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383章 突围(四)

再造汉明 第383章 突围(四)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383章 突围(四)

包可弘看了看刘云龙,说道:“还真给你说中了,天津守军投降了。”

陶大鹏问道:“钞关还在打仗是怎么回事?”

刘云龙说道:“应该是天津的海防兵暴luan了。”

“暴luan?”

“嗯。天津的海防兵因军官克扣军饷,听说京城陷落后,就乘机抢劫了户部分司在钞关的粮库。尖兵说的打仗,应该是钞关守军在镇ya暴luan的海防兵。”

陶大鹏问刘云龙:“海防兵自己不是有粮库吗?”

“大部分是空的。”

“怎么会呢?”

“天津去年遭受了严重旱灾,十月快秋收时爆发了鼠疫,大批农民死亡,地里本就少得可怜的粮食都烂在了地里,能收到多少秋赋?所以党大人去天津督饷,空手而回”

“怪不得。”说完,陶大鹏就问道:“那我们帮谁?”

“我们要过关,当然是帮钞兵。”

于是,刘云龙对李鸿雷说道:“你带前卫去把在钞关作乱的兵士赶出去。”

李鸿雷说道:“是”

河西钞关的钞兵加上守卫户部分司粮库的兵士只有300多人,而天津卫暴乱的海防兵有1000多人,哪守得住河西务?钞关兵、粮库兵已被逼出了河西务镇。占领河西务镇的海防兵打开粮库后,拼命向外背运粮食,镇上的老百姓也纷纷来到粮库抢粮。

突然,从西面冲进一支队伍,隔着老远就开了枪。

一阵排枪响起后,十几个正在抢粮的海防兵、平民倒在了地上。乱哄哄间,海防兵放下粮食,手持兵刃朝李鸿雷他们冲来。但还没冲出几十米,又一阵排枪响起,海防兵又倒下了一批又一批。这下海防兵知道来人不好惹,纷纷逃散了。钞关兵乘机抓住了几个海防兵。

刘云龙、张国维来到了钞关。

为首的钞关兵叫李熙,以往张国维巡视所管辖的各大钞关时见过张国维,他忙跪下说道:“下官叩见张大人。”

张国维说道:“起身吧。说说怎么回事?”

李熙就把情况简单说了一下,还告诉张国维,这些海防兵还抢了天津城内大运、大盈、广备三大粮仓。

张国维问一个被抓住的海防兵军官,问道:“你叫什么?什么职位?”

“我叫杨士宁,是个百总。”

“你们干嘛要抢粮食?”

那个海防兵说道:“我们半年没拿到饷银了,我和我的手下经常饿肚子,听说贼寇攻陷了京师,我们就乘乱来拿点粮食。”

“与守卫都打起来了,还叫拿点粮食?”

“他们不让我们拿,我们只好和他们打起来了。”

“知道公然抢劫粮食是什么后果吗?”

“知道,要被砍头的,可那也比饿死要好。”

“天津城里怎么样了?”

“城里很乱,不然我们也没机会抢了大运、大盈、广备三个粮库。”

“你们要抢这么多粮食?”

“大运、大盈、广备也没多少粮食,我们抢了粮食分给城内的百姓。城内的好多百姓也饿着肚子呢。”

“城里怎么会乱的?”

“兵备道原毓宗降了贼寇,巡抚冯元飚不愿投降,所以城内就乱了。”

旁边的刘云龙听后,心想原来如此,于是对李熙说道:“你让他走吧。”

李熙说道:“就这么让他走了?”

张国维说道:“让你放人就放人。”

杨士宁朝张国维跪下,说道:“谢大人的不杀之恩。”

张国维说道:“公子殿下是看在你把粮食分给饥民的份上放了你。”

杨士宁走后,李熙问张国维:“大人,京城真丢了吗?”

张国维说道:“是真的。”

“那你们要去哪里?”

“我们要去南京。”

“大人,我们不愿投降贼寇,你带我们走吧。”

“行。你把看管粮库的头目叫过来。”

过了一会儿,李熙把管粮库的兵丁头目叫了过来。

张国维问道:“你叫什么?”

“我叫蒋用滨。”

“哪里人?”

“老家是扬州的。”

“库里还有多少粮食?”

“被抢前有30多万石粮食,被抢后,应该还有20多万石粮食。”

“贼寇马上就要过来了,你把库里的粮食都分给百姓吧。”

“为啥要把粮食分给百姓?”

“你要把粮食资助给贼寇吗?”

“那我还是把粮食分了吧。”蒋用滨然后问道:“大人,听说你们要去南京?”

“嗯。”

“我也不愿投降李自成,你带我们走吧。”

“你把粮食分完后,跟在我们后面吧。”

“好勒。”蒋用滨说完,就跑开了。

蒋用滨离开后,刘云龙就问张国维:“你觉得冯元飚这个人怎么样?”

