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77章 铅笔 发酵粉 热水瓶

再造汉明 第77章 铅笔 发酵粉 热水瓶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77章 铅笔 发酵粉 热水瓶

刘云龙离开木渎来到七子山,找到潘益飞,让他生产铅笔。

中国古代使用的写字笔都是毛笔,自刘云龙使用鹅毛笔后,大华公司的管理人员也开始使用鹅毛笔。

其实,铅笔已经在英国诞生了。

1564年,英国人在凯西可村发现了纯度较高的石墨矿,村民们随意拿起一块石墨,发现手指被染黑,于是村民们用这种石头用来标记自己家养殖的羊。后来为了污染手,就用布包着石墨用来书写。再后来,凯西可村的工匠把石墨切成细条,放入刻有凹槽的方木杆中,做成了笔。英国人以为这种矿石是铅矿,就把这种笔称为“铅笔”。由于牧业、航海、建筑、绘画等的需要,英国人生产的铅笔大受欢迎,英国凯西可村生产的铅笔垄断了欧洲,赚取了大量利润。至今英国凯西可村还有“铅笔博物馆”。

进入十七世纪后,神圣罗马帝国(今德国)境内也发现了石墨矿,但德国发现的石墨矿纯度没有英国的高,做出来的铅笔质量远不如英国。德国的工匠们正在想办法改进他们的铅笔制作工艺。历史上,1662年在德国诞生了第一家铅笔厂,生产的铅笔是把石墨磨成粉末,加入硫磺、锑制成铅笔笔芯。这样的德国笔芯着色淡,尽管书写效果远远比不上凯西克纯石墨制成的铅笔,但也不愁销量。现代意义的第一家铅笔厂是于1861年在美国诞生的,美国人埃德哈博·辉柏在曼哈顿建立了第一家铅笔工厂,这就是后来铅笔巨头公司之一——辉柏铅笔厂,制作工艺就是把石墨与黏土烧结成笔芯。

潘益飞见刘云龙让他生产铅笔,就问道:“铅笔?用铅做笔吗?”

刘云龙就把英国生产铅笔的历史告诉了潘益飞,并让他把石墨作为着色剂、黏土为粘结剂,再加入辅料炭黑、辉锑矿、饴糖、钛青、钛白、锌白等颜料来制作铅笔。

潘益飞问道:“做铅笔要用这么多原料?”

刘云龙告诉他道:“炭黑增加铅笔的黑度,辉锑矿是提高铅笔的强度、添加钛青、钛白、锌白是为了改变铅笔的颜色,饴糖是增加铅笔的塑性。”

“把它们熔化后做成毛笔样的长条吗?”

“你把这些混合物搅拌在一起后,切成细条,放入熔炉烧结。烧结完成后,把铅笔芯浸入牛油或羊油中,以改善铅笔的物理性能。最好把铅笔芯放到一根刻有凹槽的木杆中,再把另一半刻有凹槽的木杆用胶水粘起来,铅笔就做成了。”

“把铅笔芯一根一根放入木杆的凹槽内,太麻烦了。”

刘云龙指了指他厂里的机器,说道:“一根一根地做铅笔,当然麻烦。我们能造出你钢铁厂用的设备,难道还做不出造铅笔的机器?”

潘益飞挠了挠头,说道:“也是。我来让铁铺和我一起动脑筋,做出造铅笔的机器来。”

刘云龙对潘益飞说道:“记住,铅笔中黏土含量越高,做出来的铅笔越硬。颜色越浅;石墨含量越高,做出来的铅笔越软,但颜色越深。你可以做出多种用途的铅笔。”

潘益飞说道:“我记住了。”

后世很多介绍铅笔制作技术的文章都认为铅笔只需要石墨和黏土,那是德国人最早的技术,后来经不断改进,铅笔用料已有很大的变化。

不过现在还没有橡皮,要涂改的话只能用面包屑、饭粒来消除铅笔痕迹。

刘云龙又来到肥皂铺,让汪洪亮做发酵粉。

汪洪亮说道:“我们和面时,不都是用酵母发酵的吗?”

刘云龙说道:“你那种是利用微生物来发酵的,我这种是利用化学来发酵的。”

汪洪亮问道:“那怎么做发酵粉?”

刘云龙说道:“你用碳酸钙、明矾、淀粉和从葡萄酒里提取的酒石酸氢钾按比例混合,就做成发酵粉了。放点糖,发酵粉就带一点甜度;放点香精,发酵粉就带香味。”

汪洪亮想起用玉米制作的淀粉,问道:“我们做的淀粉浪费太多了,那些蛋白水能利用吗?”

“淀粉不是让我伯父他们做了吗?”

“现在淀粉的需求量太大了,你伯父来不及做,我这里只好又做淀粉了哇。”

“你把玉米皮、蛋白水都扔掉了?”

“玉米皮用作饲料了,可不知道蛋白水能派什么用处。”

“玉米皮可以榨油呀,榨油后的油饼还可以做饲料。”

“玉米皮也能榨油?”

