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76章 黄东家

再造汉明 第76章 黄东家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76章 黄东家

钢铁化工联合公司开业后的次日,黄希宪派人把刘云龙叫到了抚衙。

黄希宪问道:“这次你们究竟出去了多少人?”

刘云龙说道:“不多,就120个人。”

“真的非要出去吗?”

“大人,我们现在最紧缺是什么?”

“朝廷最缺的是钱。”

“我认为朝廷目前最缺的不是钱。”

“是粮食?”

“有了粮食,李自成、张献忠还能找到饥民跟着他们一起造反吗?没有粮食,即使有钱也买不到。”

“所以你要用我们的布、绸缎去海外交换粮食。”

“不仅要换回我们需要的粮食,还要换回我们需要的药材、香料。”

“真能换回粮食吗?”

“大人,我们苏州府的粮价一直在每石2.5两徘徊,湖州府的粮价已上涨到每石4.5两,而安南、暹罗、柬埔寨、吕宋的粮价只有每石1.1两。反过来,我们这里一只大口花碗只要160文,而在吕宋可以卖到500文;我们这里一只青花瓷盘只要5两银子,而在柬埔寨可以卖到60两银子,最出奇的是,我们这里一只青白花瓷盘只要15两银子,而在葡萄牙可以卖到500两银子。就说我们的布匹、绸缎吧,因我们这边大量使用机器织布,精棉布已从去年的每匹1.2两降到了每匹1.1两,绸缎从去年的每匹16两降到了每匹14两,这些宽幅棉布、绸缎运到日本后,分别可以卖到1.7两、28两,运到吕宋岛可以分别卖到每匹2.2两、32两。”

“所以你要大量输出布匹?”

“大人,我们这里的布匹大量生产后,如不把它们尽快销出去,布匹、绸缎就会积存,导致价格下降得更快,最后会导致织坊无利可图,甚至破产。一旦织坊破产,就会有很多纺工失业,失业的纺工会因为没钱买米,沦为乞丐,甚至饿死......”

“布匹、绸缎大批外销后,棉花、生丝哪里来?”

“苏州府的布匹、绸缎大批外销后,苏州肯定会出现棉花、生丝的缺口,价格上扬。货商就会从外地运来棉花、生丝赚取差价,外地的棉花、生丝源源不断运进苏州后,平抑了苏州棉花、生丝的价格,保证了苏州织坊的原料供应。苏州府从织坊、货商那里又可以收取到大量的税赋。”

“不仅仅是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嘉兴府、湖州府都能增加税赋来了。”

“大人,你有啥担忧的吗?”

“我怕朝廷追究起来......”

“大人,他们都说是出海捕鱼的。”

“有带着大批货物出海捕鱼的吗?”

“大人,只要太仓船舶司的嘴巴紧一点,就出不了大事。”

“嗯,看来我得和陈大人去一趟太仓。”

开业典礼后,刘云龙宣布将原铁铺一拆为二,一部分改为五金厂,由周立忠任干事。

周立忠也是铁铺早期的员工,工作时一直兢兢业业,是陆东鸣的得力助手,这次提拔他任干事,大家也没啥意见。

五金厂主要生产螺栓、螺母、铁钉、扳手、弹簧、轴承、齿轮、倒链。由于玻璃坊占地40亩,还空了不少房子,因此五金厂就搬到盘门西的厂房里。

周泉来告诉刘云龙,昨天潘公公陪着一个叫周铉的人来买了200多个席梦思,听潘公公介绍说,周铉是国舅爷。

刘云龙就告诉周泉,周铉是国丈爷周奎的第二个儿子。然后问道,你的席梦思卖了什么价?

周泉说道,你平时告诉我们,国内有的,我们就低价卖,国内没有的,我们就高价卖,所以一个席梦思卖了50两银子。

刘云龙说道,你一个席梦思也没多少成本,竟然卖了50两银子,你也够心黑的。

周泉说道,你给我们上课的时候也说过呀,要劫富济贫。那些豪绅赚了钱,又逃避赋税,席梦思是奢侈品,让他们来买了席梦思,然后由我们来纳税,不就相当于劫富济贫了吗。

刘云龙听后,打趣道,你还歪理十八条了。然后又问周泉,还有哪些人来买了席梦思?

