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417章 太上老君的智慧

再造汉明 第417章 太上老君的智慧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417章 太上老君的智慧

刘云龙见他们都不相信是太上老君救了孙悟空,就说道:“太上老君早就知道孙悟空是护送唐僧西去取经的不二人选,因此他时时刻刻在暗中按自己的套路培养着孙悟空。二郎神捉拿孙悟空时,太上老君不出手,观音菩萨就会出手。观音菩萨准备用玉净瓶砸孙悟空,玉净瓶可以装下五湖四海的水,瓶中的杨柳枝又能使万物起死回生,一旦孙悟空被观音菩萨装进玉净瓶,纵使孙悟空有天大的本事也难以从玉净瓶中逃出。到了那个时候,孙悟空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观音想怎么折磨他就怎么折磨他,最后不得不彻底诚服于观音。观音菩萨的这点小心思,难道太上老君会看不出来吗?与其让孙悟空被装进玉净瓶,彻底成为观音菩萨的人,还不如让二郎神把孙悟空捉住后放在斩妖台上刀砍雷劈呢。你说凭孙悟空练就的本事,还会怕刀砍雷劈吗?”

朱慈烺说道:“你这么说倒有点意思。那太上老君干嘛还要用炼丹炉烧死孙悟空呢?”

“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叫‘八卦炉’,炉中有乾、坎、艮、震、巽、离、坤、兑8个方位。你知道八卦的含义吗?”

“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代表风,震代表雷,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代表山,兑代表泽。”

“嗯,不错。我们所有的兵器,无论是刀、戈、戟,还是箭、枪、炮,都离不开火。太上老君的‘八卦炉’是天下最厉害的火炉,也就是说是天下最厉害的‘兵器炉’,孙悟空的金箍棒、猪八戒的九齿钉耙、沙悟净的降妖宝杖都是用‘八卦炉’冶炼后打制的,连观音菩萨的紫金铃、玉净瓶都是太上老君用‘八卦炉’炼制的。因为‘八卦炉’能熔化世上万物,所以你们大家都以为太上老君是真的要烧死孙悟空。你们恰恰忘了,‘八卦炉’中有个‘巽’位,也就是‘八卦炉’中吹风的地方。有风就没有火,风搅出烟来,烟把孙悟空的眼睛熏红了,炼就了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所以,太上老君把孙悟空放在炉里炼了七七四十九天,并不是要烧死孙悟空,而是要帮他炼就‘火眼金睛’。”

朱慈烺看了看他的老师方以智,然后说道:“看来我得重新再看一遍《西游记》了。”

方以智就问道:“那如来把孙悟空埋在五台山下,太上老君干嘛不出手相救呢?”

刘云龙说道:“如来一到天庭,太上老君就知道是为西去取经储备人才,他干嘛要再出手相救呢?”

朱慈烺问道:“就是说为了能顺利取经,这是孙悟空必须经过的磨难。”

刘云龙说道:“对。你别小看太上老君的手段,取经回来后,斗战胜佛是天庭曾经的齐天大圣,净坛使者是天庭曾经的天蓬元帅,金身罗汉是天庭曾经的卷帘大将,八部天龙是西海曾经的三太子。”

“也就是说太上老君把道家势力打入了佛家内部。”

“准确地说,太上老君明知佛教东进不可挡,他就顺势而为,把来自西天的佛教本土化,这就造成了今天的佛中有道,道佛合一。”

郑瑄听后,说道:“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李自成攻陷北京是皇上逃不过的劫难,而多尔衮入关,只要我们顺势而为,不仅能凤凰涅盘,还能把满人同化了。”

刘云龙笑了笑说道:“‘同化’这二个字多难听。”

“那该怎么说?”

“汉、满、蒙的融合。”

方以智听后,对刘云龙说道:“还真有你的。”

于是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笑完后,朱慈烺问道:“说起西天取经,唐僧要不是有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一路相随,就根本取不回真经。”

刘云龙说道:“太子殿下,唐僧只是《西游记》里的文学人物,小说里的唐僧似乎是一个只会喊‘悟空救我’的软弱之人。其实真正西去取经的叫玄奘,原名陈祎,他从小就受尽磨难,五岁丧母,十岁丧父,被出家的二哥带到了洛阳净土寺,从此后他在净土寺专心研究佛法,13岁就正式剃度受戒。他聪明好学,熟读了各类佛经,精通各门派的佛学,他读着读着就感到了迷茫。”

“他会感到迷茫?”

