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464章 海达瓜依群岛的元朝遗民

再造汉明 第464章 海达瓜依群岛的元朝遗民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464章 海达瓜依群岛的元朝遗民

在阿拉斯加东巴拉诺夫岛锡特卡东南约500公里的海达瓜依群岛,焦渐涓率领500名士兵在马塞特(今Masset)登陆。

四月一日,朱诺都督袁大洪率北太平洋舰队总指挥李哲及1万名士兵离开库页岛的铜锣(今科尔萨科夫),经千岛群岛、阿留申群岛、阿拉斯加半岛、科迪亚克岛,然后在阿拉斯加湾的沿岸又补充了煤炭后,到达了奇恰戈夫岛的埃尔芬科夫。

到了埃尔芬科夫后,袁大洪率领几百名战士前往朱诺,就任都督。李哲带着其他舰船、士兵前往巴拉诺夫岛,占领了锡特卡。

根据前期驻扎在埃尔芬科夫的铁血军对巴拉诺夫岛的侦查,巴拉诺夫岛约生活着1000名印第安人,巴拉诺夫岛的印第安人被称为特林吉特部落。

巴拉诺夫岛长约109公里,宽约48公里,面积约4162平方公里。岛上覆盖着浓密的森林,岛上的印第安人以狩猎、捕鱼为生。由于锡特卡位于锡特卡海湾深部,岛上的高山阻隔了北部寒气的侵袭,因此锡特卡是该岛最暖和的地方,锡特卡地区生活着300多印第安人。

当李哲的舰船在锡特卡靠岸后,300多名印第安人看到这些大船,还有这么多人后,不知道来人究竟是什么人,在酋长拉蒙的带领下逃进了北部的深山。后来,他们在奇恰戈夫岛印第安人酋长奥泰纳的劝说下,走出深山,用皮毛与居住在锡特卡的汉人交换箭头、猎刀、盐巴、粮食、布匹。

酋长拉蒙带着族人走出深山后,勘查队员就在士兵的保卫下勘查矿产。历史上,美国人从俄国人手里买下阿拉斯加后,在锡特卡周围发现了很多小型金矿、铜矿,这些矿山的开采一直从1900年持续到二战结束后才闭矿。

李哲在锡特卡组建北太平洋舰队总指挥部时,“葛洪号”新任舰长陈尧迪带着其它舰船和士兵南下,他们要分别赶往兰格尔、斯图尔特、海达瓜依群岛、温哥华岛、威东、西雅图。

兰格尔位于朱诺东南240公里,就在卑诗地区斯蒂金河(今Stikine River)的河口附近。在兰格尔修建港口后,船舶可以通过斯蒂金河通航到格莱诺拉(今Glenora),通航里程约270公里。开辟斯蒂金河航道后,就能方便地开采斯蒂金河两岸的金矿、铜矿、钼矿。

在后世,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西北部的斯蒂金河被称为“载金河”,不仅有丰富的砂金矿,河道两岸还有140多个大大小小的金矿、铜矿,大型矿山就有贝尔铜金矿、格拉诺萨铜金矿、莫里森铜钼矿、加罗溪铜金矿、坎农铜钼矿、伯格铜钼矿、山克溪金矿,仅这几个大型矿山就有400吨黄金、1.1万吨白银、1100万吨铜、40万吨钼。

斯图尔特(今Stewart)位于卑诗地区(今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西北,西距朱诺约350公里,处于波特兰河(今Portland河,为美国朱诺地区与加拿大西北部的界河)上游。波特兰河从河口的波特兰湾到斯图尔特长约160公里,可以通航5000吨级的船舶,波特兰湾的东岸就有铜矿(今Simpson)铜矿。波特兰湾东侧20公里的凯恩岛(今Kaien岛)有大型铁矿(今Progressive)铁矿,在后世,加拿大在凯恩岛建有钢铁厂。

潘釜带着1000名铁血军士兵和几千名难民,坐着船从威尔士岛进入了波特兰河,上行150公里后,来到了斯图尔特。他们在斯图尔特建立港口后,将开采斯图尔特附近的金矿、铜矿。在后世,斯图尔特附近有普雷米尔金矿、布鲁斯杰克金矿、红山铜金银矿、格里兹铜金矿、斯科蒂金矿、宝沃金矿、基沙特钼矿等大中型矿山。斯图尔特距约溪河(今Treaty Creek)仅75公里,修筑一条通往约溪河的马路后,就能很方便地开采约溪河两岸的金矿、铜矿。在后世,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西北部的约溪河两岸被发现有金矿带,在这条矿带上有约溪金银矿、金暴金矿、暴前金矿、美暴金矿、铜贝—金暴金矿、尤里卡(Eureka)金矿等大型金矿,这些金矿中不仅伴生银,还伴生铜、钼。

