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452章 秦淮河

再造汉明 第452章 秦淮河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452章 秦淮河

离开龙江船厂后,谢雪梅问道:“我们也在这边建厂吗?”

刘云龙说道:“不,我们在幕府山那边建工厂。”

于是,刘云龙又带着大家进了定淮门,向北从金川门(今已被拆除)出城,来到长江边的幕府山。

幕府山位于长江南岸,它西起上元门(今已拆除),东至燕子矶,长约5.5公里,宽约800米,主峰劳山高190米,占地面积约4.4平方公里。

刘云龙考虑到黄丽菊、谢雪梅都是第一次来南京,于是带着他们一边游玩达摩古洞、燕子矶,一边踏勘地形,接着又渡江来到江北,考察了朱家山河一带的地形。三天后,初步定下了钢铁厂、石灰厂、水泥厂、玻璃厂、化工厂、化肥厂、纺织厂、肥皂厂、火柴厂、机械设备厂、制衣厂、皮革厂等的厂址,这些工厂总占地面积约需10平方公里。

黄丽菊问刘云龙:“需要这么多地吗?”

刘云龙说道:“长江可以通航万吨轮,通航能力比苏州的运河大多了,所以,南京和上海一样,可以建大型工厂。”

“可这个地方也太偏僻了吧?”

“现在是偏僻了点,等我们把工厂建起来后,这里将是南京最大的工业区。将来,我们把火车通到江边后,这里还能成为南京重要的商业区。”

“为啥要把化工厂建在江北?”

“化工厂的很多原料、成品都有毒,如建在南京城附近,一旦泄露会造成严重后果。”

“这么说,化工厂都要远离城市?”

“是的。”

踏勘好地形后,从镇江、铜陵过来的几个骨干到了。刘云龙就把摊子都交给了谢雪梅。然后带着黄丽菊来到秦淮河。

应天府学、江南贡院都在秦淮河边,当然,这里沿河还有很多青楼、店铺。刘云龙带着黄丽菊游玩时,拐入了一家布店。

布店掌柜岳濬修一看是刘云龙,忙问道:“校长、师母,你们怎么来了。”

刘云龙说道:“我们过来逛逛。楼上有人吗?”

岳濬修忙摇摇头,说道:“楼上没人。”

刘云龙对黄丽菊说道:“你留在楼下看看布料,我和小岳上去说几句话。”

2人上楼后,刘云龙问道:“你和于陆仪经常走动吗?”

岳濬修说道:“我和他不经常走动,即使要商量事情的话,也是到茶楼、酒馆去见面。”

“青楼去过吗?”

“你不是一直忌讳青楼的吗?我哪敢去。”

“谁说我忌讳青楼的?我还开青楼呢。”

“你还开青楼?”

“嗯,我把抓住的俄国女人、荷兰女人、安南女人就送到青楼里。”

“你的意思是让我去青楼?”

“你可以在青楼里安插我们的眼线,必要时你也可以去青楼。”

“我才不去嫖呢。”

“没让你去嫖。你可以去青楼吃茶、喝酒、听唱,你只要做到出污泥而不染就行。”

“就去吃茶、喝酒、听唱?”

“青楼是鱼龙混杂的地方,我们的眼线能侦探到很多情报,你去青楼吃茶、喝酒、听唱时也可以听到很多外面听不到的消息。”

“把哪些消息送给艾干事?”

“凡是对朝廷不利的消息都要发给艾干事。”

“城里谁敢做对朝廷不利的事?要有的话,锦衣卫早把他们抓起来了。”

“朝廷即将推行改革,改革中必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这些人说不定会联合起来抵制改革,甚至可能会发动叛luan。他们为了防备锦衣卫,有可能选择青楼、茶楼、酒楼这种地方商议计划。”

“知道了,今后我和于陆仪也去青楼逛逛。”

走出布店后,黄丽菊问道:“这个掌柜怎么喊你校长,喊我师母?”

“小岳在乐益学校读过书呀。”

“我怎么不认识?”

“你嫁过来没几天,他就随我去了山东和阿巴泰打仗,你不是还来码头送过行的吗?”

“这么多人,我哪还有印象?”

“从京城回来后,我就让他在南京开了店。”

“怪不得我没印象了。这么说这家布店是我们开的?”

“也不能算是我们开的,我只是收布店的30%利润而已。”

黄丽菊听后,心想原来如此,于是就问道:“我在纺织厂还看到有定期发往扬州、淮安的布料发货单,不会也是你的学生开的店吧?”

“你的心还真细。不过,这几个店,你都得保密。”

“这有啥保密的?”

“他们除了开店外,还有别的重要事情。”

“还有别的重要事情?”

