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376章 皇帝要上吊(三)

再造汉明 第376章 皇帝要上吊(三)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376章 皇帝要上吊(三)

刘云龙赶到通州时,3万农民军把通州城围得水泄不通。

李自成为了防止驻通州的明军增援京城,派了3万农民军进攻通州。谁知通州的守军不同于山西、河南的明军,他们的大炮能在7公里外打出开花弹,李自成的人好不容易靠近通州城门,又被守城士兵用燧发枪远程击毙,围城的农民军一下子损失了3000多人,开花弹、燧发枪震慑了农民军。农民军的进攻重点是北京城,攻不攻下通州城对他们来说是次要的,只要你通州的明军不去增援京城就行,于是农民军不再攻城,只是远远地躲在城外,从四面包围了通州城。

城外的农民军看着运河里三艘不需要拉纤的船舶冒着黑烟“轰轰”地开来,再定睛一看,船上都是持有武器、身穿蓝色制服的军人,心想自己没有这样的军队,那只有一种可能,来人是明军的援军,于是都拥到运河边向船队进攻。

刘云龙让炮兵发射霰弹,几发霰弹轰出去后,岸边的农民军倒下了一大片。

农民军吃了亏之后,就离开河岸,从远处向河里的船只射箭,可是船的侧面都有铁质护盾,箭头射在护盾上,全部掉落到了水里。

三月份的大运河通州河段水位没有苏南地区高,因此船在河里,甲板是低于河岸的,船上大炮发射的霰弹,没法轰击离开河岸的农民军。幸好刘云龙的船舶上有了望台,如同帆船的风帆一样是高出甲板的,这个了望台四周也有护盾,士兵们登上了望台后,一些士兵向农民军扔出手掷弹,并用燧发枪朝射箭的农民军开枪,另一些观测兵向船上的步兵炮手报出射击参数,用步兵炮来轰击农民军。步兵炮的最小射程是100米,最大射程是1500米,农民军在步兵炮的轰击下,都躲到了离岸200米处。但农民军实在太多了,光靠手掷弹、燧发枪、步兵炮无法阻止农民军向船队发射弓箭。

通州城内的陶大鹏在望远镜里看见来船是蒸汽机船,船上插着“刘”字,船上的人都穿着蓝色制服,不用猜就知道是苏州来的,于是命令炮兵开火,接应刘云龙的船队。刘云龙的船队终于开进了通州城。

船进入通州城后,大家上了岸。

陶大鹏看见了陶红,劈头就问:“这里在打仗,你来干嘛?”

陶红说道:“我是来救妈的。”

“有我在呢,用得着你来救妈吗?”

刘云龙阻止了兄妹俩的争吵,问道:“你这里怎么样?”

“我们有这么好的火器,贼寇近不了城墙。”

“你还有多少人?”

“已战死了200多人,从家属中补充了200多人,还有600多人。”

“其他的人呢?”

“包可弘带了400多人进了北京城?”

“他奉命进京城了?”

“嗯,京营总指挥李国桢让他进城的。”

“他守哪个城门?”

“不知道。”然后陶大鹏问道:“你说这次京城危险吗?”

“李自成都把北京围得水泄不通了,你说有没有危险?”

“那包大人怎么办?”

“应该没事,情况紧急时他会从地道撤回通州。”

旁边的张国维听后是一头雾水,忙问道:“地道?哪来的地道?”

刘云龙就把当初挖地道的事告诉了张国维。

张国维忙说道:“那我们现在就去救皇上。”

刘云龙对张国维说道:“你在这里坐镇,我带人走地道进京城。”

“不行。皇宫里的守卫又不认识你,你怎么进去?还得我带你进皇宫。”

此时,不远处走来一个官员,说道:“我跟张大人一起去京城。”

刘云龙不认识这个官员,忙问陶大鹏:“这位是......?”

陶大鹏刚想说话,就听张国维说道:“党大人,你怎么在这里?”

