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418章 改革之路(一)

再造汉明 第418章 改革之路(一)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418章 改革之路(一)

笑完后,朱由检问刘云龙:“朝廷的财政一直入不敷出,到了南京后,你有何高见?”

刘云龙说道:“改革。”

“改革?”

“是的,皇上。当今之际方有改革才能摆脱困境,尽管改革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但总比老百姓造反革命要好得多。”

“怎么改革?”

刘云龙看了看大家,说道:“首先要解决土地的分配,第二是解决各地税赋的不公,第三是改革朝政。”

范景文说道:“能具体说说吗?”

刘云龙说道:“那先来说说土地问题。现在的土地都集中在少数地主、豪神手里,90%的农民只占有不到20%的土地,这合理吗?因此必须将当年张居正未能完成的改革进行到底,甚至要比他进行得还要彻底。”

“比张居正还要彻底?”

“张居正只是重新丈量土地,我们重新丈量土地后全部收归朝廷,无论豪绅还是贫民,都只有土地的使用权,而且禁止土地买卖,这样就能防止土地集中,造成农民无地可耕。”

范景文问道:“那要是农民急需用钱,比如家人生病了,又没钱,他们本可出售土地筹资医病,现在土地都归了朝廷,他们怎么筹资?”

“卖地筹资医病的毕竟少数,可令当地官府低息贷款给他们,或由当地官府资助他们渡过难关。土地分配给农民后,不许买卖,但可以继承,这样只要不是严重灾年,农民总不至于饿死。”

“那考取了功名的士子怎么办?”

“考取科举没做官的文人,可以继续有免税田亩,以示朝廷对读书人的尊重,但禁止土地‘投献’,各地官府发现有故意‘投献’者,一律吃官司并取消他的功名。官府中有与土地‘投献’者串通一气的,同样要收到严厉处罚。考取功名后做官的,他做他的官,享受朝廷俸禄,他家中的土地不再享受免税,要按律交税。”

“那要是他认为取消免税田亩后,做官不合算呢?”

“做官是让他为朝廷服务,享受俸禄。现在有些官员不仅不为朝廷服务,甚至还吃里扒外,私通清军。”

“你的意思是朝廷里还有内奸?”

“当然有,不然皇太极、多尔衮怎么会准确掌握朝廷的动态。”

“是谁?”

“吴惟华。”

“是恭顺伯吴允诚之后吴惟华吗?”

“正是此人。”

“朝廷待他不薄呀,怎么能背叛朝廷做建奴的奸细呢。”

“他不仅是清廷的奸细,还鼓动边关各镇将军大肆走私。知道大同的姜镶为啥会不战而降吗?”

“他参与了走私?”

“是的。山西各边关镇将在吴惟华的鼓动下,以为边关将士筹资买粮的名义大肆走私,将境内的粮食、棉布、铁大肆走私给蒙古人、满人,在他们的带动下,整个山西商人都在参与走私。现在你们知道为啥晋商这么有钱了吧?这些边关镇将有了钱,还会为朝廷尽忠吗?他们为了保住自己的钱财,就不惜背叛朝廷,投降了李自成。”

“你的意思是说大同总兵姜镶、宣府总兵王承胤都是这个原因投降了李自成?”

“是的。”然后刘云龙问范景文:“如你是皇上,遇到整天为自己的利益着想,不愿为朝廷服务的人,你愿意用他吗?”

范景文不是皇上,自然不敢回答。

朱由检说道:“说的有理。以后遇到不愿为朝廷服务的官员,就让他待在家里照顾一亩三分地好了。”

范景文又问道:“那亲王、藩王的土地怎么办?”

刘云龙说道:“说起那些亲王、藩王和受封的公主,他们不仅占有大批土地后不交税,朝廷还要给他们大额的俸禄,更不合理。”

朱由检说道:“可那是祖制呀。”

“太祖当初确实规定亲王的待遇是每年米石,钞贯,棉40疋,紵丝300疋,沙罗100匹,绢500匹,绵2000两,盐200引,茶1000斤,马料草月支80匹;受封的公主赐田庄1所,米1500石,钞2000贯;郡王米6000石;郡主1000石。可你知道现在这些亲王、藩王、郡王除了拥有朝廷恩赐的土地外,还拿着朝廷的俸禄,甚至侵占的民田、官田也不交税。我问你,去年朝廷收到了多少税收,用于各地藩王的俸禄又是多少?”

“这......?”看来朱由检自己都不知道分布在全国的藩王一年究竟拿了朝廷多少经费。

方岳贡说道:“我听倪元璐说起过,这几年每年支付给各地藩王的俸禄是3200万两。”

刘云龙问道:“那去年朝廷收到了多少税收?”

