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586章 蒙古高原(4)

再造汉明 第586章 蒙古高原(4)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586章 蒙古高原(4)

巴特尔、额日斯带着3000多骑朝西南奔去。跑了几天后,终于到了巴彦乌拉。

察布里见巴特尔、额日斯双双来见他,忙问道:“二位台吉,你们怎么到这里来了?”

巴特尔说道:“我们的领地被汉人占了。”

“胡扯,汉人在几千里外的南方,他们怎么会来这里?”

“是真的,他们是从石勒喀河、额尔古涅河(即额尔古纳河)来的。”

察布里一听,忙问道:“他们来了多少人?”

“他们来了几万人,一路上都是他们的人,他们的武器凶险的很。”

“他们都有什么武器?”

“他们有枪,有炮,还有长生天的使者。”

长生天是萨满教的最高天神,在蒙古人的眼里,“成吉思汗”就受到长生天的保护,是长生天派给蒙古人的代表,尽管漠北蒙古人已信奉藏传佛教,但在蒙古人心里,“长生天”依然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谁要统一蒙古人的各部落,必须被蒙古人认为是长生天的代表才行,不然各部落都不会臣服。当年“林丹汗”想统一蒙古各部,可惜没被蒙古各部落承认,所以他失败了,最终逃到了青海草原。

察布里一听汉人有长生天的使者,忙问道:“长生天怎么会帮汉人?”

“这个我们就不清楚了,不知道是哪个台吉得罪长生天了。”巴特尔可不敢说前一阵子自己抢了别人的老婆。

“长生天是怎么帮汉人的?”

“长生天的使者飘在半空,指挥着汉人进攻我们。”

额日斯也说道:“对,对,我那边也是这样的。”

察布里听后心想,汉人来了几万人,还有长生天派来的2个使者帮着,怪不得你们打不过这些汉人。汉人既然来了,迟早也会来这里,仅凭自己的近万人,恐怕也不是有长生天罩着的汉人军队的对手。可究竟是哪个台吉得罪了长生天?得让父汗好好查查,于是对自己的一个亲信拉克森说道:“你赶紧去克鲁伦巴尔和屯,把这里的情况向父汗报告一下。”

拉克森得令后,立即骑上马向克鲁伦巴尔和屯(今温度尔汗)而去。

待拉克森走后,察布里又对自己的一个亲兵说道:“立即派人去周边警戒,一旦发现有汉人军队,立即向我报告。”

亲兵领命而去后,察布里问巴特尔、额日斯:“接下来,你们怎么办?”

巴特尔忙说道:“求二王子帮我们夺回失地。”

额日斯也赶紧说道:“对对,二王子一定能帮我们夺回失地的。”

察布里心想,你们俩嘴上说的好听,其实都想到我这里来躲风头,你们都归五弟统领,我可不敢随便接受你俩,不过现在大敌当前,你们俩带来了3000多骑,倒是可以好好利用,于是说道:“那我们先来商量一下,怎么反击敌人。”

在巴特尔、额日斯坐下喝酒时,察布里派人去哈拉诺尔,把巴特尔、额日斯的情况告诉五弟,以免五弟对自己产生误会,接着派人去请木扎勒宰桑、伊德勒宰桑。

在300公里外的克鲁伦巴尔和屯(今温都尔汗),硕垒正在和几个妣吉(即夫人)调着情。

在蒙古高原的东北部有一条河流,叫克鲁伦河,蒙语是“发扬光大”的意思,汉人曾称它为“弓卢水”、“饮马河”。它发源于狼居胥山(肯特山、布尔汗山)中部,从源头向南流出后折向东,注入达赉诺尔(也称呼伦湖、达赉湖),全长约1260公里,是额尔古纳河的源头之一。在下游,洪水期时,河宽在40-90米左右,水深在2米左右,可以通航几天,但在平时,由于克鲁伦河的水量不大,水深只有70厘米左右,只能通航平底小船,遇到枯水期时,每年还会断流几次,因此基本没有通航功能,上游倒是经常可以用来流放木排。

克鲁伦河两岸地势平坦,水草丰美,是蒙古人的传统牧场。“成吉思汗”就在这里成长,他统一蒙古高原后,曾把首府设在了克鲁伦巴尔和屯(今温都尔汗)。成吉思汗去世后,他的陵墓就归葬于克鲁伦河的某个地方,因此在蒙古人的眼里,克鲁伦河不仅是“蒙古人的母亲河”,也是蒙古人的“圣河”。

