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267章 虎丘庙会

再造汉明 第267章 虎丘庙会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267章 虎丘庙会

八月十日,刘云龙在家吃晚饭时,父亲告诉刘云龙,因汛风期已过,郑芝龙舰队已恢复运输难民,然后给他看了一份前2天的报纸,报纸上披露了张献忠在武昌屠sha老百姓的情况。

这篇文章是一个叫计六奇的人写的。

计六奇,天启二年出生于常州府无锡县,19岁时随岳父就读于无锡县洛社镇社学。他听说张献忠攻克武昌后,在武昌实施了大屠sha,于是专程赶到武昌,收集了大批资料,再经实地勘察,回无锡后写成了散文《张献忠屠武昌》。散文写成后,听说苏州有一份报纸,就试着来投稿,经彭伯辉审核后,被全文发表在了《姑苏新报》。

刘云龙读着计六奇写的《张献忠屠武昌》:“癸未五月,总兵方国安率兵扼蕲州,武昌武备废弛,闯、献交窥江汉。时议募兵守城,而库藏空虚,楚王有积金百万,三司请贷,王不许。大学士贺逢圣家居倡义,捐赀募兵,适承天德安溃兵俱下,楚王尽募之为军锋,以长史徐学颜领之,号楚府兵。献忠沿江而上,破汉阳,临江欲渡,武昌大震。议彻江上兵,撄城守。参将崔文荣曰:守城不如守江,守江不如守汉,磨盘煤炭诸州,浅不过马腹,纵之飞渡,而婴城坐困,非策也。议者不从。贼果从煤炭洲而渡,直逼城下。文荣御之,少有斩获,贼攻武胜门,文荣率诸军拒之,多杀伤。壬戌,楚府新募兵为内应,开门迎贼,文荣跃马持矛大呼杀贼,贼攒刺之,洞腋死。贺逢圣与文荣俱守武胜门,城陷归,衣冠北向再拜,以巨舟载其家,出墩子湖,至中流凿舟,全家溺死。逢圣尸沈百七十日不坏。十一月始葬。楚府长史徐学颜,方署江夏县,与贼格斗,左臂断,右手尚持刀不仆,为贼支解,合门殉难二十余人。都司朱士鼎被执,贼强以为总兵官。士鼎戟手大骂,贼断其左右手,弃之江滨。士鼎缚草于臂,作书毕乃死。兴都留守沈寿崇,及武昌通判李毓英,武昌知县邹逢吉,嘉鱼知县王良鉴,皆死。楚宗多从贼者,献忠执楚王,尽取宫中积金百余万,辇载数百车不尽。楚人以是咸憾王之愚也。献忠以箯舆笼王,沈之西湖。湖水涌沸,久之乃死。贼亦异之。王之先乃太祖第六子,洪武三年封,至是始遭难,其富可知。贼屠戮士民数万,投尸于江,尚余数万人,纵之出城,以铁骑围而蹙之。江中浮尸,蔽江而下,武昌鱼几不可食。其余民数百,悉断手足,毁目鼻,无一全形者......”

母亲问道:“怎么张献忠和李自成一样,都不顾百姓死活的?连女人、孩子也杀。”

刘云龙说道:“所以他们是老百姓口中的乱军、贼寇,而不是义军。”

父亲问道:“袁时中杀过老百姓吗?”

刘云龙说道:“这个倒还没听说过。他造反后,大多是劫富济贫,即使杀人,杀得也是恶霸地主。”

父亲说道:“所以你把他当做义军收留了,可是他老婆是李自成的义女呀。”

刘云龙说道:“慧梅是李自成的义女不假,但她没参与水淹开封城。”

母亲说道:“保不准她跟袁时中之前,也杀过老百姓。”

刘云龙说道:“慧梅跟袁时中结婚前,是李自成老婆的贴身丫头,好像没上过战场。”

母亲说道:“但愿她没杀过老百姓。”

黄丽君问道:“他们会不会打到苏州来?”

