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79章 显微镜

再造汉明 第79章 显微镜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79章 显微镜

刘云龙与5个村的村长谈妥后,他来到铁铺,让陆东鸣生产铜线。

目前大华公司还不冶炼铜,生产铜线的铜只能去买。有了拉丝机,把铜熔化后铸成细长的铜棒,就很容易生产铜线了。

陆东鸣问道:“这种铜线干嘛用?”

刘云龙说道:“做试验用的。”

陆东鸣问道:“要多少铜线?”

刘云龙想了一下,说道:“先生产个200斤吧。”

陆东鸣问道:“铜线的规格呢?”

刘云龙说道:“铜线直径为0.56分。”

陆东鸣听后,说道:“行。”

刘云龙让陆东鸣生产的直径为5.6分的铜线,就相当于1.78厘米,截面积为2.5平方厘米。

孙云球在光学方面果然有天赋,刘云龙稍微点拨了一下,他就研制出了能放大100倍的显微镜。铁铺根据孙云球的图纸就造出了倍率为100的显微镜。

刘云龙从铁铺出来后,就拿了一台玻璃坊刚刚做的显微镜来到了七子山。今天他要教潘益飞提炼黄金、白银。

贝喜鲁、潘益飞、秦银华在等着刘云龙。

贝喜鲁向刘云龙汇报道,五峰山的买地手续办好了。

五峰山位于灵岩山、天平山以西,穹窿山以北,距木渎镇约12里,距光福镇15里,周边方圆2里内没人居住,也没人种植庄稼,很是清净。从木渎到五峰山有一条通往光福的河道,只是上岸后需步行4里路才能到达五峰山。

刘云龙告诉贝喜鲁,将来那里的工作很危险,除了官府的人外,不许任何外人靠近。尽管快过年了,你马上安排人员去平整场地,修一条到五峰山的小路,在那边先搭几间草棚就可。

然后,刘云龙对秦银华说道:“现在你炼钢也有点经验了,明天开始你去铁铺试验炼硅钢。”

秦银华问道:“是硅和铁的合金吗?”

刘云龙说道:“可以这么说,只是硅铁合金中碳含量要少于0.08%。”

秦银华问道:“有配方吗?”

刘云龙说道:“没有配方,需要你去摸索。我们生产的钢中还有硫、锰、碳等元素,你要把钢中的硫含量控制在0.005%以下,锰含量要控制在0.04%以下,碳含量要控制在0.06%以下,然后,把硅的含量提高到1.5%—4.5%。”

秦银华说道:“对硫、锰、碳的含量控制得这么严?”

刘云龙说道:“是很严。”

“可钢中硫、磷、碳含量的检测手段还没有呢。”

“现在有了硫酸、盐酸、硝酸、磷酸、纯碱、烧碱,很快就会有检测手段了。怎么建立检测体系,以后我会慢慢告诉你的。”

“炼了硅钢后,是制钢锭,还是钢板?”

“制成钢板带,以后再根据需要的尺寸,制成钢片。”

“钢板带厚度呢?”

“厚度控制在1.6分(即0.5mm)左右。”

“板厚这么薄?有难度呀。”

“是有难度,但我相信你们能解决。”

“你给我多长时间?”

刘云龙想了一下,0.5mm厚的薄板制造起来确实有难度,对轧机的精度要求很高。要提高轧机的精度,现在的切削刀具满足不了精度,且将硅钢板带制成钢片时,还需要解决动力问题。于是说道:“给你半年时间,够了吗?”

秦银华说道:“我尽量吧。”

贝喜鲁问道:“炼了硅钢派什么用处?”

刘云龙说道:“用来发电。”

贝喜鲁问道:“发电?”

刘云龙说道:“过几天我就会告诉你们,什么是电。”

贝喜鲁也就没再问下去。

刘云龙拿出带来的显微镜,把它交给秦银华,说道:“这是一台显微镜,可以看见人眼看不见的东西。你可以在玻璃片上随意滴一滴水,看看水里有什么东西?”

秦银华就从水沟里取了一点水,倒了一滴在玻璃片上,然后放到显微镜下。一看把他吓了一跳,他看见水里有很多黑点。

刘云龙问道:“水里东西很多?”

秦银华点了点头。

刘云龙继续问道:“不用这个显微镜的话,能看出水里有东西吗?”

秦银华离开显微镜,用肉眼仔细看了一会儿玻璃片,摇摇头,说道:“看不见。”

刘云龙让贝喜鲁、潘益飞也看看,他俩用显微镜看后,也惊呆了,竟然沟里的水这么脏。

刘云龙说道:“这是能放大100倍的显微镜,你们就能看到水中很多人眼看不见的东西了,这些东西主要是水中的尘埃。其实,这个显微镜的放大倍率还太小,还看不见水中的细菌和生物。”

秦银华问道:“水中有细菌和生物?”

刘云龙说道:“有呀,这些微小的细菌和生物,与人一样,也是有生命的。等将来有放大500倍、1000倍的显微镜后,你们就能看见了。”

贝喜鲁问道:“要是井水的话,也有细菌和微生物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刘云龙说道:“井水也好,我们用明矾处理过的河水也好,都有细菌和微生物,只是数量比较少而已。即使我们把水烧开,也不能杀死全部的细菌和微生物。”

秦银华问道:“刘总,这台显微镜要多少钱?”

