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598章 大学堂竣工

再造汉明 第598章 大学堂竣工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598章 大学堂竣工

经大华公司建筑分公司的努力,新建的“苏州大学堂”终于竣工了。今天的天气没有以往那么热,不仅有风,天空还飘起了久违的云朵。

自从朱由检来到苏州种田后,刘万禄就没在公司里上过班,天天陪着太上皇下地干活,不仅教朱由检怎么犁地、翻土,也教他怎么拔秧、插秧、耘稻、拔禆草。

插秧一个月后,水稻就进入了分蘖期,这时,就需要耘稻。苏州农村就会用带齿的耥耙在稻行间来回推拉,一边疏松土壤,一边耙除杂草;或直接用手、足扒松稻根周围泥土,并把杂草捺入土中,使稻株四周土松草净。

禆草是一种生长于沼泽地、水沟边、水稻田里的杂草,秆高通常能长到150厘米,没长成时很像水稻,与水稻争抢土壤里的养料,中医上可以把禆草根、禆草籽入药,用于调经止血、益气健脾,但对于水稻来讲,却是有害杂草,需要拔除。尽管禆草苗与水稻秧很像,但草茎光滑无毛,叶子呈线型,无叶舌,叶片光滑、边缘粗糙,多见过几次后,还是容易识别的。

由于朱由检铁了心要种地,刘云龙就特意给他配了一台拖拉机。现在,朱由检不仅学会了开拖拉机,也学会了识别禆草。经一个多月的劳作,朱由检的肤色黑了很多,走到大街上,绝对不会被人当作太上皇。

在苏州葑门内,太上皇朱由检、国子监祭酒蒋德璟、兵部侍郎金铉、太医院院使吴有性、苏州巡抚左懋第、苏州知府曹毅明、苏州府教谕朱士若、吴县知县吴梦白、长洲知县李实等正在给“苏州大学堂”举办竣工典礼,参加典礼的还有“苏州大学堂”校长刘云龙,国子监司业兼苏州大学堂副校长吴颜谦、时匡,国子监监丞倪用宾,国子监博士柳进贤、华昱生、陶弘阳、毛为光、顾炎武、黄宗羲、冒辟疆、阿斯福诺、弗朗哥等。

几个工人用彩绳把“苏州大学堂”匾额小心翼翼的吊了起来。这块匾额原先是挂在“乐益学校”的,今天该把它挂在这里了。匾额吊起来后,苏州建筑公司干事岑仲林站在门楼下,亲自指挥工人把匾额摆正。当工人用“金钉”把匾额固定好后,孙云球、刘云豹等几个学生点起了鞭炮、炮仗,锣鼓声中,舞狮队也跳起了狮子舞。

竣工典礼刚结束,天空落下了几滴小雨。

朱由检对刘云龙说道:“看来你说的很对,旱了二个月后,天还真下雨了。”

刘云龙看了看天空,说道:“太上皇,这是暴雨的前兆,我们该从抗旱,变为抗涝了。”

“长山河、淮安灌溉总渠修好了嘛?”

“我们施工的闸站都已竣工,把围堰炸掉后,就能通水了。”

“不错,我来建议朝廷给你、黄敏骏、路振飞记大功。”

“我就不用记功了。”

“你不要功劳,你下面那些干活的就不要功劳了吗?”

“我会给他们发奖金的。”

“给他们发奖金是你公司内部的奖励,朝廷层面还是要给他们记功的。”说完,朱由检又问左懋第:“你们抗涝的准备工作做好了吗?”

左懋第说道:“禀太上皇,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每个村都准备了2台水泵,邻近河岸的田埂都已筑好了3尺高的堤坝。”

“嗯,不错。只要熬过了这一关,明年的军粮就够了。”然后,朱由检又问道:“城市做好了抗涝准备吗?”

