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258章 江南奴变

再造汉明 第258章 江南奴变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258章 江南奴变

刘云龙回到家,见家丁孙景昌冒雨送一个陌生人出来。

按理,刘云龙家门口有守卫,家里还有家丁,陌生人是进不了刘家的。

刘云龙进屋后,家丁卢兆雄给刘云龙拿来干净的衣服,让他换下已被淋湿的外衣。

刘云龙问道:“刚刚那人是谁?”

卢兆雄说道:“是文家的长工,是孙景昌的堂弟,叫孙景荣。”

卢兆雄说的文家就是苏州府长洲县的文震孟、文震亨家族。文震孟于崇祯九年(1636年)去世后,由其儿子文秉、文乘继承产业。文氏家族在长洲县有5万亩田产,家里雇佣了近千名长工、奴婢。

“他来干嘛?”

“哎,别说了。他来动员我们造你的反。”

“啥,要造我的反?”

“上个月,松江府华亭县一家富户人家的奴仆因受不了家主的压迫,把家主捆起来后打死了。官府把肇事者抓起来后,松江府好多大户人家的奴仆都联合起来,要求官府释放被抓起来的奴仆。他们还派了很多人到苏州府、常州府、嘉兴府、湖州府等地,联络各大富豪家的奴仆,要求一起向官府施压。”

刘云龙听到这,才想起历史上的“江南奴变”事件发生了。

《大明律》是承认并保护奴仆制度的,明太祖还往往把奴仆当成牲口一样,赏赐给大臣、将军。

江南地区很多破产农民、手工业者为了活命,不得不把自己卖给富户,成为奴仆。这些签了卖身契的奴仆,子子孙孙,世代不能脱离贱籍,除非得到主家的恩典,才能成为自由民。即使有些奴仆受不了压迫逃跑的话,也会被官府抓回来入狱,甚至被家主打死。

上个月,松江府华亭县那家富户的奴仆竟然联合起来,把家主给打死了。尽管松江府把肇事者都抓了起来,但松江府境内各家富户的奴仆采取了联合行动,声援肇事者。到这个月,松江府的“奴变”开始向周边地区蔓延。

刘云龙问道:“这关‘文家’什么事?”

“文家的长工、佣人不是很多吗?这些长工、佣人已经采取行动,不干活了,不仅要求拿回卖身契,还要求增加薪水。”

“孙景荣是来搞‘串联’的?”

“对。他来动员我们‘罢工’,不仅建议我们不干活,还要求我们联络各矿、厂、铺、坊的工人也别干活,你说这不是造反吗。”

“你们是怎么说的?”

“我们就告诉他,第一,我们从来就没签过‘卖身契’,来去自由;第二,我们有比他们高的薪水,还从来没被拖欠过薪水;第三,我们从来没遭受过东家的打骂,甚至可以和东家同吃同住;第四,我们有工会,要是我们觉得东家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可以告诉工会后,让工会替我们做主。”

“他怎么说?”

“他说我们家不还有丫鬟吗?我就告诉他,你听说的丫鬟不属实,那是我们刘家的干女儿,是刘家的小姐。”

“所以他就走了?”

“嗯。他想来兴风作浪,我们谁会睬他。”

刘家是太平了,可在接下来的1个月中,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嘉兴府、湖州府境内有几千户富家的奴仆走上街头,要求焚毁“卖身契”。

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常州府江阴县马镇徐府家门口,几百名奴仆手持木棍冲进了徐府。

