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549章 冰封帝国之西伯利亚(23)

再造汉明 第549章 冰封帝国之西伯利亚(23)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549章 冰封帝国之西伯利亚(23)

俄国人在叶尼塞河与卡恰河交汇处建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城堡后,为了入侵“阿巴坎河”盆地,不仅在基亚河河口以上约110公里的地方建立了“马林斯克”城堡,还在基亚河的左岸支流切布拉河(今Chebula河)河口建立了“乌斯基切布拉”,在基亚河右岸支流谢尔塔河(今Serta河)建立了“乌斯基谢尔塔”,在丘雷姆河与阿钦卡河交汇处建立了“阿钦斯克”,此后俄国人利用这些基地、哨所,逐步向“阿巴坎河”盆地推进。

夏春柳率部离开丘雷姆河河口,继续上行130多公里后,来到了托木河河口。皮柄林率1500名士兵进入了托木河,他的任务是摧毁俄国人在托木河河口以上50公里处的“托木斯克城堡”、在托木河中上游建立的一系列哨所以及在孔多马河交汇处建立的“库兹涅茨克”城堡,彻底光复库兹涅盆地(今称库兹涅茨克盆地)。

托木河(今Tom河,也称特米河)是鄂毕河的左岸支流,它发源于阿巴坎山东坡,自源头流出后,先向南流,在折向西流,穿越阿巴坎山后,沿着库兹涅茨克山西坡向北流,最后汇入鄂毕河,全长约830公里,自库兹涅茨克以下可以通航。托木河的主要支流有姆拉苏河、孔多马河、乌尼加河、乌萨河、上捷尔西河、中捷尔西河、下捷尔西河、泰栋河,因这些河流的存在,就形成了库兹涅茨克盆地。

库兹涅茨克盆地的西部是萨莱儿山(也称萨拉伊尔山),它可以看做是阿尔泰山向北部的延伸,山脉全长约300公里,宽15-40公里,海拔高度在200-500米,最高峰基夫达山的海拔为621米,呈西北-东南走向,岩体主要有石灰岩、砂岩、花岗岩组成,山中分布着森林、草原。蕴藏的矿藏有金、银、铜、铅、锌、铁等。

库兹涅茨克盆地就位于库兹涅茨克山与萨莱尔山之间,长约330公里,宽约110公里,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盆地内的主要河流就是托木河,曾是吉利吉斯人、蒙古人的传统牧场。俄国人到来后,已征服了在库兹涅茨克盆地放牧的吉利吉斯人、蒙古人,不愿屈服的吉利吉斯人、蒙古人,除了少量逃进了库兹涅茨克山、萨莱尔山外,大多逃往了鄂毕河、额尔齐斯河。在后世,库兹涅盆地有大煤田,已探明的煤炭储量1170亿吨,煤质以褐煤为主,也有焦煤、无烟煤。历史上,1721年俄国人就在库兹涅茨克盆地发现了煤矿,1842年起进行工业开产,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开始大规模开采,是俄罗斯的主要煤炭产地。

在托木河一带放牧的土着人,除了吉利吉斯人、蒙古人外,还有部分凯特人、肖尔人、回纥人。托木河就来自于凯特人,在他们的语言中,“托木”就是“河”的意思。

历史上,回纥人与涅涅茨人一样,都出自于“丁零人”,后来成了铁勒诸部的一支,最初在贝加尔湖南部放牧,由于他们使用一种“车轮高大,辐数至多”的大车,因此又被称为“高车”人。隋朝时,回纥人臣服于突厥。进入唐代后,回纥人投靠大唐,接受大唐的管辖。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回纥人建立了回纥汗国,黠戛斯人(即吉利吉斯人)曾是回纥人的属民,那时回纥人的统治地域东起今额尔古纳河,西至伊犁河。唐开成五年(公元840年),黠戛斯人利用回纥人内讧的机会,起兵打败了回纥人,此后绝大部分回纥人南迁、西迁了,这部分人与西域的突厥人混血后,改宗了YSL教,被称为“畏吾儿人”,即今天的维吾尔人。没有迁移走的回纥人成了黠戛斯汗国的属民。蒙古人崛起后,漠北的黠戛斯人、回纥人都成了蒙古人的属民,北元覆灭后,他们又成了瓦剌部的属民。鞑靼、瓦剌分别演化为喀尔喀蒙古、卫特拉蒙古后,回纥人成了卫特拉蒙古的属民。俄国人来到鄂毕河、额尔齐斯河后,这部分回纥人为了摆脱蒙古人对他们的统治,回纥人大酋长尤斯坦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年初派使者到莫斯科,表示愿归附沙皇,并请求俄国人帮助他们抵御吉利吉斯人、蒙古人。1604年六月,俄国人来到托木河后,这部分回纥人就投靠了俄国人,成了俄国人的同盟军,协同俄国人一起进攻吉利吉斯人、蒙古人。俄国人就是在这部分回纥人的带领下,在短短几年内征服了库兹涅茨克盆地。