“为防止城市遭淹,我已下令每个城市备足草包、水泵。为防止遭淹后发生瘟疫,我也下令各府都备足了药品。另外,新招的60万新兵也随时准备抗涝。”

曹毅明补充道:“禀太上皇,我们苏州城备好了10万只草包,30台水泵,疏通大运河、元和塘、娄江、吴淞江的20万难民也没撤离,他们随时可以投入抗涝排涝工作。另外,我们根据以往的经验,已将城内所有枯死的树枝锯掉,对破旧的房屋进行了加固。”

“嗯,可千万别因为涝灾,导致无辜的人员死亡。”说完,朱由检问左懋第:“60万新兵的武器装备,采购好了吗?”

左懋第看了看刘云龙,说道:“禀太上皇,刘总的兵工厂一直在加班加点为我们生产武器装备,已提供了20万人的武器装备。”

刘云龙说道:“义父,到十月底还能为40万新兵提供武器装备。”

“好。明年我要回北京去看看。”

刘云龙说道:“只要能战胜这次水灾,明年你一定能回北京。”

左懋第忙表态道:“我们一定能战胜这次水灾。”

在护送朱由检回沧浪亭的路上,蒋德璟对刘云龙说道:“你对苏州大学堂的这一届毕业生有什么安排?”

蒋德璟说的“苏州大学堂这一届学生”,指的是乐益学校的这一届毕业生。刘云龙听蒋德璟问起这个事,就说道:“他们中有的将留在苏州大学堂任教,有的将去各研究所,其余的将被分配到有关厂矿。”“你慢点做安排。”

“为啥?”

“既然苏州大学堂是国子监的分监,他们就是‘天子门生’,他们的去向就容不得你做主了。”

“都由你做主?”

“我也做不了主。吏部的方岳贡在向我要人呢,你把这一届学生的名单以及他们的学习成绩单交给我。”

“行,明天我就把名单、成绩单交给你。”说完,刘云龙又问道:“方大人向你要多少人?”

“要了十几个人。”

“是哪些部、院要人?”

“朝廷准备在工部成立农政院、工政院、矿政院,主管全国的农业、工业、矿业,这些主事都得从你这里要人。”

“农政院、工政院、矿政院主事的人选有了吗?”

“我哪知道?主事的人选都得由皇上定夺,这都是机密。”

“主事的都是什么品秩?”

“据说都是正三品,与各部的侍郎一样的品秩。”

刘云龙听后,心想朝廷对几个新成立的机构还是非常重视,于是说道:“我先替他们谢谢你了。”

“别谢我,要谢也得谢皇上。”说完,蒋德璟又问道:“这次苏州大学堂的招生考试题,你们在准备了吗?”

自上次给乐益学校挂牌后,国子监就准备在全国范围内招收新生,考虑到有些考生处于边远地区,因此将招生考试定在明年正月初七。考试地点也不设在南京贡院,而是设在苏州。

尽管这次考试面向全国招生,但试题并不是由国子监出题,而是由苏州大学堂的老师来出。

刘云龙指了指吴颜谦、时匡,说道:“5天前,吴校长、时校长就已在组织出题了,等出好题后,由你们来审卷。”

蒋德璟就说道:“你们出的卷,我们也不懂,还是一起审卷吧。”

“也行。”

“不过,凡出卷人、审卷人在出卷后,得住在国子监预定的客栈内,一律不得外出,未经许可,不得接待任何访客。违者,杀无赦。”

“明白。为了保密,这是必须的。”

蒋德璟又对曹毅明说道:“曹大人,年底全国各地的考生会陆续到达苏州,到时麻烦贵府对他们的生活予以照顾。”

曹毅明说道:“蒋大人,请你放心,本府会给城内所有客栈下发通知,要求他们不得涨价。为保证考生在考试前的生活不受影响,苏州府将在六大城门设置‘便利店’,专门给持有‘准考证’的学生提供特价伙食,另外,为保证考生能有安静的环境复习功课,我们会责令苏州府学、吴县县学、长洲县学及各大书院,对考生全面开放。”

刘云龙补充道:“我会通知‘国医馆’、‘厚德堂’的郎中为考生提供免费医疗。”

蒋德璟听后,说道:“太好了。”

金铉见蒋德璟说完后,就对刘云龙说道:“兵部要在你习武堂的基础上成立军政大学堂,你也得把这一届的毕业生名单及学习成绩单报给我。”

刘云龙说道:“行,明天我也把习武堂毕业生的名单报给你。”

“你对整编招募的新兵有何建议?”

