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78章 万花筒

再造汉明 第78章 万花筒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78章 万花筒

孙云球听了刘云龙的话后,平时在玻璃坊教工人们磨制镜片,刘云龙在学校上课时,他就来学校听课。

今天孙云球拿着2个竹筒来找刘云龙。

刘云龙问孙云球:“你拿着2个竹筒干嘛?”

孙云球说道:“你不是让我试着用2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来试验吗?”

刘云龙问道:“试验下来怎么样?”

孙云球拿出一个竹筒,竹筒的二头按上了镜片。他说道:“这个竹筒可以看见很远的东西,我爬到瑞光塔上可以看见虎丘山上的人。”

瑞光塔就在盘门内,距刘云龙的家才200多米。从瑞光塔到虎丘塔的直线距离是12里,平时也能看见虎丘塔的塔影,但要看清山上的游人,那是做不到的。孙云球做的这个是望远镜,放大倍数至少4倍,才能看见山上的游人了。

刘云龙问道:“另一个呢?”

孙云球说道:“用这个看我的头发丝的话,竟然比手指还要粗。”

刘云龙说道:“不错。你前面那个叫望远镜,后面那个叫显微镜。”

孙云球说道:“如再调整一下几个凸镜的焦距的话,应该还能看的更远,把小的东西放的更大。”

刘云龙说道:“我们不是有螺栓了吗?你利用螺纹传动来调整焦距就能到达这个效果。望远镜放大5-8倍就差不多了,因为你用手握着望远镜时,你的手多多少少会抖动,你手轻微的抖动,看见的东西在镜头里相应的抖动也放大了5-8倍,抖得那么厉害的话,你还能看清东西吗?”

孙云球问道:“那可以想办法让望远镜的镜头不受手抖的影响吗?”

刘云龙说道:“可以呀。我想你肯定能想出办法来的。”

孙云球又道:“那这个显微镜呢?”

刘云龙说道:“显微镜看东西时也同样存在抖动的问题,所以不能用手拿,要把它固定在桌子上。你知道凸镜的放大倍数计算是怎么来的吗?”

孙云球摇摇头,说道:“不知道。你的书上提供了放大倍数的计算公式,但没有说清来龙去脉。”

刘云龙说道:“正常人看物体时,并不是物体离眼睛越近就看得越清楚,一般人眼能看清物体的最小距离为7.81寸,当物体距眼睛的距离小于7.81寸时,看见的东西反而会糊涂的。”按1寸等于3.2厘米的话,7.81寸相当于25厘米。

孙云球听后,果真拿起一本书在自己眼前晃来晃去,说道:“哎,还真的是书离眼睛越近越看不清楚,最清楚的是7-8寸之间。你是怎么知道的?”

刘云龙说道:“总结的呗。我们把能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7.81寸定义为明视距离。当然近视眼、老花眼的明视距离就不是7.81寸。所以书上写的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7.81除以凸透镜的焦距。望远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二个凸透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孙云球问道:“这个放大倍数可以推导吗?”

刘云龙说道:“可以,人眼中心线和物体之间有一个夹角,凸镜中心线与物体之间也有一个夹角。根据物距、像距的倒数之和等于焦距的倒数,你回去推导一下。”

孙云球说道:“好的。”

刘云龙问道:“玻璃厂的三菱镜做了吗?”

孙云球说道:“做了,我也看了,太阳光果然是有7种颜色。”

刘云龙说道:“你看到的是太阳光中的7种可见光。”

孙云球问道:“你的意思是说,太阳光中还有看不见的光?”

刘云龙说道:“太阳光中还有紫外线、红外线、x射线、γ射线。等你看完我的书,你就明白了。”

孙云球说道:“你写的书,比我读的四书五经有趣多了。你的学问比我大多了。”

刘云龙说道:“也不能这么说,至少你能脱口成章,七步成诗。我就做不到,在这方面我还得向你学习。”

孙云球说道:“脱口成章、七步成诗有用吗?一点都不实用,又不能当饭吃。”

刘云龙说道:“我们不讲诗、词了。你对三菱镜有什么想法吗?”

孙云球说道:“没其它想法呀?”

刘云龙说道:“你呀,以后脑子里别除了镜片还是镜片。你有没有想过,为啥太阳光经过三菱镜后会有7种颜色的可见光?”

“这7种光的折射率不同?”

“同样是光,为啥会有不同的折射率?”

“这个倒没想过。”

“你回去好好想想,再看看我的书。”

“看来这个光还有好多学问。我一定仔细研读你的书。”

“光会磨镜片,还不能称为光学专家。哦,对了,你说要是我们把这个三菱镜装在一个木筒、竹筒或玳瑁筒里,能不能赚钱?”

