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故事在民间 > 第149章 美妇留郎中过夜,他装睡发现美妇真面目,悄悄拿出虎撑

明朝荆州府有一个张郎中,张郎中家世代行医,医术高明,方圆百里的患者都会找张郎中诊治,无论是常见的头痛脑热,还是其他的疑难杂症,只要吃了张郎中的药,总能药到病除,人们都亲切的称他为张神医。

张郎中不但医术高明,而且心地特别善良,遇到看不起病的人,他都会免除诊疗费,他的这一举动得到了当地百姓的赞扬,都说他是个大善人。

一日,张郎中外出看诊,回来的时候遇到一个小男孩晕倒在路边,这个小男孩有十岁左右,身上的衣服破旧不堪,他满脸通红,嘴唇干裂,闭着眼睛,浑身在瑟瑟发抖,好像很冷的样子。

张郎中一看就知道他是生病了,赶紧上前用手去摸他的额头,这一摸把他吓了一大跳,小男孩的额头就像是火炭一样,张郎中不由分说就从药箱子里拿出一粒自制的药丸子给他吃下,然后就把他背回家去了。

尤氏见丈夫背着一个衣着破烂的孩子回来,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赶紧铺好床让孩子躺下,然后又给他灌温水,孩子迷迷糊糊的睡了半天才醒过来,脸没有那么红了,也有了精神。

小男孩发现自己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就一骨碌坐了起来,尤氏脸上露出喜色,说道:“孩子,你可醒了!”说着就端来一碗大米粥给他喝。

小男孩看看尤氏,一口气喝完了一大碗米汤,他抹了一把嘴,就一下子跪在床上,感谢他们的救命之恩。

张郎中说道:“赶紧躺下歇歇,你的身体还很虚弱呢!”

“我好了,没事了,你们救了我,我以后要做牛做马报答你们!你们就收下我吧,劈柴,打水,放牛……我什么活都会干。”

张郎中看着乖巧懂事的孩子,就问他家住在哪里?叫什么名字?为啥会病倒在路边?

原来,这孩子是个孤儿,从小被卖到王财主家里放牛,他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大家都叫他牛娃。

就在前几天,牛娃放牛时淋了雨,就发热了,但王财主特别的抠门,不愿意请郎中给他看,就让他去找张郎中诊病,说张郎中不会收他的钱,于是牛娃就来找张郎中,他感觉浑身很冷,走起路来轻飘飘的,突然眼前一黑就倒在了地上。

张郎中夫妻二人都是心地善良之人,听了牛娃的遭遇很心疼他,张郎中就说要把牛娃留下,牛娃一听高兴坏了,连连作揖道谢。

张郎中夫妇成亲多年无子,二人就留下牛娃做儿子,并给他取名张仁义,希望他是一个宽厚善良的人。

再说王财主见牛娃几天没有回家,就叫家丁去张郎中家里寻找,家丁来到张郎中家里,看到牛娃正在院子里帮张郎中捣药材,不由分说拉着他就走。

牛娃挣扎着不走,说道:“放开我,我现在有爹娘了,再也不去王家了……”

张郎中和尤氏听到外面的声音,就从屋里走了出来,尤氏见儿子被人硬拉着,就赶紧上前扯那人的手,说道:“你这是干什么?放开我儿子!”

张郎中也说道:“是王财主派你来的吧?你回去告诉他,牛娃就住在我家了。”

来人看着二人,就像是白天见了鬼一样,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就挠挠头说道:“他出来看病,如今病好了,怎么还要住下?”

尤氏说道:“我们已经收养他做儿子了,你回去对王财主说一声,就说牛娃如今叫张仁义,以后与他家没有关系了!”

那人就回家告诉了王财主,王财主一听大发雷霆,怒道:“他是我出五两银子买的,就是王家的人,他们说收养就收养,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说着就带着几个家丁,怒气冲冲地去找张郎中。

他们一伙人来到张郎中家里,王财主说明来意,就要带张仁义离开,张郎中说道:“这孩子既然是你王家的,他生病你为啥不给他医治?他差一点丧命,你现在还好意思来要人!”

