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30章 巡抚黄希宪

再造汉明 第30章 巡抚黄希宪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30章 巡抚黄希宪

晚上,刘云豹回家来,说知府派人来查看了肥皂铺的账簿,也该缴税了。知府的人说肥皂铺的税率是三十取其一(即3.33%)。刘云龙初步算了一下,肥皂铺开张以来,因润肤膏的产值反超肥皂,累计产值已达6000多两,应缴税200多两。

第二天下午,刘大贵就通知有细线机的人家,明日不要出门,说是知县大人要亲临本村,确定细线机的税赋。

送到平江大街20万锭细线的税,看来是懒不掉了。

次日上午,十几个兵士从苏州城盘门来到了水车浜,站立在道路两侧。

刘大贵心想,一个知县来水车浜,怎么会动用苏州卫的军人?

过了一会儿,魏永红陪着吴县县丞姚远来到了村里。

魏里正告诉刘村长,今天不仅知县大人要来,知府大人也要陪着巡抚大人来水车浜视察。

明代,巡抚虽非地方正式军政长官,但因出抚地方,节制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实际掌握着地方军政大权,因此,巡抚外出办差,是可以动用卫所军队的。现在的苏州巡抚是黄希宪。

刘大贵以前也没见过什么高官,忐忑不安地与村民们站在路边。

九点左右,2匹马出现在村头,其中1人刘云龙是认识的,就是苏州知府陈洪谧,看来另一人是巡抚大人了。他俩身后跟着十几个穿着官服的人,自然是巡抚衙门、知府衙门和吴县衙门的官员了。

姚远见他们到了村头,忙拉着魏里正迎上前去。

巡抚大人和陈知府在村口下了马,在吴县知县牛若麟的陪同下,来到了村里。

陈洪谧看到人群中站着的刘云龙,就向他招了招手,让刘云龙过去。

待刘云龙走近后,陈知府就指着巡抚大人,向他介绍道:“刘木匠,这是巡抚黄大人”,又对黄希宪介绍道:“这个后生就是我给你说起过的刘木匠。”

刘云龙也不知道见巡抚大人有什么礼仪,就微微朝巡抚大人鞠了个躬,说道:“草民见过黄大人。”

旁边的魏里正偷偷拉了拉刘云龙的衣角,说:“你该跪下说话。”

刘云龙心想,我跪天跪地跪父母,可还真的没跪见过朝廷官员。正在他不知所措时,黄希宪说道:“我们也不要难为他了,就站着说话好了。”

刘云龙听后,忙说道:“多谢大人。”

黄希宪把吴县知县拉上前,问刘云龙:“你还没见过父母官吧?”

刘云龙只得说道:“没见过。”

黄希宪说道:“那我来给你介绍一下,他就是你们的父母官,知县牛若麟大人。”

刘云龙又朝牛若麟微微鞠了一个躬,说道:“见过牛大人。”

黄希宪又把边上一个官员向刘云龙说道:“他是长洲县知县叶承光大人。”

刘云龙又朝叶承光微微鞠了个躬,说道:“见过叶大人。”

陈知府在边上说道:“刘木匠,你的名声可不小呀,一台机子30两。巡抚大人今天是特意来看你制作的机器的。”

刘村长他们听后,心里松了口气,原来巡抚大人是来找刘云龙的,怪不得到现在都没和他村长说过话。

刘云龙听后,对黄希宪等大人说道:“大人,请。”

刘云龙领着巡抚大人、知府大人、知县大人来到了家里。刘云龙的妈妈和5个纺工哪见过这种阵势,吓得躲在边上不敢说话。

刘云龙指着一台机器,向巡抚大人介绍道,这是滑槽,这是压板,这是传动轴,这是轴承。

介绍到轴承时,黄大人蹲了下来,仔细地看了一会儿轴承,站起来对陈洪谧说道:“这个轴承妙”,转过头问刘云龙:“刘木匠,这个轴承是哪来的?”

“是我自己制作的。”

“你还会制作这个轴承?”

“我有个铁铺,轴承就是我的铁铺制作的。”

“这个轴承是用青铜做的?”

“大人慧眼,确实是青铜做的。”

“其他地方有这种轴承吗?”

“据我所知,其他地方没人制作这种轴承。”

陈洪谧、牛若麟、叶承光也在边上说没见过。

黄大人问边上的女纺工:“你这种机器一天真的能纺16斤线?”

