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622章 御驾亲征(5)

再造汉明 第622章 御驾亲征(5)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622章 御驾亲征(5)

朱慈烺在刘云龙、刘文炳、鲁之域陪同下,来到了锦州城。早已在城内的陈子龙、吴志葵、李鸿雷等候在南门。

朱慈烺问陈子龙:“辽东半岛的灾情怎么样?”

陈子龙报告道:“经冯总督的协调,辽东半岛的全体军民都投入抗洪,现在已安然渡过洪灾。冯总督还留在旅顺,处理后事。”

“这么说,今年辽东半岛的军民不会挨饿了?”

“陛下,今年不仅辽东半岛的军民不会挨饿,整个辽东的军民都不会挨饿。”

“到时我就给你们记功。”然后,朱慈烺问道:“锦州城有损失吗?”

陈子龙向朱慈烺报告:“由于布达奇逃离了锦州城,所以锦州城没受到任何损失。”

朱慈烺问道:“抓了多少俘虏?”

“连伤员在内,共抓了1603人。”

朱慈烺问吴志葵:“我们损失了多少人?”

吴志葵汇报道:“陛下,虽然我们几乎全歼了布达奇部,但我们都是新兵,伤亡了400多人。”

朱慈烺说道:“自己伤亡400多人,全歼敌人3000多人,属于大胜,你也不用太自责。朕给你们记功了。”

“谢陛下。”

朱慈烺又问陈子龙:“部队按计划去长城几个关口了吗?”

陈子龙继续汇报道:“禀皇上,刘忠嗣已率部去了十八盘、青山口、清水明月关,王继超已率部去了喜峰口、潘家口、龙井关、大安口,曲登斌已率部去了马兰峪、黄崖关、墙子岭、古北口,防止清军翻越长城进攻关外。”

十八盘长城位于今抚宁县城北37公里,由于是抚宁县与青龙县的界岭,因此今十八盘长城又称为“界岭口”。长城沿界岭口东、西山势扶摇直上,在制高点上各修筑有呈扇面的墩台,分别称为“金台”、“银台”。

界岭口以东是箭杆岭关,以西分别是旱水关、石碑沟关、罗汉洞关、程山关、黑龙头关、青山口关、清水明月关。青山口关始建于洪武年间,城高1.8丈,关门1.4丈,周长166.9丈,当年曾是蓟镇总兵府所在地。界岭口关、青山口关之间相距12公里,具有“外控辽西,内护京畿”的战略地位,隆庆年间曾在此设游击将军个,专门负责守卫这几处关口。清水明月关位于永平府迁安县东北32公里的凤凰山上,明代洪武年间重建,关城高2.9丈,周长387丈,因流经此关的“沙河”水以清水驰名,因此命名为“清水明月关”,当年是兀良哈三卫进京入贡的通道。由于“清水明月关”地势险要,历代都派重兵把守,戚继光任蓟州总兵时,曾修缮此关,作为冲要之地。历史上,清朝康熙皇帝骑着毛驴来到“清水明月关”,因雪大风急,几次未能通过,于是康熙学着张果老倒骑毛驴才艰难通过,但到了关口时,又因路滑,驴失前蹄,把康熙摔了下来。康熙就说了句“袭人的风口,难过的关”,于是就把“清水明月关”改名为“冷口关”。

喜峰口位于遵化东北42公里,在汉代称为“松亭关”,到了明代才称为“喜峰口”,是个有三道城墙构成的“日”字形防御体系,墙高5丈,宽三丈,长一百丈,关城中心有一两丈高的城楼,叫“望日楼”。由于喜峰口关是京城前往蒙古高原、辽东的咽喉要道,明军曾在此驻有重兵。长城自喜峰口开始折向南,它的西边是潘家口、龙井关。潘家口又称“卢龙寨”,滦河流经此进入关内,它始建于东汉,嘉靖四十一年重建,并派有重兵把守,在后世因修建潘家口水库,潘家口长城主体被淹没于水下。龙井关位于今迁西县汉儿庄乡龙井关村,因关口西面旗山上有三口深不见底的水井而得名,是拱卫京畿之重镇。龙井关西依次为洪山口关、马蹄峪关、罗文峪关、沙波峪关、冷嘴头关、大安口、鲇鱼关,大安口长城位于遵化西北17公里,洪武年间建关,关名取自于诸葛亮“马前课”卦中的“大安”而命名,是通往兴隆、承德的要道,曾常年200多名兵士。

