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496章 丽江府木氏土司

再造汉明 第496章 丽江府木氏土司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496章 丽江府木氏土司

木氏土司在阿德酋地区还积极发展农牧业、手工业、工商业,也积极给朝廷捐饷银、捐战马,还多次派士兵帮助朝廷作战,是云南境内的三大土府之一(另两个是蒙化左氏土知府、元江那氏土知府)。

木懿是天启四年(1625年)从父亲木曾手里继承丽江府知府的,崇祯十二年失去阿德酋后,他曾率部与蒙古人、吐蕃人打了几次都没打赢,因此至今阿德酋地区还被和硕特汗国控制着。

木懿听说茅苇山准备夺回阿德酋,忙问道:“茅指挥使,你们有多少人?需要我出动多少人?”

茅苇山说道:“木大人,我有200人。不知在阿德酋有多少蒙古兵、吐蕃兵?”

“阿德酋地区大概有2000多个蒙古兵、吐蕃兵,其中有100人驻守在雪山门关北的拉波罗山。”

“拉波罗山只有100人防守?”

“对,别看他们在拉波罗山只有100多人,去年,我曾出动了3个千营想夺下拉波罗山,可还是失败了。”

“你们3个千营也没打败100人?”

“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我又没有大炮,所以没能拿下它。”

“那年你们是怎么退出阿德酋地区的?”

“他们都是骑兵,速度又快,打起仗来不要命的。”

“你不是也有骑兵吗?”

“我们的马不如蒙古马,虽然他们的马和我们的马一样矮小、耐寒,但我们的马速度没他们的快,耐力没他们的好,打着打着,我们的马就不行了,所以我们不得不退出阿德酋地区。要不是我们守住了雪山门关,恐怕蒙古人都打到这里来了。”

按理,云南马也是优良品种,与蒙古马一样体格短小精悍、运动灵活、耐粗饲、耐寒、负重力强、善登山越岭,因此茶马古道上使用的都是这种马,但云南马与蒙古马比起来, 在速度、忍耐力方面确实不如蒙古马。

世界上速度排名第一的马是汗血宝马,它体型高大,速度快,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但汗血宝马需要用精饲料喂养(主要喂豆),普通牧民是养不起的。汗血宝马的另一个缺点是体型比较纤细,负重能力差。在冷兵器时代,士兵骑马作战,还要穿盔甲、手持兵器,有哪个士兵愿意选择负重力差的汗血宝马来作战?因此即使军队里要养汗血宝马,也只能养个几匹,用于报信和传达命令。中国和欧洲各国都引进过汗血宝马,但大多是给皇家贵族、军事主帅骑的,看起来比较威风,并不是用来作战的。

欧洲马在体型上比蒙古马高大,但它吃料讲究,喂养成本比蒙古马高很多,因此在欧洲很多国家中,骑兵都是国王的宝贝,不是轻易就能使用的。欧洲国家发生战斗时,主要是靠步军,只有在关键时刻才投入骑兵。而且欧洲马的忍耐力不如蒙古马,忍耐力差了,活动半径就小了。蒙古马是世界上忍耐力最好的马匹,因此它的活动半径远比欧洲马大,用于作战时,很适合长途奔袭、包围穿插、绕道侧击。一支需要携带精饲料、活动半径又小的欧洲人骑兵,与随地可找到饲料(草)、活动半径又大的蒙古骑兵对峙时,只要连续打上个7-8天以上,欧洲骑兵必败,所以当年成吉思汗率领蒙古人西征时,就是靠着矮壮的蒙古马打败了骑着高头大马的欧洲人。

茅苇山听了木懿的话后,说道:“木大人,麻烦你派几百个士兵跟随我们一起行动。”

木懿说道:“我派3个千营配合你们。”

“用得着3个千营吗?”

“指挥使大人,你不知道,我这里的千营都不是满额的,每个千营只有300多人。”

茅苇山一听快晕了,300多人也敢称“千营”?怪不得你三个千营也没拿下拉波罗山。转眼一想也对,木氏土司手下的兵丁主要靠境内的田赋养活的,而丽江府全境只有100多万亩耕地,北部是牧区。100多万亩耕地中,还被沐王府、木氏家族各占了几十万亩的庄园,这些耕地都是不缴税的,余下的耕地一年都收不到多少田赋,自然也养不活多少兵丁,所以每个千营实际人数只有300多人。

