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585章 蒙古高原(3)

再造汉明 第585章 蒙古高原(3)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585章 蒙古高原(3)

郭辉翰带领5000名铁血军战士进入鄂嫩河后,在阿加河河口,由路元贞带领1000名战士沿着阿加河西进,郭辉翰带着4000名铁血军战士继续沿着鄂嫩河向南行进。

路元贞的部队在阿加河击溃额日斯后,继续西进,配合沿着鄂嫩河西进的部队进攻在布杜兰一带放牧的苏合部。在打败苏合台吉后,继续沿着阿加河西进,进攻在杜尔杜加一带放牧的巴拉登宰桑。

巴拉登宰桑是蒙古撒儿塔兀勒部的后裔,尽管是个宰桑,但手下只有300多户,作战时勉勉强强可以出动1000人。

撒儿塔兀勒部(也称萨尔塔兀勒部)原放牧于阿姆河中下游,也即早年的花剌子模。蒙语“撒儿塔”是“商人”的意思,“兀勒”是混血儿的意思,因花剌子模的居民大多是土库曼人,是波斯人与突厥人混血后形成的种族,特别善于经商。成吉思汗灭了花剌子模后,活着的“撒儿塔兀勒人”逐渐融入了蒙古族,是蒙古“色目人”之一,汉人习惯称他们为“回回人”。后来,“撒儿塔兀勒部”逐渐迁徙到蒙古高原西部、北部,因此札萨克图汗部、土谢图汗部中都有“撒儿塔兀勒部”的人,他们与蒙古人通婚几百年后,早已没了“色目人”的痕迹。进入蒙古高原北部的“撒儿塔兀勒部”人主要分散在贝加尔湖西部、南部、东部,大部分成了“布里亚特人”,如阿达干部、布颜特部、古力格部、马汉部、古蔺和部、奔巴沁部、摩多尔干部、辛集格部等。在成丹特(今称曼古特)一带放牧的就有“撒儿塔兀勒部”,此时并不属于“布里亚特人”。

历史上,俄国人占领贝加尔湖东岸后,把在阿加河、鄂嫩河一带放牧的撒儿塔兀勒部蒙古人归入“布里亚特人”。前苏联在该地区成立了“阿加布里亚特自治区”(也称阿金斯克布里亚特自治区),是布里亚特蒙古共和国的一部分。1937年,前苏联将东西伯利亚州划分为伊尔库茨克州、赤塔州时,将“阿加布里亚特自治区”划归赤塔州。2008年,俄罗斯将赤塔州与阿加布里亚特自治区正式合并,称为“后贝加尔边疆区”。

尽管在成丹特(今称曼古特)放牧的蒙古人很靠近硕垒部的东喀尔喀,但他们听命于土谢图汗。巴拉登受到路元贞的攻击后没多久,干脆投降了。于是,路元贞率部南下,与进入鄂嫩河的铁血军进攻成丹特。在占领了成丹特后南下,进攻巴彦乌拉。

郭辉翰率4000名战士继续前进240多里后,来到了博尔贾河河口,由徐沣率1000名战士沿着博尔贾河东进,配合从额尔古纳河过来的铁血军对由硕垒汗五王子察布里统领的苏古尔特台吉、哈布日台吉发起了进攻。

苏古尔特部游牧于哈达布拉,哈布日部游牧于哈拉诺尔,察布里的营帐也在哈拉诺尔。苏古尔特、哈布日受到铁血军的两面夹击后,损失惨重,苏古尔特、哈布日在五王子察布里的率领下,带着残部,逃往古尔班扎噶勒。

郭辉翰带着3000名战士继续沿着鄂嫩河西进,在布杜兰与苏合台吉率领的蒙古人大战一场后,苏合带着残部逃往巴彦乌拉。郭辉翰与路元贞部会师后,沿着鄂嫩河西进,进攻巴拉登部。巴拉登投降后,在成丹特放牧的阿勒屯台吉根本没想到有大军来攻,匆匆率部抵抗后,最后也带着1200人逃往敖尔告。郭辉翰占领了成丹特(今称曼古特),路元贞留在成丹特,安抚被阿勒屯扔下的撒儿塔兀勒部妇孺,顺便休整。

郭辉翰率主力继续西进,占领迭里温孛勒答黑山(也称德伦宝立德格山)边的宾德尔。

德伦宝立德格山是成吉思汗出生的地方,是蒙古人心目中的圣山,硕垒汗部所辖的台吉额尔克的一支部落就在这里放牧,他们在宾德尔常年驻有200名兵丁。宾德尔的200名蒙古兵对付马贼可能绰绰有余,但看到有3000名大明军队来后,连抵抗的意志都没有,拔腿就跑。

郭辉翰随即向驻牧在宾德尔附近的额尔克手下的那支蒙古人发起了进攻,这支蒙古人部落在受到明军进攻后,在宰桑海古拉带领下,逃往东南部的巴彦阿德拉格,那里是台吉额尔克的驻地。