孙云球马上说道:“能。我都感到很稀奇,其他小孩肯定也会感到稀奇的,可以当小孩的玩具卖。”

刘云龙说道:“那你给它起个名字吧。”

孙云球说道:“叫‘万花筒’怎么样?”刘云龙说道:“名字起得不错,那就叫‘万花筒’。”

于是,孙云球回玻璃厂后,就开始组装“万花筒”。

木筒、竹筒做的万花筒,每个200文,玳瑁筒做的万花筒,每个2两银子。春节前竟然卖出了2500多个,净赚了1000多两银子

刘云龙刚刚从玻璃坊回到家,母亲就对他说,今天又一个媒婆来说媒了,说这个女孩子你见过,很漂亮的,不裹小脚,又识字。

刘云龙想了半天也想不起来是谁家的姑娘。

母亲提醒他,是他在木渎做木匠时见过的。

刘云龙才想起,可能是黄东家的女儿,他确实见过一面,脸相、身段确实不错,好像七子山开业典礼的时候,那个姑娘也来看热闹的。

他母亲说道,来给你说媒的,都快有20多个了,你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脱,这次的姑娘是你自己见过的,不丑,识字,不裹小脚,家境也不错,我看蛮般配的。再说,阿豹也到了相亲的年纪了,你再拖下去,我都没法向你爷爷交待了。

后世青年男女流行谈恋爱,谈得拢就谈,谈不拢就散。这个年代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旦认下这门亲事,可不能随意反悔的。

刘云龙也确实到了男大当婚的年纪,老是一个人闯来闯去,外边的人肯定会说闲话,于是就对母亲说,你们看着办吧。

母亲一听儿子终于松了口,忙出门去找媒婆了。

刘云龙考虑到公司产品太多,而土地资源、人力资源有限,设想把一些产品转让出去,比如粉笔、润肤膏、明胶、牙刷、牙膏、席梦思、酒石酸、香精油、榨油。

粉笔几乎没啥技术含量,其它技术转让后,可以由技术受让人扩大规模生产,自己收取利润的30%。

另外,现在各矿、铺、厂的财务都没有独立核算,混在一起打统账,不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应该让各矿、铺、厂的财务独立核算,今后给他们下达盈利指标,哪个矿、铺、厂的盈利指标超额完成的,奖励就多,没有完成盈利指标的就没有奖励,甚至撤换主要管理人员。

吃晚饭时,他把意见说给父亲听后。

父亲对各矿、铺、厂财务独立核算没意见,可对技术转让一开始不同意,说做明胶、润肤膏是很赚钱的,怎么可以把明胶、润肤膏也转让出去?

刘云龙说我们把润肤膏、明胶技术转让后,不是不赚钱了,原材料还在我们手里,还可以收30%的利润。做酒石酸氢钾堆的酒坛就很占地方,肥皂铺那边除了做肥皂,还要榨油、做淀粉、做发酵粉、做香水,都快没地方了。把技术转让后,我们就省下了有限的厂房、人力和资金。

父亲这才表示同意,问发酵粉要不要也转让?

刘云龙说道,现在靠酿葡萄酒来提取酒石酸氢钾,葡萄酒的数量有限,暂时不转让。

父亲就说把技术转让给水车浜、高木桥、居家园、何家塔、张家场,吸纳这几个村中经济比较困难的村民来入股。

刘云龙就让父亲把5个村长邀请过来。

5个村长来到刘云龙家后,看到刘云龙家里有一只大炉子,一根铁管从炉子上通到了室外,屋子里暖烘烘的。

伯父刘万福问道:“这就是你说的煤炉?”

刘云龙说道:“是的。怎么样,暖和吗?”

高木桥的村长高林源说道:“还真暖和。明天我就去买个炉子。”

刘云龙说道:“这次把你们几个喊过来,是想和你们商量个事。我也没更多的地和房子,你们5个村是否联合成立一家股份公司,专门生产粉笔、润肤膏、明胶、牙刷、牙膏、煤炉、煤球、席梦思,提炼香精油,还可以榨油。你们生产后,我只拿利润的30%,余下利润的70%归股份公司。”

他这一说,把伯父他们高兴坏了。你想呀,一个小小的蛤蜊壳内装的东西,可以卖到100文,美容养生的润肤膏可以卖到1两银子;几根弹簧做的席梦思,每张席梦思可以卖到50两,即使降价到40两,利润也十分可观;物价上涨后,一斤明胶卖到450文,每天熬个200斤,就是36两银子。忙说回去就安排,这样要不了多久,5个村的困难户也可以全部脱贫。

伯父问道:“煤炉、煤球卖了,有这么多的煤供应吗?”

刘云龙说道:“我在徽州有个石煤矿,这个石煤尽管不能炼钢,但可以用来烧水煮菜,还能取暖。另外,我在长兴的煤矿也将产煤了,到时煤足够供应。”

何家塔的村长何培松说道:“行,我们来试试吧。”

其他几个村长走后,伯父问刘云龙:“我和你叔叔做的砂皮、淀粉,要不要也让他们入股?”

刘云龙说道:“可以呀。不过这个利润怎么分配?我就不参与了,由你和叔叔去和那几个村长谈。”

伯父说道:“好的。”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