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255章 青霉素

再造汉明 第255章 青霉素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255章 青霉素

刘云龙开始恢复给乐益学校的学生上课。

二天后,贝喜鲁告诉刘云龙,也不用为医校单独买地了,沧浪亭边有个大户人家因急需用钱,想以700两银子的价格出售宅屋。

刘云龙与贝喜鲁立即赶到沧浪亭,那户人家的院子占地6亩,院门是二进,有12间5开间的屋子,还有仓库、厨房、杂物间,院子里还有水榭、亭台等,户主是娄江彝,湖广武昌人,因听闻张献忠攻陷武昌后,对武昌进行了大屠杀,急于回去重振家业。

张献忠是五月份攻克武昌的,张献忠攻克武昌后,将城里的妇女全部杀死填入沟堑,将15岁以上,20岁以下的男人强征入伍后,其余的男丁全部被杀掉。

刘云龙安慰了娄江彝后,从他手上买下了院子。

在吴江芦墟,苏州府举办了太浦河开通庆典仪式。刘云龙和巡抚郑瑄、苏州府知府陈师泰、松江府知府陈亨、吴江知县叶翼云并排站在一起。

从太湖到松江府黄浦江的太浦河,历经2年开凿,终于开通了。苏州府聘请了各界名流、绅士在芦墟举办了庆典仪式,为太浦河的开凿捐献了大额资金的富商都被邀请参加,其他捐款者也派了代表参加。

苏州府为了开通这条河,几乎把这几年的府银都投到了太浦河。这次庆典本着一切就简的原则,没有请舞狮队、戏班子,也没有剪裁仪式。

苏州知府陈师泰主持了庆典仪式,吴江知县叶翼云向到会的各位嘉宾介绍了当时太浦河的开凿情况,通判浦百龙介绍了开凿太浦河的资金筹集和使用情况。

最后,巡抚郑瑄走上前,宣布炸堰。

太浦河开凿时,在太湖、黄浦江两端及中间都筑有围堰。河道开凿后,需要把这些围堰挖除或炸掉。以前炸堰是用黑火药,现在自然是使用大华公司生产的新式炸药。

前几天几场台风后,太湖水位猛涨,太浦河水位与太湖水位高差已达2米。

在一阵爆炸声中,太湖边的围堰被炸开了,太湖水向太浦河倾泻而下,水面上形成无数个旋涡。

太浦河中间及黄浦江那边的围堰几乎同时被炸开。

太浦河开通后,只要不是百年一遇的洪水,可保苏州府、松江府、嘉兴府、湖州府、常州府不受水灾的危害。

庆典仪式后,刘云龙走到松江府知府陈亨面前,与他告别,同时希望陈大人能继续对大华公司在上海的发展予以支持。

原松江府知府方岳贡遭陷害入狱后,陈亨接替方岳贡就任松江府知府。在庆典会前,郑瑄已向刘云龙介绍过了陈亨,两人还聊了一阵大华公司准备在上海发展的情况。

陈亨说道:“公子殿下,本府十分欢迎大华公司来上海发展,今后有事,你尽管来找我,也可去找上海知县彭长宜。”

刘云龙说道:“多谢陈大人。”

从芦墟回苏州后,刘云龙来到制药厂,看到白琪正在指导手下人制作中药“西瓜霜”。

只见几个大凉棚中挂满了西瓜壳。这些西瓜的囊都已被挖去,里面放上芒硝,盖上顶盖,插上竹签,然后用网兜吊在凉棚里的一根根横杆上。有些西瓜壳的外皮已析出白霜,工人们正在用薄薄的竹刀把析出的白霜刮下来。待西瓜外皮不再析出白霜时,这个西瓜皮就可以废弃了,再换上其它新鲜的成熟瓜皮,继续做西瓜霜。

中药“西瓜霜”可以治一切咽喉的病症,主要用于消炎退肿。炎夏季节即使没咽喉疾症,咽下一颗“西瓜霜”后,也觉得清凉冰爽。如把“西瓜霜”与辰砂、雄黄、人中白、冰片配伍后,可治疗传染病“白喉”。在古代欧洲人得了“白喉”后只能等死,中国却有良药,因此对于中国人来说,“白喉”并不是绝症。

以往西瓜霜都是郎中或药坊自己动手做的,且只能在产西瓜的季节制备,加上芒硝本身不便宜,因此“西瓜霜”很贵。自从有了薄膜技术后,即使在冬季暖棚里也能种西瓜,且大华公司能提供大量的芒硝,已能在任何时候制备“西瓜霜”了,因此“西瓜霜”已列为普通常用药材。

白琪已从当年肥皂铺的熬硝师升为制药厂的工艺师,他看到刘云龙后忙迎上前。

刘云龙问道:“你啥时候学的做西瓜霜?”