徐府在江阴不仅是书香世家,还是有名的富户。家族有万亩良田,还有数家米店、碾米房、铁铺、染坊、织坊,雇有1千多长工。按说徐氏家族这么有钱,该有人中举出仕,可徐氏家族偏偏与众不同,没人对做官感兴趣,却喜欢游山玩水,还喜欢把途中的见闻写下来后写成书出版。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徐家的二公子穿上母亲给他织的头冠,叫上几个仆人,肩挑行李,离开家乡开始远行,先游太湖、廋西湖、普陀山、黄山,再游泰山、嵩山、华山、五台山、恒山、武当山、峨眉山、天台山、雁荡山、龙虎山、武功山,游历下来觉得不过瘾,就由赣入湘,开始玩衡山,一年时间内竟然三进衡阳府,饱览了衡州的山川形胜后,开始考察广西的灵渠、左江、右江和桂林山水,接着从桂入黔,游览白水河瀑布(今称黄果树瀑布)。在贵州时为了验证长江的源头,就骑着马,一头扎入了云南的群山之中,从丽江到腾越(今腾冲),发现金沙江源出昆仑山南麓,比岷江长一千多里,断定金沙江是长江的源头(后世国家确认长江源头是唐古拉山的沱沱河)。崇祯十三年(16si0年),徐家二公子已是53岁了,已身患严重脚疾,不得不从云南回到老家江阴。崇祯十四年(16si1年),这位伟大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在家中去世。崇祯十五年(16si2年),徐家的家庭教师季梦良把这位大公子在旅行途中的散文游记刊印成书,书名是《徐霞客游记》。

当几百名长工冲进徐家时,徐霞客的长兄徐宏祚、侄子徐亮采被吓坏了,徐霞客的长子徐屺赶紧让夫人带着儿子徐建极、徐建枢从后门逃跑,自己上前堵住了愤怒的长工。长工们抓住了徐宏祚、徐亮采、徐屺等一顿猛打,打死了徐家20多口人,觉得不解恨,一把火把徐家烧了。在苏州长洲县陆慕镇文家门口,数千名文家长工、佣人堵在门口,不许任何人进出文家。他们把文家掌门文震亨捆了起来,向他索要卖身契。

文家也是苏州豪族,祖上的文征明与唐伯虎、祝枝山齐名,其后代均善于书画,家中藏书万卷。到了崇祯年间文家积有田亩4万亩,文征明的曾孙文震孟曾出任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他的另一个曾孙文震亨曾出任武英殿给事。文震孟于崇祯九年(1636年)去世后,文家由文震亨掌门。

文震亨已是58岁的人了,他双手被困躺在地上。抬头看着四周愤怒的长工、佣人,心想我平时待你们都不错的,怎么今天都变了样,成了凶恶之人?他知道今天要是不做出妥协,家中必出不可想象的变故。于是,他对长工、佣人说道,你们别伤害我家族人,家中除了珍藏的书籍、书画外,你们要拿啥就拿啥吧。

这些长工、佣人听后,心想你家的书籍、书画又不能当饭吃,我们要的是卖身契、粮食,就拥进了文家的库房,让管家把保管的卖身契交出来,然后一把火烧了,再冲进文家的仓房,每人背了一袋粮食,离开了文家。

......

陈师泰在府衙里,听着来自各地的“奴变”事件报告,不知道该怎么办?

苏州府各巡检司这几天是焦头烂额,四处抓人、灭火,可参加“奴变”(也可说是“起义”)的人太多了,司前街的牢房里都人满为患,苏州府只好建了好几个临时看押所。

在抚衙里,郑暄看着各府送来的“奴变”报告,心想你们这些豪绅也是活该,谁让你们平时对长工、佣人这么刻薄、吝啬呢?可现在松江府、苏州府、常州府、镇江府、应天府、太平府、宁国府、池州府、徽州府、广德州有数十万长工、佣人、丫鬟在闹事,要真把这么多人都抓起来的话,今后这些豪绅家的地谁来耕作?他突然想到,公子殿下家有十几万工人,怎么平静如水,没人闹事呢?于是他来到盘门东大街找刘云龙,问问该怎么处理当下之事。

刘云龙正想出门,见到郑暄来后,忙把郑暄迎进了屋。

刘云龙给郑暄让座后,又给他泡上茶。

郑暄问道:“怎么泡茶这种事要你亲自动手的?”

“家里人都在忙着呢。”

“你家的丫鬟、家丁呢?”

“我家没丫鬟。”

“我听说你夫人嫁过来时,给你带来2个丫鬟的呀。”

“她俩还是丫鬟?你知道吗?在我妈眼里,她俩比我还宝贝着呢。”

“怎么会呢?”