王财主不甘示弱,怒道:“他是我花五两银子买的,他刚来的时候才五岁,什么活都不会干,我养他了五年,花费了多少钱你知道吗?你要是真心想留下他,那把五两本钱给我,还有这几年他吃喝拉撒的花销,一共十五两。”

张郎中懒得与他争辩,就叫妻子尤氏拿出十五两银子给了王财主,这让王财主有些不敢相信,生怕人家会反悔,就赶紧拿着银子走了。

张郎中收养了张仁义之后,就开始教他认识草药,给他讲解一些诊病的基本知识,后来又教他把脉给人诊病,眨眼七八年过去了,张仁义长成了一个大小伙子,也成了一个真正的郎中。

张郎中在家坐诊,张仁义出诊,尤氏在家做饭洗衣,帮助丈夫整理药材,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平静而幸福。

张仁义被善良的张郎中夫妇收养,他才有了一个温暖的家,在张郎中的言传身教下,张仁义也成为了一个心地善良之人,他出外坐诊,遇到家里贫困的就不要诊疗费,路上遇到病人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出手相助。一日,张仁义出诊回家,走到朱家村的时候,看见一个老妇人趴在路边的一座新坟上哭泣,说道:“我的儿啊!你死得好惨啊……”

这个老妇人张仁义前几天还给她诊过病,对她的情况有一些了解,老妇人姓刘,人称刘氏,刘氏早年丧夫,只有一个独子朱明顺。

朱明顺有二十多岁,身体强健,就在前几天还好好的,怎么说没就没了呢?这让张仁义疑惑不解,就上前去安慰刘氏,把她送回了家。

刘氏哭着说道:“他晚上睡觉时还好好的,第二天早上我叫他去打水,谁知来到房里一看,人已经没了……我儿子原本身体强健,可死的时候身体消瘦,皮包骨头,一夜之间就变了另外一个人……”

张仁义听了感觉不可思议,刘氏还告诉他,朱家村已经有三个年轻人患同样的病离世了。

张仁义问道:“最近村子里有没有什么可疑之人?”

刘氏说道:“大家都说这事是妖怪所为,村长已经找来老道士捉妖了,道坛刚摆好,老道士正要做法,却刮起来大风,老道士也被吓跑了……”

张仁义嫉恶如仇,可他只是一个郎中,只会诊病而不能对付妖怪,只能对刘氏劝慰一番,拿出一些钱给她当生活费,然后就告辞离开了。

他刚走出门,就听到一阵哭丧的声音,从村民们的议论声中,他得知朱家村又有人去世了,去世的还是一个年轻人,昨日晚上还好好的,今天家人发现他已经死了。

近日,整个朱家村都笼罩在恐怖的氛围之中,闹得人心惶惶,可谁也没有办法,只能听天由命了。

张仁义怀着沉痛的心情离开了,晚上睡觉的时候还一直想着朱家村发生的怪事,他决定要弄清楚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

次日,张仁义特意来到朱家村,想寻找一些蛛丝马迹,可村民们面对他的询问是三缄其口,这让张仁义很疑惑,于是又去找刘氏。

原来村里人怕妖怪报复才不愿意多说的,刘氏说道:“我一个老婆子什么都不怕,那妖怪要报复就尽管来吧,把我老婆子带走算了……”说着又哭了起来。

张仁义从刘氏家里出来,迎面就看见一个貌美女子,那女子年方二八,正挎着一只菜篮子往村里走。

女子走到张仁义身边停住了脚步,她媚眼如丝地看着他,说道:“请问公子是哪里人?我怎么没有见过你?”

张仁义本不想与女子答话,可人家问了他也只能礼貌性地回答,说道:“我不是本村人,所以姑娘不认识我。”

“嘻嘻……”女子发出银铃般的笑声,随后说道:“怪不得呢?请问公子尊享大名?今日能与公子相见,也是缘分!”

张仁义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热情大方的女子,况且长得又如花朵般娇艳,心里就泛起了涟漪,说道:“小生叫张仁义,是一个郎中。”

“哦!原来是一个郎中啊!那太好了,我这几日夜间心痛难忍,张郎中帮我诊治一下好吗?”

救死扶伤是郎中的天职,张仁义听说女子要诊病,当然不会拒绝,就爽快地答应了,他随着女子来到家里,女子住的屋子是两间茅草房,虽然破败,但也收拾的干干净净。

张郎中要给女子把脉诊病,女子却说道:“我这病每日三更才发作,现在把脉恐怕没有用,还是等到三更再诊治吧……”

原来,这个年轻女子叫李悠悠,是从南方逃难而来,她没有地方住,就住在了这两间破草房里,她的心痛病从小就有,也看过不少郎中,一直没有治好,每天夜里都是痛苦不堪……

张仁义听了李悠悠的话,想到她从小就遭受病痛的折磨,心里也不是滋味,就同意三更诊病。

二人聊了一会儿,天就暗了下来,李悠悠就说道:“张郎中,天不早了,你等一下,我去准备饭菜!”她说着就去了灶房。

张仁义无意间往灶房瞄了一眼,看到了一幕让他脑门直冒冷汗,张仁义想到朱家村的怪事,又见女子这样做饭,不由自主地将这些事都联系了起来。

他悄悄起身,就顺着墙根溜走了,他一路奔跑着回到家里,身上的衣服也被汗水浸湿了,张郎中夫妇见他这样,就问他是怎么回事?