潘釜带着士兵赶往斯图尔特时,焦渐涓带着500名士兵来到了海达瓜依群岛北部的马塞特(今Masset)。

海达瓜依群岛长约280公里,平均宽度约45公里,面积约9600平方公里。最大的岛屿是格雷厄姆岛(今Graham岛)、莫尔斯比岛(今Moresby岛),与巴拉诺夫岛一样,海达瓜依群岛也覆盖着茂密的森林。历史上,1774年西班牙人裴瑞兹首次发现了海达瓜依群岛,但没有登陆。1778年,英国船长库克登上了该岛,成了第一批登陆海达瓜依群岛的欧洲人。1784年,英国人狄克逊对该群岛进行了首次测绘,并以船队中的一艘船“夏洛特皇后号”命名了该群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焦渐涓的舰队进入水道6公里后,来到了地图上的马塞特。士兵们刚刚在马塞特登陆,就见从周边的森林里射出了几支箭,幸亏没伤到人。焦渐涓从地上拣起箭杆,观察着箭头。这个箭头与阿拉斯加、奇恰戈夫岛的印第安人不同,它并不是用动物的骨头制作的,而是用铁制作的。焦渐涓心想,看来刘总说的对,海达瓜依群岛的印第安人已进入了铁器时代,不仅说明当年漂流到岛上的元军后裔把炼铁技术带到了岛上,还说明岛上确实有铁矿。

焦渐涓没让士兵们朝森林里还击,而是让旗手挥舞起了大明“龙”旗,并让士兵们朝森林里大声喊着“龙”、“黄河”、“大江”、“忽必烈”。

在元代,长江被称为“大江”,既然海达瓜依群岛的岛民是元军的后裔,焦渐涓就让士兵们喊长江为“大江”。他希望岛上的岛民还能听懂这几个汉语。

果然,士兵们喊了一阵后,从森林里走出2个身穿鱼皮的汉子,他们看着来人,又看着飘动的“龙”旗,用笨拙的口音也喊着“龙”、“黄河”、“大江”、“忽必烈”。

焦渐涓独自走上前,用手指了指“龙”旗,指了指西南方,又指着自己的鼻子,对这两个汉子说道:“对,龙,我们是龙的子孙,大江、黄河知道吗?我们就来自于大江、黄河。”说完,他用树枝在地上写下了“龙”、“大江”、“黄河”几个字。

二个汉子走近后,看了看地上写的字,又看到来人与他们一样都是黑眼睛、黑头发,就跑进了森林里。

一会儿,二个汉子又走出了森林,他们的身后跟着一个60多岁的老者,老者身上也披着鱼皮。

老者来到焦渐涓写字处,他望着登岛的人,又蹲在地上看着焦渐涓写的几个字,然后站了起来,凝望着海边的船。他看到这些船都是木船,船上也飘舞着“龙”旗。

老者走到焦渐涓面前,用手指着西南方,口齿不清地问道:“龙?黄河?忽必烈?”

焦渐涓一听老者能用汉语问话,知道这些元军后裔并没有把汉语、汉字彻底遗忘,于是一边用手比划着,一边慢慢地说道:“对,老伯,我们是从南边的大江、黄河来的。”

老者终于听清楚了,这些人是从南方大江、黄河那边来的,于是“噗通”一声,跪倒在了地上,问道:“你们终于来了。”说完,老伯朝森林里招了招手,一下子从森林里跑出了几十个汉子。老伯告诉这些汉子:“老家来人了。”

焦渐涓带着士兵、难民跟着老伯来到了森林里的一个村落。途中,他们看到路边有很多图腾柱,有的柱上雕刻着龙、麒麟,有的柱上雕刻着菩萨,有的柱上雕刻着太阳。

图腾柱上有龙、麒麟、菩萨,说明他们还没彻底忘掉中原的文化。

到了村庄后,村前有一个牌楼,上面模模糊糊写着“贾庄”二字。

老伯告诉焦渐涓,他叫贾瑛,是这个部落的酋长,世代相袭,他这个部落的人都姓“贾”,先祖来自于庆元。全村都会说汉话,但只有他家才懂汉字。

焦渐涓知道,老伯说的“庆元”还是元代的地名,现在叫“宁波”,于是他告诉贾瑛,现在中原已改朝换代了,现在叫“大明国”,蒙古人都被赶回了北方。

到了贾庄后,看到房屋居然有砖墙,说明贾庄的人懂制砖。烧砖必须用木炭或煤炭,焦渐涓就问贾瑛:“老伯,你们是用什么烧砖的?”