“我结婚的第二天,我妈就把她俩认作干女儿了,你说是不是比我还宝贝。”

“那她俩人呢?”

“去习武堂读书了。”

“她俩去习武堂读书?”

“陶大鹏的妹妹从京城溜回来了,去了穹窿山读书,我怕她一个女孩子不方便,就让阿娟、阿雯陪着她一起上学去了。对了,抚台大人,你找我有事吗?”

“最近境内好多豪神家出的事,你听说了吧?”

“听说了。”

“我想来听听你的意见。”

刘云龙听后,想了一下,问道:“我写的《庶民有免于贫困的权利》那篇文章看了吗?”

“看了,那可是你的惊世骇作。”

“惊不惊世另当别论。我认为人当生而平等,可那些长工、佣人、丫鬟都处于社会最底层,他们一样在拼命劳作,凭啥只能做牛做马,受冻挨饿?”

“公子殿下,今天我可不是来听你的鸿篇大论的。你就说该怎么办吧。”

“给他们希望。”

“希望?”

“应该允许这些奴仆赎回卖身契,还他们自由。还应该让他们成立‘农会’,今后他们在主家的待遇都由‘农会’出面与主家谈判解决。以后再逐步废除奴籍。”

“可《大明律》是允许存在‘奴籍’的呀。”

“今后一切不合理的东西都该废除。”

“你说有几个奴仆有钱赎回卖身契的?”

“那建议官府下令主家给长工、佣人、丫鬟发薪水,让长工们成立‘农会’。”

“他们都卖身了,还要领薪水?”

“抚台大人,李自成、张献忠已在北方闹得鸡飞狗跳,你可要为朝廷保住江南一隅呀!”

郑暄听后心想,要与《大明律》作对,废除“奴籍”,自己可没这个胆,但不解决当下之事,万一有个李自成、张献忠式的人物站出来,在江南振臂一呼,十几万奴仆就会转而进攻官府,到那时还算平静的江南就会陷入一片火海。于是说道:“我来试试吧。”

待郑暄走后,刘云龙决定再给这些守财奴加些压力。

次日,被官府关押的“奴仆”都被释放了,他们在回去的路上,看到了官府贴出的告示。告示上说,第一要求各豪绅家的奴仆不得闹事,违者处斩;第二从即日起,各豪神须给家中所有奴仆发放薪水,违者由所在地的官府出面罚没一定的家产,补偿给奴仆;第三境内各豪绅须允许奴仆赎回卖身契,有违令着,官府将出面抓捕豪神;第四豪神家的奴仆可以成立农会,今后主家与奴仆的一切争端,由农会出面与主家协商;第五官府工科将成立专门的课来巡视境内的农会成立情况,并保护农会成员的权利。官府的告示一出,有些豪绅家的奴仆就开始回家了。

这天,徐阶告诉郑暄,大华公司决定从即日起,给所有员工加薪,除学徒工外,工人的最低薪水是每日50文,工人每工作7天可以休息1天(即六天工作制。)

郑暄听后心想,你刘云龙不是在添乱吗?万一抚境内的其他厂、矿、铺的工人要求他们的掌柜像大华公司一样给员工加薪、实行6天工作制,那我这边刚安抚这些奴仆,街上又会冒出几万罢工的工人。但他没法管大华公司的内部事务,只得希望抚境内的其他掌柜赶紧想办法,安抚厂、矿里的工人。

一条船在盘门码头靠岸,船上下来一个身穿官服的35岁模样的官员。他看到码头上贴的告示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离开码头后,他直奔苏州府。

一个时辰后,曹毅明陪同那个官员来到了乐益学校。听说刘校长在给学生们上课,那个官员就拉着曹毅明来到教师门口,透过玻璃窗看刘云龙上课。

刘云龙正给学生上着曲面积分课,看见窗外有二个人,定睛一看,一个是苏州府同知曹毅明,一个是上次在虎丘庙会见过的绍兴陈子龙。刘云龙向二人点头示意后,继续给学生上课。

陈子龙是崇祯十年(1637年)的进士,也学过算术,但还没学过阿拉伯数字,看见黑板上那些数学符号后,一个都不认识,只得不明所以地在外面等着。

几十分钟后,这节课讲完了,刘云龙走出教师,拉着曹毅明、陈子龙来到自己办公室。他给二人泡上茶后,问曹毅明:“你找我有事?”

