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75章 开炉炼钢

再造汉明 第75章 开炉炼钢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75章 开炉炼钢

十一日二十日,刘万金、刘云风、高柄兴带着文在慈、曹光德、姚若水、邢祚昌、金本高、游伯怀、乔拱璧、侯之翰来到纺织厂。

刘云龙问大家,这次去海外做生意都有啥打算?

文在慈是松江府上海县人,他说想去日本长崎,专门销售他们的松江布。在日本,产自大明的丝绸、布匹很受欢迎。

曹光德是扬州府通州县人,他说因安南盛产红木、楠木,因此想去安南的会安港做木柴生意。

红木主要用来做家具,楠木不仅是建筑用材,也是船舶用材。大明国内的楠木主要产自云南,但把木材从云南运到江南,其价格远比从安南、柬埔寨、暹罗的楠木贵。

崇祯年间,大明与安南的贸易港口,北方有位于红河的庯宪港(今越南兴安)、昇龙港(今越南河内),南方有位于秋盆河口的会安港。此时安南的会安港是在阮氏政权控制下。

姚若水是扬州人,他说想把扬州生产的铜器、锡器带到暹罗的北大年去卖。

明代,尽管扬州不产铜,但扬州工匠做的铜器在国内外非常有名,因此扬州号称“铜器之都”。扬州的锡器也极有名气。

刘云龙告诉姚若水,你把铜器、锡器拿到北大年去买,肯定能赚钱。北大年的锡很多,但他们的冶炼方法不行,因此锡的纯度不高。你可以从那里大量采购锡,运到苏州来,由我来精炼后,再把精炼的锡用来做锡器。

邢祚昌是南京人,他说除了做丝绸生意外,还准备把南京的特产“云锦”销往马六甲去,然后从那里也买点木材回来。

明代的南京不仅是南直隶的木材中心,还是长江沿线的木材中心。南京木材码头有大量产自东南亚的木材,特别是红木。

尽管邢祚昌与曹光德一样都是做木材生意的,但他们采购木材的原料地不在一个地方,因此不会构成竞争关系。

金本高是芜湖人。他说要把芜湖的钢和布卖到马尼拉去。

自从芜湖铁匠学会了“苏钢法”炼钢后,芜湖是全国的炼钢中心。芜湖还是中国的浆染中心,宋应星《天工开物》中描述的浆染技术就来自于芜湖。芜湖的钢和浆染布很受东南亚国家的欢迎。

刘云龙对金本高说道,以前你们芜湖产的钢质量确实是国内一流,不过马上要落后了。

金本高说道,听说你在炼钢了?

刘云龙说道,目前我还是在试炼,过几天就正式开炉炼钢。

金本高说道,等你正式炼钢后,我把你炼的钢运到马尼拉去。

刘云龙说道,你还是运你芜湖产的钢吧,我炼的钢还暂时不能销往马尼拉。

游伯怀是苏州本地人,一直做药材生意,他说要去爪哇的巴达维亚收购一些国内稀缺的药材。

乔拱璧是苏州长洲县人,他说要去勃泥国的首都科塔巴图销售苏州产的丝绸、棉布,顺便从那里再运点香料回来。

侯之翰是苏州嘉定人,他说要把嘉定的绸和布运到西贡去买,再运点当地的土特产回来。

自郑和下西洋后,西亚、中东沿海、东非等国家向大明朝贡的船只,或与大明进行贸易的船只,都会在柬埔寨的“柴棍”港停泊。久而久之,大明人就将“柴棍”称为“西贡”,意为“西方来贡”的港口。