刘云龙想了一下,说道:“可以考虑建立京卫军、虎贲军、威武军、背嵬军、泰山军,重建卢象升的天雄军、袁崇焕的关宁军。”

“每支军10万?”

“每支军2万人足矣,其他部队负责后勤和治安。”

“我回南京后,会把你的建议禀告郑大人的。”

刘云龙又问吴有性:“吴大人,你不会也是来向我要人的吧?”

吴有性听后,笑着说道:“算你聪明,太医院准备在你国医馆的基础上成立医学院。”

“朝廷的医学院不会全部用吴门医派的教授吧?”

“哪能呢?我们汉家医派多着呢,医学院除了聘用吴门医派的教授外,还准备聘用岭南、齐鲁、湖湘、川蜀等医派的教授,这样才能博采众长。等学生们毕业后,太医院准备在全国各地开办医院,让老百姓看得起病。”

“这些学生也得三年后才能上岗。”

“我明白你的意思。我的医学院准备向你学习,也开办短期班。这些短期班的学生毕业后,派到全国各地的乡村,他们看一些小毛病应该是没问题的。”

刘云龙听后心想,只要朝廷能争取到民心,今后长江以南就能稳定下来。

在苏州沧浪亭,张大妹正在给家里打电话。

这段时间,张大妹有事没事就往沧浪亭跑,与周太后一起教张皇后、袁贵妃、方贵妃、沈贵妃绣苏绣。张大妹与守卫沧浪亭的锦衣卫也成了熟人,锦衣卫头目姜枫每次看见张大妹来后,都亲自陪着她,走到几个皇后、妃子的屋里后才离开。

左懋第的小妾张淑,曹毅明的夫人沈艳娥也经常到沧浪亭,明着是学苏绣,实际上也是陪太后、皇后、贵妃聊天解闷。自左懋第做官后,左懋第的正妻刘氏一直在老家莱阳照顾婆婆,没能随夫来苏州,因此日常照顾左懋第起居的只有小妾张淑。

张大妹见外面下起小雨后,就拿起装在周太后屋里的电话,问金嫂,晒在外面的衣服收了没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金嫂在电话里告诉张大妹,晒在外面的衣服都收好了。

张大妹这才松了口气,放下了电话机。

张淑见张大妹放下电话后,说道:“有电话机就是好,有事打个电话就行,省得跑来跑去了。”

袁贵妃说道:“就是,晚上没事时,我和方妹妹、沈妹妹就用电话机聊天,一聊就是半个时辰。”

方贵妃说道:“要是我娘家也装上电话机多好,这样我就能随时和爹娘说话了。”

沈艳娥说道:“刘总不是说过了吗,今后全国都会通上电话线,到那时,你想找谁聊天都可以。”

沈贵妃问道:“等我老家陕西装上电话机,这得等到猴年马月呀?”

张皇后说道:“我家干女婿说了,明年就能打败李自成、张献忠、多尔衮了,到时我让他先把电话线通到陕西去。”

周皇后见张嫣说起了刘云龙,就看了看张大妹,说道:“记得刘云龙曾说过,七月底、八月初会有暴雨,现在下起了小雨,该不会真来暴雨了吧?”

张大妹说道:“干了这么久,再不下雨的话,河水都要干涸啦。”

张淑问张大妹:“听我家男人说,这次下暴雨的话,可能苏州城都会被淹,会这样吗?”

张大妹说道:“我也不太清楚,反正我听阿龙在关照各矿、厂、铺、农场做着抗涝准备。”

于是,几个女人开始聊即将到来的暴雨。

......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