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497章 阿德酋之战

再造汉明 第497章 阿德酋之战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497章 阿德酋之战

几天后,大家来到了宝山州石头城(今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宝山乡)。石头城的东面就是金沙江,沿江全是陡坡,西边是牦牛岭,南面是岩可渡,北边是雪山门关,它的南、西、北都是悬崖绝壁,成了“三山为屏,一面临江”的险要地势,是个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塞。

茅苇山、张同敞、和费颜向驻守在石头城的千总了解了情况后,继续向“雪山门关”进发。

出发时,在山脚下还有一些牛羊,到了半山腰,道路都是位于悬崖峭壁上的小路,稍不留神就可能坠落深崖。山顶由于冰雪的原因,寸草不生,很有一种悲凉的感觉。茅苇山也算领教到了“滇藏茶马古道”的艰险。

大家在山岭间向前艰难地爬着,远处的玉龙雪山一会儿在左,一会儿在右,似乎老是跟着后边一样。用了大半天时间才到达距石头城只有8公里的位于金沙江西岸的雪山门关。

当年,忽必烈率领蒙古人从西路进攻丽江时,到了这里就犯难了,因为蒙古人都来自大漠,不习水性。蒙古人向这里的纳西人求助,纳西人告诉蒙古人,可以用皮囊横渡金沙江,于是他们在纳西人的帮助下,在这里屠宰牛羊,制成皮囊,渡江后进入丽江,打败了大理守军。蒙古人统一中原后,为纪念这一“跨革囊”渡江壮举,在昆明大观楼里写下了“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长联。由于忽必烈当年还是太子,因此将“雪山门关”改称为“太子关”,到了明代后,又改回了“雪山门关”。

茅苇山到了雪山门关后,朝下看了看,这里就是个断崖面,与金沙江的垂直落差至少1000米,人或马要是从这里摔落下去,必会粉身碎骨。他转头又朝身后看了看,才发现自己刚刚走过的路也是十分惊险,简直是从绝壁上走了过来。

驻守在雪山门关的百总叫禾彪,是个纳西人。他向茅苇山、张同敞、和费颜介绍了对过拉波罗山的地形及敌军的驻守情况。他说道,拉波罗山的东边是金沙江,西边是瓦依山,北边是拉诺子山,有100多个蒙古兵、吐蕃兵驻守在拉波罗山。那里虽然只有100多个蒙古人、吐蕃人,但地势与雪山门关一样是险要之处,正面是落差达600步的陡坡,强攻的话会付出很大代价。茅苇山听后心想,自己携带的步兵炮,最大射角是75°,忙问禾彪:“陡坡的坡度有多少?”

禾彪见茅苇山问起坡度的事就傻了。木氏土司虽然想尽一切办法发展境内的经济,但对境内的教育实行的是“愚民政策”,除了木氏族人能读书外,境内很少有学校,因此禾彪并不识字,更别说测量坡度了。禾彪只得实话实说了:“这个我就不知道。”

茅苇山见禾彪不知道拉波罗山的坡度,决定还是先详细侦查了地形再说,于是,他派出了几队侦查小组。这些侦查的士兵就带着攀岩飞虎爪、攀岩绳出发了,每个攀岩绳都有攀岩降速保护器。费颜、禾彪的士兵看着铁血军士兵靠这些利器落到悬崖下后,都惊呆了。

这个季节雪山门关的阳光充足,气温很高,但是到了晚上气温只有10℃左右,日夜温差至少25℃。山上的兵营住不下这么多人,只能择地野营。士兵们捡来了很多枯枝树叶,晚上取暖用。禾彪的士兵都是弓箭手、长矛手、大刀兵,于是围着铁血军的战士,盯着他们手里的枪、炮、弩、飞虎爪,问这问那的,才知道这种枪的有效射程可达320步,炮的重量只有200多公斤,最大射程可达1500米,弩的射程至少有300步,而且张弩时还不需要花很大力气,飞虎爪可不是用普通的铁制作的,而是用特种钢制作的。至于什么用了什么特种钢,铁血军士兵自己也没搞清楚。

3天后,拉波罗山的地形侦查清楚了,山的东边也是金沙江,是落差达1000多米的悬崖,拉波罗山的正面(即南边)是坡度接近60°的陡坡,有一条宽1.5米左右的小道,可供人和马通行,半山腰是个小平台,那里堆满着滚石、滚木,还有30多个蒙古兵、吐蕃兵据险把守;瓦依山与拉波罗山之间有个山谷,如从这个山谷爬到拉波罗山的半山腰,需要爬上坡度接近80°、高200多米的陡坡,而平常人是很难爬上这个陡坡的。拉诺子山比拉波罗山还要高200多米,东边是邻近金沙江的悬崖,西边是高500米左右的峭壁,但拉诺子山上没有敌人驻守。