刘云龙想道,世界上第一台显微镜是1590年由荷兰人亚斯·詹森发明的,当时的放大倍率只有10,还看不见细菌和微生物。历史上能看见微小生物的显微镜是1676年由荷兰的列文虎克发明的,他发明的显微镜放大倍率是275,刚好能看清细菌。于是说道:“或许这是世界上第一台能放大100倍的显微镜,你有1万两银子也买不到。”

贝喜鲁说道:“这么贵?”

刘云龙说道:“才1万两银子就嫌贵了?要是有了能放大1000倍的显微镜,你是不是会说是天价了?”

贝喜鲁问道:“会有人来买我们的显微镜吗?”

刘云龙说道:“以后会有人来买的,不过到那时,显微镜的价格就没有这么贵了。”

秦银华说道:“刘总,这么贵要是被我弄坏了,我可赔不起。”

刘云龙说道:“放心,你用起来小心点就行了,铁铺那边马上要给你们生产第二台、第三台显微镜。”

秦银华问道:“刘总,你给我配这台显微镜,是让我看钢铁吗?”

刘云龙说道:“对,今后你就用显微镜看钢铁的晶体,你要把看到的各种钢的晶体记录下来,然后分析各种晶体的不同点。这叫金相分析。有了显微镜,今后还可以对矿物的晶体进行分析。”

秦银华说道:“行,我们来试试。”

刘云龙说道:“我们是刚刚起步,要靠你们的各种检测数据、图表来积累经验,提供分析手段,这样我们的炼钢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可我们都不懂,这个过程可能要很长时间。”

“无论化多长时间都是值得的。”刘云龙又对贝喜鲁说道:“今晚常金奇要从徽州回来,你通知冶金方面的管理和技术人员,明天到纺织厂礼堂开会。”

贝喜鲁问道:“化工方面的不参加吗?”

刘云龙说道:“我们的礼堂太小,坐不下那么多人。等对冶金方面的培训后,再对化工方面的人进行培训。你把我们书坊印刷的冶金、化工教材发给他们。”

贝喜鲁说道:“好的。”

刘云龙说道:“关照大家,发给他们的书籍,不得外传、遗失。”

在旁边的潘益飞问刘云龙,是不是该教我们炼黄金了?

刘云龙就带着大家来到炼铅车间。将来开采的小茅山铅锌矿矿石,就在这里冶炼。

苏州潭山硫铁矿中伴生铜、铅、锌、锡、钴、镍、金、银、碲、硒等金属、非金属元素,其中黄金品位在0.13克/吨左右,银的品位在7克/吨左右,还有其它有益元素可不能白白浪费。后世的苏州硫铁矿年产6万吨硫铁矿矿石,可提炼10公斤左右的黄金、400公斤左右的白银。

刘云龙告诉大家:“上次在用硫铁矿提取硫磺时,我和你们说过,由于温度在350℃左右,除少量的锡、硒氧化物成为气体与一氧化碳一起逸出,用水冷却后,由于在无催化剂情况下一氧化碳与水不发生反应,因此一氧化碳继续逸出,留在水溶液中的是液态硫及含有二氧化锡、二氧化硒等的混合物液体,绝大部分锡、锌、铅、硒仍留在矿粉中。由于二氧化硒易溶于水,硫磺和二氧化锡不溶于水,因此我们将溶液过滤后得到的过滤液是含有二氧化硒的溶液,过滤的沉淀物是硫磺,还有少量的二氧化锡及其它杂质。以前我们是用高岭土、膨润土吸附掉硫磺中的杂质,也可以按下面的方式来提纯硫磺,将这种沉淀物加入二硫化碳溶液,硫磺溶于二硫化碳溶液中,二氧化锡及其它杂质不溶于二硫化碳溶液,过滤后,将过滤液加热到50℃,因二硫化碳的沸点是46.5℃,二硫化碳蒸发后收集,留下的硫磺纯度可达99%。过滤后的沉淀物中主要是二氧化锡。以前我们多次吸附硫磺中杂质的高岭土中有浓度较高的二氧化锡。将二氧化锡与焦炭在500℃的温度下熔炼就能得到银灰色的金属锡。”

秦银华说道:“这么说今后我们不需要从锡矿中提炼金属锡了?”

刘云龙说道:“要提炼锡,有锡矿是最好不过了。没有锡矿的话,就从硫铁矿、硫铜矿、铅锌矿等矿物中提取金属锡。尽管我们的老祖宗早就学会了提炼锡,用锡炼青铜,做锡壶,做锡箔,还用锡来焊接铁器,但你们要注意,锡不能忍受低温,冬天低于零下13℃时,好好的锡器就会变成锡粉。二氧化锡俗称锡灰,它可以用来熔炼乳白色玻璃,今后烧制瓷器时可以用二氧化锡来做白色釉面。硫化锡是一种金色颜料,可以代替金粉。”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