“去年江南各地的税收,户部还没统计呢,前年朝廷只收到了4300万两银子。”

“也就是说朝廷用于养活这些藩王的费用就占到了朝廷收入的74%以上,用于养活军队、皇室、在京官员等的费用只有1100万两,你说这合理吗?很多藩王在关键时刻根本不为朝廷着想,临死前还在想着怎么保住自己的财产。那年李自成进攻洛阳,福王朱常洵在城破前也不愿拿出家产给官军作军饷,导致官军军心涣散,洛阳城破,朱常洵自己也落了个被杀的下场。前年阿巴泰进攻兖州时,知府邓藩锡找鲁王朱以派借钱,朱以派却哭穷告苦,作哑装聋。等邓知府一走,他便赶快使人挖地窖埋藏金银。兖州城破后,朱以派自缢身死,鲁王府也被劫掠一空。去年四月,张献忠进攻武昌时,时武昌守军缺衣少食,守城官员跪在楚王朱华奎面前,恳求他借出十几万两银子充作军饷,朱华奎却守着200多年的积蓄,愣是没拿出一分钱。城破后,楚王朱华奎被杀,他的财产也全部归了张献忠,张献忠‘尽取宫中金银各百万,辇载数百车不尽’。去年十月,李自成进攻西安时,秦王朱存极不仅不愿拿出钱财来资助守军,最后还投降了李自成,跟着李自成跑到北京来做策反工作。这些藩王都成了朝廷的毒瘤,他们过着豪华奢侈的生活,军民却在水深火热之中挣扎,活该有那么多的军队会哗变,会跟着李自成、张献忠造反。”“那你说该怎么办?”

“郎中吴有性不是说过‘守古法,不治时病’吗?藩王拿了俸禄就不能有免税田亩,如享受了免税田亩就不能再向朝廷要俸禄。不管他们选择哪一个,他们拥有的土地也必须重新丈量,把他们非法侵占的土地还给老百姓。”

“那要是藩王养不活他的家人怎么办?”

“让他们的家人去经商。你以为这些藩王不在经商?在苏州城就有十几个经商的藩王亲信、亲属,他们还不交税,今后这些经商的藩王亲信、亲属也必须交税。”

王永吉说道:“这么做的话,恐怕这些藩王会造反的。”

刘云龙说道:“如他们造反,说明他们根本就没为朱家祖先着想,没为朝廷着想,杀了他们又有啥可惜的?”

方岳贡说道:“你的方法理论上可行,确实能做到耕者有其田,但一旦真的推行,只怕会遭到众多豪绅、藩王的抵制,从而引起大乱。我在松江府任职多年,知道松江府的地主豪绅占有的土地太多了。”

刘云龙听后心想,方岳贡的担忧还是有点道理的,朝廷又没有足够的财力进行赎买,真要没收豪绅的土地,还真会引起大乱,怪不得后世的红党掌握政权后只有采用强力手段才能实行土改。不过无论如何,必须解决土地问题。于是,他问朱由检:“你做皇帝后,发生了多少次乱民起事?”

朱由检听后,摇摇头。

刘云龙说道:“我来告诉你吧。小的不说,就说几次影响比较大的吧。崇祯元年,高迎祥在陕西安塞起事;崇祯二年,李自成在陕西米脂起事;崇祯三年,张献忠在米脂起事,马守应在绥德起事,罗汝才在延安起事,贺一龙在中原起事;崇祯三年,贺锦、刘希尧、蔺养成分别在中原起事,马进忠在延安起事,王刚在吕梁山起事。崇祯十三年李岩、红娘子在杞县起事,宫文彩在巨野起事,马应试在榆园起事。你在位的17年间,平均每年都有一次大的乱民起事,你就不问问为什么?”

朱由检问道:“是土地问题?”

刘云龙说道:“当然是土地问题。农民手里有了土地,就有了粮食,即使偶尔遇到灾年,农民还能靠余粮、野菜度饥。他们没有土地,没有余粮,要活下去就不得不造反。所以说,他们造反都是被你们逼的。”

朱由检听后,对范景文、方岳贡、王永吉等说道:“到了南京后,你们要拿出办法来,让农民都有土地可耕。”

刘云龙说道:“为了防止方大人说的地主、豪神抵制改革,可以先试点,待积累经验后再全面推广。”

朱由检听后点点头,对郑暄说道:“要不先从苏州府开始试点?”

郑暄听后心想,只从苏州府开始试点,规模小了点,就说道:“先从本抚境内开始试点吧。”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