白琪说道:“这都是跟花干事学的,他家以前就经常做‘西瓜霜’。”

刘云龙和他开玩笑道:“看来你偷学了不少东西吗?”

白琪一听,急忙说道:“这怎么叫偷学呢?他告诉我方法后,制备西瓜霜的工艺不就很容易搞定吗?”

刘云龙说道:“那你说说青霉素制作工艺。”

白琪说道:“刘总,不好意思,青霉素工艺是公司的绝密技术,这边有杂人,你看......?”

刘云龙点点头,表示理解,然后和白琪向办公室走去。

这时花良璞、杨茹良从厂里急匆匆赶来,杨茹良今天正好来与花良璞商量事情,因此在药厂。他俩看到刘云龙来厂里视察后,从办公室里赶过来的。几个人到了办公室后,白琪向刘云龙汇报了药厂青霉素制备的工艺。第一道工序是从玉米上采集青霉菌;第二道工序是制备培养液,将玉米磨成的汁与用红薯煮成的汁混合后作为培养液;第三道工序是青霉菌培养,将采集的青霉菌植入培养液内,在25℃左右的温度下培养7天;第四道工序是去除脂溶性杂质,将培养液用滤棉过滤,过滤液中加入菜籽油来溶解脂容性物质,由于青霉素是水溶性的,所以油下面的水溶解了青霉素;第五道工序是去除不溶性杂质, 将水加入放了活性炭的容器中不断搅拌,让活性炭吸收青霉素,然后将活性炭放入分离管中连续用蒸馏水、醋水、海带水清洗;第六道工序是用过滤棉浓缩过滤;第七道工序是划分,将过滤液按100毫升划分成许多许多份,每一份都标上号吗;第八道工序是敏感性检验,从划分的滤液中,从每份中取出一丁点青霉素,涂在葡萄球菌培养皿中,7天后培养皿中只有青霉素周边才有葡萄球菌生长时,说明这份青霉素有效。

刘云龙一听,心想这个方法也太土了吧?一份青霉素究竟有没有效,还要等培养皿敏感试验7天才能确定。不过能有这个工艺已经不错了,今后让他们慢慢改进工艺吧。

刘云龙问杨茹良:“你们检查过青霉素菌的形状了吗?”

杨茹良说道:“没有。”

“按青霉素菌的形状可分为丝状和球状,仔细分类后,你们会发现每一种形状的青霉素菌培养速度、温度是不一样的,这样可以提高培养效率。”

“好,我们分类后,继续试验。”

“培养液的PH值控制多少?”

“控制在6-7之间。”

“青霉菌最适合于在弱酸性环境中生产,因此你应该把PH值控制在6.5左右,尽量不要靠近7.0。去除脂溶性杂质可以用菜籽油、棉籽油,甘油也行,不过菜籽油、棉籽油、甘油本身就含有杂质,深加工后再来使用,效果更佳。你们的青霉素培养是一次性培养,没有考虑菌丝浓度的影响,可以考虑分级培养,第一级培养液中加入葡萄糖、尿素,当菌丝浓度达到6%-8%时,按10%—12%的接种量放入有葡萄糖、花生饼、玉米浆的二级培养罐中继续培养,温度控制在27℃。葡萄糖是青霉素培养的碳源,花生饼、棉籽饼、尿素、硫酸铵等时青霉素培养的氮源。你们再试验一下。”

“行。”

“你们临床试验时,没忘了做皮试吧。”

“这人命关天的事,怎么能忘了呢。”

“嗯,不错。今后你们再试验青霉素生物合成。”

“生物合成?”

“你们现在生产的青霉素叫天然青霉素,生产速度很慢,几道工序下来要一个月才能生产一批。生物合成就是在培养液中加入前体苯乙酸,甚至可加入微量的硫、磷、钾、钙、镁等无机盐来加快青霉素生产速度,但加入的无机盐中要严控铁的含量,每毫升中铁离子的含量不得超过30毫克,否则会严重阻碍青霉素菌的成长。另外,今后你们要研制可结晶的青霉素。”

“为啥要结晶?”

“你们现在生产的青霉素都是液体,装入玻璃容器后在运输途中很容易破碎。如是结晶体的话,运输途中就不易破碎,使用的时候再把青霉素结晶体加入生理盐水就可直接注射了,结晶的青霉素还可以与淀粉等混在一起后做成药片来口服,使用起来不也是很方便吗?”