周泉说道,还有阊门的怡红院、惜春楼、万花阁等青楼来买了100多个席梦思。

刘云龙听后高兴地说道,你一下子进账1万5千两银子不是蛮好嘛。去这些妓院玩的人,大多是有钱人,今后席梦思的销路会逐渐打开的。

周泉走后,汪洪亮也来汇报,说这次做的香水,除了米兰达买了1000瓶,我们让刘大贵带到南边1000瓶外,这2天也销售了500瓶,主要是几个妓院来买的。

刘云龙听后心想,怎么自己的产品都要靠妓院来打广告?苏州的妓女可真多,这些妓院可真有钱,能一下子买500瓶。转而一想,去这些妓院玩的有钱人、官员为了不让夫人、小妾知道自己去了妓院,一定会鼓动她们来买香水,或干脆自己把香水买回家。

不过,香水的销售还是要自己去做广告,于是让汪洪亮去张贴广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郑清俊也来向他汇报,说是除了苏州的几大医家、染坊来买了近千斤硫磺外,苏州卫的人来预定了1万斤硫磺,价格是每斤400文。

明朝中yang掌管军器制造、采购的是工部的军器局和内府的兵仗局。工部军器局设有戊字库和广积库,戊字库储藏盔甲、刀剑、弓箭,广积库储藏硫磺、硝石。

明朝中yang的军器局、兵仗局只管制造武器,并不考虑战场的实用性,因此制造的武器质量整体粗劣,并不受兵士的欢迎,而且价格昂贵,如隆庆年间军器局制造的一副盔甲,造价竟然要11两,而地方卫所制造的很实用的盔甲只需3.7两,于是兵器的制造变成了地方向工部要钱,自己制造武器的模式。

朝廷的军器局、兵仗局规模越来越萎缩,洪武年间兵仗局有3100名工匠,隆庆年间兵仗局只有1700名工匠,天启六年京城兵工厂发生爆炸后,兵器制造长期没有得到恢复。到了崇祯年间,兵仗局只有190名工匠。

虽然朝廷军器局、兵仗局规模越来越小,但地方上的军器制造规模却越来越大,能根据战场的实际需要制造兵器,甚至已能生产虎蹲炮等火器。戚继光抗倭时,他的部队就已能生产虎蹲炮、火箭盘枪、碗口炮、石炮、炸炮、鸟嘴铳、夹钯铳,不过地方上的军器制造受到朝廷的严密监视。

刘云龙知道苏州卫不像边镇卫所那样可以制造重型火器,只能生产火铳之类的轻型火器,1万斤硫磺,除了自己用一点外,大部分是送到朝廷去的。苏州卫能以每斤400文的价格一下子预定1万斤硫磺,至少他们已认可了他生产的硫磺纯度。

刘云龙来到铁铺里,看到顾明荣正在指挥几个工人打刀。

自从刘云龙让铁铺研究打刀工艺后,顾明荣带领这几个人不知打了多少把刀,淬火、回火、退火各类热处理工艺都试过了,甚至连刘云龙和他说过的折叠锻打也试过了,今天在试验用钒钢打刀。每次刀打好后,都要用一根硬木试验,在上面砍,记录每次砍的深度,直到刀口卷刃,再记录卷刃时砍的次数。接下来,他要试验刀的锋边用钒钢,刀背用普通钢。

顾明荣抬头看见刘云龙后,笑了笑。

刘云龙问道:“这几天打的刀怎么样?”

顾明荣说道:“已经摸出点门道来了。”说着从边上拿出一把刀,一根木棍,递给刘云龙,说道:“你试试看?”

刘云龙接过刀,在手上掂了掂分量,感觉刀的重量适中。他把木棍放在台面上,举起刀,向下砍去,大刀砍在木棍上,刀刃进去了1寸。

刘云龙拔出刀,让顾明荣拿一块铁片来。等顾明荣拿来一块薄铁片,放在台面上后,刘云龙再用力向铁片砍了下去,铁片被砍断了,又砍了十几次后,刀刃才有点卷口。

刘云龙说道:“看来这个钒钢的强度是够了,但抗冲击能力还是差了点。”

顾明荣说道:“我准备从热处理上来动动脑筋。”

陆东鸣、薄珏在隔壁听到刘云龙的声音后,走了进来。

陆东鸣正在隔壁看着工人用钒钢制作钻头、车刀、刨刀、镗刀、锯弓、丝锥、板牙、锉刀等切削刀具。有了钒钢,以前的切削刀具该升级换代了。

刘云龙看到陆东鸣后,问道:“用这个钒钢做切削工具,好用吗?”

陆东鸣说道:“比锰钢好。”

刘云龙说道:“以后用硼钢、钨钢做切削刀具,其性能更佳。”然后问薄钰:“你有几个徒弟?”

