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266章 磨黑盐矿

再造汉明 第266章 磨黑盐矿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266章 磨黑盐矿

下山时,天空下起了雨,从山顶望下去,山下被笼罩在一片雨雾中,刚刚淘金的那条溪谷已看不见了。

白勇毅说道:“我们这里就是这个鬼天气,往往山脚下是晴天,山顶在下雨,有时山谷在下雨,山顶却是晴天。”

俞柏民说道:“我们会慢慢习惯这种气候的。”

大家小心翼翼地沿着山道下了山。接下来他们要赶往大黑山。

途中,路过几块稻田时,白勇毅介绍道:“这些稻子叫紫稻,它有益气补血、暖胃健脾、滋补肝肾的功能。我们这里产的紫米,自元代起就是贡米。”

俞柏民看着田里稀疏的稻株,稻株的间距至少有1尺,有些稻叶上有灰白斑点,明显是有病虫害,就问田边的老农:“老伯,通常你的稻子亩产有多少?”

老伯是个哈尼族人,听不懂汉话。在白勇毅翻译后,老伯说道:“我们这里不是坝区,所以亩产量不高,通常在8斗左右,丰年可以有1石。”

“要是种麦子呢?”

“麦子的亩产量通常在3斗左右,丰年可以有5斗。”

听到这个亩产量,俞柏民就想起了2年前苏州农田的亩产量(含麦子的话平均2.8石),就问道:“老伯,你用的是啥肥料?”

“能有啥肥料?就用些草木灰、鸡粪、猪粪、牛粪、马粪呗。”

“你们不抠肥的吗?”

“怎么抠肥?”

“就是把家禽粪与野草、泥土混合后,让它发酵。”

“那多麻烦呀。我们不抠肥,直接把家禽粪撒在地里的。”

“老伯,直接使用家禽粪不好。”

“有啥不好的?”

“家禽粪便中有各种各样的病虫害,特容易滋生虫害,还容易导致烧苗。”

“你也懂种田?”

“我以前和你一样,也是种田的。”

“你们那里的亩产量高吗?”

“以前只使用厩肥时,年亩产量在2石8斗左右,现在用了化肥,年亩产量可以达到9石以上。”

“年亩产量能有9石?你这是在糊弄我吧?”

“老伯,我没糊弄你。”

“化肥是啥东西?”

“就是氯化钾、钙镁磷、氯化铵、硫酸铵。”

“没听说过有这些东西,哪里来的?”

“我们公司造的。老伯,明年你们就能用上这个化肥了,不过不能光用化肥,还得与厩肥结合使用。”

“厩肥也是你们造的?”

“厩肥是农民自己做的。”

“自己怎么做厩肥?”

“在地边挖个坑,然后在坑里按一层草、一层家禽粪、一层土,一层层地堆在坑里,时间长后,这些草、土与家禽粪就发酵了,一二个月后就能使用了。”

“这也行?”

“当然行。发酵后,对农作物有害的虫子就被杀死了,肥力比直接使用的家禽粪还要好。”

“我们从没这样做过。”

“过一阵子,我的人来教你们怎么抠肥。”

和老伯聊了一阵后,俞柏民就离开了老金牛山。

路上,白勇毅问俞柏民:“你们苏州农田的亩产量有9石?”

“怎么,你也以为我是骗老伯?”

“我不信。”

“这有啥不信的。”说着,俞柏民从口袋里掏出几张苏州老家稻田的照片递给白勇毅。白勇毅接过照片,问道:“你这是啥?”

“这是我老家稻秧的照片。”

白勇毅见蓝色照片中的稻秧间距比路边稻田里的间距小了很多,稻秧根茎比路边的稻子粗壮多了,于是问道:“这个照片是怎么来的?”

“就是用照相机对着稻子,咔嚓一声,就拍下来了呗。”

“咔嚓一声就有照片了?”

“嗯。不信,我来给你拍张照片”,说着就让一个队员拿出照相机,对着白勇毅就是“咔嚓”一下。

白勇毅见“咔嚓”完了,就问道:“照片呢?”

“等我们回到县城,就把照片给你洗出来。”

这张照片是云南官员拍摄的第一张照片,后来白勇毅时不时就拿出照片,在同仁面前显摆一下。

晚上宿营时,白勇毅见几个工人收集树枝、树叶后准备做晚饭,心想你们既没带取火用的钻头,又没带火镰石,怎么取火?搞不好今晚只能吃一顿干粮。他还没想完呢,只见一个工人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纸盒,然后从纸盒里拿出一根短木棍,接着在纸盒边轻轻一划,短木棍起火了,工人就用这根短木棍点着了铁锅下的木柴。

白勇毅心想,这是啥点火工具?他就走到这个正在做饭的工人面前,问道:“你刚刚点火的工具叫啥?”