高柄兴说要运点茶叶、丝绸去西班牙的新大陆,据说我们的茶叶、丝绸在新大陆可以卖好价钱。

刘万金是第一次出海做生意,与他们比起来也没多大本钱,就准备运点苏州的丝绸、瓷器、肥皂运到澳门去卖。

刘云风与刘万金一样,也是第一次出海做生意。尽管他做过棉纱、棉花生意,但这次他只是负责把刘云龙的货运到广东,卖掉货物后,拿5%的佣金。

刘云龙于是就向他们介绍了几个国家的情况及当地的一些风土人情,然后让他们回国时,尽量运点粮食回来。

待大家都走后,刘云龙拉住邢祚昌,让他到了马六甲后,找机会从阿拉伯、奥斯曼商人那里买点除虫菊草、咖啡树种子。

咖啡原产地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由于YSL教义禁止饮酒,所以阿拉伯人将咖啡作为饮料来喝。16世纪末,咖啡经威尼斯商人和荷兰人进入欧洲后,这种被称为“YSL酒”的饮料成了上流社会的奢侈品,但欧洲人都不知道这种昂贵的“YSL酒”是用什么“酿”成的。

历史上,1690年荷兰人在也门得到了几株咖啡树苗,将它移植到了印度尼西亚,1727年,巴西也成功移植了咖啡树。此后不久,咖啡成了全世界的普通饮料。

除虫菊草原产地在巴尔干半岛,当地人把这种草开的花用来杀虫、治皮肤病。

在后世的1885年,除虫菊草从欧洲传到了日本,日本商人上山英一郎在国内大量种植,并用它制成了蚊香用来驱蚊,1902年上山英一郎将蚊香制成盘旋式后正式上市销售,成了富翁。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为天然除虫菊草的最大生产国,也是蚊香的最大生产国。中国引种除虫菊草的时间是1935年,二战后,中国成了除虫菊草的最大生产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刘云龙本想让高柄兴从墨西哥那边带回橡胶树、金鸡纳霜树种子,但考虑到高柄兴是第一次去南美洲,还不熟悉那边的情况,因此决定还是等高柄兴熟悉了南美洲的情况后再说。

十一月二十三日,大华钢铁化工联合公司正式开业时间到了。尽管天气很冷,但七子山脚下彩旗飘飘,锣鼓喧天,人山人海。

工厂大门正上方用金字写着:大华钢铁化工联合公司。

大门两侧写着:

鸿雁长飞光万丈,鱼龙潜跃水成文。

会场内还布置了一个展示台,台上摆着肥皂、香皂、棉纱、棉布、丝线、丝绸、玻璃杯、眼镜、镜子、硫磺、砂皮、明胶、轴承、弹簧、钢板、铁板、钢管、铁管、法兰、铁钉、铁针、铆钉、螺栓、螺母、钢锯条、扳手、游标卡、温度表、压力表、倒链、保温砖、炉衬砖、硫酸、硝酸、盐酸、磷酸、炼碱、火碱、小苏打(碳酸氢钠)、芒硝、润肤膏、樟脑、蜡烛、煤炉、煤球,牙刷、牙膏。更夸张的是,竟然还摆着一张大床垫,按上去软软地,旁边写着“席梦思”。

在展示的每种产品边上,都用纸写上这种产品的功能和使用说明。

开业仪式完全成了产品展示会。但还有几种产品没有展示,如测量精度更高的千分卡、千分表,如将来用于化工生产的丙酮、甲醇、乙酸等。

今天的开业典礼不能放炮仗,只能在大门口放鞭炮。

硫磺是易燃物,硫酸、盐酸、硝酸、磷酸是腐蚀性很强的化学品,炮仗飞到空中炸开后,不知道会飞到哪里,要是把硫磺引燃了,或把硫酸、硝酸炸开了,那是要闯祸的。

苏州兵备道派来监视硫磺、硝石生产的士兵守在了硫磺、硝酸钾仓库门口,严禁无关人员进出。在他们的观念中,只有硫磺、硝酸钾才是严控物品。

吴殳武馆的人被请来维持秩序。杨占文、李鸿雷笔挺地站在厂大门口,引导着来宾。

主席台两侧是刘云豹率领的学生代表队,他们将在开业典礼上手拉彩带。

主席台前是舞狮队,他们兴高采烈地敲着锣鼓,还将在开业典礼上舞狮助兴。

苏州城内及横金、木渎、横塘、枫桥、陆慕的社会名流都被邀请来参加大华化工联合公司的开业典礼,他们有的是坐着轿子来的,有的是乘着马车来的,也有的是坐船来的。有几个明显是外国人,从装束看应该是朝xian人、倭国人、琉球人。