曹毅明指着陈子龙,说道:“是陈司理找你。”

刘云龙就问陈子龙:“司理是什么官?”

陈子龙说道:“绍兴知府外迁,暂时由我代理绍兴府事务。”

“于颖于大人升迁了?”

“嗯。”

“恭喜你了。也感谢你对本公司在绍兴的发展给予的支持。”

“你可千万别恭喜我,我只是代理绍兴事务,没准过二天就有新的知府来绍兴了。不过,我们支持你们在绍兴的产业也是应该的。你们在绍兴发展了,不仅解决了境内难民的生计,绍兴府的赋税也增加了。”

“那是,我们是双赢。哦,对了,你来找我有啥事?”

“我想来订购3000支燧发枪,40门大炮。”

“好呀。你是怎么会想到来订购枪炮的?”

“还不是给邱凌霄给闹的?”

“不是已被官府平定了吗?”

“还没全部平定。”

“这是怎么回事?”

“邱凌霄父子自崇祯十一年(1638年)在福建汀州起兵后,几千人马一直在福建、江西、浙江的山区内流窜,官府剿了几次都被他们逃脱。今年他们流窜到了括苍山,我就带兵,配合来自福建、江西的官兵合围了括苍山,抓住了邱凌霄父子,可还是有一股流寇突破了我们的防线,逃入了福建浦城。”

“怎么会被他们逃脱的呢?”

“这要怪刘超。”

“就是河南永城的那个刘超?”

“对。刘超率2000人马据守双尖山。我们围剿邱凌霄时,一股流寇从双尖山方向突围。刘超看见有流寇突围,竟然带着自己的手下跑了,这不让这股流寇突围出去了吗?”

“你也不弹劾他?”

“他是朝廷派来的官军,我是地方军,怎么弹劾他?”

刘云龙知道陈子龙说的邱凌霄父子带领的流寇就是后世史书上记载的“括苍山农民起义”,他说的刘超就是即将在河南永城起兵反叛的刘超。于是问道:“你想用我的新式武器去剿灭浦城那股流寇?”

“浦城属于福建,没抚台大人的命令我可不敢带兵进入福建境内。我是要防止今后再有流寇进犯括苍山,括苍山险地很多,易守难攻。听说你的大炮都是可拆卸后组装的,有了你这种大炮,今后我能把大炮带到山里去,就不怕他们居高临下防守了。”

“你要的枪炮,八月半之前可以来取货。”

“八月半我要来苏州参加虎丘庙会,正好把枪炮领回去。”

“好。不过有句话不知该不该说?”

“你进城时看到苏州府的告示了吗?”

“看见了。我们绍兴也有好几个豪神家里的奴仆在闹事。”

“奴仆要闹事,饥民要闹事,为啥?”

“饥民闹事是为了吃饱肚子,可我想不通为啥奴仆也要闹事?”

“你愿意天天被人欺负吗?”

“那当然不愿意。”

“没有人愿意天天被欺负。那些奴仆不仅没人身自由,还天天要被主家打骂,长年累月后,他们积聚的怒火迟早要喷发。”

“苏州府那样做了,就能平息奴仆的bao乱?”

“能不能平息还不知道,但总比官府一味抓人要好得多。”

陈子龙听后,点点头,说道:“我回绍兴后,也学苏州府试试。”

正说着,上课铃响了。刘云龙一脸歉意地对陈子龙说道:“我得去上课了。”

“你给他们上的是什么课?”

“曲面积分。”

陈子龙望着走出办公室的刘云龙,想了半天也想不明白啥叫“曲面积分”。

半个月后,在江南地区爆发的“奴变”事件渐渐平息下来。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