工人回过头来,告诉白勇毅:“这叫火柴。”

“我能看看吗?”

“可以。”工人就把火柴拿给白勇毅看。

白勇毅学着工人的样子,拿出一根火柴,在纸盒边上轻轻一划,火柴果然点着了。他心想这个火柴用起来真方便,于是问道:“这个魔具是从哪里搞来的?”

“这不是魔具,我们自己造的火柴。”“有买的吗?”

“现在还没有卖,过一阵子我们会从苏州运来大批火柴,那时就有买的了。”

“好,到时你们告诉我一声,我要买个几十盒火柴。”

他回过头来,看见一个工人正在用一把铮亮铮亮的刀切菜,心想这是什么菜刀?就问切菜的工人:“你这是啥菜刀?”

切菜的工人告诉白勇毅:“这是不锈钢菜刀。”

“啥叫不锈钢菜刀?”

“就是永不生锈的菜刀。”

“还有不生锈的菜刀?那不是宝刀了吗?”

“这是普通的不锈钢菜刀,不是宝刀。”

“用啥做的?”

“刚刚你不是听说过了‘镍’吗?做这个不锈钢菜刀就要用到‘镍’。”

白勇毅心想才跟了你们几天,就见识了不少稀奇的东西,什么手电筒、照相机、火柴,都是没见过的,一把永不生锈的菜刀,明明是宝刀,在他们眼里竟然是普通的菜刀,不知道今后还能见到啥稀奇八怪的宝贝。

几天后,大家来到了大黑山。

工人们锯了几根木头,搭起了一个三脚架,然后竖起钻杆开始钻探。

大黑山的蚊子太多,勘探期间,勘探工人的手臂上、大腿上都被咬出了几十个大包,工人们在身上涂上万金油,然后拿出几粒药丸吃了下去。

白勇毅的身上也躲满了蚊子。大黑山的蚊子并不大,是又黑又小的蚊子,但被咬后就是一个小红包,奇痒难熬。他刚想用手拍打腿上的蚊子,伸出的胳膊上就躲满了黑黑的小蚊子。他见工人们往身上涂着油,闻起来有一股怪味,就问俞柏民:“这几个工人都生病了吗?”

俞柏民说道:“他们没病呀。”

“没病,那干嘛要涂药、吃药?”

“这里不是蚊子多吗,被蚊子咬了后,涂上万金油有特效。为了预防疟疾,他们吃的是‘辟瘟丹’。”

“这种药能治蚊子叮咬、预防疟疾?”

“嗯。‘辟瘟丹’不仅能预防疟疾,还能治疗疟疾,尽管不是百分之百有效,但总比没药治要好。”

“我涂了这种药有用吗?”

“当然有用。”说着,俞柏民就拿出一盒万金油,说道:“看你身上都是蚊子,涂上吧。”

被蚊子折磨地快奔溃的白通判接过万金油,在腿上、胳膊上涂上了万金油,果然蚊虫再也不钉了,于是又在胸部、腹部也涂上了油。

白勇毅涂好油,问俞柏民:“俞管家,你们在这里勘查啥矿产?”

俞柏民可暂时不想告诉白勇毅,自己是在这里勘查盐矿,就说道:“我们勘查到啥,就开采啥。”

“要是没有呢?”

“没有就换地方呗。”

白勇毅讨好地说道:“俞管家,这里是刀土司的辖地,如你们开采金矿、银矿的话,只需要缴纳5%的税收。”

俞柏民一听,朝廷对金矿、银矿历来是按30%的税率收取税收的,怎么土司辖地会不一样,就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这里的土民都不懂冶炼金、银、铜、铁,朝廷对土司辖地的矿产又管理不严,这些土司就只要求矿主向他们缴纳5%的税收就够了。”

“那要是我们勘查到盐矿呢?”

“开采盐矿的话,官府还是要派人监管的。”

由于大黑山磨黑盐矿的埋深在200米左右,需要钻透岩层,第一天钻头钻过覆土层后,向下只钻了几米深,只得留待第二天再继续钻孔。

晚上,大黑山刀土司听说官府的白通判在此,就邀请白通判、俞管家等人到他家做客。

刀土司并不是大土司,因此他家不是瓦房,而是一个大竹楼,地下是架空的,下面养着猪、鸡、鸭,楼上才是平常吃饭、睡觉的地方。喝酒期间,俞柏民看到刀土司的肚子微微隆起,看样子也不是肥胖所致。大家一边吃,一边听着刀土司介绍他辖地内的情况。

刀土司介绍道,他境内的耕地分为公田、私田两种。

俞柏民就问道:“什么叫私田?”

