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626章 御驾亲征(9)

再造汉明 第626章 御驾亲征(9)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626章 御驾亲征(9)

刘云龙陪着朱慈烺骑着马,在一众卫兵的护卫下,向西走去。

从库伦沿着西拉木伦河到达里湖约有900里路,几天后来到了西拉木伦河与必如河的交汇处。

必如河也称碧流河,是西拉木伦河的支流之一,它发源于今克什克腾旗黑水桥东,全长约49公里。必如河的上游有一条叫“多伦河”(也叫格类河)的支流。必如河、多伦河流域的山间草原就是蒙古克什克腾部的牧地。

“克什克”也称“却薛”,意为“值班”,“克什克腾”意为“值班人”,当年是成吉思汗从蒙古各部中挑选出“根正苗红”的子弟组成的禁卫军,后来也是蒙古汗王的护卫执勤部队,是察哈尔八部之一,万历年末曾繁洐到万户,首领是沙喇勒达(号墨尔根诺颜)。林丹汗时期,克什克腾部作为林丹汗最忠诚的部落,沙喇勒达不仅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林丹汗的儿子额哲,还一直替林丹汗守卫着察哈尔的边界,数次与努尔哈赤的后金军进行战斗,后来追随林丹汗东征降后金的奈曼部、敖汉部、翁牛特部等部落。林丹汗西征时,克什克腾部又随林丹汗攻伐土默特部。由于连年征战,到了崇祯七年(1634年)不仅沙喇勒达战死了,他的二个儿子、三个兄弟也战死了,整个克什克腾部部众已不足4000户,15岁以上的男丁不足5000人。沙喇勒达战死后。由他的孙子索诺木继承首领(注:此索诺木非敖汉旗的索诺木)。林丹汗死后,其子额哲降清,索诺木才不得不率克什克腾部降清,是漠南蒙古中最后一个投降清廷的部落。克什克腾部降清后,并没有并入清廷设置的察哈尔八旗,而是单独安置在必如河、多伦河流域。清廷为了防止克什克腾部叛乱,将克什克腾部的兵力限制在1800人左右,设有10个佐领,每个佐领领兵180人,佐领的领兵数量还不如清军的一个牛录(300人)。崇祯十四年(16si1)年,索诺木奉皇太极之命,派佐领沙哩、博罗和、云敦到喜峰口一带侦查,与明军发生过多次战斗。但清廷对察哈尔部一直抱有戒心,很少让察哈尔部参与明清之间的战争,而且长期没有设旗。历史上,直到1652年,清廷才建“克什克腾旗”,由沙喇勒达的孙子索诺木为一等台吉。

征西军书吏宋琬在河口等着朱慈烺、刘云龙。宋琬加入铁血军后,参加了抗洪,随后被编入李鸿雷的征西军,担任书吏(即监军)。

宋琬见到朱慈烺、刘云龙后,告诉朱慈烺:“陛下,我们已活捉了索诺木。”

朱慈烺问道:“他人呢?”

“关在我营帐里。”

“去见见他。”

朱慈烺在去宋琬营帐的路上,问道:“部队的进展如何?”

宋琬汇报道:“陛下,一切都在按计划执行。陈子龙已率1万关宁军进攻西南方向的察哈尔八旗;吴志葵率5千关宁军已向北进攻乌珠穆沁部、浩济特部,北部的杨维都部已南下,配合吴志葵围攻乌珠穆沁部、浩济特部;李鸿雷已率征西军向西进攻苏尼特部。”

朱慈烺听后点点头,说道:“给鲁之域发报,让他在解决了巴林部后,立即西进。”

宋琬说道:“是。”

到了宋琬的营帐后,克什克腾部首领索诺木被押了过来。

朱慈烺望着跪在地上的索诺木,说道:“你原来有多少人马?”

索诺木伏在地上,说道:“禀陛下,原来我有1800人马。”

“现在呢?”

“现在不足1000人了。”

“假如我现在放了你,你还准备和我们打一次吗?”

“不敢。”

索诺木说的倒是实话,他率部与明军打了一仗,就几乎损失了一半人马,要是再打一次,估计要灭族了。

朱慈烺有问道:“这么说,你服了?”

“服了。”

“既然你服了,那我就给你找个休养生息的地方。”

索诺木一听是休养生息,而不是去打仗,忙伏在地上说道:“陛下,愿听调遣。”

“去澳洲岛,那里有比蒙古高原大得多的草原。”

索诺木也不知道“澳洲岛”在什么地方,就糊里糊涂地说道:“遵命。”

“我可提醒你,途中如有逃跑的,杀无赦。”

“陛下,我一定约束属民,不许他们逃跑。”

索诺木被押下去后,朱慈烺问刘云龙:“接下来我们去哪里?”

刘云龙说道:“去达里湖。”

次日,朱慈烺在刘云龙的陪同下,来到了达里湖。

达里湖,蒙古人称为“达里诺尔湖”,湖形似等边三角形,边长约22公里,湖面面积约240平方公里,湖面海拔约1226米,水深10-13米,是个因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封闭性高原咸水湖,盐分以碳酸盐为主,盐度在5‰左右。达里湖的东、西分别有岗更湖(蒙语岗更诺尔湖)、多伦湖(蒙语多伦诺尔湖),三湖之间由亮子河、贡格尔河、沙里河相连。朱慈烺来到湖边后,看见湖岸四周飞起的群鸟,问刘云龙:“怎么有这么多鸟?”