贾瑛就指着村子边一堆黑乎乎的东西,说道:“我们用石炭。”

焦渐涓知道,在宋代、元代,人们将“煤”称为“石炭”,宋应星的《天工开物》里有时也将“煤炭”称为“石炭”。于是继续问道:“这里有石炭?”

“有呀,这里有很多石炭。村子附近就有石炭。”

“村子附近有铁矿吗?”

“村子附近没有铁矿,4里外有我们的一个铁矿。尽管规模不大,但够我们打制箭头了。”

“岛上有铜矿吗?”

“有,岛上有很多熟铜(即纯铜),只是太软了,不能用来打制箭头。”说着,他看见很多人在搭帐篷,就问道:“你们在干吗?”

“搭住人的帐篷呀。”

“搭什么帐篷?你们和我们挤一挤,不就能住在屋子里了吗?”

“老伯,我们来的人太多了,你的村子里挤不下这么多人。他们也是暂时住帐篷,过些日子伐木后就住木屋,今后烧制砖块、瓦片后,再住砖房。”

到了烧饭的时候,有的村民们架起几根铁架子,把捕获来的鱼、肉及类似于红薯的蕃芋用刀切小后,搁在铁架子上烧,然后向食物上撒上一些盐,有点像后世的“烧烤”。有的村民用石锅烧鱼、烧肉。他们看见焦渐涓带来的难民、士兵用铁锅烧饭后,都很稀奇。

铁锅在北宋时就有了,贾瑛的先祖来到海达瓜依群岛后,尽管把烧砖、冶铁传承了下来,但由于没法解决铸模,因此他们并不会制铁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焦渐涓就邀请贾庄的村民到自己这边来做客。贾瑛带着村里几个头面人物来到了焦渐涓的帐篷里,一边喝酒一边聊天。

贾瑛告诉焦渐涓,这个岛有8个村子,其中有5个村子是汉人的后裔,3个村子是色目人、蒙古人的后裔,村子与村子之间相距都很远,平时大家互相并不来往,有的时候还经常会互相攻击。

贾瑛说的“色目人”就是元代对来自中亚、西亚人的统称,有时也称为“西域人”。他们中大多数人的肤色与汉人、蒙古人不同,有黄头发、棕色头发,有蓝眼睛、棕色眼睛,有棕色皮肤、白色皮肤,有的人鼻子还很高,在宗教信仰上与中原人也有不同,大多信仰“回回教”。忽必烈征讨日本时,元军中有汉人、色目人、蒙古人。由于元朝将臣民分为四等,蒙古人地位最高,色目人次之,汉人位列第三,南方的少数民族居末等。当年攻伐日本的元军漂流岛海达瓜依群岛后,也分为了三等。由于这些元军中汉人居多,因此他们的后裔也是以汉人为主。他们的先祖中有文化的人就把汉人、色目人、蒙古人的文化传承了下来。

历史上,俄国殖民者、英国殖民者来到海达瓜依群岛后,不许岛上的元军后裔传承自己的文化,因此岛民渐渐地忘了自己的语言、文字。

贾庄的人喝完酒,离开焦渐涓的帐篷时,每个人都拿着一口铁锅回家了。从此以后,他们将告别“烧烤”、石锅,又能像他们的先祖一样,用铁锅做饭、做菜了。

几天后,勘查队员在士兵的保护下,来到了马塞特南40公里的地方,这个地方在地图上被刘云龙命名为“克莱门茨”(今Clements),附近有个可露天开采的烟煤矿。贾庄附近不仅有铁矿、铜矿,还有石灰石矿、黏土矿,尽管储量较小,但几年内已足够用了。

后来,刘云龙命名的“克莱门茨”被命名为“客来梦”,以此纪念来到岛上的元朝后裔。“克莱门茨”的煤矿也被称为“客来梦”煤矿。

几个勘查队员来到海达瓜依群岛东100公里的波彻岛(今Porcher岛),即该岛位于波特兰湾东南50公里。

波彻岛长约34公里、宽约29公里,面积约522平方公里,是个略呈长方形的岛屿。岛的中部有海湾深入,因此交通还算方便。在后世,发现波彻岛东部有丰富的砂金矿,砂金矿分布面积达20平方公里。

尽管海达瓜依群岛的格雷厄姆岛、莫尔兹比岛有砂金矿、岩金矿,但品位较低,且位于内陆,不易开采,因此威东分公司决定先在波彻岛上淘金。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