马兰峪又称“马兰关”,位于鲇鱼关以西5公里,始建于北齐。明代洪武年间为防止北元残余势力及东北部游牧部落劫掠,才在此重筑此关,关名因第一位守将叫马兰而得。由于马兰关两侧地势平缓,山势呈马鞍形,城外为大片开阔地,蒙古骑兵极易冲破防线,形成强大冲击,为此在几百米外修筑了一道简易长城,作为缓冲。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军在马兰管设参将镇守。不过尽管明军在此驻有重兵,正德年间、嘉靖年间蒙古人经常由此入关劫掠。

黄崖关位于平谷县北部,始建于北齐年间,明代戚继光任蓟州总兵时重修,它东接马兰峪,西接将军关,关城东西两侧崖壁如削,山势陡峭雄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有“小雁门关”之称,是着名的雄关险隘。

墙子岭位于密云县城东80公里,为易守难攻的雄关险隘,是守卫京畿的一道坚固屏障。关城皆有千斤以上的巨石构筑而成,城高2.5丈,宽1.3丈,关口北面是悬崖峭壁,筑有1里多长的长城,关前2里的山顶有烽火台,可望见十里外的敌人,一有敌情,立即点燃狼烟发出信号,古北口位于密云县东北80公里,始建于北齐年间,金代、辽代在此增设关城,明代洪武年间加修关城,戚继光任蓟州总兵时修缮过一次。古北口关东面是蟠龙山,西边是卧虎山,潮河从北部山谷流入,形成两山夹一河一关之险要地势,是京畿通往蒙古高原的咽喉要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古北口以西是居庸关、独石口等关城。

大明虽然在辽西走廊的南部有山海关,北部有宁远城,但后金及清朝多次绕过山海关,入关劫掠。如崇祯二年(1629年),后金军从大安口、龙井关破城入关,并使用反间计害死了袁崇焕;崇祯九年(1636年),清军从独石口、古北口、居庸关分三路破城入关,然后从“清水明月关”(今冷口关)出关;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军从青山口、喜峰口、墙子岭破城入关,在巨鹿杀死了明朝大将卢象升,在山东俘获了德王朱由枢,并对济南进行了屠0城,俘获人口46余万、黄金4千多两、白银97余万两,最后还从容地于次年三月从青山口退到了关外。崇祯十五年(16si2年),清军在阿巴泰的率领下,从墙子岭、黄崖关、界岭口破城入关,攻克蓟州城后,一路南下,如入无人之境,克临清、曹州、濮州,甚至进入了山东,要不是黄希宪率南直隶地方军北上迎战,必将遭受更大的损失。

为防止清军得知山海关、宁远城、锦州失守后,从这几个关隘反攻关外,因此重建的关宁军必须占领这几个关隘。

朱慈烺听了陈子龙的报告后,说道:“告诉刘忠嗣、王继超、曲登斌,给我好好守住这几个关隘。”

“是。”说完,陈子龙又报告道:“陛下,我们抓到了2个朝鲜俘虏。”

“嗯?布达奇的蒙古人中有朝鲜人?”

“不是,是清军抓来的朝鲜犯人。”

“清军抓朝鲜犯人?叫什么名字?”

“他们自称是金尚宪、崔鸣吉,好像是朝鲜国的大臣。布达奇逃离锦州城时把他俩带出来了,到了关家沟一带,布达奇为了冲破我们的封锁线,没顾得上他俩,就被我们俘虏了。”

由于陈子龙不熟悉金尚宪、崔鸣吉,也不知道真假,就向朱慈烺汇报了此事。而朱慈烺与陈子龙一样,也不熟悉金尚宪、崔鸣吉,于是问刘云龙:“他俩在朝鲜国是什么身份?”

