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38章 颚式粉碎机

再造汉明 第38章 颚式粉碎机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38章 颚式粉碎机

限于资金,刘云龙准备先开采石灰石矿、石英石矿、硫铁矿、白泥矿,今后再开采明矾石矿、萤石矿、铅锌矿。

从玉屏山回来后,刘云龙就去了知府衙门。

同知曹毅明看到刘云龙后,问道:“哎,刘木匠,今天你来府里有啥事?”

刘云龙说道:“我来找你们有事。”

“啥事?”

“派人去西山、胥口、光福、阳山、七子山踏勘现场。”

“怎么,你又要买地啦?”

“嗯。”

“你买这么多地干嘛?”

“开矿、开厂呀。”

“开矿?哪来的矿?”曹毅明边说变想,你刘木匠买地办厂倒是有可能的,可要开矿,这不可能呀,从没听说苏州府境内有矿山呀。

刘云龙心想,可能他不知道自己为开矿的事已找过陈知府,于是说道:“好几个地方有矿呢。”

“你拉倒吧,苏州哪来的矿。”

“说了你别不信,还真有矿。”

曹毅明见刘云龙说话一本正经的样子,不像是胡说八道,于是问道:“是铁矿、铜矿,还是银矿、金矿?”

“不是银矿、金矿。”

“那是什么矿?”

“是石灰石矿、矽矿、黄铁矿、瓷土矿。”

中国很早就有了石灰,将烧制石灰的石头称为石灰石。

中国古代用石英石制作石斧、石箭,火镰用的燧石也是石英石,石英石被称为“矽石”。

中国早就利用黄铁矿制取硫磺,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就有如何利用黄铁矿提取硫磺的方法;

中国好多地方利用瓷土烧制瓷器,尤以江西景德镇的瓷土为佳。

经刘云龙这么一说,曹毅明就容易理解了,他问道:“你要烧石灰、制硫磺、做瓷器?”

“嗯。”

“这说的那几个地方归吴县、长洲县管辖,你得去找他们。”

刘云龙就分别来到吴县县前街(今古吴路)、长洲县前街(今长洲路),找到牛若麟、叶承光。

牛若麟、叶承光都见过刘云龙,因县府没设立管开矿、冶铁之类的职事,于是就吩咐各自的主薄,让他们三天后派人去西山岛、胥口、光福、浒关、七子山踏勘现场。

刘云龙走后,2个知县心想,除了吴县金山浜有采石外,吴县和长洲县一直没有其它矿业,难道刘云龙说的几个地方真的都有矿?

从二个县衙出来后,刘云龙来到了纺织厂看了看,发现有些女工没有把厂里发的帽子戴在头上。棉纺、棉织车间的风车没有按照规程规定的时间进行扇风。

纺车因为有转轴,女工带了帽子后罩住长发,就能避免转轴把纺工的长发卷进去。棉纺、棉织车间有漂浮的棉絮,棉絮达到一定浓度,遇火就会爆炸,按规程风车应每隔1小时扇一次,每次扇风半小时,以及时把车间里漂浮的棉絮吹出去,防止火灾。刘云龙经检查发现,车间里每天只扇二次风,上午一次,下午一次,而且每次只扇半小时。

刘云龙把各车间的堂长、负责扇风的工长叫了过来,严厉地训斥了一顿,让纺工们必须戴上帽子,让杂工必须按照规程扇风。训斥完后,他宣布扣除这几个主管半个月的薪水。

他对工人们说道,今天你不注意安全,明天你的老婆就会改嫁,你的丈夫就会睡在别的女人的床上,你的孩子就会喊别人叫娘、叫爸。今后,谁不执行操作规程,发现一次扣半个月的薪水,发现二次,扣一个月的薪水,发现三次的,立即开除。

训完话后,他单独把负责生产管理的康福标叫了过来,问他为啥对这些事视而不见,听之任之?

康福标说没想到会这么严重。

他对康福标说道,要是哪个女工的头皮被卷掉了,或谁被烧死了,我们对得起他们的家人吗?他们很多人上有老,下有小,靠在厂里做工养活家人,万一他们出了事,你让他们的家人怎么活?

