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599章 宋琬从军

再造汉明 第599章 宋琬从军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599章 宋琬从军

苏州大学堂”竣工典礼后,刘云龙就留在家里,继续审阅学生的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今天是七月二十八日,外面在下着中雨,刘云龙在家审阅的是最后两个毕业设计—— “飞艇”设计、“汽轮机”设计。

飞艇可充填的气体有氢气、氦气,但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在空气中的比例太小,而水分解时可以获得大量氢气,因此学生们在设计时,利用的就是氢气。氢气的密度为0.089克/升,只有空气密度的十四分之一,在后世也是飞艇、氢气球的主要充填气体,但氢气的缺点是容易燃烧,要保证飞艇的安全可靠性,除了要避免明火外,还要防止驱动轴旋转时产生的高温引燃氢气,因此要有隔热措施。

刘云龙在审阅“飞艇”设计图纸时,袁时中、郝太极冒雨来找他。这两天,江南地区已是风雨交加,河水猛涨。袁时中、郝太极向刘云龙报告,在西伯利亚各地的铁血军进展顺利,袁时泰已到达布尔津河口,再过几天,各部就能对喀尔喀蒙古发起总攻了。

刘云龙听后点了点头,说道:“多尔衮手下只有十几万人马,把喀尔喀部蒙古人赶进塞内后,多尔衮就能增加10几万人马。要不了多久,李自成、张献忠就会彻底毁灭。”

“要是多尔衮不去进攻李自成、张献忠,而是直接南下呢?”

“多尔衮会允许自己的背后有威胁吗?”

“那肯定不会,除非他和李自成、张献忠联合起来。”

“李自成在山海关、正定被多尔衮杀得人仰马翻,损失了几十员大将,他还会与多尔衮联合吗?”

“李自成与张献忠会联合吗?”

“他们两个是死敌,迟早会大打出手。”

“他俩会互相打起来?”

“张献忠很快就会攻打成都,一旦成都失守,四川盆地将全部落入张自忠之手。四川盆地的北边是汉中,而汉中守军早已投降了李自成,你说张献忠会允许李自成对成都平原虎视眈眈吗?”

郝太极听后明白了,成都平原周围都是崇山峻岭,北有秦岭大巴山,西南有云贵高原,东边有巫山,西边有青藏高原,而汉中盆地位于秦岭和大巴山之间,无论是出川北上的军队,还是从西安南下征服川蜀的军队,都必须占领汉中。当年诸葛亮在隆中和刘备分析天下大势的时候,就说过“一个根据地,二个门户”,这个根据地就是成都平原,二个门户就是荆州、汉中,荆州掌东,汉中掌北。同样,张献忠夺取成都平原后,如想安稳地守住成都平原,确实不会允许李自成占据汉中,他必定会派兵夺取汉中。

刘云龙见郝太极明白后,就问郝太极:“徽州那边生产的新式枪支、大炮,试用情况怎么样?”

沈阿毛在徽州已生产了一批后装式枪支、大炮。后装式枪支为仿造后世的“三八大盖”,口径6.5mm,有效射程达到400米,最大射程达到2000米,弹匣容量5发子弹,每分钟可发射35-40发子弹,步军使用的步枪长1276mm,装上刺刀后,枪长1670米,骑兵使用的马枪长955mm,装上刺刀后长1347mm。后装式大炮就是把以前前装式的加农炮、榴弹炮、步兵炮改成了后装式,75mm加农炮的有效射程从7公里提高到了8.5公里,每分钟可发射15发炮弹;75mm榴弹炮的最大射程从4公里提高到了7.5公里,每分钟可发射5发炮弹;70mm步兵炮的最大射程从1.5公里提高到了2.7公里,每分钟可发射8发炮弹。徽州兵工厂也将105mm加农炮、105mm榴弹炮改成了后装式,105mm加农炮炮管长4.725米,其重量为3.7吨,左右射界正负6°,俯仰角-5°——45°,炮弹重量15.5公斤,最大射程18公里;105mm加农炮,其重量为2.1吨,炮管长2.941mm榴弹炮,左右射界正负6°,俯仰角-5°——45°,炮弹重量15.5公斤左右,射速每分钟7发,最大射程12.3公里。沈阿毛生产的这些武器运到习武堂后,由学校的师生试用。

郝太极见刘云龙问起新式枪炮,忙说道:“这些武器试用下来,都觉得很好。”然后问道:“听说沈阿毛还在生产马克沁机枪、迫击炮,那是什么枪炮?”

刘云龙告诉郝太极:“马克沁机枪是一种可连续发射子弹的枪支,比如每分钟发射600发子弹,所以把它称为‘机枪’。迫击炮是榴弹炮的一种,仰角可以达到85°,但它比榴弹炮、步兵炮更轻便,只需要炮身、炮架、底座和瞄准具,发射的炮弹不需要弹筒,而是直接发射带尾翼的炮弹,每分钟可以发射30多发炮弹。”

“每分钟600发子弹、30发炮弹?还有谁能挡住我们?”

“所以我们明年就能灭了李自成、张献忠、多尔衮。”

“机枪、迫击炮啥时候能定产?”“我给沈阿毛的计划是十月底定型,十一月生产。”

“这些新式武器要装备给朝廷新组建的部队吗?”