“玉米皮能榨油的,不信你试试。”

“那玉米油可以吃吗?”

刘云龙笑着说道:“玉米又不是棉花籽,它可以吃,用玉米皮榨出来的玉米油当然也能吃。”

“那我肯定是把玉米皮先榨油,再把油饼做饲料哇。蛋白水呢?”

“你把蛋白水沉淀后,与粗渣混合,也是饲料呀。”

汪洪亮想了一下,说道:“这下没浪费的了。”

刘云龙来到玻璃坊,开始指导工人们制作热水瓶。

制作热水瓶胆的玻璃中加入了微量氧化锌、硼砂,以增加玻璃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工人将玻璃液浇筑进内瓶胆、外瓶胆的模子中,再将内瓶的上口割开,外瓶上口、下底割开,然后将内瓶套入外瓶。待内瓶套入外瓶后,塞入石棉砖块,以固定内、外瓶,再将瓶口用玻璃液熔接,外瓶上割开部位也用玻璃液熔接封闭、收圆。外瓶底侧面留有一个孔口,用一根细铁管插入孔口,再用一根更细的、端头带有蘸过桐油封头的竹管将银液、还原液注入内外瓶的空腔内,瓶胆夹层中银镜反应完成后,塞住竹管的口子,抽动竹管,把空腔内的空气抽掉,然后随同细铁管从孔内拔出,在即将拔出时,迅速用玻璃液将孔口封闭。一只热水瓶胆就做好了。

做好玻璃瓶胆后,工人将热水瓶单装入竹制外壳中。

由于还没有后世那种极细的针头及针筒,因此这种热水瓶底部的抽真空的部位做得较粗大。

周泉问道:“这个热水瓶可以卖多少钱?”

刘云龙说道:“这个热水瓶是日常用品,我们要让老百姓都用得起,因此不能很贵。你算一下成本,在交了税赋后有一成利润就可以了。”

“我们都不是竹篾匠,铺子里做这种水瓶的竹制外壳,太费劲了。”

“人家线坊、丝坊都能把生活放不出,你就不能把外壳这个活也放出去?”

“哎,这个法子好。”

后来,经成本测算,玻璃坊以每只热水瓶三钱五银子的价格出售。

以前,家里要泡茶时,由于没有保温措施,开水都是随烧随泡。大华公司推出热水瓶后,社会需求量竟然超过了镜子,很多零售商来排队订购热水瓶。

刘云龙从木渎回城的第三天,黄东家亲自把第一批货送到了盘门肥皂铺。

在工人们卸货时,刘云龙引着他沿着运河,介绍他的几个工厂。南边看得见水车的地方是他的织布厂,肥皂铺河对过是他的玻璃厂、五金厂,枣市街那边是他的铁铺,钱师傅也在那边做他的木匠。七子山那边是钢铁化工联合公司,好像那天你也见过了。

听得黄凌波连连点头,心想这个刘大掌柜可真是家大业大。他昨天已和镇上的史婶说过了,让她来探探刘家的口气。

黄凌波离开时问刘云龙:“刘总,第二批货啥时候给你送来?”

刘云龙对他说道:“随你,明天送来也行。”

汪洪亮拿着做的发酵粉,问刘云龙,这个怎么用?

刘云龙让他拿一点发酵粉,回家后让他老婆蒸馒头。

次日,汪洪亮就来告诉刘云龙,他老婆用发酵粉蒸的馒头,一点不比用酵母蒸的馒头差,松松的,软软的,很好吃。

刘云龙说道,以前我们外出时,比如在山里勘探时,要吃馒头的话还得带着老酵,多不方便?有了这个发酵粉,随时随地都可以蒸馒头了。你把做的发酵粉给贝喜鲁他们几个送去,让他们把发酵粉带回家,叫他们的老婆蒸馒头来卖,不就赚钱了吗。

汪洪亮问到,你做的发酵粉不卖钱啦?

刘云龙说道,现在酒石酸氢钾数量少,还不能大量生产,让大家先试用,也算是做广告,将来大规模生产时,就有销路了。再说,你做的淀粉、玉米油不还是可以卖钱的吗?

汪洪亮忙问道,现在我和你伯父、叔父都来不及生产做淀粉了,要不要扩大规模?

刘云龙就说淀粉制作的技术含量不高,暂时不扩大规模了。

汪洪亮问道,红薯能不能做淀粉?

刘云龙说道,红薯也可以做淀粉。把红薯洗净、削皮、切块、捣碎、磨粉,再加入石灰让淀粉沉淀下来,过滤后用水洗涤,再加入稀盐酸中和,静置沉淀后,撇掉水份,晒干,就是红薯淀粉。

在后世,民间用红薯制作食用的淀粉时,是不加石灰,也不用稀盐酸(或稀硫酸)来中和的,只是浪费太多,淀粉的提取率只有16%—20%。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