张国维说道:“从我对他的了解看,他很忠诚于朝廷,所以原毓宗投降了,他也不愿投降李自成。”

刘云龙说道:“嗯。可惜这样的官员太少了。”

张国维听后,本想劝刘云龙少说几句评价官员的事,后来转念一想,或许刘云龙说的也有道理,于是说道:“我们走吧,只是可惜了这么多粮食。”刘云龙说道:“仓库里堆了这么多粮食,天津城里城外的兵丁、百姓都在挨饿,官府却不拿出来赈灾,活该被老百姓造了反。”

张国维听后摇了摇头,轻声叹了口气,闷声不响地向前走着。

继续前行40多公里后,前边就是北运河、子牙河和海河交汇的“三岔口”。过了这个三岔口就是南运河,再往前,就是南运河、子牙河和大清河的交汇处的“三岔河”。

李鸿雷又来报告,尖兵发现前面有数千兵士,好像是天津卫的人。

包可弘听后,对刘云龙说道:“又被你说中了,天津卫的人来拦截我们了。”

刘云龙说道:“原毓宗的几千人挡不住我们的,只是我们会有损失。”

“郑大人呢?”

刘云龙心里想了一会儿,说道:“他们今天应该能到天津了。”

陶大鹏问包可弘:“要不我们等郑大人到后,再冲击三岔口?”

包可弘说道:“万一郑大人路上耽搁了呢?再说,李自成既然能让原毓宗拦截我们,他后边就不会有追兵吗?”

陶大鹏听后点点头,留下1000人殿后,自己率领其他2000多人向前面赶去。

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陷京城后,三月二十日天津兵备道原毓宗就挂起了降旗。因天津巡抚冯元飚不愿投降,原毓宗就软禁了冯元飚,并派骑手去京城呈了降表。

刘芳亮派马世耀进攻通州城时,李自成派了李岩过来督战。几天前,马世耀向李岩请示是否允许通州守军离开?李岩认为既然京城都被攻下来了,就没必要再硬攻通州城,以免继续付出重大伤亡,于是他同意通州城的明军和平地离开通州城。

李岩收到原毓宗的降表后,就想起了离开通州城的那支明军队伍。那支队伍带着家属,应该还没到天津,可以让天津的降兵截住这股明军。要是成功了,可以缴获1千多支新式火枪,组建一支有超强火力的火枪队。即使失败了,死的是降军,又不是自己的农民军。

于是李岩让天津来的骑手赶快回天津,命令原毓宗截住那支逃出通州城的明军。

天津来的骑手离开后,李岩亲自带着一支5000人的部队离开了京城,朝天津而来。

原毓宗收到李岩的手令后,心想只要截住这股明军,他就有了投名状。于是,他带了天津卫8000多人来到了子牙河,并用船堵住了航道。

陶大鹏派了一个百户长跑到原毓宗100多米远的地方,朝对方喊道:“我们是从通州来的,请你们让开。”

原毓宗喊道:“我们等的就是你们。请你们放下武器,我保你们性命无忧。”

“我们和你们是井水不犯河水,干嘛要挡我们的道?”

“这里已是大顺军的地盘了,你回去和你的主子说,只有放下武器才有活路。”

百户长见劝不动原毓宗,只好返回队伍。

陶大鹏的部队是沿着运河两侧布置的,每侧约有300名火枪兵、600多名家属男丁。运河南由李鸿雷指挥,运河北由陶大鹏指挥。

陶大鹏见百户长气哄哄地回来了,知道没戏,于是对自己的队伍喊道:“列队。”

陶大鹏的300名火枪手按25×6分2个阵式排开,后面是600多名手拿弓箭、大刀、梭镖、斧子、菜刀、木棍的家属男丁。

陶大鹏见列好队后,喊道:“前进。”

陶大鹏这边的鼓手敲起了小鼓。

河对岸的李鸿雷也率军敲着鼓向前走去。

河岸两侧600名火枪兵踩着鼓点朝前整齐地前进着。

远处的原毓宗一看,这是什么阵式?他忙下令迎敌。

原毓宗要是知道前几天李岩肯放明军离开通州城的原因,今天打死他都不会来到子牙河畔。

当双方相距还有200米时,陶大鹏喊道:“立停。”

待大家都立停后,陶大鹏喊道:“准备。放。”

陶大鹏刚喊完,第一排的士兵就射出了50发子弹,当场打死了原毓宗10多人,接着又是第二阵、第三阵排枪......六阵排枪过后,原毓宗那边倒下了300多人。

李鸿雷在运河的南岸也指挥着士兵列队开枪。

李鸿雷的队伍中有近100人使用的不是燧发枪,而是改进后的飞轮枪,这种飞轮枪不需要燧石击发,靠扳机里的打火机击发,即扣动扳机时,小钢罐里的可燃气体被释放出来,这些气体被飞轮与铈铁合金摩擦后产生的火星点燃,点燃的气体火苗冲进枪管,子弹就被击发了,因此省掉了在药池里装引发火药的步骤,每分钟击发的子弹比燧发枪多2-3颗。

运河两侧的600名火枪手连续开枪后,原毓宗的部队相当于排队等枪毙,一下子倒下了600多人。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