木懿就派了和费颜带着3个千营跟着茅苇山、张同敞一同进攻阿德酋地区。

从丽江进入阿德酋地区只有1条路可走,就是沿着滇藏茶马古道进去。于是茅苇山、张同敞带着兵士赶往雪山门关。

和费颜手下的3个千总分别是禾章、束煜、和炳坤。

纳西人原本有4大姓,分别是叶、束、买、禾,木氏土司的原姓就是“叶”,进入明代后,很多姓“买”的纳西人根据汉音改姓了“梅”。木氏家族为了保持血统的纯洁,除承袭土司的那支血脉外,其他旁系“木氏”,只要过了三代,得全部改姓“阿”,到了第五代就得改姓“和”,也就是说和费颜、和炳坤都是木懿的远亲。

和费颜的3个千营加起来才刚刚过1000人,最大的千营是和炳坤率领的骑兵千营,人数只有363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离开丽江赶往雪山门关时,路过海拔4000多米的老南山(今迪庆州三坝乡安南村一带)时,看到路边有很多矿渣,旁边还有几座冶炼炉。

茅苇山问和费颜:“他们在冶炼金子,还是在冶炼银子?”

和费颜指了指老南山,说道:“他们在冶炼银子。”

“山上有银矿?”

“有。不仅这座山上有银矿,附近的二里新山、天宝山、狐狸沟都有银矿。安拉洪山、八格山还有砂金矿。”

茅苇山就从地上抓起一把矿渣,放在手心里,看到矿渣里还有好多黑色的矿物,应该是矿渣中还留存有不少铅。

茅苇山就来到一座冶炼炉边,隔着老远看当地人是怎么冶炼银子的。

老南山有2个银矿,矿硐都在海拔2000多米的半山腰。矿工把从高山上开采出来的矿石,一筐筐地运到山脚下的熔炉边。为了防止矿工、搬运工偷盗银子,矿工是不能随意走出矿硐的。搬运工搬运银矿石时,路边都有监工监督,为了防止搬运工偷懒,矿主把背篓编成倒三角形的尖底篓,这样搬运工既不能随便休息,也没有机会偷盗银矿石。

尽管老南山银矿的工人有纳西人、汉人、吐蕃人等,但冶炼银子的全是汉人。熔炼炉也不是砖砌、石砌的,更不是铁铸的,而是用土简单堆筑的。熔炉分上下二层,上层放银矿石,下层放木炭来煅烧上方的矿石,旁边有人拉着风箱吹风。待矿石完全熔化后,加入水银,银子就与其它杂质分离开来了。这种古老的冶炼方法,矿石中的白银最多提取到60%,矿渣中不仅还有大量的铅、锌,至少还有40%的银。

离开老南山后,和费颜告诉茅苇山,老南山的银矿还不是最好的,天宝山的银矿才是这里最好的银矿。

翻过狐狸沟后500米,就来到了安拉洪山,山脚下的河道里有几百人在淘金。和费颜告诉茅苇山,山脚下的河流叫安南河,因它发源于二里新山,因此汉人也称它为“新河”。安拉洪山的前边是八格山,流经八格山的溪流叫“清水河”,河道里也有砂金矿。

茅苇山就站在边上看淘金工是怎么淘金的。淘金的主要工具是粗筛板、细筛盆。粗筛板的底部是三尺二的木槽,木槽的底部铺着密密的竹叶,并在竹叶上横搭直径约2厘米左右的缘木。淘金工把这种粗筛板斜搭在新河边的引水槽下,淘金时先把矿砂倒入粗筛板上,用河水来冲刷矿砂。由于金子的比重大,淘洗时金子就沉入竹叶和横档上,而砂石则被河水冲走。之后,淘金工把冲刷下来的砂石用木叉除到槽外。粗筛结束后,淘金工先把竹叶上、横档上的含金砂子拢在一起,再把含金砂子倒入细筛盆进行细细淘洗。经反复淘洗,排除砂石后,金子就沉在了细筛盆的底槽里。

茅苇山看到山脚下也有一座土熔炉,就问道:“这里的砂金成色高吗?”

和费颜摇了摇头,说道:“这里的砂金成色最多六成,所以要把淘到的砂金再熔炼提纯。”

“能提纯到多少?”

和费颜指着土熔炉,说道:“这种土办法还能把金子提纯到多少?能提纯到八成五就不错了。”

“以后,你们用我们的技术来淘金、提纯,不仅淘金效率能提高几倍,金子也能提纯到九成五以上。”

这几天和费颜和茅苇山接触时间长了,不仅知道大华公司开采有不少金矿、银矿,开采技术、提纯技术也比这里的土方法好很多,于是说道:“行,等回到丽江后,我来向木大人建议一下。”

向前走了200多米后,看到路边有十几座坟墓,其中有三座坟墓还是新坟。

和费颜告诉茅苇山,这里埋着的都是被山上滚落下来的石头砸死的矿工。

茅苇山看到矿工的头顶一点防护措施都没有,心想矿工被从山上滚落下来的石头砸中后,还能有活路吗?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