来人说道:“张大人,你离开京城后,皇上让我去天津督饷。我从天津刚回到通州,贼寇就把通州围起来了,我只得留在这里了。”然后指着刘云龙,问道:“这位公子是......?”

“他就是去年皇上认的义子刘云龙。”然后,张国维把这位官员介绍给了刘云龙认识:“这位是户部侍郎党崇雅。”

党崇雅是陕西宝鸡人,万历十二年(1584年)生,天启五年中进士,曾任河南南阳府推官、山东道监察御史。崇祯四年曾激烈反对崇祯帝重用宦官干预军国政事而被锦衣卫拿纠。崇祯七年出任四川巡按御史。今年年初任户部侍郎,三月上旬赴天津督饷,从天津回来后被被困在了通州城。

待刘云龙、党崇雅认识后,张国维问党崇雅:“你筹措到了多少饷银?”

党崇雅说道:“一分钱都没有。”

“怎么会呢?”

“天津刚刚遭受了严重旱灾、瘟疫,百姓都没吃的了,哪有饷银可筹?”

张国维听后就说道:“你留在通州吧,我和公子殿下去京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皇上还等着我的银子呢,尽管没拿到一分钱,我也得回去复命。”

“行,那你跟我一起进京城。”

刘云龙就对陶大鹏说道:“你在这里给我好好地守着,直到我们从京城出来。”然后对陶红说道:“你去家里,守护你妈。”又对阿娟、阿雯说道:“你们跟着陶红留在这里。”

谁知陶红说道:“我哥说了,有他在呢,用不着我去保护我妈。我要跟你去京城。”

阿娟、阿雯也说道:“我们要跟着陶红姐去救海清哥。”

刘云龙知道拗不过这几个妹子,只得说道:“那你们跟着张大人、党大人,他俩要有啥闪失,我唯你们是问。”

陶红说道:“行。我们要是把张大人、党大人丢了,你砍了我们的头。”

陶大鹏带着大家来到新筑的西城,打开一个砖砌的筒库。

筒库里没有粮食,倒是放了很多火把,每个火把上都裹着一块布,火把的边上还有一缸桐油。

陶大鹏走进筒库,从地面上掀开一块木板,露出一个洞来,洞里有一个木梯。

刘云龙打开手电筒就想钻入地道,陶大鹏说道:“从这里到你的府邸有30多公里,你的手电筒就省点电吧。”

刘云龙心想陶大鹏说的也有理,就让大家每人拿一个火把,蘸上了桐油,然后用打火机点燃了几个火把,李鸿雷第一个沿着木梯,走进了地道。

北京彰义门外,李自成正在指挥着农民军攻城。

彰义门,又称广宁门,它与阜成门、西直门一样是京城城西的外城门。彰义门与正阳门有一条用石板铺成的道路,以往皇帝去城南的天坛、先农坛祭祀时,都要走这条道。

他的指挥所里坐着秦王朱存极、晋王朱求桂。

李自成进攻西安时,秦王朱存极就投降了李自成。

李自成大军渡过黄河逼近山西时,晋王朱求桂还写奏折向京城告急。二月五日,李自成进攻太原时,朱求桂开城投降。

李自成把秦王朱存极、晋王朱求桂带到京城,让他俩派人进城劝降京城里的官兵。

今天上午下了一场大雨,双方都停止了战斗。雨止后,有人打开了彰义门,李自成的农民军从彰义门一拥而入。

李自成得知有人打开了彰义门后,心想秦王、晋王的劝降工作还是有点成效的,接下去会有更多的人打开城门。

李自成问秦王、晋王:“你们还联络了哪些人?”

秦王说道:“我已与京城内的一些官员联系上了,他们答应打开城门。”

朱求桂说道:“我与京城的大太监比较熟,他也答应打开城门迎闯王。”

李自成说道:“好。等我登基后,会重重赏赐你们的。”

皇宫内,提督太监王承恩看见太监王廉走进了宫中,问道:“外面情况怎么样?”

王廉说道:“事情不妙,有人打开了彰义门。”

“啥?那么说贼寇已进入了外城?”