“你想呀,佛经都来自于印度大陆,加上翻译时有各种曲解,同一句佛语竟然有多种解读,这不让人不知所措了吗。”

朱慈烺问道:“翻译时怎么会有曲解呢?”

“这个跟译者的水平和理解能力有关。我们翻译的兵器图书上不还有弗朗机人的大炮射程有20里的错误吗?”

朱慈烺听后点点头,继续问道:“玄奘为了搞清真相,所以要去西天取经?”

“嗯。那时印度大陆佛教最强的是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位于今印度北方邦的Baragaon,汉译巴达加欧),于是玄奘决定亲自去那烂陀寺取经。可从长安到那烂陀寺只有一条路,须沿着‘丝绸之路’一路向西到达中亚,然后再到印度大陆。他下定决心后,就于贞观二年从长安出发。一路走到凉州城后,正遇到突厥侵犯大唐,玄奘被堵在了凉州城。几个月后他辗转来到瓜州(今酒泉),此时的瓜州正处于前线,根本就没法再向前行,好在当地的官员被玄奘的信念所感动,把他送出了瓜洲城。出了瓜州城后,他被一所寺庙的主持所挽留,让他在寺里讲经说法,期间他遇到了胡人石磐陀。石磐陀是个虔诚的佛教徒,成了玄奘的正式徒弟,这就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孙悟空还真有原型?”

“对,吴承恩可没有凭空捏造。”然后刘云龙继续说道:“石磐陀长期行走于丝绸之路,因此对沿途的地形和风土人情相当熟悉。到了大唐边境玉门关时,大唐守将王祥也被玄奘的信念所感动,请求玄奘给边关将士办一场佛法大讲堂,慰藉边关将士们空虚的心灵。讲完佛法后,边关全体将士礼送玄奘出关。石磐陀助玄奘越过了白虎关、红柳园、大泉、星星峡,再往前走就是被称为流沙河的800里戈壁。流沙河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无水无草,白天是漫天飞沙,晚上是满天鬼火,极为恐怖,石磐陀因恐惧离开了玄奘,陪伴玄奘的只剩下了一匹老马。”

“石磐陀没有陪着玄奘去印度?”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始终护送着唐僧到了西天,可现实中的石磐陀终究没有陪着玄奘到达印度。”

“后来呢?”

“玄奘进入流沙河后不久就迷路了,又不小心打翻了水囊,玄奘无奈之下只得返回寻找水源。在他返回途中,玄奘突然想到究竟是为了生存而归,还是为信仰继续前行?既然曾许下宏愿要西去取经,难道就因为缺水而止步不前?如现在就退缩了,今后的路途中还会有千难万险,恐怕这辈子都到不了那烂陀寺!于是,玄奘再次发誓,宁向西天一步死,不向东土半步生。他转头继续朝西前行,五天五夜滴水未进,终于他昏厥了。或许冥冥之中真有天意,等他醒来时,发现老马把他驼到了一个水塘边。他从马背上滚落下来,爬到塘边把头埋在水里。等他痛饮甘甜后,仰天痛哭,庆幸这一关终于熬过来了。随后,玄奘进入了伊吾国,进入一处寺院修养,被隔壁的高昌国知道了。高昌国王也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从伊吾国那里把玄奘要了过去,想聘任玄奘任国师,遭到了玄奘的拒绝。高昌国王见玄奘如此执着,就与玄奘拜为异性兄弟,给玄奘配备了物资和随行人员,高昌国王还修书24封,请求沿途小国予以协助,并亲自护送玄奘到了交河城(今吐鲁番)。玄奘一行到了焉耆国后,遇到了强盗,所有的物资都被抢光了。过了焉耆国,又遇到了高耸入云的大雪山,走了七天七夜才走出了大山。出山后,玄奘清点人员,发现有一半人员被冻死在了路上。再往前走就到了碎叶城(位于今吉尔吉斯坦的阿克-贝西姆),越过碎叶城就是撒马尔罕。因撒马尔罕的人不信佛教信拜火教,因此他们不欢迎玄奘一行。玄奘为了教化他们,当场讲了几段佛法,听得撒马尔罕人当即改宗佛教。3年后,玄奘走到了佛祖的故乡迦毗罗卫,然而佛教在这里已是破败,释迦摩尼悟道的菩提树也找不到了。玄奘不得不继续前行,赶往那烂陀寺。又走了三个月后,玄奘终于到达那烂陀寺。”

