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382章 突围(三)

再造汉明 第382章 突围(三)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382章 突围(三)

这时,陶大鹏回来了。

张国维问陶大鹏:“谈判情况怎么样?”

陶大鹏说道:“他们的头目叫马世耀,我和他谈判后,他去请示了一个叫李岩的督军。他们说只要我们把城墙上的大炮、火药和城内的粮食交给他们,就放我们走。”

刘云龙听后,记起来了,这个马世耀是刘芳亮的部下,被李自成封为果毅将军。这么看起来,李自成亲率的主力是负责进攻北京城的城西、城北,刘芳亮负责进攻北京城的城南、城东。现在在内宫搜索的应该是李自成亲率的人马,即使发现宫内有异常,刘芳亮还不会马上得知实情。还有足够的时间撤离通州。马世耀提出要通州城内的粮食,说明他们随身携带的粮食并不多。

张国维问陶大鹏:“火药也给他们?”

“嗯。他们提出需要这些火药。”

张国维望着刘云龙,问道:“这可怎么办?”

刘云龙想了一下,说道:“我们把大炮上的瞄准器卸下来,火药给他们也无妨。他们不敢擅自装药,弄得不好会炸膛。”

陶大鹏说道:“回来的路上,我也是这么想的。”

张国维就问刘云龙:“你看我们什么时候走?”

刘云龙说道:“越早越好,迟则生变。”

于是,包可弘对陶大鹏说道:“立即吩咐下去,多准备点干粮,午时就出发。”

陶大鹏说道:“好。”

刘云龙问陶大鹏:“城内还有多少粮食?”

陶大鹏说道:“通州是京城的粮库,存放的粮食足够十几万人食用三个月。”

刘云龙于是说道:“不知道河西务的粮仓里有多少粮食?这样吧,我们撤离时带足粮食。”

陶大鹏说道:“好,让每家每户都带足粮食。”

陶大鹏走后,刘云龙对包可弘说道:“对李自成的人我们也得防着点,除了要有殿后的之外,侧翼也得防着点。”

张国维问道:“有这么多兵吗?”

包可弘点点头,说道:“没事,让家属中所有的男丁都武装起来后,也有3000多人了。”

刘云龙说道:“我们到了天津后,我们可能还要闯关。”

“为啥?”

“天津兵备道原毓宗已投敌了。”

“原毓宗怎么会投敌?”

“原毓宗是陕西人,他从家乡到天津赴任时,被李自成抓住了。李自成扣留了原毓宗的母亲做人质,让原毓宗做内应。原毓宗答应后,李自成就释放了他。”

包可弘听后一顿,说道:“这么说,贼寇放我们出城,其实是个圈套,他们会在天津截住我们。”

刘云龙说道:“目前还不是圈套。但等农民军知道天津守军投降后,他们可能会改变主意,让天津的军队截住我们。而我们带着家属,又走不快,从通州到天津有200多里,路上至少要3天时间,也就是说农民军的信使会比我们先到天津。”

“那怎么办?”

“但愿接应我们的人早点到天津。”

“你早就安排了援兵?是谁?”

“郑暄带着他的人在后面呢。”

“真有你的。你要不做掌柜多好,可以给我做军师了。”

“哪有公子殿下给总兵做军师的?”

“得了,那我做你的亲兵头目,这总行了吧?”

“你不是要抢了李鸿雷的饭碗吗?”

吃过午饭后,几个农民军军官进城,领头的就是马世耀。他看到城墙上的大炮都在(瞄准器已拆除),弹药库里有不少火药(已被偷偷弄潮),粮库里也有很多粮草后,向城外打出手势。其实这些农民军也不懂新式大炮,根本看不出大炮的瞄准器已被拆除,他们看见的火药已被洒了水,必须得晾干后方能使用。

城外的农民军看见自己的军官打出手势后,退到了300米以外。

陶大鹏安排老人、孩子、伤员坐上了船,为避免农民军起疑,朱由检、周皇后、袁贵妃等都穿着便服混在家属中,跟随刘云龙走出了通州城。范景文57岁了,腿脚不利索,本想让他坐船离开,他坚持要步行,就跟在了队伍里。

陶大鹏随殿后部队最后离开通州城。

刘云龙率大家刚刚离开,农民军都争先恐后地进入了通州城。

通州城是朝廷的粮库,陶大鹏能带走的只有一小部分粮食,城内还有大量的粮食,由饥民组成的农民军能不眼红吗?

离开通州城7公里后,已在通州城大炮的射程外了,大家才松口气。

朱由检还在为京城的失陷懊恼不已,他问张国维:“为啥京城三大营会如此不堪一击?”