刘云龙说道:“金尚宪是朝鲜国的礼曹判书,天启六年曾出使我大明,丙子胡乱期间,他是主战派。朝鲜王投降皇太极后,被清廷抓到沈阳关押。崔鸣吉是朝鲜国的吏曹判书,丁卯胡乱、丙子胡乱期间,他认为‘国小力弱,虏势张甚’,主张与后金、清廷讲和。朝鲜王投降皇太极后,他向太上皇上书,报告丙子胡乱经过,托林庆业将书信交予洪承畴。洪承畴叛变后,供出了崔鸣吉私通大明,于是清廷也把崔鸣吉抓到了沈阳关押。”

“他俩怎么没跟着多尔衮去北京?”

“跟多尔衮去北京的是朝鲜王的长子李溰、次子李淏。估计孝庄撤离沈阳时,把金尚宪、崔鸣吉等留在了锦州。我们进攻锦州时,布达奇只顾着自己逃命,把他俩给落下了。”然后,刘云龙对朱慈烺说道:“我们去见见他俩。”

朱慈烺、刘云龙、陈子龙等来到了金尚宪、崔鸣吉的关押处。

陈子龙指着朱慈烺,向金尚宪、崔鸣吉介绍道:“金大人,崔大人,这是我们的皇帝陛下。”

金尚宪、崔鸣吉被关押在沈阳时,听说崇祯帝带着皇子逃出了北京,现在听了刘云龙的介绍后,心想难道崇祯帝驾崩了?那眼前的必定是朱由检的长子,于是跪在地上,说道:“微臣叩见陛下。”

朱慈烺说道:“起身吧。”然后指着刘云龙,介绍道:“他是我的皇兄刘云龙。”

朱慈烺这么一介绍,可把金尚宪、崔鸣吉吓坏了,心想难道大明国已不是朱家天下,而改姓了“刘”?于是,楞住了。朱慈烺见他俩不知所措,知道他俩误会了,于是又说道:“他是我的义兄。”

金尚宪、崔鸣吉这才明白过来,忙跪下,喊道:“微臣叩见公子殿下。”

刘云龙把金尚宪、崔鸣吉从地上扶起来,说道:“金大人、崔大人,快起来,我不兴这个的。”然后把陈子龙、李鸿雷、吴志葵、鲁之域介绍给了他俩认识,顺便在最近的局势做了简单介绍。

金尚宪、崔鸣吉在随孝庄撤离沈阳时,就知道明军占领了旅顺、辽阳、珲春,现在一听大明国重建了关宁军,并占领了锦州、宁远、山海关,心想这倒有趣,清军入了关,而明军却再此来到了辽东,这哪像是一个被贼寇、清军打败了的大明国?

金尚宪对朱慈烺说道:“陛下,不能封锁鸭绿江。”

朱慈烺问道:“为啥不能?”

“听说今年遇到了百年不遇的汛期,我国境内必洪水滔天,大片庄稼将会被淹,秋收后,说不定绝大部分农田会颗粒无收,到时会饿殍遍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你倒是很会为老百姓着想的吗?”

“民乃国之本,粮是国之基。没了老百姓,国将不国。”

“你不用着急,离秋收还有几个月。过二天,你们可以去沈阳见见你们的老朋友,然后再回国不迟。”

“沈阳有我们的老朋友?”

“你们的李倧命令金堉率部进攻我们,被我们俘虏了。几天后,他将去沈阳参观。”

“陛下,绫阳君让金堉来进攻你们,必定是受了小人的蛊惑。等我们回国后,定会将此人送至南京。”

“我可不想管李倧受了谁的蛊惑。你们回国后,让他于十月底之前来南京一趟。”

“我替他来,行吗?”

“不行,他能见皇太极,就不能来见我?”说完,朱慈烺安慰金尚宪:“放心,你们的人质在多尔衮手里,我不会让他做人质的。”

“可十月都冰封了,能成行吗?”

“我们有破冰船,到时我们的船会在江华岛接他。”

“是。”

次日,朱慈烺在锦州“广济寺塔”前,将重建的关宁军军旗授予了陈子龙。

锦州广济寺塔建于辽代,为收藏皇后所降的舍利子而建。塔为八角十三级密檐式实心砖塔,高71.25米,是辽西最高的古代建筑。

陈子龙接过“关宁军”军旗后,与吴志葵、鲁之域等率全体将士宣誓:“忠于大明,忠于皇上,消灭建奴,恢复中华。”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