漠北喀尔喀蒙古硕垒部的营帐就设在克鲁伦巴尔和屯(今称温都尔汗)。

硕垒,出生于万历五年(1577年),是成吉思汗的第18代后裔,后从父亲谟啰贝玛那里继承了“鸿台吉”称号。崇祯七年(1634年)林丹汗去世后,他的正宫福晋娜木钟(也称嚢嚢皇后、囔囔福晋,即娘娘)第一个投降了皇太极,并嫁给了皇太极。娜木钟是硕垒夫人阿海的妹妹,也即硕垒与林丹汗是连襟关系,因此林丹汗称“大汗”后,硕垒投靠了林丹汗。硕垒原有七大部落,分别是和罗部、库里叶部、绰虎尔部、库克亦特部、合答斤部、巴尔虎部、兀良哈部。由于硕垒的三伯父无子嗣,硕垒的三伯父去世后,他又继承了三伯父的一部分土地和人口,如巴特尔、额日斯、苏合、苏古尔特、哈布日等,实力有所增长。林丹汗死后,察哈尔部的很多人又投靠了硕垒,如浩齐特部的诺蒙达、乌珠穆沁部的凌奎、苏尼特部的朝尔、阿巴嘎部的多尔济,阿巴嘎纳尔部(也称阿巴哈纳尔部)的诺密特默克图干脆带着整个部落的1万户投靠了硕垒。察哈尔部的几个部落投靠他之后,就觉得人多势众,声势浩大了。于是,在察哈尔部几个台吉、宰桑的鼓动下,经札萨克图汗、土谢图汗同意,在哲布尊丹巴多罗那他的主持下,硕垒称汗了。此后,硕垒在致林丹汗遗孀、后金皇太极的信件中就称自己是“马哈撒马蒂车臣汗”,简称“车臣汗”(注:“车臣”在蒙古语中是“英明”的意思)。在漠北喀尔喀三部中,硕垒是最后一个称“汗”的。崇祯八年(1635年),嚢嚢福晋嫁给了皇太极后,硕垒与皇太极又成了连襟关系。于是,硕垒为了搞好与后金的关系,就致信皇太极,并送上了骆驼和马匹。崇祯十一年(1638年),漠北喀尔喀三部正式与清廷建立了每年进贡一匹白骆驼、八匹白马的“朝贡关系”,简称“九白之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硕垒有十一个儿子,除幼子尚未成年外,其他十子分别为长子麻察里,次子察布里,三子拉布里,四子本巴,五子巴布,六子绰斯喜布,七子巴特玛什,八子车布登,九子阿南达、十子布达扎布。硕垒称汗后,将他的十个儿子分封各地,将继承过来的原三伯父的几个台吉、投靠他的原察哈尔部的几个台吉也封了地,这样他手下一共有21个台吉、51个鄂托克宰桑,部众约有15万人。历史上,漠北蒙古依附清朝后,就是根据硕垒汗21个台吉的领地划分了21个旗,后来硕垒汗的幼子成年后,清廷给硕垒汗又增设了2个旗,变成了23个旗,54个宰桑。

尽管巴特尔、额日斯、苏古尔特、苏合、诺蒙达、凌奎、朝尔、多尔济、栋伊什喇布等原属于原硕垒三伯父、原察哈尔部那边的台吉,不是硕垒的儿子、老部下,但他们的姓氏都是“博尔济吉特氏”(即孛儿只斤氏),属于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

硕垒刚刚端起一杯三福晋给他倒的酒,门外一个亲兵闯了进来,向他报告:“大汗,阿木尔、阿尔斯楞在外面求见,说是有重要军情。”

硕垒的嫡妣吉给他生了2个儿子,一个是长子麻察里,一个是五子巴布。麻察里的驻地在巴彦图门(也称克鲁伦,今称乔巴山),巴布的驻地在哈拉诺尔(今在俄罗斯境内)。阿木尔是麻察里的亲信,阿尔斯楞是巴布的亲信。硕垒一听二个儿子派亲信来了,就说道:“让他们进来吧。”

他俩进来后,只听阿木尔说道:“大汗,不好了。”

硕垒忙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阿木尔说道:“东边来了数万汉人军队,大王子的人已与他们干起来了。”

阿尔斯楞也说道:“大汗,北边也来了好多大明的军队,已占领了哈拉诺尔。”

硕垒部里也有汉人,那是替蒙古人打铁、织布的奴隶,所以他对汉人并不陌生,但一下子来了数万汉人军队,那就出大事了,忙问阿木尔:“汉人军队在几千里外的南方,他们怎么会来这里的?不会是多尔衮的汉八旗吧?”