“是的。”

“有勤王部队的消息吗?”

王廉摇摇头,说道:“没有任何消息。”

王承恩走进乾清宫。

正在饮酒浇愁的朱由检看见王承恩进来,忙问道:“吴三桂、王永吉、刘泽清到哪里了?”

王承恩说道:“陛下,没有他们的任何消息。”

“城外怎么样了?”

“陛下,有件事不知该不该说?”

“都到这个地步了,还有啥不好说的?”

“有奸贼打开了彰义门。”

只听“啪”的一声,朱由检手中的酒杯掉在了地上,浑身抖个不停。

王承恩命太监张殷将地上的碎片打扫干净后,替皇上又斟上了一杯酒。

朱由检在慌乱中醒悟过来,没再发抖。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说道:“我死了没关系,只是苦了百姓。”

王承恩问道:“皇上,现在怎么办?”

朱由检说道:“马上诏各位大臣进宫。”

“恕我直言,现在京城内各位大臣都在做着逃跑的准备,他们不会来宫里了。”

“啊?他们在做逃跑的准备,难道大明真要完了?你马上去一趟朝阳门,告诉成国公朱纯臣,我死后由他统领大明驻军,辅助太子。你再安排一下,把太子、定王、永王送到可靠人的家里去。”

朱纯臣,是朱能之后,袭成国公。此时他负责守卫朝阳门。

太子朱慈烺,周皇后所生,生于崇祯二年(1629年),次年被册封为皇太子。

定王朱慈炯,周皇后所生,生于崇祯四年(1631年),次年被封为定王。

永王朱慈炤,田贵妃所生,生于崇祯五年(1632年),崇祯十五年(16si2年)田贵妃病死前被封为永王。

“是。不过要让成国公统领诸军,你还得写一份诏书。”

“行。”说完,朱由检写了一份诏书,交给王承恩。

过了一会儿,几个太监领着太子、定王、永王走了进来。

朱由检看着三个儿子穿的衣服,责备道:“这都什么时候了,你们还穿着这身光鲜衣服?赶紧去换衣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待三个儿子换好衣服后,朱由检泪流满面,哽咽着对三个儿子说道:“社稷倾覆,使天地、祖宗震怒,这些都是你们父皇的罪责。但是朕自认为已是竭尽心力了,怎奈文武各臣,俱有私心,不肯先国后家,以致国家败坏至此。事到如今,没必要再问祸福,以后你们好好地活着就行,朕就没啥好担心的了。”

三个孩子哭道:“父皇。”

朱由检端详着三个皇子,继续哽咽着说道:“今天你们还是皇帝的儿子,明天或许你们就是老百姓了,也许要隐姓埋名。到了那个时候,你们看见老人家要喊爷爷,看到年轻一点的长辈要叫伯伯或叔叔。”

朱慈烺哭着说道:“父皇,我们知道了。”

定王、永王也抱着朱由检的腿大哭起来。

朱由检转过头,对王承恩说道:“你亲自把他们送到可靠人家里去。”

王承恩说道:“是。”

王承恩走后,张殷看着继续在饮酒的朱由检,说道:“皇上,要不我们投降吧。”

朱由检听后,怒视着张殷。然后,放下脸来,对张殷说道:“你去给我再拿一坛酒来。”

张殷听后,一边说着:“皇上,现在不是饮酒的时候,该做选择了”,一边走到边上去给皇上拿酒。

张殷刚刚转身过去,朱由检从身边拿起一把剑,朝张殷的后背刺去。

中剑的张殷身体猛地一颤,慢慢转过身来,喃喃道:“皇上,大家都跑了,我可是还守在你身边呀!”

朱由检听后,两眼一酸,说道:“我知道,谢谢你这二天一直陪着我。你先去吧,我随后就来。”

张殷慢慢地倒在了地上,鲜血流了一地。过了一会儿,张殷两腿一伸,身体停止了抽搐。

朱由检看着两眼还瞪着的张殷,说道:“对不起。”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