刘云龙说道:“你放心,有我呢。要是他们敢来苏州,我灭了他们。”

妹妹彩梅说道:“听说他们有近百万人,你只有几万人,灭得了他们吗?”

刘云龙说道:“妹妹,你不要害怕。他们的百万人马,还不够我喝一壶的。”

黄丽菊说道:“你吹吧,我就没听说过几万人打得过百万人的。你要有能耐,皇上干嘛不让你去湖广、陕西打仗?”

刘云龙说道:“皇上只相信朝廷的官军。连你都不相信我,皇上还会相信我吗?”

李必恭问道:“万一那些流寇打下京城怎么办?”

刘云龙说道:“他们在老百姓眼里就是强盗、刽子手,即使他们打下京城,也成不了气候。”

吃晚饭后,父亲告诉刘云龙,车辆厂已生产出了自行车,明天开始向公司内部销售。

大华公司用合成橡胶生产出了轮胎后,第一个用处就是生产自行车。

大华公司在苏的各级高管汇聚到了车辆厂,来参观新生产的自行车,争取能领走一辆自行车。

刘云龙说了,今天谁能学会骑自行车,只要5两银子就可领走1辆自行车。

以前大华公司生产的有防震装置的马车,每辆车价格是30两银子,现在已降到每辆车25两银子,鲁正蒙的车间还都来不及生产。大华公司生产的自行车对外零售价每辆是8两银子,今天让大家5两银子领走一辆自行车,明显是优惠价。

可大家到了试验场后,看着场上的自行车,都不知道怎么骑行。袁时中从鲁正蒙手里抢过一辆自行车,庞大的身躯跨上自行车后,蹬了几下,双脚刚离开地面,自行车龙头就歪来歪去,没几下袁时中就摔倒在地,整得他鼻青眼肿的。

大家看后都哈哈大笑。

袁时中从地上爬起来后,问刘云龙:“这个车子没法骑呀!”

刘云龙笑着说道:“那是你不会骑。”

袁时中说道:“那你骑给我们看看。”

大家听了袁时中的话后,都盯着刘云龙看,都想看看刘云龙是怎么骑这辆车子的。

刘云龙就走到摔倒在地的自行车旁,扶起自行车,双手握紧车龙头,左脚踩在车子的左踏轮,右脚向后蹭了几下,人和车子各自形成不同的角度,保持着车子的平衡,车子轻松地向前滑行着。在车子向前滑行时,刘云龙右腿跨过车子,臀部坐在了车鞍上,右脚踩在了右踏轮上,踩动着车子,车子平稳地在试验场上转了几圈。

刘万禄一看儿子能轻松地骑这种自行车,于是也想试试。

刘云龙告诉大家,骑自行车没啥难度,关键在于掌握平衡。无论是滑行,还是骑行,只要人与车子保持了平衡,就不会摔倒。

他说完后,又示范了一遍,才把车子交给他父亲。

在他父亲试骑时,刘云龙边跑边给父亲扶着后备架,防止父亲摔倒。试了十几下后,父亲掌握了平衡,会滑行了,刘云龙才松开后备架,让父亲独自滑行。

于是,大家都学着样子,一个人学习滑行,另一个人帮着扶后备架。好多人还是摔得手、脚上的几处皮肤破了口,不过学了不久终于都学会了滑行。

刘云龙接着示范在车子滑行时,骑手怎么就座踏行。示范前,他告诉大家,个子高的话,可以不用滑行,直接练习骑行,但个子矮的话,还是要先学会滑行,再跨上自行车骑行。人跨上车子时,除了保持人和车子的平衡,关键是不能让车子停下来。车子不动了,就没有动平衡了,除非你会玩杂技才不会摔倒。

经一个上午的练习,一半人学会了骑自行车,还有一半人下午要继续练习,学会了才能领走车子。

其实,这些高管也不是为了省3两银子,他们也不缺这3两银子,他们知道刘云龙希望有人在街上骑自行车,为公司做广告。

只要街上有人骑自行车,知道自行车的好处后,就会有更多的人来买自行车,车辆厂生产的自行车才能有销量。

刘云龙正指导着大家骑自行车,苏州卫指挥使庄翔东陪着一个年轻人来找刘云龙。

庄翔东向刘云龙介绍着年轻人:“他叫郑森,是郑芝龙的长子,他想来你的习武堂读书。”

刘云龙一听,郑森不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郑成功”吗?于是忙与郑森打招呼。然后问道:“你怎么知道我开办了习武堂?”

