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254章 国医馆

再造汉明 第254章 国医馆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254章 国医馆

于是,刘云龙对贝喜鲁说道:“让常金奇那边立即再赶制几套氨合成塔、尿素合成塔,徽州安装氨合成塔、尿素合成塔各三套,这样徽州六县都能用上化肥了,苏州至少安装氨合成塔、尿素合成塔各六套,这样苏州府各县都能用上化肥了。今后还要在松江府、常州府、镇江府、嘉兴府、湖州府、绍兴府、衢州府、池州府、饶州府、徐州府、登莱府、琼州府、济州岛、库页岛建氨合成厂。”

“徽州的特种压力设备厂一直在加班加点,又培养了200个焊工。”

“让徽州的焊接技工学校继续招生,年内至少再培养500个焊工。”

“知道了。”

刘云龙又对薄钰说道:“有了高压容器的制作技术后,可以研制用煤制丙烯的设备了。”

“用煤制丙烯?”

“对。”接着,刘云龙把煤制丙烯的工艺告诉了薄钰。

煤制丙烯是以煤为原料,合成甲醇后再制备乙烯、丙烯等烯烃,合成时需要25—35MPa的压力。以前因高压容器制作技术没能突破,故一直没能生产丙烯。现在有了氨合成塔、尿素合成塔的制作技术,已有能力生产丙烯合成塔了。

薄钰听后,说道:“我马上安排化工研究所和徽州方面研制丙烯合成塔。”

“合成橡胶有进展了吗?”

“化工研究所已合成了丁苯橡胶、氯丁橡胶,已在试生产橡胶管、橡胶垫片、橡胶密封圈。”

“好,马上用橡胶来生产轮胎。轮胎分内胎、外胎,内胎不与地面接触,主要用于充气后承压,可以做薄一点;外胎需要与地面接触,还要保护内胎,需要做厚一点,内部用几层麻丝做成编织层、外层可以做出各种花纹,用于增加摩擦力。这种轮胎可以用于马车、牛车、拖拉机,还能用于自行车。”

“自行车?”

“对。自行车是一种用人力踩动的车子,今后即使没有马车、牛车,出行也很方便,速度不比马车、牛车慢。”

刘云龙说完,把后世的轮胎、自行车图样画了出来。

薄钰看了图样后,问道:“这种两个轮子的车子不会倒吗?”

“我们平时使用的马车、牛车,轮子在车子的两侧,所以不会倒。这种自行车的两个轮子在同一个平面上,如静止不动又没支撑的话,自然会倒在地上,但是在运动后,由于转动惯矩的作用,它不会倒地。你们制作后,我来骑给你们看。”

薄钰心想,轴承、弹簧、链条、钢丝、轮辋技术都是现成的,车龙头、挡泥板、鞍座、后衣架的制造也不复杂,只等制造轮胎后,就能生产自行车了,于是说道:“我争取1个月内把自行车研制出来。”

刘云龙说道:“好。你还可以让化工厂用橡胶生产橡皮了。”

“橡皮?”

“对。用橡胶做轮胎也好,做密封圈也好,都要硫化。硫化后的橡胶可以擦去铅笔的痕迹,以后再也不需用面团、饭粒来修改铅笔笔迹了。”

“那使用起来方便多了。”

“我们有了合成丁苯橡胶工艺,可以用丁二烯和苯乙烯经低温聚合成丁苯乳胶。这种丁苯乳胶成型后,很软,又有弹性,可以用来做海绵、手套、气球、玩具、套管等。丁苯乳胶中加入合成橡胶,做的橡皮筋弹力十足,可以代替牛筋来做弓箭、弩的弦,还可以做弹弓,如把它切割成闭合的环形短圈,可以用来包扎头发、物件,用起来很方便。”

“那今后军队的弓箭、弩再也不需要牛筋了?”

“那当然。一头牛只有一根牛筋,今后军队需要牛筋的话,我大量供应。有了胶管,我们还可以生产钢笔。”

“钢笔?”

“对。把水、色料、润滑剂、稳定剂、防腐剂制成钢笔墨水。色料可用炭黑、朱砂、苯胺蓝,用甘油做润滑剂,用稀硫酸做稳定剂,再加入防腐剂,就能制成黑、红、蓝三种墨水。把墨水装入软软的胶管中,装上钢笔头,利用墨水的毛细管作用,让胶管中的墨水慢慢渗透下来,就能写字了。还有一种笔叫石蜡笔,就是直接在石蜡中加入色料、润滑剂、稳定剂、防腐剂。”

边上的贝喜鲁心想,以前已有了毛笔、鹅毛笔、粉笔、铅笔,今后还要生产钢笔、石蜡笔,就问道:“要不要单独开办一家笔厂?”

刘云龙说道:“可以。单独设立笔厂后,专门生产各类笔。”

贝喜鲁说道:“好,我来安排。”

刘云龙又问薄钰:“人造纤维做成了吗?”