刘云龙说道:“陛下,这里人烟稀少,湖面广阔,湖岸边到处是草甸、湿地,又处于西伯利亚和南方温暖地区的中途,是候鸟的迁徙通道,所以这里有很多鸟。”

朱慈烺又望着波光粼粼的湖面,问道:“这个湖里的鱼类多吗?”

“这个湖只产二种鱼,鲫鱼和华子鱼。”

“为啥?”

“因为达里湖不仅有盐分,还有一定的碱分,外来鱼种根本活不了,只有这二种鱼才适应这里的湖水。”

朱慈烺听后心想原来如此,继续问道:“要在这里建定居点吗?”

“要,而且要建很多汉人的定居点。”

“要建很多定居点?”

“达里湖的位置太重要了,今后我们必须牢牢地把它掌控住。”

“有多重要?”

“皇上,达里湖处于锡林郭勒草原中部,它的东边是西拉木伦河,西边是浑善达克沙地,南部是纵深达200多公里的燕山山脉,北部直通漠北。漠北的游牧民族要南下的话,锡林郭勒草原是他们的最佳选择。他们沿着乌拉盖草原、锡林郭勒草原南下到达达里湖后,向东可以去科尔沁草原,向南沿着燕山山脉的西缘可以进入京西的独石口、张家口。同样,在科尔沁草原养精蓄锐的游牧民族要向南发展的话,为避开山海关,他们也会沿着西拉木伦河到达达里湖,然后南下进攻中原;如他们到了达里湖后要向西发展,可以西去乌兰察布草原、鄂尔多斯草原;如他们到了达里湖后想向北发展,可以沿着锡林郭勒草原北上,进入呼伦贝尔草原,然后沿着克鲁伦河向西到达狼居胥山、燕然山。也就是说,西拉木伦河连接的是蒙古高原和辽东两大板块,锡林郭勒草原是漠南、漠北的大走廊,所以达里湖地区是游牧民族在锡林郭勒草原的最佳中转站,或者说是草原通道的枢纽站。”

“我们汉人掌控了达里湖,就能最大程度的切断漠北游牧民族向南渗透的通道,也能减少漠南游牧民族的纵深。”

“陛下圣明。”

“可现在就把汉人移民过来,来不及种庄稼了呀?”

“与赤峰地区一样,先开矿吸引难民过来,明年引导他们开垦土地。”

“这里也有大型金矿?”

“这里大型金矿倒是没有,不过有大型银矿。”

“在哪里?”

“在达里湖东北200多里的拜仁达坝(今拜仁达坝银多金属矿田),银储量在4000吨以上,铅锌储量在130万吨以上,铜储量在10万吨以上,硫储量150万吨以上。另外,达里湖地区还有铁矿、锡矿、钨矿、煤矿、萤石矿、硅藻土矿、石灰石矿等。”

“那也在这里建个工业城镇?”

“这里不行,会破坏达里湖环境的。”

“那建在哪里?”

“搞工业离不开水源、煤炭。达里湖北面有一条锡林河(蒙语锡林郭勒),它发源于克什克腾旗境内,流经额尔敦丘陵(蒙语额尔敦陶勒盖)。”

“你是说把工业城镇建在额尔敦丘陵地区?”

“是的。”

“那里有煤炭资源吗?”

“有,漠南最有优势的矿种就是煤炭。额尔敦丘陵地区就有大煤田(今胜利煤田),褐煤储量在200亿吨以上;在科尔沁左翼中旗的霍林河(蒙语霍林郭勒)与浑迪音河(蒙语浑迪音郭勒)交汇处也有大煤田(今霍林河煤田),褐煤储量在130亿吨以上;在乌珠穆沁左翼(今西乌珠穆沁旗)高日罕河东岸有140亿吨以上的褐煤田(今白音华煤田,也称巴彦花煤田),在乌珠穆沁右翼(今东乌珠穆沁旗)的巴彦图门嘎查地区有70亿吨的褐煤田(今乌尼特煤田);在苏尼特左旗的巴彦乌拉有30亿吨的褐煤田(今白音乌拉煤田,也称巴彦乌拉煤田)......”

朱慈烺还没等刘云龙说完,就问道:“炼钢不是需要焦煤吗?你怎么说的都是褐煤。”

“皇上,漠南东部各煤田的煤质主要是褐煤,不过不是没有焦煤矿,赤峰地区就有焦煤矿。漠南焦煤田主要集中在鄂尔多斯草原,那里有几百亿吨可炼焦的煤田。”

朱慈烺听后点点头,心想原来漠南不缺焦煤,于是说道:“好,那就在额尔敦丘陵地区建个工业城镇。蒙语怎么称呼城市?”

“蒙语把城市称为‘浩特’。”

“那就把这座城镇叫做‘锡林浩特’吧。”

“既然陛下开了金口,那就叫‘锡林郭勒’吧。”

“我去哪里视察一下,可以吗?”

“当然可以。”说完,刘云龙对宋琬说道:“给陈子龙、吴志葵、李鸿雷、鲁之域发报,就说皇上要去额尔敦丘陵地区视察。”

宋琬说道:“是。”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