“你手下的蒋如锦告诉我的呀。”

刘云龙想起历史上郑森在崇祯十七年曾到南京国子监读书的事,就问道:“听说你父亲已替你联系好了南京国子监,怎么你不准备去国子监读书了?”

“国子监读书没意思,我想到你的习武堂学习兵法。”

“你父亲同意了?”

“嗯。在我的坚持下,他也认为我读好了兵法,对今后的水师发展有好处。”

“行。那我现在就带你去穹窿山。”

于是,穹窿山的习武堂多了个来自福建的年轻小伙子郑森。

接下来,刘云龙和乐益学校的学生抓紧时间排练节目。

八月十五日,中秋节,苏州府重开虎丘庙会。

去年因疫情,苏州府没有举办虎丘庙会。今年的虎丘庙会,从全国各地涌来了数万人,复社的大部分成员赶到了虎丘。

中午十二点,从京城赶来的张采在一众人的拥簇下,走进了虎丘山门。

张采,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出生于苏州府太仓,崇祯元年进士。一直在江西抚州府临川任知县。

崇祯二年,他与同窗好友张溥一起,在苏州尹山创设“复社”。

自崇祯六年后,苏州每年的虎丘庙会也成了复社成员的大聚会,全国各地的复社成员都会赶到苏州虎丘,切磋技艺,讨论国事。

张采在山门前看到沿途有很多乞丐,他问身边的人,怎么咱苏州府变得这么穷了,竟然有这么多乞丐?

边上的人告诉张采,这些人都不是苏州本地人,是来自北直隶、山东、河南的难民。

张采听了这些乞丐的口音后,才知他们确实不是苏州本地人。他进了山门后,发现路边竖了很多木杆,木杆上挂着节庆用的灯笼,灯笼的上面有一个大玻璃球,玻璃球下面通下一根管子。有的木杆、大树上还绑着个大铁筒,他都不知道这些玻璃球、管子、大铁筒是干嘛用的。路边还有身穿蓝色制服的人在警戒着。

张采一看时间还早,就与弟子一起走进茶室。他一进茶室,看见茶室里大部分茶座都坐满了8个人,只有里面的一张茶桌只坐着4个人,似乎还能坐下4个人。他刚想走近那张八仙桌,旁边就来了2个帅小伙,拦住了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张彩见状一愣,忙问那张桌子不是还能坐几个人吗?

其中1个帅小伙朝他摇摇头。

张采急了,心想今天来的都是客,凭啥他们4个人就能占一张桌子?他刚想和小伙理论,只听那张桌子边传来一个声音:“时杰,怎么回事?”

骆时杰朝那边的人答道:“殿下,这个人想和你们一起坐。”

张采一听,啥?殿下,难道那张桌子上坐的是皇子?怪不得几个人就能占一张桌子。我真是瞎了眼了,也不向店家了解清楚就想去坐那张桌子。他刚想离开,再一想,不对呀,太子今年才14岁,可那个被称为“殿下”的年轻人明明有20多岁了呀,这是哪来的“殿下”呀?他刚想着呢,“殿下”开口问他了:“请问尊姓大名?”

张采说道:“鄙人姓张,名采,字受先,太仓人氏。请问你是......?”