刀土司说道:“私田就是我的土地,我有六百多亩耕地。”

“那你是大地主哇。”

“我哪能算大地主?”然后指着白勇毅说道:“他家才是大土司,有2万多亩私田。”

白勇毅喝了一口酒说道:“我们再大也不如沫王府。”

刀土司听后说道:“对,我们都不如沫王府。”

俞柏民继续问道:“那私田呢?”

“私田倒有几万亩,都分给村民们耕种了。”

“那你们的税赋是怎么交的?”

“村民把税赋交给我,我把村民交来的税赋集中后,交给大土司,大土司把各小土司上交的税赋集中后,再上交给官府。”

“税赋重吗?”

“哎,以前还行,现在税赋变得越来越重了。”

“咋会呢?”

“你是不知道,大土司要求我们每年要交四次税?”

“交四次?”

“嗯。也不知道谁想出来的,平时村民家里养了鸡鸭也得缴税,河里捕了鱼也得缴税,打猎打到了野兔、野猪、野鸡也得缴税,我自己也说不清究竟有多少税。”白勇毅插话道:“你以为是大土司想出来的?还不是官府要求的。”

刀土司说道:“你说尽管我辖地内有几万亩公田,可留出养牛田、养马田、养羊田、养鱼田后,能真正种粮食的地有多少?再这么下去,我也得喝西北风了。”

“境内物价怎么样?”

“比以前涨了不少。”

“最贵的是什么?”

大土司想都没想,脱口而出:“最贵的是盐。我们这里不产盐,都要从昆明、楚雄、大理那边运过来,所以盐特别贵。”

“盐多少钱一斤?”

“便宜的时候,一斤盐是80文,贵的时候要120文。”

俞柏民一听,这个盐价比苏州府要高6-8倍。今后开采大黑山的盐矿后,就能把元江府的盐价压下来。

酒足饭饱后,刀土司家外面闹哄哄地拥来了几百个村民。

俞柏民就问刀土司:“土司大人,外面是怎么回事?”

刀土司说道:“我们这里有个风俗,谁生病了,寨里就要给他举行驱鬼仪式?今晚就有驱鬼仪式。”

“谁得病了?”

刀土司就拍了拍自己的肚子,说道:“哎,都是我们不好,得罪了阎王府里的小鬼。我们这里几百年来一直有人得大肚子病,又没药可治,每年都要举行几十次驱鬼仪式,可是病人也不见好。我前几年还好好的,从去年开始,不知道怎么回事,肚子也大起来了。”说完,撩起短挂,给大家看他的肚子,然后说道:“今晚村民要替我驱鬼。”

俞柏民就对刀土司说道:“刀土司,要不要我的人给你把把脉?”

“把脉也没用。”

“还是试试吧?”

“试试就试试,你懂把脉?”

“我不懂把脉,我带来的人中有懂一点医术的。”说完,对身边的童雄说道:“你给刀土司把把脉。”

童雄是大华公司“厚德堂”药铺的坐堂郎中,这次随周泉、俞柏民、盛居松来到云南,负责大华公司云南分部元江公司员工的疾病治疗。他听了俞柏民的话后,就伸出手,握住了刀土司的左手,三根手指搭上了土司的脉搏。

搭好脉,刀土司问道:“郎中先生,我的病能治吗?”

童雄说道:“土司大人,你的病不是惹鬼上身引起的,是被一种虫子害的。”

刀土司一听,忙摸着自己的肚子,问道:“是大虫吗?”

“不是大虫。那种虫子肉眼是看不见的。”

“有肉眼看不见的虫子?是被人下了蛊吗?”

“土司大人,你是好人,怎么会被坏人下蛊呢?你身上的虫子平时是长在钉螺里的,那种钉螺生活在江河的水里,只是你以前下水时,不小心被钻出钉螺的虫子咬了。”

“钉螺?”