“朝廷现在经费紧张,新组建的部队还是继续使用前装式的燧发枪、大炮吧。”说完,刘云龙问道:“给秦良玉的武器装备准备的怎么样了?”

自刘云龙建议朝廷任命秦良玉为四川巡抚后,刘云龙就准备给秦良玉组建一支2000人的新军。郝太极忙说道:“预计八月半前就能准备好了。”

边上的袁时中问道:“刘总,我们给秦将军运送军火的船舶,万一被左良玉劫了,咋办?”

刘云龙说道:“运送军火的船舶必须要有舰船护送,而且要以朝廷的名义运送。如我们的船舶过武昌时,左良玉敢派船拦截,坚决消灭。”

“这不是和他撕破脸了吗?”

“他都敢拦截朝廷的货船了,我们还怕和他撕破脸?必要时,可以将左良玉的所有舰船击沉,以免后患。”

“明白了。”

郝太极见刘云龙正在审阅“飞艇”图纸,又问道:“刘总,你说这个飞艇真能装备给部队?”

刘云龙说道:“等我们造出‘飞艇’后,当然能装备给部队,组建‘空军’。”

“空军?”

“嗯,我们可以利用飞艇,在空中向地面上的敌人射击、扔手掷弹。敌人逃到哪,我们就能追到哪,你说这样的部队是不是‘空军’。”

“真有你的,又是仙娘告诉你的?”

“仙娘可没告诉我组建空军。不过,学生们都能设计出‘飞艇’了,我们就不能把眼光稍微扩展一下?”

“你说的总有道理。我们什么时候能组建空军?”

“等设计过了关,就能安排生产飞艇。预计年底就能组建空军了。”

“那你说的飞机呢?”

“飞机暂时还设计不出来,得等以后再发展。”

袁时中听后,说道:“我们还要飞机干嘛?有了飞艇,敌人见了,吓都吓死了。”

刘云龙说道:“话可不能这么说,技术要随理论的进步而发展,谁留在原地踏步踏,谁就会落后。再说,飞艇的活动半径、火力远远不如飞机。”

“飞机的活动半径有多大?”

“至少300公里,而飞艇就飞不了那么远。”

“300公里?今后在南京放一架飞机的话,就能覆盖整个南直隶了。”

“对,所以我们迟早要把飞机造出来。”

“我活着能见到飞机吗?”

“能。”

“好,等你造出飞机,我一定要第一个开飞机。”

郝太极说道:“你第一个开飞机的话,你让刘总怎么办?”

袁时中忙说道:“那,刘总第一个开飞机,我第二个,你第三个。”

刘云龙笑着说道:“到时,我们几个一起开。”然后,刘云龙问道:“现在河里的水位是多少?”

袁时中说道:“下了2天雨后,河里的水位已恢复到了干旱前。再下暴雨的话,河水将很快漫过河堤。”

“这二天下的雨是台风前兆,预计今明二天台风就会在附近沿海登陆。我们新招的2万新兵,都各就各位了吗?”

“他们都在东太湖严正以待。”

“抗涝物资充足吗?”

“草包、水泵、铁锹、铁锤、救生圈、手电筒等都已准备好了。”

“好,明天我们一起去东太湖。”

几个人正说着,家丁卢兆雄进来报告,李岩来了,还带来了一个叫宋琬的朋友。

刘云龙心想,李岩冒雨前来,一定有重要情况,于是对卢兆雄说道“卢叔,你让他们进来吧。”

李岩进来后,把宋琬介绍给了大家认识。

刘云龙听说宋琬是宋应亨的儿子,就把去年清军攻打莱阳城时,宋应亨怎么殉国的过程告诉了宋琬。

宋琬尽管已从《姑苏新报》的报道中,看到过莱阳城军民是怎么抗击清军的,这次听了刘云龙的叙述后,更清楚了父亲的殉国过程。

当宋琬提出要去《姑苏新报》当记者时,刘云龙问道:“你愿意从军吗?”

宋琬问道:“我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能当兵吗?”

“当然能。我的铁血军中有书吏,是部队中的文职官员,需要你这样的书生。”

“好,那我就加入你的铁血军。”

“你从军后,坚持出操锻炼,就能很快成为一个真正的军人。”

“我一定加强锻炼,尽快成为一个真正的军人。”

刘云龙又问李岩:“你还有其它事吗?”

李岩说道:“有。”

于是,李岩就把他在吴江了解到的情况告诉了刘云龙。

刘云龙听了李岩的汇报,想了一会儿,对李岩说道:“你把陆醇儒的情况写成一篇报道,发表在《姑苏新报》上,我相信左懋第、曹毅明看到报道后,会处理陆醇儒的。”

李岩问道:“徐文爵的情况呢?”

“徐文爵的情况有待进一步调查,所以暂时需要保密。”

“知道了。”

刘云龙见李岩明白后,就让卢兆雄去把王海青叫来。袁时中、郝太极知道刘云龙把王海青叫来,一定有重要事情,就与李岩、宋琬一起离开了。

李岩直接去了报社,宋琬跟着袁时中、郝太极去了铁血军总部后,到金声的总书吏部报到,成了铁血军的一名文职军官。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