“这样的话,使用起来确实很方便。”

刘云龙又问花良璞:“这个青霉素你准备怎么卖?”

花良璞说道:“每支30毫升2000单位的青霉素是100文。”

“太便宜了吧?”

“你不是一直关照我们凡我们垄断的,销售价是成本的200%以上吗?我是按200%来销售啦。”

“200%太低了,至少500%。”

“那我按每支250文销售。”

自苏州粮食大丰收后,苏南地区的物价已大幅下降,1两黄金等于15两白银,1两银子等于1500文。青霉素按每支250文销售,相当于0.17两白银,也比后世二战期间的青霉素价格便宜。

在后世,青霉素被称为盘尼西林,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剂盘尼西林的价格等同于1克黄金,相当于明代的0.4两银子,十分昂贵。青霉素主要用于被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病症,几乎可讲“包治百病”。现在青霉素还刚刚使用,细菌还没耐药性,2000单位的青霉素已足够,连续注射7天也只有1.4万单位。至少在20年内还不用考虑细菌的耐药性,即使今后细菌产生耐药性,可再增加青霉素的单位,可以是5千、1万、2万。

在后世,随着青霉素的大量使用,细菌产生了耐药性,青霉素用于治疗脑膜炎时,每天用量就达1000万—2000万单位;青霉素治疗梅毒时,每天的青霉素用量在500万—2000万单位,至少需要注射7天,因此科学家不得不研制药效更强的抗生素。刘云龙听花干事说每支准备卖250文,就说道:“可以。普通的病,老百姓用草药就能治愈,只有重症、危症及一般草药不起疗效的病症,才需要用到青霉素。”

“也是特效药?”

“对,这个青霉素几乎可包治百病。”然后,刘云龙对杨茹良说道:“你们药品研究所可以试着对细菌进行分类。”

“对细菌分类?”

“对。为了便于对细菌分类,药品研究所可以研究生产甲紫。”

“有生产甲紫的基本工艺吗?”

“用二甲基苯胺在硫酸铜、苯酚和盐的作用下进行氧化缩合,再经碱性转化、酸性转化、盐析,最后经浓缩处理后得到的产品就是甲紫。”

“那怎么将细菌分类呢?”

“用甲紫来分类鉴定细菌,需要一种叫做‘番红’的染色剂。我们不是有一种草药叫西红花吗?从西红花中就可提炼出一种叫做‘番红’的染料。”

番红红原产地是希腊,明代传入中国西藏,所以也称藏红花。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藏红花的记载是“土红花附,出西藏,形如菊。干之可治诸痞。”后来浙江、江西、福建一带也有种植,称为“西红花”。

刘云龙继续说道:“细菌鉴定液需要几种液体配合使用。称先按2克甲紫、20毫升95%的酒精配置甲紫液,再用0.8克草酸铵、80毫升蒸馏水配置草酸铵液,接着用1克碘、2克碘化钾、300毫升蒸馏水配置碘液,最后用2.5克番红、100毫升95%的酒精配置复染液。鉴定时,第一道程序是将细菌涂在玻璃片上,再滴上一滴甲紫液、草酸铵液的混合液,1分钟后用蒸馏水清洗玻璃片;第二道程序是在玻璃片上滴上碘液,也是1分钟后用蒸馏水清洗;第三道程序是用95%的酒精滴洗,直到流出的酒精不再呈紫色为止,再用蒸馏水清洗;第四道程序是用番红滴染,2-3分钟后用蒸馏水清洗;第五道程序是将干燥的玻璃片至于显微镜下,呈紫色的细菌可称为杨茹良阳性菌,呈红色的细菌可称为杨茹良阴性菌。凡阳性菌引起的病症,都可用青霉素来治疗。”

后世,这种将细菌分类的方法称为“革兰氏染色法”。不过,在刘云龙穿越后,就没有“革兰氏”了,只有“杨茹良法”了,后来被简称“杨氏染色法”。

杨茹良说道:“干嘛要用我的名字来分类细菌,不能用你的名字吗?”

“我又不是郎中。用你的名字来对细菌分类的话,说明你在这方面有权威性。”

“好,我回去立即组织工艺研究。”

“还有,我们不是有红药水溴化汞了吗?用1%的甲紫与95%的酒精或蒸馏水配置成的药水也能杀菌消毒,可以称为‘紫药水’。”

“有什么用途?”

“可用于治疗皮肤及黏膜的细菌感染,白色念珠菌引起的皮肤病、妇科病,也能用于轻微的烧伤、烫伤。”

“你在药水方面的专利太多了吧?什么碘酒、红药水、紫药水的,都是你提供的。”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