薄钰一愣,然后说的:“我的徒弟都被你招进来了。大徒弟就是沈阿毛,小徒弟就是孙云球。”

“其他的徒弟呢?”

“没有了。”

“你有徒弟的话,也别藏着掖着。”

“真只有2个徒弟。”

刘云龙想起做镜子的还原液要用到酒石酸氢钠,今后检测钢铁中的磷元素也需要用酒石酸,但不能老是依靠自己的管理人员来酿制葡萄酒后提取酒石酸氢钾。

让管理人员在家中酿葡萄酒,拿了他们的酒,他们往往还不肯收钱,自己也不好意思,可即使这样,毕竟数量少,将来无法满足需求,于是他想到了当初他造房子的黄东家,听说他在横金、木渎有很大的酒坊,明年试着让他酿葡萄酒。

大概也是刘云龙的缘分该到了,木渎的黄凌波也正在想办法找媒婆说媒呢。

黄东家看到刘大掌柜来找他,激动的立即站了起来,一边迎座泡茶,一边说道:“刘木匠,不,不,刘总,有什么事值得你大驾光临?”

刘云龙说道:“黄东家,听说你有很大的酒坊?”

“不多,不多,就500口酒缸、200口醋缸。”

酿酒、酿醋用的都是大水缸,每口大水缸有300升的容积(即600斤),按40%的出酒率、出醋率计,每口缸可酿取240斤酒或醋。也就是说,黄东家每次可生产12万斤酒、4.8万斤醋。“你会酿葡萄酒吗?”

“祖传的方法还在,只是现在没人喝葡萄酒了。”

“如果你酿葡萄酒的话,由我包了。”

“啊,你要这么多葡萄酒?”

“嗯。明年葡萄上市后,你就替我酿葡萄酒。”

“行,不过我们是否该订立个契据?”

“订立契据是必须的。”

黄凌波就拿出笔墨和纸来,喊来邻居作保,与刘云龙签订了一份契约。

契约订好后,黄凌波问刘云龙:“我的白酒、醋,你要不要?”

刘云龙问道:“怎么,你的酒和醋卖不出去吗?”

“都是这场灾情闹的。现在的人都顾着自己的肚子了,只有有钱人才买酒喝了。”

“那你的醋是怎么回事?”

“粮价那么高,很多人有点钱就买米了,鱼和肉都买不起了,醋就销不出去了。你要的话,我便宜点卖给你吧。”

“那倒也是。这样吧,你把卖不出去的酒、醋,都卖给我吧。”

“啊,刘总,你都要了?”黄凌波心想,你真是财大气粗,竟然全要了。

“都要了。三天后把第一批酒、醋,给我运到盘门肥皂铺。这是100两定金,做葡萄酒的定金,等你送货的时候再给你”,刘云龙说着拿出100两银子来,放在黄东家的桌子上。

“行,行。三天后我保证把第一批酒、醋运到盘门。”黄东家接着就问道:“刘总,一年多没见,没想到你做了大掌柜了。”

“什么大掌柜呀?只是小打小闹而已。哦,对了,我们给你造的房子还行吧?”

“行,真是好,真的好。你和你师傅的手艺真是顶呱呱的。”黄东家快语无伦次了。

“我记得抛梁那天,你还给我奖赏的。”

“哎呀,刘总,那些事你还记得呀。真是不好意思了,那时还让你住在旧房子里和你师弟挤在一起,真是怠慢你了。”

“我还得谢谢你呢。幸亏有你给的工钱,不然我连起步资金都没有。”

“真是对不起呀,那时才给你40文的工钱,真是狗眼不识泰山。”说着他用手掌拍了一下自己的脸,说道:“我真该打。刘总,还希望你大人大量,不要记在心上。”

“哎,你哪能这么说呢。那时我的工钱有40文已不错了,算是高的了。哦,我还有其他事情,先走了。记住哟,三天后把货运到盘门。”

“你不再多坐一会儿啦?”

“不了,三天后见。”

“那路上慢走,以后多来走走。”

刘云龙出门后,黄东家走进内室,发现他的老婆和二个女儿都在门边偷听,特别是大女儿脸上满是痴迷的样子。

黄东家的大女儿叫黄丽菊,今年也18岁了,还没婚配,小女儿叫黄丽英,也有15岁了,再过一年也到了可以婚配的年纪。

这个时代,女孩子年龄到了二八,就要想法子找婆家嫁出去了,年纪再大点还不出嫁,会被人以为有什么暗毛病的。男孩子一般满二九后,也可以请媒相亲了。

黄东家看着大女儿的样子,下决心去找媒婆试试。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