倭国尽管已实施闭关锁国,但与大明的贸易没有断绝。

朝鲜虽已向大清称臣,但与大明的民间贸易还是有的。

琉球向来与大明保持着正常的贸易关系。

也有好多来自木渎、横塘看热闹的人,他们听说今天在七子山有活动后,就赶过来凑个热闹。

刘万禄与苏州平江大街、临顿路的十几个大小掌柜比较熟悉,他陪着这些掌柜在参观着展示的炼碱、火碱、硫磺,他们在猜测着今年的炼碱、火碱、硫磺的价格会不会跌价。

钱师傅在陪着枣市街的几个大掌柜。他在枣市街装配机器近一年,自然和枣市街的掌柜们相熟,由他陪着再合适不过了。

王海清、李舟洋也身穿精布服装,和大华公司的几个高管在接待着来宾。

许多商人到了七子山后,互相认识的就开始交流起来。一些坐轿子来的人说,早知有公交,就不坐轿子了。有的说,刘大掌柜可真愿意花钱,从横塘到七子山,竟然有10辆马车做公交。有的看着炼钢窑烟囱冒出的烟,互相在猜测这个炉窑一天可以炼多少斤钢。一些大铁铺的掌柜跑到砖窑那边去看保温砖坯的制作,想打听砖的配方,但这是打听不到的,于是就在边上看工人们把砖坯推进窑内。

苏州阊门、胥门几个大码头的掌柜在看着展示台上的倒链,在想着这个倒链是怎么做出来的?为啥可以提起几千斤重的东西?

有些掌柜看着席梦思,在想着,睡在这个床垫上,是不是真的很舒服?

苏松常兵巡道及苏州卫所的几个官员在展示台边看着展示的硫磺,互相分析着这种硫磺的纯度。

郎中葛林、郑伯荣也被邀请来参加开业典礼了,他俩的身后跟着一个穿着一身道士服人,葛林见到刘云龙后,就把身后穿道士服的人介绍给了刘云龙认识。经介绍,刘云龙才知道他叫吴有性,又叫吴又可。刘云龙可记得很清楚,历史上就是他写出了《瘟疫论》,中国才有了治疗鼠疫的方剂。

吴有性家住苏州东山,笃信道教,是苏州的中医世家。去年他和苏州的几个郎中受朝廷征调,去山西、北直隶调查、治疗流行的鼠疫病,刚刚回苏州不久。

葛林、郑伯荣、吴有性在展示台前询问工作人员,是否可以尝尝?在得到允许后,他们各自用手指粘了一些原质硫磺,放在手心,看了看色相,又闻了闻气味,再蘸了点炮制硫磺放在嘴里尝了尝,然后点点头,问工作人员这个硫磺怎么卖?显然,他们都已认可了硫磺的纯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有些来看热闹的人,从工作人员手里接过试用的蜡烛,点上火后看是不是真的没有黑烟。

黄希宪、潘晓宇、陈洪谧、牛若麟、叶承光等大小官员来到了七子山。

刘云龙看到黄希宪等人到来后,忙迎上前去,说道:“诸位大人能顶着寒风莅临指教,令我万分感动。”

黄希宪说道:“前段时间我在城内就看到你的大烟囱了冒烟了,怎么今天才开业?”

