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573章 冰封帝国之尼布楚(4)

再造汉明 第573章 冰封帝国之尼布楚(4)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573章 冰封帝国之尼布楚(4)

五天后,根特木尔带着几个人,拉着几十只黄羊来到了余孝祥的营地。

余孝祥问道:“你伤好了?”

根特木尔说道:“伤口又不深,好得差不多了。”

“你老婆的病好了吗?”

“也好了。”

“你带羊来干嘛?”

“这是我感谢你们郎中的。”

“你们的‘萨满’医术也太差了,连个感冒发烧都不会看。以后,你派个小伙子,跟我们的军医好好学学。”

根特木尔心想,你们汉人流行“拜师学艺”,就说道:“好。你给我讲讲拜师的仪式。”

“拜师的事以后再说,我们还是先来谈正事。”

根特木尔跟着余孝祥来到沙盘前,他看到有几个军官在沙盘前窃窃私语着。待根特木尔看到沙盘后,看到沙盘上标示着尼布楚草原的几条主要河流。

余孝祥对根特木尔说道:“你介绍一下周边情况,哪里有你们索伦部的人?哪里有喀尔喀蒙古人?”

根特木尔想了一下,然后介绍道:“茂明安部离开后,在尼布楚草原上除了我这个部落外,还有我们鄂温克人的乌扎部、布拉姆部、马尔吉部、奥拉部、墨尔笛勒部,总人数在1200人左右。在尼布楚河上游约60多里的托尔加河、达拉松河一带的森林里有达斡尔人的坎吉尔部落,人数在100人左右。在尼布楚河上游约200多里的乌尔杜加河一带的丛林里有个来自大湖西边的吉利吉斯人部落,他们自称是安加拉部落,人数在300人左右。在尼布楚河上游300多里的克克尔一带有巴尔虎人的一个部落,属于巴尔古津巴尔虎人的东支,人数在200人左右。”

余孝祥知道根特木尔说的大湖就是贝加尔湖,吉利吉斯人(今称吉尔吉斯人,或柯尔克孜人)的牧地确实在安加拉河、叶尼塞河一带,就问道:“吉利吉斯人怎么会来这里的?”

“我也不怎么清楚,据说是得罪了他们的拉哈达,混不下去了,就来到了乌尔杜加河。那里原本有我们的一个40多人的小部落,安加拉部落吞并了这个小部落后,就在那里落脚了。”

“你们在丛林里还要互相攻伐?”

“这没办法,丛林也有丛林的法则。”

余孝祥心想根特木尔说得也对,在丛林里角逐天下,强者为尊,于是继续问道:“巴尔虎人怎么也来到了这里?”

“听说外兴安岭那边来了‘罗贝特’,巴尔虎人也打不过他们,所以与我们索伦人的叶雷部、图鲁亚尔部一样,南迁了。”

根特木尔说的“罗贝特”就是指俄国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勒拿河流域的鄂温克人第一次遇到了俄国人,400多名鄂温克人与侵入勒拿河流域的俄国人大战了一场,尽管哥萨克人只有30多人,可由于鄂温克人的武器落后,所以鄂温克人还是失败了,不仅没打死对方一个人,自己反而一下子被俄国人打死了200多人,对此,鄂温克人至今还心有余悸,于是把俄国人称为“罗特贝”,意思是“不速之客”。

余孝祥听后点点头,继续问道:“其它地方的情况呢?”

“在音果达河、鄂嫩河交汇处一带有我们索伦人的鄂嫩部、卜库尔部,不过他们已臣服了喀尔喀蒙古巴特尔台吉。在鄂嫩河、阿加河、温达河一带放牧的是额日斯台吉率领的喀尔喀蒙古人,在鄂嫩河中游布杜兰一带放牧的是苏合台吉率领的喀尔喀蒙古人,在鄂嫩河支流博尔贾河一带放牧的是苏古尔特率领的蒙古人,在哈拉诺尔放牧的是哈布日率领的喀尔喀蒙古人。巴特尔、额日斯、苏合、苏古尔特、哈布日原来都从属于硕垒汗的三伯父,硕垒汗的三伯父去世后,由于没有子嗣,就被硕垒继承了。”

“这里距音果达河、鄂嫩河交汇处只有120多里,你不怕巴特尔来进攻你?”

“他们放牧的东界已到了霍尔邦,距这里只有60多里路了,我也正为此事担忧着呢。”

“要是没有我们,万一巴特尔攻击你,你怎么办?”

“那我只有退到库恩加河一带,实在不行就退到北部的丛林里。”

“得了,你也不用退了,我们来替你收拾这里的蒙古人。”

“那太好了。”根特木尔刚说完,突然问道:“你们会离开这里吗?”

