毛,让他立即在铁甲舰上设计可360°旋转的大炮。”

“360°旋转的大炮?”

“现在水师木船上的大炮要开炮时,都得把船身侧过来,多麻烦?我们有了可360°旋转的大炮,不就方便多了吗。”

“这么说,这2艘铁甲舰是世上最先进的舰船了。”

“当然,今后我们就是天下最强水师。”说完,刘云龙转头问顾明荣:“你的蒸汽机情况呢?”

顾明荣就汇报道:“自从有焊接技术后,蒸汽机已进行了多次改进。现在蒸汽机的蒸汽压力已提高到0.35MPa。与徽州机电所合作后,蒸汽机发电机已在苏州几个工厂、矿山使用,用不了几个月就能普及。”

“好。你们接下来要研究提高蒸汽机发电机的输出功率,输出功率大了,能驱动的机器就多了。”

“行。”

刘云龙又问鲁正蒙:“你的拖拉机呢?”

鲁正蒙就说道:“有了蒸汽机,制造拖拉机又不难,已制造了6台。不过试验时,由于我们苏州的耕地田埂比较狭窄,而且每块地的面积都不大,长度只有100多米左右,使用起来比较麻烦,为了试验还特意加宽了田埂,耕地时要不断地来回掉头,因此,尽管拖拉机的耕地效率比牛高多了,但还是没达到每天40亩。”

“你试验过山坡地了吗?”

“还没试验。”

“山坡地没有田埂,还不会让拖拉机陷进泥潭里,用拖拉机耕地的话,四个时辰至少可耕40亩。”

“我马上去试验。”

“你知道吗,这种拖拉机稍加改进,就是装jia车。”

“装jia车?”

“我们现在乘坐的马车,上了战场,挡不住敌人的子弹、炮弹,甚至敌人用刀就能把马砍死,把车砍坏。如我们在拖拉机上装上个铁皮车厢,开几个射击孔,载上十几个士兵,敌人的子弹还能打得穿吗?刀砍得坏吗?除非用重炮,连普通炮弹都打不穿。”

“这就是‘装jia车’?怎么给你想出来的?”

“就这么想出来的呀。当然这种装jia车要有足够的动力,还要想办法隔热,否则能把车里的人烤死。今后,你甚至还可以动脑筋,在拖拉机上装上大炮。”

“拖拉机上装了大炮,叫什么?”

“那叫‘tan克’。”

“这么说,我的车辆厂也能生产军工?”

“当然,我们有了装jia车、tan克,就有了陆地上最强大的军队。”

“那我得扩大工厂规模了。”

贝喜鲁见刘云龙没啥要询问的了,就问道:“科技表彰大会啥时候补开?”

按原计划,公司应该在春节前对公司的优秀科技人员进行表彰的,但刘云龙去了山东后,一直拖着呢。

刘云龙就说道:“六天后公司要开会讨论今后的发展,你就安排在那天把表彰大会一起开了吧。”然后把贝喜鲁拉到外面,轻声说道:“你让岑仲林派几个可靠的人,去京城给我们造房子、挖地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挖地道?”

“嗯。王海清他们都留在京城了,我怕万一京城有事时他们脱不了身,所以要挖地道。”

贝喜鲁想起了2年前陪刘云龙去西山石灰石矿视察时刘云龙说过的话,就轻声问道:“明年皇上真的有劫难?”

刘云龙点点头,轻声说道:“如果朝廷能降低税赋,重新丈量全国的土地,大量装备我们生产的武器,皇上就能逃过此劫,但首辅陈演是个庸才寡学之辈,恐怕难以改变大局,所以我不得不提前谋划周全之策。”

“为王海清、章夏他们预留退路?”

“是的。不过,挖地道的事,要绝对保密。”

“懂了。”然后问道:“听说你还要去云南?”

“我父亲告诉你了?”

“嗯。你看派谁跟你去云南?”

刘云龙想了一下,说道:“让周泉跟我去云南吧。”

“好的。”

大家走后,刘云龙、黄丽菊来到乐益学校看望刘增福一家。

刘增福正趴在教室外的窗台上看着里面的学生上课,见刘云龙来后,赶紧转过身来。

刘云龙递给刘增福一把奶糖,问道:“你奶奶在食堂吗?”

刘增福点点头,然后跟着刘云龙来到学校食堂。

刘增福的奶奶见刘云龙来后,忙跪下,对刘云龙说道:“草民拜见公子殿下。”

刘云龙忙把她扶了起来,说道:“伯母,快起来。我们不行这个。”

刘云龙问了一下她最近的情况,然后问道:“你家几个孩子都读过书吗?”

刘增福家在遭难前,尽管不是地主,也算是中农。刘增福的奶奶听后,点点头,说道:“二个孙子都读过书。”

刘云龙说道:“伯母,我想让你大孙子就在这个学校读书,小孙子、孙女去水车浜那边读书。”

“孙女也要读书?”

“嗯。水车浜有一所专门招收女孩子的学校,你放心,都是免费的。”

刘增福的奶奶一听,忙说道:“那多谢恩人了。”

正说话时,时匡几个老师得知刘云龙来后,都过来和他打招呼。

刘云龙与时匡老师聊了一下最近学生的学习情况,让他安排刘增福进学校读书,然后对时匡老师说道:“你马上组织孙云球他们计算太阳、北极星在每一天的赤纬。”

学生们都上过常识课中的天文,也用学校里自制的天文望远镜观测过太阳、北极星、月球等天体,就问道:“这又要派啥用处?”

“航海用,长途行军用。”说完就把利用“六分仪”、座钟来计算船舶位置、行军位置的原理说了一下。

时匡说道:“有太阳,有北极星,那得计算两张表了。”

“对。你把学生分成2组,一组计算太阳的赤纬,一组计算北极星的赤纬。”

“多长时间要?”

“越快越好,15天内必须算出来。”

“好。”

“等肖雯莉生产出‘六分仪’后,你马上对公司所有的舰长、船长、测绘员进行培训,让他们懂得经度、纬度及六分仪的使用方法。”

“行。”

在刘云龙与时匡讨论经度、纬度、赤纬、地球自转角、角速度时,边上的黄丽菊可是一句都没听懂,只知道他俩在讲太阳、北极星。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