额尔克的部下大多是兀良哈部的蒙古人,他的手下有500名常备军,还有10门青铜炮,是硕垒汗手底下的大部落。兀良哈部原放牧于肯特山,与成吉思汗部落相邻,因而与成吉思汗的关系十分密切,他们骁勇善战,为成吉思汗的征战立下过汗马功劳。兀良哈部的先祖速不台在蒙古帝国第三任大汗贵由汗(即元定宗)在位时,自觉已年逾古稀,就申请回到肯特山养老。速不台带着部分族人回到肯特山后,形成的部落也称为“兀良哈部落”,成了世代守护成吉思汗陵墓的部落。

这支兀良哈部经几百年的繁洐,已发展到万户。达延汗统一东蒙古后,由于兀良哈部在平定右翼叛乱时立下了显赫战功,因此在给7个儿子分封天下时,兀良哈部是唯一一个没有被其儿子掌控的万户。嘉靖三年(1524年),兀良哈部的诺颜突瓦、格尔博罗特突然起兵进攻喀尔喀,连博迪汗(达延汗的孙子)派来使者进行调解也不与理睬,这明显是叛乱了,于是博迪汗立即采取行动平叛,终于在嘉靖十七年(1538年)平定了兀良哈部的叛乱,兀良哈部的大小首领全部被处死,然后将兀良哈部的属民分给了几个在平叛中立功最多的几个万户,喀尔喀部也分到了兀良哈部的属民。博迪汗在平叛过程中,部分兀良哈人逃到了西部,成了乌梁海人,后大部属于和托辉特部管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留在肯特山放牧的兀良哈人与北元在辽西建立的兀良哈三卫属同一族系。北元建立的兀良哈三卫,有朵颜、泰宁、福余三卫,降明后,明朝沿袭了北元的三卫名称。可是没过几年,兀良哈三卫又叛明了,此后,叛明的泰宁、福余二卫及朵颜卫的一部分成为了察哈尔、内喀尔喀、嫩科尔沁等部的属民,朵颜卫的另一部分成了喀喇沁、土默特的属民。也就是说到了崇祯年间,兀良哈三卫已消失在了历史河流中,而留在肯特山的兀良哈部也不再存在。

海古拉逃到巴彦阿德拉格后,额尔克得知大明国的军队已占领了宾德尔。额尔克搞不明白大明国的军队怎么会突然出现在北方?还占领了我们蒙古人的圣地?他一边派信使去克鲁伦巴尔和屯(今温都尔汗)禀报情况,一边组织力量准备夺回宾德尔。

于是,郭辉翰在宾德尔地区与额尔克率领的蒙古人大战了一场,让额尔克领教了什么叫真正的热兵器。

额尔克在损失了10门青铜炮、2000多人后,依然没有大踏步后退,一步一步地阻击着郭辉翰部。因为他知道,宾德尔南边280里就是克鲁伦巴尔和屯(今温都尔汗),他只希望硕垒大汗得到消息后,能尽快给他派援兵过来。

战斗了3天后,额尔克又后退了20里。他的信使回来了。

额尔克问信使:“你怎么回来了?”

信使说道:“台吉,不好了,我半途中遇到了大汗派来的信使,让你去增援巴彦乌拉。我把情况告诉了大汗的信使后,他就回克鲁伦巴尔和屯了。”

“怎么巴彦乌拉也遭到了汉人的攻击?”

“不仅是巴彦乌拉遭到了汉人的攻击,哈拉诺尔、巴彦图门都受到了汉人的进攻。”

额尔克听后明白了,最近几天自己不得不继续孤军奋战。硕垒大汗让自己去增援巴彦乌拉,可自己能离开吗?一旦自己离开,克鲁伦巴尔和屯(今温都尔汗)的大门就向大明国的军队敞开了。好在大汗的信使已知道自己也受到了大明军队的进攻,硕垒大汗一定会另外调派人马来增援自己的,可自己能坚持得住吗?考虑到大汗让自己去增援巴彦乌拉,他还是派人去了巴彦乌拉,向二王子察布里说明自己不能增援巴彦乌拉的原因。

信使离开后不久,尖兵向额尔克报告,大明军队正在退往宾德尔。

额尔克听了尖兵的报告后,心想明军的攻势势如破竹,怎么一下子退回去了?

额尔克不知道的是,郭辉翰得到了总部的最新命令。

七月二十三日,郭辉翰收到了从库页岛送过来的电报机、报务员。郭辉翰收到新式通讯设备后,就问报务员,余总有没有也拿到电报机?

报务员告诉郭辉翰,总部已派了另外一支部队去给余总送电报机了,可能还要等几天才能拿到电报机。

郭辉翰就让报务员给伯力发报,报告自己的进展情况。随后,郭辉翰就收到了总部的命令,八月五日起,到达蒙古高原的铁血军各部对敖尔告(今乌兰巴托)、克鲁伦巴尔和屯(今温都尔汗)、哈拉和林发起总攻。

郭辉翰收到总部命令后,就率部退到了宾德尔,在那里休整、准备物资。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