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600章 东林书院

再造汉明 第600章 东林书院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600章 东林书院

王海清来后,先向刘云龙汇报道:“大师兄,北京来电,德王朱由栎降清了,洐圣公孔胤植与清廷来往密切,一群钱谦益、吴伟业的弟子跑到无锡东林书院哭闹,要求朝廷释放钱谦益、吴伟业。”

自大华公司生产了电报机后,刘云龙也给王海清以及在南京、九江、汉口、扬州、淮安、济南、北京的谍报人员送去了电报机,这几个人有了电报机后,一有情况,就用电报机向王海清汇报,因此王海清已能很快地收到他们发来的情报。西安由于路途较远,谍报负责人秦伯阳暂时还没收到电报机、报务员,与王海清的联系使用的还是信鸽。

朱由栎并不是德王的直系后人。崇祯十一年(1638年),多尔衮率清军入关劫掠,次年正月攻下了济南,德王朱由枢及儿子被俘,并被带回辽东。朝廷考虑到藩国不可一日无主,就在德藩旁系的宗人中,选定了朱常澍的次子朱由栎(朱由枢的堂弟)承袭德王。崇祯十五年(1642年),阿巴泰率清军劫掠山东时,朱由栎逃了出来。今年四月,李自成令降将郭升南下后,朱由栎投降了李自成。清军入关,将李自成赶出了北京,多尔衮先令李率泰率清军进入山东,后派巴哈纳进入山东,郭升不得不退出济南,济南遂被清军占领。六月,朱由栎就投降了清军。

孔胤植是孔子的六十四世孙,泰昌元年(1620年)入继孔府大宗,天启二年(1622年)正式被朝廷册封为“洐圣公”。今年四月,李自成攻陷北京消息,孔胤植得到消息后,就在府邸里供奉了大顺国永昌皇帝龙位,郭升进入山东后,孔胤植向大顺献上了马匹、银两,并跪迎大顺印信。清军进入山东后,孔胤植就派人与多尔衮接触,准备降清。

东林书院位于无锡县龟山,又称“龟山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元军入主中原时毁于战火。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无锡人顾宪成、高攀龙被罢官后,回到家乡讲学,恳请无锡地方官修复东林书院,经无锡县府批准后,当年就修复了“东林书院”。天启年间,以魏宗贤为首的“阉党”将与“东林书院”讲学者有联系的正直官员统称为“东林党”,并加以迫害,“东林书院”也被拆毁。朱由检即位后,惩处了“阉党”,并为蒙冤的“东林党人”予以平0反,“东林书院”也于崇祯二年得以修复。其后,东林党人开始不断把持朝政,最后沦落为“江南大地主”的代言人,反对收取矿税、反对收取工商税,钱谦益就以“东林党”魁首自居。现任东林书院山长是吴道行。历史上,清军占领江南后,吴道行回到岳麓山,绝食而亡。

吴道行,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生于湖南善化(今望城),年轻时因历次乡试无果,就断绝了仕途,一生以讲学为业。崇祯六年(1633年)被聘为长沙岳麓书院山长,崇祯十四年高世泰任湖广按察使佥事提督学政时,与高世泰成为至交。吴道行最大的功绩就是培养了王夫之(与顾炎武、黄宗羲齐名)。崇祯十六年,高世泰任期满回无锡,在东林书院讲学,力聘吴道行来做书院山长,于是吴道行离开长沙,来到无锡,就任东林书院山长。

刘云龙听了王海清的话后,说道:“上一代德王就降了清,朱由栎降清也没必要大惊小怪的。”

王海清问道:“那孔胤植呢?”

“估计他也快降清了。”

“他要降了清,对我大明打击也太大了吧?”

“曲阜孔府降了清,确实会致大批文人士子降清,不过也没关系,自南宋后,孔府就分南北两支,朝廷只要稳住在衢州的孔府南支,就能拥有儒家的一半天下。”

“可毕竟曲阜才是儒家正统。”

“什么叫正统?孔胤植降清后,他就成了满人的工具,在汉人眼里,衢州的孔家就成了正统。”

王海清听后点点头,又问道:“那么多的士子去东林书院哭丧,想干嘛?”

“朝廷将择用一批有能力却没举人、贡士、进士身份的人做官,抢夺了这些文人士子的权益;即将开考的“苏州大学堂”招生考试,也与科举制格格不入;苏州抚境内将大地主的田地分给无地农民,得罪了多少大地主?这些文人士子去东林书院,无非是借哭丧的机会,反对朝廷试点的‘新政’。朝廷一旦屈服于他们,释放了钱谦益、吴伟业,今后就甭想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新政’。”

“朝廷实施的新政不是蛮好的吗,他们干嘛要反对?”

“朝廷的新政,触动了他们的既得利益,他们当然要反对。如他们仅仅是哭丧,还没啥可怕,就怕他们搞‘串0联’。”

“串0联?”

“就是与复社、浙党、楚党等党派中反对新政的人联合起来,最可怕的是他们与军队中反对新政的人串通一气。”

“他们与军队串通起来,那不就乱套了吗?”“所以你要让南京、扬州、淮安、九江、武昌的谍报人员,关注一下有没有东林党人与军队接触。”

“知道了。”说完,王海青问道:“你叫我来,有啥事?”

“南京徐弘基家,你们监视了没有?”

“徐弘基家一直由锦衣卫的人在监视着,我们没有派人监视。”

“徐弘基的二儿子徐文爵在吴江赵田村一带活动,据说还与军人有密切来往。你暗中派人去调查一下。”

“好,明天我就派人去吴江。”

王海清走后,刘云龙把顾炎武、黄宗羲叫了过来。

顾炎武、黄宗羲来后,刘云龙说道:“你们在《姑苏新报》上发表的有关朝廷实施新政的评论文章写得很好,但现在有件事得麻烦你俩去处理一下。”

顾炎武问道:“什么事?”

“你们和东林书院的吴道行、高世泰熟吗?”

“吴老前辈只是听说过,还没见过。”

“这么说你们是见过高世泰的?”

“我们都听他讲过学。”

“好。你们去一趟东林书院,与在那里的士子文人辩论一下朝廷新政的利弊。”

“搞辩论?”

“一批士子文人去东林书院苦闹的事,你们应该听说过了吧?”

“嗯,前天才刚刚听说。”

“那些士子文人是受了部分东林党人的蛊惑才去书院的。你们去后就与他们讲清楚朝廷为啥要实施新政。”

“懂了。”

顾炎武、黄宗羲走后,刘云龙开始审阅最后一个毕业设计——“汽轮机”。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