余孝祥当然明白根特木尔的意思,就说道:“我们既然来了,就不走了。”

“真不走了?”

“对。我们要留下来建设这里。”

“建设?”

“就是在这里发展农业、牧业、矿业、工业,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工业是什么意思?”

“工业就是开厂,比如冶炼金子、银子、铜、铁,比如纺纱、织布、鞣制皮革,比如制药......”

根特木尔还没等余孝祥说完,就说道:“制药好呀,今后我部落里的人再也不怕生病了。”说到这里,他突然问道:“可罗特贝来了,我们还能过上好日子?”余孝祥听了根特木尔的话后,说道:“你们说的罗特贝,蒙古人称他们为罗刹人,我们称他们为俄国人。其实,俄国人并不可怕,我们可以把他们干掉。”

“连大清都不敢惹俄国人,你们也敢惹俄国人?”

“大清的火器和你们的武器差不多,远远不如俄国人,所以他们不敢惹俄国人。”

“你们的火器难道比俄国人的还要厉害?”

“当然。我们的人已经进入了勒拿河、叶尼塞河、鄂毕河、额尔齐斯河,正在消灭那里的俄国人。”

根特木尔尽管没见识过俄国人的火器,但已领教过铁血军的火器,心想,看来自己选择投靠汉人的决定是准确的。于是告诉余孝祥:“前天,我已派人通知乌库雷、拜古尔、朱克图、阿尔巴加尔、贝卡,让他们各派出50名战士跟我返回乞塔河。”

乌库雷、拜古尔、朱克图、阿尔巴加尔、贝卡分别是在尼布楚草原放牧的鄂温克乌扎部、布拉姆部、马尔吉部、奥拉部、墨尔迪勒部的哈拉达。

余孝祥就对根特木尔说道:“原来你早做好了准备。”

“那当然,自我离开乞塔河后,我每时每刻都在想着返回乞塔河故地。”

“你自己带多少人?”

“我自己出动200人,够了吗?”

“你出动100人就足够了。”

“人多力量大。”

“你们的人主要是带路,搞侦查,安抚你们索伦人的部落,所以不需要去很多人。”

“行,就听你的。”

次日,根特木尔派了一个信使,带着50个铁血军士兵前往尼布楚河上游的托尔加河(今Torga河)、达拉松河(今Darasun河)、乌尔杜加河(今Uldurga河,也称乌利杜尔加河)。

达拉松河是托尔加河的支流,在那里放牧的坎吉尔部落是鄂伦春人。由于根特木尔持有鹿角权杖,因此兴安山(今称雅布洛诺夫山)以东的索伦人一直尊根特木尔为大汗。坎吉尔部落的哈拉达(即酋长)见是根特木尔大汗的信使来了,忙宣称,愿跟随大汗效忠于大明皇帝。

在乌尔杜加河放牧的安加拉部,确实来自于安加拉河下游的吉利吉斯人,不过,他们并不是得罪了大酋长才逃离故地的,而是被到达叶尼塞河、安加拉河的俄国人逼的。他们在不断的东迁时,融合了部分布里亚特人、鄂温克人,已不是纯粹的吉里吉斯人了。他们到了尼布楚河上游后,在乌尔杜加河流域的茫茫森林里成了有300人的部落,也算不小的部落了。铁血军到达乌尔杜加河后,他们听说来这里的汉人是俄国人的克星后,当即放下了敌意,成了第一批效忠于大明皇帝的吉尔吉斯人部落。

后来,大华公司在托尔加河、达拉松河发现了砂金矿,在达拉松河上游发现了大型岩金矿(今达拉松金矿田),在乌尔杜加河上游40公里的地方勘查到了一个大型萤石矿(今Usugli萤石矿),成了大明国备用的金矿、萤石矿之一。

历史上,俄国人于1861年在托尔加河、达拉松河发现了砂金矿,1885年砂金矿枯竭后闭矿。1889年在达拉松河上游发现了十几个岩金矿,如达拉松金矿、塔拉图伊金矿、图拉达金矿、捷列姆科金矿等,这些金矿被统称为“达拉松金矿田”,黄金储量500吨以上,仅达拉松金矿的黄金储量就有250吨,富含铋。这些金矿有的是露天开采,有的是地下开采。到二十世纪末,仅达拉松金矿就出产了180吨黄金,坑采深度900米。图拉达金矿闭矿后,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矿坑,2016年对该金矿600米以下的地质再次进行勘查,发现深部还有26条含金矿脉,黄金平均品位达9.05克/吨,矿物成分主要是自然金、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次要矿物是赤铁矿、银金矿、钛铁矿、铜蓝、辉钼矿、金红石、辉铜矿、辉铋矿、方铅矿、闪锌矿等。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