方以智听到这里,见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于是对刘云龙说道:“你啥时候学会了苏州评话?你还真能说。”

朱由检说道:“别打岔,让他说下去。”

刘云龙就继续说道:“玄奘到了那烂陀寺后,虽然佛教已在摩揭陀国衰退,但那烂陀寺依然是该国最强的佛寺。寺院僧众听说玄奘来自东土大唐时,都热情地欢迎他的到来。年逾百岁的戒贤法师亲自给玄奘讲经,用了15个月的时间,为玄奘讲解瑜伽宗的真经。玄奘利用在那烂陀寺的那段时间,还学习了印度大陆各国的语言,研究了印度佛教各流派的学说,终于得到了‘三藏法师’的称号。随后,玄奘在印度各地游走访学。贞观十五年,玄奘在戒日王国举办的佛法大会上,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征服了所有与会的国王和僧众,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被印度各佛教流派奉为‘先知’,大唐也因玄奘的缘故远播万里,就连他脚上的麻鞋也被信徒视为圣物。玄奘学成后,并没有留恋他获得的富贵和荣誉,而是一心回归故土,弘扬佛法。贞观十七年,玄奘带着657部经书踏上归途,贞观十九年重归大唐。他孤身涉险西行求法十九年,历经110个国家,行程五万余里,回国后又呕心沥血翻译经文十九年,直止圆寂。”

朱由检问朱慈烺:“皇儿,玄奘能孤身西行求法19年,靠的是什么?”

朱慈烺说道:“靠的是信念。”

刘云龙说道:“对,玄奘见证了印度大陆最后的荣光,也创造了中原佛教发展的巅峰。他用一生的时间来证明信念的力量。”

朱由检又问朱慈烺:“作为国君,你认为需要什么信念?”

朱慈烺说道:“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

刘云龙说道:“《孟子》中的这句话是观念,或者说是理念、思想,不是信念。”

朱慈烺问道:“那国君的信念应该是什么?”

刘云龙说道:“做一个雄才大略、宽慈仁厚、睿智大气的仁君,让百姓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劳者有其得,病者有其医,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朱由检问朱慈烺:“听懂了吗?”

朱慈烺说道:“听懂了。”

朱由检对朱慈烺说道:“你跪下。”

朱慈烺跪下后,朱由检转过头对范景文、方岳贡、冯元飚、金铉、郑瑄、方以智、刘云龙说道:“今后太子能不能成为仁君,就要靠你们来教诲了。”

大家一听,知道朱由检是一心想退位了,这是朱由检退位前对各位大臣的重要交待,忙跪在地上,喊道:“陛下,我等一定尽心尽力辅佐太子。”

朱由检对大家说道:“起身吧。”然后对刘云龙说道:“你是太子的义兄,以后要多帮衬帮衬他。”

刘云龙听后,再次跪下,说道:“陛下,如太子一心为国为民,我必辅佐太子重现大明辉煌。”

刘云龙没说出口的是,如太子和你朱由检一样无能的话,就废了他。相信朱由检能听出他的话中之音。

“起来吧。”待刘云龙起身后,朱由检说道:“你的《西游记》我听懂了,你的意思是说今后汉满是一家?”

“今后,不仅汉、满是一家,蒙、回、藏和我们也是一家。”

王永吉说道:“懂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你要向关外运送多少难民?”

刘云龙说道:“至少300万。”

范景文问道:“那李自成、张献忠呢?”

刘云龙说道:“还是那句话,守住我们的防线,让李自成、张献忠、多尔衮在北部去混战。”

郑瑄说道:“我们以前吃亏就吃亏在两线作战,一边与关内的流寇作战,一边与关外的建奴作战。现在国内有了‘三皇一王’,难道我们还想多线作战吗?”

郑瑄说的“三皇一王”自然是指大明国皇帝朱由检、大顺国皇帝李自成、大清国皇帝福临和大西王张献忠。

范景文说道:“我们现在是驱狼斗虎。”

方以智问道:“那我们是什么?”

刘云龙说道:“我们是雄狮。”

大家听后都哈哈大笑起来。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