康福标已经有40多岁了,是吴县县学里出来的,考中举人后,因没有背景、没有关系,连捐个官的钱都凑不出来,与后世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一样,只能靠替别人写写信,写写字搞个对联什么的来赚点小钱。他进厂后,试用期的月薪有2两银子,比他平时每月赚个几百文已经多多了,因此他平时工作还算认真,但恰恰疏忽了安全管理。

他被训后,知道了后果的严重性,于是主动表示,今后如再发生类似问题,就扣他一个月的薪水。

训完康福标后,刘云龙来到父亲的办公室,问自己的老爸刘万禄,为什么不要求工人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下次我再发现有此类现象,我就找别人来管理公司。他的言下之意是让老爸回家去种地、纺线。

刘万禄一开始见儿子训起他来了,很想发火,但仔细一想儿子说得也对,万一真着了火,把厂烧了,即使不死人,那也要损失几万两银子。

此后,刘万禄每天都盯着厂里的女工,看她们有没有戴帽子;每天看车间里的水桶,看到哪个消防水桶里没有水了,就要求工人立即添加水;每天要求杂工按时扇风。三天后,吴县县衙、长洲县衙派了人,跟着刘云龙、贝喜鲁来到了西山岛、胥口、光福、七子山、阳山踏勘、丈量土地。回苏州后,就给刘云龙出具了批文,许他开采,并办理了开矿用地和七子山冶炼厂的土地买卖手续。

这次,刘云龙在七子山一口气买下了400亩地。买下的地大部分都是山地,地价不贵,1亩地才2两,只有从矿区延伸到太湖、河道边的少量道路用地才占用了部分耕地,地价比城郊的耕地低一点,每亩地10两银子。

拿到批文后,刘云龙让贝喜鲁立即去写招工广告,并找匠人筑路、修桥、造码头、盖房子。

考虑到矿区离城区都较远,盖的房子中除了造办公楼外,还得给工人造宿舍、食堂。

铁铺除了继续改进链轮的打制工艺外,开始打造钢钎、铁锤、撬棒和粉碎机。

黑色火药由官府严加控制,民间是买不到炸药的,开山暂时只能用钢钎。

刘云龙给贝喜鲁的几种粉碎机图纸上,每个粉碎机圆筒上都有错落有致的铁牙,这种粉碎机在后世被称为颚式粉碎机。粉碎机的壁厚有二分五(即8毫米)、三分一(即10毫米)二种。

这个时代还没有锰钢,所以粉碎机的材料暂时用生铁,生铁的强度、硬度还是能将岩石碾碎的,但是生铁比较脆,容易开裂,一旦开裂就必须更换。

贝喜鲁不知这个粉碎机派什么用处,刘云龙告诉他,这种粉碎机有2个滚筒组成,每个滚筒上有铁牙,2个滚筒相向滚动时将石块卷入滚筒间,石块受压后就粉碎了。当石块被二个间隙较大的滚筒挤压时,大石块就变成了小石块,小石块再经间隙很小的滚筒挤压时,就变成了小石粒,小石粒再经间隙更小的滚筒挤压时,就变成了石屑,石屑用磨盘来磨细石后就能得到石粉。

后世电力时代,从大石块变成石粉,可以用颚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球磨机来一步步完成,但现在还没有电力,只有牛,也没有圆锥破碎机、球磨机,暂时只能采用以上办法,分二步、三步将矿石变成矿粉。

贝喜鲁问,滚筒的壁厚那么大,而且是无接缝的,我们的铁铺还真做不了。

刘云龙说道,我们做不了,可以让做铁锅的铁铺替我们铸造。

明代有三大技术还是领先的。这三大技术是黄泥制糖、烘模、铁锅制造。

制作铁锅必须把铁水熔化后,浇铸进模子,因此大明制作的铁锅出口东南亚,价格不低。但不是所有的铁铺都能熔化铁水,只有能制作铁锅的铁铺才有能熔化铁水的熔炉。这些熔炉使用的炉衬材料是保密的。当然,刘云龙知道他们使用的是什么炉衬材料,只是自己目前还没有。

贝喜鲁听后,说道,那我让山塘街的铁锅铺来为我们铸造这种滚筒。

他关照贝喜鲁,从现在起,所有的矿工、匠人,包括自己的管理人员,工作时都要戴柳条帽。

明代还没有钢质、硬塑安全帽,刘云龙让戴的柳条帽就是安全帽。后世在钢质、塑钢、硬塑安全帽普及前,曾大量使用柳条帽。

苏州地区的水沟边、河岸边有大量的灌木柳条,这些柳条喜欢生长在潮湿环境,只要插芊就能成活,生长速度极快,一年可割2次柳条。

贝喜鲁问道,柳条帽是怎么编织的?