京城的三大营是指五军营、神枢营、神机营。年初,京城三大营还号称18万,但实际人数只有5万左右。

五军营是大明从各省选调出来的精锐军队,由骑兵、步军组成,人数约有4万左右。神枢营是骑兵,人数有5千多人。神机营是炮兵,专门负责向兄弟部队提供炮火支援,人数也在3000人左右。历史上,京城三大营的兵士被鼠疫折磨,能战斗的士兵只有三成,还有5000名太监冲上城墙守城。因刘云龙派了郎中到京城治疗鼠疫,因此京城的鼠疫在春节后不久就被控制住了。

刘云龙说道:“你的三大营还有战斗力吗?李自成从居庸关进攻京城时,李国桢命令京城部队前往阻击,他们刚刚听到炮声就吓得退回了京城。这样的军队还怎么打仗?”

朱由检说道:“何至于此?”

刘云龙说道:“军官都在贪腐,他们不仅克扣士兵的军饷,还虚报兵数吃空饷,关键是贪生怕死带头逃跑。军官都这样了,士兵凭啥为你卖命?”

“没这么多贪腐吧?”

“没这么多贪腐?京城三大营对外号称18万,上报给兵部的人数是8万,可实际人数只有5万人,请问还有3万人马哪里去了?”

“这......”

“这3万人的军饷都被军官吃了。”

张国维说道:“不至于这么严重吧?我抽验过的,除了生病的,人数基本准确。”

刘云龙说道:“你是怎么抽验的?你们只是去点人头,看花名册?”

张国维听后,点点头。

刘云龙又说道:“军官们知道你们要抽验时,可以临时抓壮丁、造花名册。等你们一走,那些临时抓来的壮丁拿了钱就走。不信的话,你问问李邦华。”

李邦华说道:“崇祯元年皇上祭天的时候,京城还能凑出10万人马,到了后来连8万人都凑不出来了。后来我发现,大批士兵被将领们领到家里去服劳役了,一个小营就有四五百人在将军家里做劳务。部队中没那么多兵,将领、勋戚、宦官、豪强就让家里的仆人冒充兵丁,每个月领取一份军饷装进了自己的口袋。京营中有1万多匹马被官员们借骑走了,军官们就把省下的军马费捞进了自己的腰包。三大营外还有三个预备营,预备营不操练武艺,但照样领有军饷,因此预备营中冒领军饷的情况最为严重。经我整顿好转了很多,谁知后来是旧灰复燃,到了现在三大营只有5万人马了。”

张国维说道:“原来如此。”

刘云龙说道:“所以时至今日,你们这些当官的都有责任。”

刘云龙一句话把范景文、张国维、倪元璐等说得一声不吭。

离开通州城20里地后,刘云龙见后面没有追兵,就让朱由检在陶红、阿娟的搀扶下,坐上了船。考虑到范景文腿脚不利索,就让阿雯扶着他也坐上了船。前方几公里就是河西钞关。

河西钞关(今天津武清区河西务镇附近)距天津100里。正统元年,朝廷将钞关移至河西务后,因河西钞关是出入京师的水旱码头,其地位十分重要,每年经过河西钞关的船只超过2万艘,收取的税银十分惊人,因此户部在河西专门设立了户部分司。河西务镇尽管素有“京东第一镇”和“津门首驿”之称,但其筑城时间较晚,直到隆庆六年(1572年)才开始筑城。筑城后,河西务镇的工商业十分发达,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是这样形容的:“河西务乃各省出入京都的要路,舟楫聚泊,如蚂蚁一般,车音马迹,日夜不绝”。

河西务镇不仅是“津门首驿”,还是京城外围最大的粮储基地。明朝的河西务镇有朝廷的14个仓库,分别为永备南仓、永备北仓、广盈南仓、广盈北仓、充溢仓、崇墉仓、大盈仓、大京仓、大稔仓、足用仓、丰储仓、丰积仓、恒足仓、既备仓,库房有900多间,一次性可储存粮食226万石。

今日天津河西务镇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搬迁到了京津公路两侧,因此并不在运河边上,其附近的东仓、西仓、南仓(含龚庄)、蔡庄(即北仓)等几个村落就是当年14个仓库的旧址。

明代为了向辽东军民输运粮食,在天津海河靠近渤海的地方还设有军粮转运库,军粮转运库就由天津海防兵看守。后来军粮转运库发展成了军粮城镇,即今位于天津工业园区的军粮城镇。

队伍距河西钞关还有3公里时,李鸿雷走到刘云龙前,说道:“尖兵来报,据来自天津的难民说,天津城墙上挂着‘天应民顺’字旗,很多人的家里都贴着‘民顺’的条子。还有,河西钞关那边好像在打仗。”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