薄钰汇报道:“化工研究所已根据你讲的原理和方法,在机械研究所的配合下,用木柴、竹子、芦苇、甘蔗渣已成功制成了人造长丝、人造短丝和人造棉。”

“不错。人造长丝、人造棉可以单独织布,也能和棉纱混纺,只是用人造丝、人造棉织的布缩水率比较大,不耐磨,适合于做内衣,做服装时,尺寸应该略放大一些。人造长丝织的布密度细致,涂上一层防水胶、防绒胶,做成衣服、被套的内衬,内衬里放上鸭绒、鹅绒,做出来的衣服叫羽绒服,做出来的被子叫羽绒被,它们的重量比棉衣、棉被轻,但比棉衣、棉被暖和。人造短丝可以代替兽毛的绒毛,做成外套、外裤、帽子、鞋子、耳套等来保暖。人造棉可以代替棉花做棉衣、棉裤、棉鞋,这种棉衣、棉裤、棉帽适合于温带地区使用,这样能节省不少棉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鸭毛、鹅毛也能做衣服?”

“鸭、鹅有二种毛,外面一层叫羽毛,里面一层叫绒毛,我们利用的是鸭、鹅的绒毛,它们细而密,很轻,具有极好的保温作用,做成衣服后,冷空气很难进入,人的体温自然就不容易流失。除了鸭绒、鹅绒外,羊绒、蚕丝也有同样的保温作用。”

“怎么处理鸭绒、鹅绒?”

“把收购来的鸭毛、鹅毛中的羽毛去掉,将余下的鸭绒、鹅绒清洗干净,再去脂、去腥、消毒,然后晒干或烘干。做衣被时将鸭绒、鹅绒蓬松,然后塞入衣套、被套,做一件羽绒服只需要十几克绒毛就够了,做一条羽绒被也只需要几十克绒毛。我们江南地区养殖有很多鸭子、鹅,原料应该不成问题。”

“老百姓杀了鸭子、鹅后,鸭、鹅身上的毛还能换钱,没浪费了。”

贝喜鲁也问道:“有了人造丝、鸭绒、鹅绒,农民还需要种棉花吗?”

刘云龙说道:“棉花还是要种的,但苏州府三分之二的耕地用来种棉花、桑树、黄麻,特别是嘉定县,竟然连水稻都不种,本就浪费了肥沃的土地。其实,苏州府太仓、常熟沿江地段的土壤含砂率比较高,各山脉边的坡地是旱地,这些土地种棉花、桑树是比较合适,其余土地都应该用作粮田,重回‘苏湖熟、天下足’的盛况。”

“那要不要和陈师泰说一下,让官府出面劝农民今后多种粮食?”

“可以。”

薄钰问道:“你刚刚说的防绒胶,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刘云龙说的:“等我们生产丙烯后,聚成的聚丙烯树脂就是一种很好的防绒胶。在生产出聚丙烯树脂前可暂时用防水胶。”然后,刘云龙继续问道:“郎溪稀土矿中的稀有金属提炼出来了吗?”

“秦银华已从稀土矿中提炼了钍、铈、镧,其它的金属还在想办法提炼。”

自钢铁研究所单独研究出提炼金属锗的工艺后,已不需要刘云龙指导怎么提炼钍、铈、镧、钐、铷等稀有元素了,刘云龙也决定让秦银华他们自主研究。

“你们知道钍、铈、镧的用途吗?”他见薄钰、贝喜鲁都摇摇头,于是继续说道:“我们用的矿石灯,如也用灯丝,亮度将提高几十倍。”

薄钰说道:“电石灯也用灯丝?”

“不仅是电石灯,今后的煤气灯也可以用灯丝。这种灯丝是用含99%的氧化钍和1%的氧化铈做成的,这种灯丝在乙炔、煤气中加热时会发出强光,加上玻璃罩聚焦后,灯光强度是现有电石灯的十几倍。你们可以安排试制。”

“现在不是有电灯了吗?”

“电灯暂时只有苏州、徽州、池州等有水电站或有蒸汽机发电机的几个地方才有,很多地方还没有电灯。我在京城造的府邸、云南楚雄造的王府,今后就可以使用这种汽灯。”

“钍、铈、镧还有别的用处吗?”

“我们现在的探照灯射距还不远,有了这种钍、铈灯丝,产生的强光聚焦后,射距能提高几倍,还能看得更清楚。马建波做的电子管改用钍钨灯丝,寿命将提高十几倍。铈铁合金经机械摩擦后,很容易产生火花,我们利用这个原理可以生产打火机。还可以用来制作高强度合金、高级镜片。”

“打火机?”

“对。将乙炔气、煤气等可燃气体装入金属罐或塑料罐里,当打开汽门时,同时旋转或压下铈铁合金打火石,让它产生机械摩擦,乙炔气、煤气等可燃气体就被点着了。”

“那今后即使没有火柴,也能引火了。”

“对。”

“那镧呢?”