刘云龙就把柳条帽的编织要求告诉了贝喜鲁。

贝喜鲁问道,是让铁铺里的匠人来编织柳条帽吗?

刘云龙心想,让自己的铁匠来编织柳条帽,有点不务正业了,于是让贝喜鲁去找竹器店的竹篾匠来编织柳条帽。竹篾匠天天与竹篾打交道,用柳条编织帽子,对他们而言只是换了一种原材料而已。

贝喜鲁走后,他来到隔壁,看见师傅已在组装机器了,他和师傅打了个招呼,指点了一下安装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师傅偷偷告诉大徒弟,这阵子已安装了300台细线机,还有400多台细线机的订单。

刘云龙问师傅,这些订单都是哪里的?

师傅告诉他,嘉定来订购了250台,常熟来订购了150台,吴江来订购了200台,西塘来订购了100台。

西塘邻近吴江县,属于嘉兴府。后世江南六大旅游古镇,就有西塘镇。

刘云龙听后心想,苏州府外的县、镇终于来定制细线机了,不久,松江府、嘉兴府、湖州府、常州府甚至应天府、杭州府都会来定制细线机。

至于还没人来订购他的织布机,他也不急,新生事物终究需要有个适应期的。

他刚想离开铁铺,全晋会馆派人来通知刘云龙,从山西运来的口碱和芒硝马上要到货了,让刘云龙准备好银两。

刘云龙让他们送到盘门的店里。

2天后,刘云龙带着银两来到盘门西大街的6间店面,看到夏林、桑定华已在店里。

刘云龙、刘云豹兄弟俩随着夏林到了店铺前的河边,见十几个脚夫在船上等着卸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刘云龙验过货后,把银两交给了夏林。

夏林拿到银子后,就让脚夫把口碱、芒硝从船上卸下来,再挑到店铺里。

以前肥皂铺规模一直控制在日产1000块左右,并且一直用板油(猪油、牛油)而不用豆油,是防止碱价、豆油价大幅上涨,影响市民日常生活。现在有了几十万斤碱,肥皂铺可以扩大规模了,豆油还是不准备使用,可改用棉籽油了。

刘云龙让弟弟立即去采购棉花籽。

南直隶普遍种植棉花,棉花用地通常占耕地的三分之一,苏州府的嘉定县更甚,夏作全部种植棉花。

明代还没有棉籽油。棉农在收获棉花,留下次年的种子后,多余的棉花籽不是扔掉,就是让它腐烂后做肥料。

从肥皂店出来,转到盘门东大街,看到木匠、泥水匠、油漆匠已在空地上造房子了。

这次他把材料的采购都交给了这几个作头,相当于后世的双包,即包工包料,这样自己可省事好多。

他回到铁铺,让贝喜鲁做二套压榨豆油的榨油机。

铁匠们都见过榨油机,不用刘云龙提供图纸。

刘云龙刚回到家,上沙村的一个地主来找他,说要买他的拉细机,但近段时间手头比较紧,拿不出那么多现金,想用几十亩地卖给刘云龙,不知道行不行?

刘云龙问地在哪边?有多少地?

地主说有40亩地,就在盘门外的西边,如可以的话,他想买几台机器。

刘云龙就和他去盘门外看了地,这片地位置很好,就在盘门外西边的运河边,地里的麦苗已经孕穗,还有1个多月就可以收割了。

刘云龙说道,这些地我要了,不过现在把麦拔了也蛮可惜的,我也没人来打理这些麦子。这样,地价按每亩12.5两银子。这些地是你主动卖给我的,我就不补偿你三年的出产,只补偿你1年的出产是否可以?

地主一听还能补到一年的出产,忙说行。

刘云龙说道,你把麦子收割后,再交地给我,青苗费就不补了。

地主说可以。

刘云龙就和地主说道,这40亩地的地价加上一年的出产,共750两银子,可买25台细线机,我先给你13台机器,等麦子收割,你把地交给我后,我再给你12台机子。

经地主同意后,在上沙村村长的见证下,刘云龙与地主订立了买地、卖机器的契约。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