刘云龙说道:“我姓刘,名云龙,还没字号,吴县人氏。原来你就是创设‘复社’的张采先生。过来吧,我给你介绍一下。”

张采一听,才想起皇上不久前认了个义子,原来皇上的义子就是他。

待张采走近后,刘云龙把坐在旁边的郑瑄、潘晓宇、陈师泰介绍了一下。

张采这下知道了这几个人原来是苏州巡抚大人、苏州制造局监造太监、苏州府知府大人。

刘云龙因是当今皇上的义子,坐在上座,郑瑄、陈师泰分左右坐在两侧,潘晓宇坐在刘云龙的对坐。

张采只是知县,官职在郑瑄、陈师泰之下。他听了刘云龙的介绍后,连忙给公子殿下、巡抚大人、知府大人、监造太监作揖示礼。要在平时,他得跪下拜见这几位大人。

刘云龙对张采说道:“既然你想来坐,那就一起坐下喝喝茶,如何?”

张采听后受宠若惊地取了张椅子,坐在了潘晓宇旁边。

郑瑄就向张采打听些临川的情况。大家一边聊,一边注视着外面的情况。

尽管潘晓宇、陈师泰都已派了不少人混入人群,但今年来的人特别多,大家都不敢掉以轻心。

大家聊起了最近的“奴变”,陈师泰说道:“这些奴仆们真大胆,据说江阴徐霞客家有20多人被杀,只有他的老婆带着二个儿子才逃了出来。幸亏抚台大人听了公子殿下的话,才平息了事态。”

张采就问道:“陈大人,这是怎么回事?”

陈洪谧就向张采介绍了最近从松江府开始的“奴变”事件。

张采一听,自己在太仓的家也算豪族,家里也有几百个佣人,他开始担心老家的佣人有没有参与这次“奴变”事件,明天得赶回家去看看。

历史上,南明弘光朝覆灭后,张采回归故里,就被家中的佣人联合外面的奸人,把张采打了个半死。张采不得不隐居他乡。

潘晓宇问刘云龙:“你家的奴仆闹事了吗?”

刘云龙说道:“我家就没有奴仆,所有人都是自由人,他们来去自由。再说我也不克扣他们的薪水,他们干嘛要造反?”

陈师泰说道:“为了平息事态,苏州府已投入的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才没有酿成大祸。”

刘云龙说道:“人都是平等的,就不该有主子和奴仆之分。”

陈师泰说道:“按你这么说,你的家丁、佣人和你是平等的?”

刘云龙说道:“是呀。不信你问骆时杰。”

站在旁边的骆时杰接口说道:“是呀,刘总从来不允许我们喊他大少爷,也不许我们喊他父亲叫老爷。平时我就称他公子或刘总,因我比刘总年长2岁,他也把我当做兄长看待。”

郑瑄说道:“看来还是你们这样好。”

正聊着,突然外面演武场传来一阵杂声,似乎有人在争吵。过了一会儿,一个人走进茶室,来到陈师泰面前。

陈师泰问道:“刚刚外面是怎么回事?”

那人报告道:“是从南京来的柳如是等几个姑娘和公子殿下的保安吵起来了。”

“为什么?”

“今年公子殿下不是包下演武场了吗,柳如是她们非要进入演武场,说以往几年官府都给她们预留位置的,为啥今年不让她们表演了。”

“谁说不让她们表演了?让她们自己去找别的地方。告诉她们,谁敢扰乱公子殿下的好事,别怪我苏州府对她们不客气。”

自从刘云龙成了公子殿下后,陈师泰在刘云龙面前再也没有了以往的官气,反而心底里对刘云龙有了畏惧,害怕哪一天刘云龙对他进行报复。

苏州巡抚、苏州府的各级官员已没人敢惹刘云龙,不仅仅刘云龙是皇上的义子,关健是他手下有数万安保队伍。所谓的安保队伍,不就是团练(私家军队)吗?而且这支安保队伍手中持有这个时代最先进的火器。万一谁惹恼了刘云龙,说不定晚上打来几发炮弹,就不明不白地被炸死了。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