茅苇山、张同敞、和费颜在一起商量着,拉波罗山正面的坡度为60°,可以用步兵炮轰山顶,但要炮攻拉波罗山,必须占领山脚下的平台,而要以最小的代价拿下这个平台,只有智取,派士兵从山谷爬上去后偷袭。

于是,30多个铁血军士兵再次用飞虎爪、攀岩绳下到了雪山门关下,悄悄地进入了山谷。茅苇山、张同敞、和费颜带着士兵来到了拉波罗山山脚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驻守在拉波罗山半山腰的蒙古兵、吐蕃兵见山脚下一下子来了这么多手持兵器的人,知道明军是来进攻的,于是一边派人上山报信,一边准备用滚石、滚木反击明军的进攻。他们被正面的攻势吸引时,山谷里的士兵趁机用飞虎爪、攀岩绳爬上了半山腰,用十字弩击毙了守军,然后用燧发枪阻击从山上下来增援的蒙古兵、吐蕃兵,掩护山脚下的士兵登山。

山顶上的蒙古兵、吐蕃兵得到消息后,正依次沿着山道下来增援,前边的人都成了铁血军的靶子,后边的人见明军的枪射程有这么远后,纷纷调转身子,回到了山顶。

铁血军在半山腰架大炮时,山顶的敌人在想着,明军是怎么把大炮运上来的?他们也绝对想不到,铁血军的步兵炮全重只有200多公斤,可以拆卸后背着走或用马驮着走。

大炮架好后,开始向山顶开炮。

山顶的敌人听见山脚下传来了几声炮响,然后就看见了几个铁疙瘩落了下来,在他们惊慌失措时,发现这些炮弹并没有爆炸。于是,蒙古兵、吐蕃兵就想道,原来你们明军打来的都是哑炮,既然是哑炮,就不用过于担心,只要不被砸中就行。他们还没想完呢,这些炮弹就炸开了。

原来这些炮弹由于引信燃烧的时间设定在6-7秒之间,而步兵炮炮弹的初速达180米/秒,飞上400多米的山顶只需要2秒多,因此并没有立即爆炸,而是要等引信燃尽,才能引发了炮弹里的炸药。

这些炮弹炸开后,山顶顿时飞起了漫天的砂石、树枝、断胳膊、断腿,蒙古兵、吐蕃兵堆放在山顶的滚木、滚石也被炸塌了,有些滚木、滚石滚下了山,有些滚木、滚石滚倒了边上的士兵,把他们压死了。这下,蒙古兵、吐蕃兵彻底傻眼了,心想这种炮弹的威力怎么这么大?这么大的山顶能挨上几颗这样的炮弹?

试炮后,铁血军开始正式开炮。随着落在山顶的炮弹越来越多,山顶的敌人不是逃跑,就是躲避炮弹。禾章、束煜、和炳坤带着士兵开始进攻,等他们攻到山顶,全歼了敌人后,发现有十多个敌人已逃到了山脚下。

拿下拉波罗山后,途中几乎没遇到啥反抗,在轻松占领了忠甸(今香格里拉)、其宗(今腊普河与金沙江交汇处的其宗镇)、喇普(今维西县塔城镇)后,继续北上,几天后来到了阿德酋地区的阿墩子城(今为德钦县城的古城)。

阿墩子城自唐代以来就是梅里雪山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中心,是滇藏茶马古道上的重要枢纽和重镇。它的四周有梅里雪山、甲吾雪山、闰子雪山、白马雪山等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脉。由于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峰就位于阿墩子城的西边,因此阿墩子城是吐蕃人朝拜卡瓦格博峰的唯一起点和终点。

驻守在阿墩子城的有1200名蒙古兵、吐蕃兵,他们从逃回阿墩子城的士兵那里得知了明军来攻的消息,因此他们在城南等着茅苇山、张同敞、和费颜他们。

首先迎战的是200名铁血军士兵,两侧、身后是禾章、束煜率领的600多名步军,和炳坤带着363名骑兵绕到了阿墩子城西边的余拉扎卡山,截住蒙古兵、吐蕃人的后路。

1200名和硕特士兵气势汹汹地朝明军冲了过。当两军相距1500米时,5颗雷霰弹在和硕特士兵的头顶炸开了,顿时倒下了100多名和硕特士兵。和硕特士兵见状,知道密集的队形在对方雷霰弹的打击下会死伤惨重,于是立即散开了。于是铁血军改用开花弹轰击敌人,和硕特士兵冒着炮火继续向明军发起冲锋。当两军相距500米时,铁血军炮兵用霰弹轰击敌人。和硕特士兵在付出了几百人的代价后,终于冲到了明军阵地前300步远处,他们看见前边有200名士兵站成四排,前边第一排半蹲在地上,后边的三排轮流向前方开着枪。从侧翼围拢过来的和硕特士兵与禾章、束煜率领的步军战在了一起。