“我在天津时,史可法就知道了皇上、太子还活着,这个消息就是由小岳告诉史大人的。”

“你不会是让他们做奸细吧?”

“自己人怎么能算奸细呢。”

“那叫什么?”

“特务。”

“特务?没听说过这二个字。”

刘云龙带着黄丽菊在秦淮河游玩尽兴后,来到河岸边的一艘游船上,这艘游船是几天前就预定好的。今晚,刘云龙要在这艘游船上宴请从北京回来的大臣。过了一会儿,谢雪梅夫妇也来到了秦淮河边。刘云龙在岸边还预定了一家饭馆,由谢雪梅夫妇招待官员的轿夫、仆人。

首先来到游船上的是刘文柄。刘文柄是朱由检的表弟,朱慈烺登基后,已被任命为锦衣卫指挥使。刘文柄上船时带了2个护卫,加上武斌、刘云雷,整条游船也只有4个保镖。不过,刘文柄告诉刘云龙,前几天他已租下几条游船。

刘云龙一听就明白了,今天参加宴会的都是朝廷高官,虽说隐秘,但万一真出啥事的话,他刘文柄会吃不了兜着走,所以就暗中采取了护卫措施。附近的几条游船说不定就是刘文柄租下的,船上的人都是锦衣卫。

第二个来到船上的是方以智,他已被任命为国子监司业。

刘云龙知道南京国子监司业已有吴伟业、沈廷扬,而通常国子监只设2个司业,于是就问方以智:“这么说,国子监有3个司业了?”

方以智告诉刘云龙:“去年,尽管沈大人做了国子监司业,可他没在国子监处理过公务,一直在龙江船厂负责将漕运船改装成长江兵船。这次,他不再任国子监司业了,去了登州,专门负责给渤海水师督造蒸汽机军舰。”

刘云龙一听就知道朝廷要对渤海水师(原登莱水师、天津水师、蓟辽水师)进行大规模改造了。

接着是吴有性、苏观生、方岳贡、王永吉、郑暄、倪元璐、施邦曜、凌义渠、李邦华、陈良谟、党崇雅,范景文是最后一个到的。他们为避免引人注目,都着了便装,新任太医院院使吴有性依然是一身道士装束。

大家见面后,先庆贺从北京平安来到了南京,大臣们祝贺刘云龙有了三位公主妹妹,刘云龙也祝贺大家官运亨通。

范景文告诉刘云龙,张国维去了东阳,他还是不相信你说的东阳县一年上交给朝廷的税赋只有8两银子,所以亲自带人去东阳县调查税赋情况了。周镜要负责皇宫的警卫,不敢请假出来聚会。

郑瑄也告诉刘云龙,金铉带了应天卫、镇江卫2000名士兵去了淮安,准备逮捕刘泽清。皇上本想将高杰一并逮捕,但范景文、张国维认为当初朝廷派兵援山西时,带队的是李化熙,高杰不是主将。高杰路过徐州时毕竟还杀了程继孔,也算有功,尽管他在逃往扬州途中有纵容士兵掠夺的过错,但当今局势,还是要以安抚高杰为主,因此让高杰去徐州驻守了。包可弘不在南京,正在镇江巡视江防。

倪元璐告诉刘云龙,孟兆祥去了凤阳,要释放一直被关押着的唐王朱聿键。

刘云龙听后,就知道今晚张国维、金铉、孟兆祥、周镜、包可弘来不了了。

开席前,刘云龙说道:“义父关照过了,说今晚不要过分奢侈,所以我只请了二位弹唱的戏子,还望大家见谅。”

刘云龙这么说,实际上就是告诉大家,今晚的宴会是经过皇上同意的,待会儿可以放心喝酒。大家都久在官场,也听得出弦外之音,忙说是不该奢侈。

开席时,刘云龙坚持让范阁老坐主位,待范丞相坐下后,大家才依次入座。黄丽菊是第一次出来见世面,为避免尴尬,就坐在了刘云龙身边。

大家坐定后,范丞相提议大家先敬刘云龙,因为是他把大家救到南京来的。在大家的附和声中,刘云龙却说道:“要说救人,该敬太医吴院使。他在陕西、北直隶救人无数,还建立了瘟疫学说,提出了‘守古法,不治时病’的理论,应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在刘云龙的坚持下,大家就都起身向吴有性敬酒。

敬完吴有性后,大家才开始给刘云龙、郑瑄敬酒,感谢他俩带兵北上救了太上皇、皇帝、皇后、妃子,也救了大家,然后才开始互相敬酒。

互相敬完酒后,又开始闲聊。

方岳贡说,他已派人手持太上皇的书信及太子诏书去了浙江、福建,请郑三俊、黄道周来南京任东阁大学士、翰林院大院士。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