张仁义就把最近朱家村发生的事情对父母说了,还说那个叫李悠悠的女子怪异的行为,尤氏听了一阵后怕,赶紧让丈夫想想办法。

张郎中把儿子带进屋里,从柜子里拿出一个东西递给她,说道:“这是祖师爷留下的东西,你拿着,遇到危险的时候就把他拿出来……”

次日傍晚,张仁义来到朱家村,直接去了李悠悠的家里,李悠悠正在苦恼,看到张仁义前来,就急忙迎接了上去。

嗔怪道:“昨晚我做了一桌子的饭菜,本想着好好招待张郎中的,谁知您却不辞而别了?”她一边说一边向张仁义抛媚眼。

张仁义一脸歉意地说道:“实在是对不起李姑娘了,昨天我没有对父母交代,天晚了不回去怕他们担心,所以没有来得及向姑娘告别就走了。今日来的时候,我已经对父母说了今晚不回家……”

李悠悠一听喜上眉梢,说道:“好啊,那今日三更给我诊病,你只要治好我的心痛病,我一定会好好报答你的,若公子不嫌弃,我愿意嫁你为妻,一辈子伺候您……”

张仁义说道:“我是个郎中,给人治病是我的职责,姑娘不要客气……”

李悠悠做了一桌子菜,有荤有素,还有一壶美酒,二人对面而坐,边吃边聊。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张仁义有些醉意,李悠悠站起身,把摇摇晃晃的张仁义拉到了一个房间里,说道:“张公子休息一会儿,等到三更的时候帮我诊病。”

张仁义倒在床上装睡,嘴里说着胡话,李悠悠眼里满是精光,脸上掠过一丝不易觉察的神情,轻轻关上房门就出去了。

半夜三更,一个身影就溜进了张仁义睡觉的房内,溜进房间的不是别人,正是李悠悠,她轻轻地走到床前,一双泛着绿光的眼睛盯着床上熟睡的人,嘴里伸出长长的蛇信子。

李悠悠把手放在张仁义的脸上,然后慢慢下滑,张仁义说着梦话,一只手就抓住了李悠悠的一只手,另一只手却悄悄从衣服里摸出一个虎撑。

“叮铃铃……”一阵刺耳的铃声打破了夜的宁静,只听见一声惨叫,李悠悠就倒在地上,并变成了一条大蛇。

张仁义不停的摇着手里的虎撑,地上的大蛇痛苦的扭曲着身子,一直到大蛇不再动弹,张仁义才停手,并拿出事先准本好的茅草缠在大蛇身上。

睡梦中的村民们被一阵刺耳的铃声吵醒,他们听见铃声来自李悠悠所住的房子,就跑过来看,当他们看到房间里的大蛇时,都吓得倒吸凉气。

张仁义看着众人说道:“朱家村近日多人丧命,就是这蛇妖所为,大家看怎么处置它?”

那大蛇听到这话,却突然开口说道:“可恶的人类,你们杀了我无数子孙,我这样做是为子孙报仇,让你们也尝尝断子绝孙的滋味……”

原来,这条大蛇是附近山上的蛇王,朱家村的人世代以捕蛇为生,山上的蛇都快被他们捕杀绝了,这就惹怒了蛇王,于是它就幻化成一个美少女,假装是逃难而来,就住在了朱家村,专门残害年轻男子。

本来这事与张仁义没有关系,但蛇王得知他在调查这些人的死亡真相,就决定除掉他,也就有了昨日的偶遇和今日之事。

村民们得知这条大蛇就是杀人凶手时,纷纷拿起棍棒就要打,却被张仁义拦住了,说道:“大蛇害人性命的确可恶,现在大家要报仇的心我也能够理解,可这件事情也不完全是它的错,什么事都是有因才有果的。

朱家村的人世代以捕蛇为生,杀害的蛇也不计其数,虽然他们不同于人类,但也是生命,它们也是有父母亲人的,也有爱恨情仇,所以我希望大家把它放了,否则冤冤相报何时才能了?

我们人类不能把自己的私欲建立在动物的痛苦之上,人和动物要和平相处,不要再有杀戮……”

众人听了张仁义的话,都羞愧地低下了头,保证以后不再捕蛇,张仁义对大蛇说道:“从此之后,你们蛇类将与人类和平相处,你可愿意?”

大蛇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说道:“只要人类不再杀害我的子孙,我愿意与他们和平相处,互不干涉!”

张仁义就解去了大蛇身上的茅草,说道:“这里不是你该呆的地方,你赶紧走了!”大蛇一跃而起,对着张仁义鞠了一躬,就消失不见了。

从那以后,朱家村的人们不再捕蛇,整个村子平安和谐,再也没有出现怪事,当地风调雨顺,村民们靠种地一样过上了好日子。

喜欢故事在民间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故事在民间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