阿木尔答道:“大汗,他们真是大明国的军队,是从石勒喀河、额尔古涅河进来的。”

“胡扯,石勒喀河、额尔古涅河是大清的地盘,汉人怎么进得来?”

“摄政王带兵进关后,后方空虚了,被汉人钻了空子。”

摄政王多尔衮率兵入关,硕垒也是知道的,所以额尔古涅河的东岸几乎没人了,要不是有点恐惧多尔衮,他都想派人渡过额尔古涅河,占据对岸的草原了。可他就是想不通,汉人哪来的本事千里迢迢越过大清国的地盘来到了这里?就又问道:“汉人哪来这个本事?”

“大汗,究竟是怎么回事,还是以后再去搞清楚吧,我们快顶不住了,得想想办法。”

“说说具体是怎么回事?”

“几天前,大王子的人发现汉人军队沿着额尔古涅河坐船进来了,他们的速度很快,雅丹台吉、朝尔台吉就率部和他们干了起来。可他们的火器凶险的很,比多尔衮手下的汉八旗还要厉害,没几个汇合就干掉了我们1000多人,他们现在都逃到了巴彦图门,大王子把他们安置好后,已在做着迎战准备,并让我来这里禀告大汉。”

阿尔斯楞也说道:“大汗,大明军队是从鄂嫩河、乌鲁伦桂河过来的,五王子带着苏古尔特、哈布日退到古尔班扎噶勒后,派我来禀告大汉。”

硕垒问道:“有巴特尔、额日斯、苏合的消息吗?”

阿尔斯楞说道:“没他们的消息,估计已遭不测。”

硕垒心想在音果达河、鄂嫩河、额尔古涅河地区放牧的巴特尔、额日斯、苏合、苏古尔特、哈布日、雅丹、朝尔,七部加起来也有2万多骑,四个部落已失败了,三个部落没了消息,看来不能小看这支汉人军队。于是对阿木尔、阿尔斯楞说道:“你们立即赶回巴彦图门、古尔班扎噶勒,告诉大王子、五王子,一定要给我守住,我马上调几万人马增援你们。”

阿木尔、阿尔斯楞得令后,就匆匆离开了,分别回了巴彦图门、古尔班扎噶勒。

阿木尔、阿尔斯楞离开后,硕垒心想,大明军队除了会进攻巴彦图门、古尔班扎噶勒外,肯定还会进攻巴彦乌拉,也会从南部进攻塔木察格布拉格、马塔德、西乌尔特后,对我克鲁伦巴尔和屯(今温都尔汗)进行迂回包围。明军的主力肯定是沿着克鲁伦河过来的,自己应该集中兵力消灭这股主力。消灭了克鲁伦河方向的主力后,就能反击北部、南部的明军。北部的明军将会受到我们从巴彦乌拉、古尔班扎噶勒、巴彦图门三个方向的进攻,最终不得不沿着鄂嫩河逃入尼布楚草原,茂明安部南迁后,那里人烟稀少,明军就会陷入缺衣少食的境地;南部塔木察格布拉格、马塔德、西乌尔特方面的明军在被切断退路后,要么逃入南部半干旱的戈壁地区,到了那里他们就会饿死、渴死,要么逃到东部多尔衮控制的地盘,那里也会有数万大清的骑兵等着他们。

硕垒思考好后,把亲信宝力德喊了过来,然后对他说道:“立即通知额尔克台吉携5000精兵增援巴彦乌拉,协助二王子守住巴彦乌拉;通知伊勒登台吉携5000精兵增援古尔班扎噶勒,协助五王子守住古尔班扎噶勒;通知哈儿哈图宰桑携3000精兵增援马塔德,协助七王子守住马塔德。立即通知其他各部携精兵到巴彦图门集结。”

宝力德得令后,说道:“是。”

宝力德离开后,硕垒背着双手在营帐里走来走去,最后觉得还是不放心,就对亲兵头目斯坎巴日说道:“你马上去一趟哈拉和林,请衮布大汗派兵来增援巴彦图门。”

斯坎巴日得令后,立即骑上马,向西而去。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