“镧就能做高级镜片,今后还能做镍氢电池、做多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含镧的催化剂主要用于一氧化碳氧化催化、一氧化碳加氢生产甲烷的催化、甲烷氧化生产乙烷、乙烯的催化。

至于钍能用来生产铀233,当做核燃料,那是今后的事了,刘云龙也没敢没说出来。即使说了也没用,贝喜鲁和薄钰根本理解不了。

刘云龙见薄钰记下钍、铈、镧的用途后,对薄钰说道:“我们要在库页岛开采石油了。”

“石油?”

“嗯。石油就是储藏在地底下的煤焦油一样的东西,它含有许多烃类,开采出来后,可以提炼好多东西。有机会你们去库页岛看看。”

“烃类物质,那今后就不需要煤焦油了?”

“炼焦肯定有煤焦油,只是有了石油,我们就多了一种可提取烃类的物质,成本更低。改天我再来和你们仔细讲。”

“好。”

“杨茹良那边的天花疫苗、青霉素呢?”

“天花疫苗、青霉素都已在临床试验了。”

“好,接下来我来让杨茹良研制‘脊髓炎’疫苗。”

“脊髓炎?”

“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一条腿正常,另一条腿不发育,短了很多,不能正常走路;有的人一只胳膊正常,另一只胳膊不发育,短了很多,或手指发育不正常,没法抓取物体;有些人以前好好的,得了一场病后,会瘫痪在床上。我们中医对这个病还束手无策,连个名字也没有,其实这种病是得了脊髓灰质炎引起的。你说一家人中有了这样的病人多痛苦?有了脊髓炎疫苗就能预防脊髓炎,今后我们还要生产治疗脊髓炎的药,这样即使有人得脊髓炎后,也能得到有效治疗。”“这个医学方面的技术,还是你单独讲给杨茹良、葛辛、郑伯荣听吧。”

“好的。”说完后,刘云龙转头对贝喜鲁说道:“你想办法在苏州府学的东边买个几十亩地,我要办国医馆。”

“办国医馆?”

“嗯。现在苏州的名医倒是有不少,但对于400多万苏州人来说,郎中还是太少,平均2万个人才有1个郎中,而且这些郎中看病都很贵,普通郎中看一个病人的诊断费要3两银子,名医要收5两银子,所以很多老百姓看不起病,即使有了病也硬抗着。我爷爷当年为了给我奶奶看病,差不多败光了他做生意赚的钱。”然后问薄钰:“当年,你为了治肺痨,花了多少钱?”

薄钰说道:“花了几百两银子,吃了几千剂草药也没看好,要不是有你的雷公藤,还不知道能不能活下来呢。现在很多得肺痨的患者,服用几粒杨茹良研制的药就能痊愈了,花不了几个钱。”

刘云龙说道:“所以我要办国医馆,招收一些有志于医学的学生,分短期班、长期班,几年后就能培养几千名医生。”

“短期班能学到什么医术?”

“短期班不求他们精通医术,但至少能看一些常见病,比如感冒、头晕、扭伤、刀伤、牙疼、胃疼、咽喉疼、风里眼、中耳炎等。有了这批短期班毕业的郎中,让他们在每个村、镇行医,老百姓看病不是很方便了吗?郎中多了,诊治费不也降下来了吗?”

“你这样做,不是夺了郎中的财路吗?”

刘云龙说道:“现在郎中诊断个病情就要收取3-5两银子,他们还不纳税,各个都是富户。郎中富了,可普通老百姓穷得生了病也看不起病,大多在家里硬抗着,所以郎中主要靠给有钱人看病来赚钱。我培养的医生主要面对普通百姓,也不会夺了他们多少财路。要是老百姓真正得了大病、重病、疑难杂症,还得靠这些名医和我们长期班培养的郎中。”

贝喜鲁问道:“你准备聘请谁来做院长?”

刘云龙说道:“我准备聘请冯梦龙来筹备医学院。”

“就是写《醒世恒言》的冯梦龙?”

“对。只有他最合适来筹备医学院。”

“他懂医学吗?”

“这个你就不知道了吧。他不仅会写小说,还精通岐黄。崇祯三年京城名医唐昌胤刊印的六卷《辩症入药镜》,还是冯梦龙给鉴定的。”

古代国家对医书的出版,与后世一样实行严格的管制,为的是防止出差错,导致医疗事故发生。医书出版时,要经过校对、鉴定两个关口。

崇祯三年(1630年),京城名医唐昌胤把他30多年的行医经验写成了《辨症入药镜》后,由他的儿子唐升于校对,再经过冯梦龙鉴定后才刊印的,可见冯梦龙在医学方面有相当的造诣。

“那冯先生在苏州吗?”

“在。他做福建寿宁县知县期满后,于崇祯十一年回了苏州,再也没有出任其它官职。”

“他愿意来做院长吗?”

“我来试试看吧。”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