正面进攻的和硕特士兵又付出了几百人的代价后,终于距明军只有50多米了。此时,他们看到半蹲在地上的第一排士兵点燃了手里的短木柄,然后朝自己扔了过来,这些短木柄落地后就炸开了,把十几个冲在前边的和硕特士兵炸死了。后边的和硕特士兵继续向前冲着,倒下了一批又一批,可再怎么冲,都没能冲过50米线。

正面进攻的和硕特士兵见一直没能冲过50米线,心理终于崩溃了,还活着的100多个士兵不再向前冲,而是勒转马头向后跑去。

铁血军见正面的敌人逃走后,立即侧过身来支援和费颜的步军。从侧翼进攻的和硕特士兵在铁血军、丽江府步军的联合进攻下,扔下几百具尸体,也向后逃去。

400多名活着的和硕特士兵逃到余拉扎卡山时,和炳坤带着埋伏在这里的骑兵冲了出来,他们截住和硕特士兵后,对蒙古兵、吐蕃兵就是一阵砍杀。双方正混战时,茅苇山、张同敞、和费颜带着追兵赶到了。最后,只有十几个和硕特士兵逃出了战场,其余的不是战死,就是投降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和硕特汗国在阿德酋地区除了在拉波罗山、阿墩子城驻有重兵外,其它地方都没驻几个兵,即使有也是收税兵,根本没有战斗力。也即占领了阿墩子城,丽江军民府就收复了阿德酋地区。和费颜一边派人回丽江府报信,一边派兵北上占领茫康、巴塘。

和硕特汗国设在阿德酋地区几个金矿的收税兵见到丽江军民府的士兵后直接投降了。茫康的盐矿位于阿墩子城西北70公里的澜沧江边,这里的收税兵原来就属于丽江军民府,只是和硕特汗国占领阿德酋地区后,他们不得不为和硕特汗国服务,现在他们见到丽江军民府的士兵回来后,也直接投降了。

收复阿德酋地区后,茅苇山回了楚雄。张同敞留在这里招兵买马,当地的很多汉人、纳西人、傣人、彝人、羌人、吐蕃人纷纷报名参加了铁血军,很快张同敞在这里募到了2000名士兵,他们将在这里接受几个月的训练,成为铁血军云南西进先遣队。

后来,李应紫派勘察队员进入阿德酋地区,他们在阿德酋地区找到了好几个铅锌矿、铜金矿。随着这几个矿的开产,朝廷在这里设置了德钦县,归属丽江府管辖。

在后世,地质人员发现在察雅——芒康一带有玉龙-芒康成矿带,在这条矿带上发现了大型铜矿4个(玉龙、纳日贡玛、多霞松多、马拉松多)、矿点27个。

如在芒康县如美镇巴达村(芒康县西偏北15公里)有巴达铅锌矿(2006年开采,铅储量2.12万吨、银储量81吨,为中型矿)、巴达金矿(2014年发现黄金储量58.5吨、品位1.35克/吨,铜储量29.3万吨、品位0.67%,银储量大于40吨,为藏东地区发现的第一个大型金矿)(巴达铅锌矿、巴达金矿相邻,统称巴达金多金属矿,地下开采),茫康西南部的索打铅锌多金属矿(2006年发现,铅锌铜金属量7.6万吨、锡银金属量6052吨)。

如在巴塘县城东南75公里处有纳交西铅锌矿,铅锌储量97.85万吨;在巴塘县城北偏东65公里处有夏塞银多金属矿,铅锌储量116.1万吨,银储量5219.1吨;巴塘县城北偏东60公里处有砂西银多金属矿,铅锌储量69.77万吨,铜储量1558吨,银储量2148.8吨,镉储量1412吨;巴塘县城北偏东30公里处有吕顶贡铅锌矿,铅锌储量30.05万吨、银储量190吨。

如在德钦县城南30公里处的云岭乡红坡牛场有铜金矿,铜储量1.3万吨,钼储量36吨,黄金储量3.7吨,银储量24.2吨,伴生的铁储量8.03万吨;在羊拉乡有铜多金属矿,分里农、路农、江边三个矿段,铜储量168.86万吨,铅锌储量19.35万吨、银储量114.18吨;德钦县城南偏西27公里处有南佐铅锌银矿,铅锌储量1.23万吨,铜储量73.5吨,银储量687.6吨,镉储量28.32吨;德钦县城南37公里的澜沧江东岸有贡坡石棉矿,矿石量91.4万吨,含棉率3.89%,为纵纤维型石棉。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