“嗯,就是比吃的螺蛳小很多那种扁长的螺。”

刀土司听了童雄的话,也弄不清楚什么叫钉螺,就说道:“我能被螺蛳里的虫子咬了,那还不是得罪小鬼了?我得赶紧驱鬼。”

于是,刀土司打开大门。门外有一张床,村民们点上篝火,都围在那张床周围。

待土司一家老小全走出来后,刀土司就躺在那张床上,闭上了眼睛。

村民们就围着床,开始跳呀、唱呀,说着俞柏民、童雄都听不懂的傣族话。一个巫师模样的老人拿着火把,嘴里嘀咕着,在床地下、床四周绕了几遍。

童雄看到参加仪式的人中,也有好多人挺着大肚子。一群患大肚子病的人给另一个得大肚子病的人驱鬼,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看来这里比江南地区落后多了。大华公司毕竟不是慈善家,不可能都免费给这些血吸虫患者治病,不过治好刀土司的血吸虫病后,今后在这里办事会方便不少。这里没药铺,开了方子也没用,还得等回元江府后,才能给刀土司配药。要是中药还无效的话,那只得从苏州运来合成药吡喹酮。

回营地时,天很黑,白勇毅从土司家里拿了一个火把。他看到俞柏民几个手里没拿火把,而是掏出了手电筒,比他的火把好用多了。

白勇毅赶上俞柏民,问道:“俞管家,你们这个手电筒有卖的吗?”

俞柏民告诉白通判:“现在没有,不过很快会有卖的的。”

“是你们卖吗?”

“我们只搞勘探,卖货的话有其他人。怎么,你想买?”

“嗯。”

“回营地后,我送你一个。”

“那太好了。”

白天出了一身汗,回到营地后,大家就点起火把冲凉。白勇毅看到俞柏民几个每人拿出一块香皂在身上涂着。

元江府境内也有肥皂销售,但那是奢侈品,只有有钱人才买得起。这些肥皂都是从广东和安南国境内运到元江府的。白勇毅看到后,心想怎么这些工人都用得起肥皂,而且使用时毫不珍惜,在身上涂了一遍又一遍。

冲完凉后,白勇毅问俞柏民:“俞管家,怎么你们都用得起香皂?”

俞柏民说道:“这个香皂又不是稀罕物,为啥用不起。”“你知道吗,临安府城内一块香皂要500文。”

“啥,一块香皂要500文?”

“嗯。”

“在我们苏州最贵的时候,一块香皂也只要120文,怎么这里一块香皂要500文?”

“现在苏州一块香皂多少钱?”

“100文。你要多少?下次我给你运过来。”

白通判心想,从苏州运来大批肥皂后,即使降价到400文,算上运输成本,那毛利润也至少有300%,忙说道:“那下次你给我运个1万块肥皂。”

“你要做生意?”

“我有公务在身没时间做生意,我家人可以做生意呀。”

“1万块太少了,我给你运个10万块肥皂来。”

“有这么多肥皂吗?”

“我家公子就是生产肥皂的,你说你要多少吧。”

“啊,公子殿下家就是生产肥皂的?”白勇毅一边说,一边想着,今后和俞管家搞好关系后,就能垄断元江府的肥皂销售了。

几天后,磨黑盐矿勘察结束了。

白勇毅像俞柏民一样,用舌头舔了些矿样,嘴里觉得真咸,心想这个盐矿开采后,元江府至少能收到几万两银子的盐税。

大黑山磨黑盐矿勘查结束后,俞柏民赶往大黑山北40公里的大黑箐,勘察那里的煤矿。

在刘云龙的图纸上,大黑山北40公里的大黑箐以南、磨干箐以北的盆地(今宁洱县梅子镇)有煤矿。

在后世,宁洱县梅子乡周边有4个煤矿,分别是胜利煤矿、梅子煤矿、河西煤矿、民乐煤矿,煤炭总储量在3000万吨以上,煤质为褐煤。今梅子镇就是因煤矿开采才设镇的。

开采了梅子镇的煤矿,磨黑盐矿的卤水熬盐时,再也不需要砍伐周边的树木后用木炭来熬盐了,可以用煤炭来熬盐。

勘察完梅子镇的煤矿后,俞柏民还要带领勘察人员分别赶往钮兀司的赌咒山、车里司勐腊的磨顶山。在刘云龙的图纸上,钮兀司的赌咒山有钾盐矿(今勐野钾盐矿),勐腊的磨顶山有盐矿(今老挝磨丁盐矿)。

南掌国深处内陆,也缺盐,老百姓吃的盐都依赖于云南的井盐和安南国、柬埔寨、暹罗的海盐。刘云龙考虑到今后要去万象开采钾盐矿,如能向南掌国大量提供盐矿,今后去万象开采钾盐矿时会顺利很多。

在俞柏民赶往大黑箐时,周泉等人到达了昆明。

周泉等人从苏州出发,坐船到广州,再转船到田州(今百色),然后步行到昆明,途中走了100多天,终于到了昆明。接下来,他要拜见云南巡抚、沫王府。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