肖尔人是西西伯利亚东部古老的部落,与瓦休甘平原中生活的阿宾斯人曾是同一部落,都曾是匈奴人的一支。尽管肖尔人人数不多,但善于在库兹涅茨克山、萨莱尔山开采铁矿,并从原始熔炉中冶炼铁,锻造各种工具后,把他们卖给附近的游牧部落,因此很受吉利吉斯人、蒙古人的尊重。俄国人来后,他们也向俄国人售卖铁制品,俄国人也就因为肖尔人会打铁,才把“阿拉套山”称为“库兹涅茨克山”。由于他们也讲突厥语,因此被俄国人称为“库兹涅茨克鞑靼人”。自俄国人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在托木河河口以上50公里处建立了“托木斯克”城堡后,它很快成了哥萨克人的军事大本营。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哥萨克人开始进入库兹涅茨克盆地,遭到了生活在盆地内的吉利吉斯人、蒙古人、肖尔人的反抗。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巴甫洛夫率50名哥萨克人又侵入了库兹涅茨克盆地,在靠近孔多马河河口处建立了阿宾斯基哨所(今阿巴古尔)。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康斯但丁诺夫率200名哥萨克人来到库兹涅茨克盆地后,在姆拉苏河河谷、孔多马河河谷与5000名土着人作战,遭到失败后,被迫退出库兹涅茨克盆地。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俄国人在丘雷姆河建起“梅列茨克”、“阿钦斯克”后,再次入侵库兹涅茨克盆地,在征服了孔多马河下游的吉利吉斯人、肖尔人后,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在托木河与孔多马河河**汇处建立了“库兹涅茨克”,随后沙皇向库兹涅茨克盆地大量移民,以巩固对该地的统治。这些俄国移民来到库兹涅茨克盆地后,在库兹涅茨克盆地开垦了十几万亩的耕地。天启二年(1622年),俄国人将“库兹涅茨克”升级为“市”,当时沙皇赐给的印章是“给库兹涅茨的狼”,意思是要哥萨克人夺取更多“荒无人烟”的广阔之地。天启五年(1625年),一部分哥萨克人向孔多马河上游挺进,来到了阿尔泰河中下游,遭到了蒙古人的痛击,才退出阿尔泰河;另一部分哥萨克人越过萨莱儿山,到达丘梅什河,向沿河土着人收取实物税(粮食、皮毛)。

俄国人控制了库兹涅茨克盆地后,开始不断入侵阿尔泰山。天启七年(1627年),哥萨克人再次入侵阿尔泰河,遭到了居住在阿尔泰山的蒙古人、阿尔泰人(生活在山区的古突厥人与蒙古人的混血儿)反抗,哥萨克人又被迫退出了阿尔泰河。崇祯五年(1632年),普辛带领一支正规军来到丘梅什河河口,妄想进入萨莱儿山、阿尔泰山,遭到了和托辉特部蒙古人的阻击,激战5天后,普辛才逃离丘梅什河河口。不过,一支化装过的哥萨克人在萨班斯的带领下,趁乱进入了阿尔泰山,发现了阿尔泰河的源头阿尔泰湖。崇祯十五年(1642年)冬天,萨班斯趁蒙古人转移牧场的机会,再次率队进入阿尔泰河,来到阿尔泰湖北岸后,在那里修建了一个过冬营地。萨班斯在那里建造了小船,考察了阿尔泰湖的地形地貌,发现了阿尔泰湖的上游河流丘雷什曼河。次年开春后,大批蒙古人带着牛羊翻越阿尔泰山来到北部牧场,萨班斯才不得不离开阿尔泰湖,沿着阿尔泰河、鄂毕河逃回托木斯克。蒙古人发现俄国人进入阿尔泰湖的踪迹后,封锁了阿尔泰河,有效地遏制了俄国人对阿尔泰山的入侵。

自崇祯元年(1628年)俄国人在叶尼塞河与卡恰河建立了“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俄国人为了统一协调对额尔齐斯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的军事行动,在建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后不久,就在托木斯克成立了“西伯利亚督军府”,专司对西伯利亚的军事部署。哥萨克人在西伯利亚督军府的统一协调下,加快了对额尔齐斯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上游的推进行动,俄国人不仅在坎河盆地、阿巴坎河盆地与吉利吉斯人、蒙古人作战,还在伊希姆草原、巴拉宾草原与吉利吉斯人、蒙古人作战。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