刘云龙说道:“前一阵子是炼钢炉试炉,今天算是正式开业了。”

潘晓宇说道:“刘木匠,咱家今天来看看,有没有皇上喜欢的东西。”

刘云龙指着展示台,对潘公公说道:“公公,所有的东西都在那里摆着,待会儿你可以去看看。”

陈洪谧说道:“我那里几个放化肥的花盆,里面的草确实长得旺盛,看来你的化肥真有效果。”

刘云龙说道:“可惜产量不多,只有几百斤。”

刘云龙一边和官员们说着客套话,一边陪着黄希宪、潘晓宇、陈洪谧等官员参观厂区,向他们介绍着联合化工公司的情况。

吉时已到,黄希宪、潘晓宇、陈洪谧走上主席台,拿起刘彩梅递过来的剪刀,剪断彩球后,把彩球高高抛起。随后,鞭炮声声,锣鼓阵阵,舞狮队跳起了狮子舞。

炼钢炉开始出钢水。钢水经过分钢器后,被分配到钢板工段、钢管工段、钢棒工段、钢锭工段。

黄希宪走在前,其他官员跟在后面,刘云龙陪在抚台大人的身边,回答着他们提出的问题。

黄希宪问刘云龙,这个炼钢炉是怎么炼钢的?一天可以炼多少钢?温度表是怎么制作的,钢管、法兰又是怎么连接的?......

问了一连串问题。刘云龙都一一作了回答。

在刘云龙领着贵宾参观时,来看热闹的人群里,有一个人盯着刘云龙看了半天。这个人就是木渎的黄凌波黄东家,他听说今天七子山有大的活动后,就带着二个女儿一起来看热闹。他老早就听说苏州有个大掌柜在七子山买了很多地要开厂,也看到有很多匠人在七子山造房子、建窑炉。他看着刘云龙的脸很熟,想了半天才想起来,这个刘大掌柜不就是跟着钱师傅来他家造房子的刘木匠吗?原来传说的刘木匠就是他呀。一年多没见,竟然成了苏州最大的掌柜,还能和巡抚大人、知府大人走的这么近。那天上梁的时候好像对自家女儿多看了几眼,会不会是对我家女儿动了心?听说他还没婚配,是否可托媒婆去问问。

他转眼看了二个女儿一眼,发现二个女儿都睁大着眼睛在看着,特别是大女儿,挤在人群的最前面,刘云龙走到哪里,她的眼神就跟到哪里。

黄东家的大女儿今年18岁了,她也认出了刘云龙,她想起家里造房子上梁那天刘云龙看她时的眼神,心想,那天我是嫌你只是个小木匠,今天你怎么不朝这里多看一眼呢?今天你要看我的话,想看多久就让你看多久。

其实,和黄东家一样想法的掌柜很多,都在想着,回去后要找一个能说会道、做事稳重的媒婆,看看能不能让这个刘总做乘龙快婿。

刘云龙向牛若麟提出,准备在五峰山买一块地。

牛若麟说,那里都是荒地,你要多少?

刘云龙说就买个100亩吧。

牛若麟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等官员们离开时,他们的轿子、马车里都有一面整幅的照衣镜。那是刘云龙送给他们的纪念品。今后即使有人去朝廷举报,朝廷也不会说他们是贪fu,因为这是商业上常见的礼仪。

在刘云龙的钢铁化工联合公司开业典礼时,太仓浏河港,14艘海船拉起风帆向远处驶去。船上装满了佩雷斯、米兰达、高柄兴、刘万金、刘云风、文在慈、曹光德、姚若水、邢祚昌、金本高、游伯怀、乔拱璧、侯之翰等人的货物,其中2船是刘云龙运往南边的拉细机、纺织机、镜子、肥皂等。

这次出航,除了水车浜、高木桥等几个村的人外,文在慈、曹光德、姚若水、邢祚昌、金本高、游伯怀、乔拱璧、侯之翰等也带了不少帮手出去。

刘云龙考虑到需要在广东那边销售织机,机器出故障后不可能把机器运回苏州再维修,因此他派去了十几个维修工人。

后世的江苏地方志上记载,崇祯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苏州府有120人入海贸易。而同期苏州府的地方志上写的是,有120人从浏河港入海捕鱼,遇风暴到荒岛躲避,时隔半年,归来80人,余40人不知下落。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