那个纺工说道:“回大人的话,可以的。”

黄大人问刘云龙:“刘木匠,你现在做了多少台机器?”

刘云龙想了想,说道:“回大人的话,总共做了1700台。”

黄大人又问道:“听说你卖一台机器要30两?”

刘云龙说道:“是的。”

黄希宪听后,说道:“这个机器的轴承是铜做的,成本不低呐,30两银子1台机器也不算贵。”他转头问陈洪谧:“陈大人,如果你苏州府有2000台这样的机器,可以纺多少线?又可以收多少税?”

陈知府说道:“2000台机器每年可纺1168万斤棉线,按税银2分算的话,可收税8176两。”黄希宪指着刘云龙,对陈洪谧说道:“他做的机器你又可以收多少税?”

陈洪谧说道:“刘木匠做2000台机器的话,按三十取其一,可收税1200两。”

黄希宪说道:“要是苏州府境内有1万台这样的机器,明年苏州府就能完成朝廷的赋税了吧。”

陈洪谧、牛若麟、叶承光听后,连忙点头。

黄希宪对陈洪谧说道:“像刘木匠这样的手艺人,我们要支持,既能养活很多人,又能增加府衙的收入。”

陈洪谧说道:“抚台大人,我们苏州府一直支持刘木匠的。前几个月,我们还支持刘木匠买地开作坊,就是在城南那块地。”

黄希宪听后,问刘云龙:“原来那块地是你买的?”

刘云龙说道:“回大人的话,是我买的。”

黄希宪问道:“你开什么作坊?”

刘云龙说道:“开织坊。”

黄希宪问道:“有几台织机呀?”

刘云龙说道:“ 240台织机,120台纺纱机。”

黄希宪听后,大吃一惊,问陈洪谧:“你的织造局有多少台织机?”

苏州织造局是由苏州府管理的,陈洪谧见抚台大人问话,忙说道:“织造局有780台织机,92台纺机。”

黄希宪问道:“织造局一年能织多少布?”

陈洪谧回话道:“去年织了4万绸布。”

黄希宪又问刘云龙:“你的织坊一年可织多少布?”

刘云龙想了想,说道:“如所有织机都织绸布的话,可织3.5万匹。”

陈洪谧听后,忙问道:“不可能吧?你的织机没织造局的多,怎么可能一年织3.5万匹呢?”

刘云龙答道:“陈大人,我不诓你。我的作坊准备在明年年初开业,届时,希望大人能来视察。”

黄希宪听后,说道:“如此说来,我也是要去看看的。”

刘云龙忙说道:“欢迎抚台大人莅临指导。”

黄希宪对陈洪谧说道:“如刘木匠的织坊真能织3.5万匹绸布的话,明年我可以放心回京城述事了。”

陈洪谧心想,刘木匠的织坊真能织3.5万匹绸布的话,苏州府一年就能增加5万两的税赋,抚台大人确实可以放心地回京城述事了。

黄希宪又问刘云龙说道:“听说你有个外国人师傅,对吗?”

“是有个外国人老师,他只是教了我一些巧术,我做的每一样东西,都要向他付专利费。”

“专利费是什么意思?”

“大人,专利费就是使用别人专用的技术所支出的费用。”

“那么说,专利费是你的外国师傅收的?”

“是的。”

“你知道他在哪里吗?”

“他在国内云游四海,传教为业,草民真的不知道他现在在哪里。”

“他叫什么名字?”

刘云龙随意扯了一个人名,答道:“大人,他叫爱迪生,是个英国人。”刘云龙他不能说爱迪生是美国人,这时候美国还没立国呢,也不能说爱迪生是意大利人,罗马教廷派了很多意大利人来中国传教,说了是意大利人的话,万一被哪个来自意大利的传教士回罗马教廷一问,就会露馅的。

果然,黄希宪说道:“前几个月,意大利的毕方济在无锡传教,不知道他认识不认识你的外国师傅。”

毕方济是1613年来中国传教的,先后在北京、嘉定、淮安传教,今年到了无锡。黄希宪来自京城,又巡抚江南十府,知道毕方济的一些事情。

刘云龙说道:“毕方济是意大利人,爱迪生是英国人,我猜测他们两人不会相识的。”

黄希宪问刘云龙:“刘木匠,这种轴承,你能给我几个吗?”

刘云龙说道:“可以”,说着就拿了2个维修用的轴承备件给了黄希宪,也给陈洪谧拿了2个轴承。

黄希宪拿着轴承在手里转动着,问道:“这个轴承为啥要用青铜制作呢?”

刘云龙说道:“回大人的话。我的铁铺没法把铁化成水,青铜的熔点低,可以化成水后铸造。由于是青铜做的,所以成本也高。”

黄希宪听后,点点头,问道:“这个轴承就是你的关键技术?”

刘云龙说道:“是的。大人。”

黄希宪问道:“你这个铜珠是怎么装进去的?”

刘云龙就把铜珠装进内、外圈的流程说了一遍。

黄希宪听后,说道:“不错,我要把它带回京城去,让那些老夫子们看看,我大明还是有能人的。”又对刘云龙说道:“后生那,你好好干,将来必有出息。”

刘云龙说道:“托大人的福。不过,我有一事相求。”

刘云龙本来就想着年后怎么开矿炼铁,今天既然见到了巡抚大人,何不求他试试呢?苏州巡抚管辖着南直隶长江以南地区,于是就大胆开口求巡抚大人。

黄希宪听后,说道:“哦,有事相求?说说是什么事?”

刘云龙说道:“大人,刚刚你说轴承是青铜做的,所以成本就高。我想去徽州、池州找铁矿,自己炼铁。”黄希宪问道:“我们有4千万斤的铁产量,你干嘛还要自己去炼铁?”

刘云龙说道:“回大人的话,要把轴承的价格降下来,还是要用钢来制作,可我们的钢材质不行,所以得自己炼钢。”

刘云龙又不能和巡抚大人详细解释合金钢的原理,只能用简单易懂的道理让巡抚大人听懂。

黄希宪问道:“你会炼钢?”

刘云龙说道:“是的,我的外国老师教了我怎么炼钢。”

黄希宪问道:“芜湖那边倒有很多炼钢的,徽州、池州有铁矿吗?”

“苏钢法”产生于苏州,可真正将“苏钢法”发扬光大的是芜湖的铁铺。

刘云龙说道:“矿石都蕴藏于高山峻岭。徽州、池州山高林密,或许藏有铁矿。”

黄希宪说道:“这个好办,只要是我管辖境内的,你要去找矿的话,我来给各地方打个招呼,到时让他们给予你方便。”

刘云龙说道:“多谢大人。”

黄希宪又把手里的轴承转了一下,对陈洪谧说道:“今天得了个稀罕物,不虚此行。”他转头对牛若麟说道:“你留在这里,和他们好好核收一下今年的税赋。”

牛若麟听后,说道:“是,抚台大人。”

黄希宪和陈洪谧向村外走去,刘云龙和一帮官员跟在后面,把抚台大人送到村口。

黄希宪上了马,对刘云龙说道:“我准备造几间房子来居住,你们的知府大人一直向我推荐你,到时你来给我谋划一下。”

陈洪谧忙说道:“由他来为你的府邸设计的话,一定会让你满意的。”

刘云龙说道:“有机会的话,我一定效犬马之力。”

巡抚大人、知府大人和长洲县的官员离开后,吴县知县牛若麟留了下来,和县丞、县簿、里正等人开始挨家挨户核算该收缴的纺线税赋。

几个县府官员商定,每家农户可以有一台机器(纺线机、拉细机、缫丝机)免税,多余的机器必须缴税。村长刘大贵家有6台拉细机、1台缫丝机。他家的缫丝机每天可缫丝30斤,每缫1斤丝可赚60文,1年可赚330两银子,但那是5人合作缫丝的,人均只能赚65两银子,比1人操作的拉细机年赚200两少多了,于是刘大贵申报的免税机器是1台拉细机,缫丝机和其余5台拉细机需要纳税。

家里有纺线机、拉细机的,如刘万绿家,他坚称家里不再用老式纺线机纺粗线,于是也申报了1台免税拉细机,其余5台需要纳税。

牛若麟一直把刘云龙留在身边,边收税边和刘云龙聊这聊那。一直到中午才结束,离开了水车浜,去往居家园。

由于巡抚大人、知府大人、知县大人一直和刘云龙说话,刘云龙的声望大涨,自此后,水车浜的大事小事都是刘云龙说了算,村长自己也在想着,明年是否该推荐刘万禄做村长了。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