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故事在民间 > 第150章 女子留道士过夜,道士却溜进她房内,在床下放一条黑蛇

李建武是一个孤儿,从小没有见过爹娘,村民们的条件都不好,因此没有人愿意收养他,村长就召集村民们开会,让大家一起养活这个孩子。

如今的李建武已经十七八岁了,早已经能够自食其力了,村长给他分了二亩薄田,农忙的时候种地,农闲的时候砍柴,日子也勉强过得去,有时还能攒下一些钱。

李建武从小被村民们照顾,他也很是感恩,村里谁家需要他帮忙干活,他都会毫不犹豫地答应,还经常帮助孤寡老人砍柴,打水,磨面等,村里的老人们都夸奖他是个仁义的孩子。

李建武心地善良,又吃苦耐劳,按理说不愁娶媳妇,姑娘们不愿意嫁给他主要是因为他家里有一个体弱多病的老父亲。

他这个父亲是他在路上捡回来的,这事还要从两年前说起,那是一个北风萧瑟的秋天,天空中还下着小雨,路上的行人脚步匆匆。

李建武去城里卖柴回来,下雨路滑,他也是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眼看就要天黑了,他就加快了步子,走着走着就看见路边有一个老人摔倒了,老人的衣服上沾满泥水,他双手撑着地面,努力的想站起来,可试了几次都没有站起来。

李建武赶紧上前把老人搀扶起来,老人浑身都湿透了,李建武取下头上斗笠戴在老人头上,问他家在哪里,要送他回去。

老人说道:“我没有家!”他脸上的水顺着脸颊往下流,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李建武没有多想,背起老人说道:“大伯,那你就先去我家里吧!”

他把老人背回家,赶紧烧了热水为他擦了身子,又拿出干净衣服给老人换上,老人感动得眼圈泛红,说道:“太感谢你了小伙子。”原来这个老汉姓袁,是个孤寡老人,他年纪大了干不动活,就以要饭为生。

李建武给袁老汉做了一碗热汤面吃了,他蜡黄消瘦的脸上才有了一丝生机,李建武见他身体不好,就说道:“若老伯不嫌弃,以后你就住在我这里吧,咱爷俩也是个伴!”

老汉说道:“我也帮不上你什么忙,净给你增添累赘!”

“没事,我从小就渴望有个爹,我会把您当亲爹一样孝顺的!”老汉听着就流下泪水。

从此之后,老汉就住在了李建武家里,二人以父子相称,老人身体不好,经常的生病,他卖柴火的钱几乎都给袁老汉买药了,日子过得就更加拮据。

李建武为了给袁老汉补养身体,上山砍柴的时候就会爬到树上掏鸟蛋,运气好的时候还能抓一只野兔子,拿回来给袁老汉吃。

在李建武的精心伺候下,袁老汉的身体也有了起色,脸上看起来有点肉了,生病的次数也少了,这让李建武很是开心。

也有媒婆给李建武说媒,但人家姑娘都有一个条件,就是要把袁老汉送走,可李建武说道:“就算打光棍这个条件我也不能答应,没有善心的女子我也不会娶的!”李建武就是这么固执,因此十八岁了依然是光棍一条。

最近,村长家来了一个女子,这女子是村长夫人的侄女,因为家里出了事,就来投靠姑母了。

女子名叫苏惠娘,皮肤白皙,眉眼俊秀,身材也是该瘦的地方瘦,该胖的地方胖,让人过目不忘。

村里的后生们见了都眼馋,也有去村长家提亲的,就连镇上的大户王家公子也听说了,拿着厚礼前来提亲,可苏惠娘却拒绝了。

苏惠娘是一个勤快的姑娘,在姑母家里做饭,洗衣,什么活都干。这天她端着一盆子衣服去河边洗,洗完衣服起身准备回家,谁知脚下一滑就要摔倒。

在这紧要关头,就有人拉住她的胳膊,她才没有摔进河里,拉住她的人正是李建武,因为脚下太滑,苏惠娘就倒进了李建武的怀里。

二人站稳之后,赶紧就分开了,李建武尴尬的不知道说什么好,苏惠娘的小脸上泛起了红晕,说道:“谢谢你!”

“这河水很深,你下次洗衣一定要注意安全!”李建武说完就要离开,却被苏惠娘叫住了,问道:“你帮了我,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呢?可以告诉我吗?”

“李建武。”他说完就大步的走了,留下苏惠娘痴痴的看着他远去的背影。

苏惠娘端着衣服回到家里,就向姑母苏氏打听李建武的情况,苏氏说道:“李建武这孩子从小就没有了爹娘,是村里人把他养大的,这孩子也知道感恩,心地也非常的善良,哎,就是有点固执,所以十七八了也没有说下亲事。”

苏氏就把李建武捡回一个孤寡老人当爹的事对侄女说了,说就是因为他这个爹,姑娘们都不愿意嫁给他的。

苏惠娘说道:“多么善良的人啊,真是太难得了!”

“善良是好事,可不能因为善良影响自己呀,如今连媳妇都说不上,你说这善良有啥用?”

“姑母,善良的人心眼好,谁要是嫁给他也不会吃亏的,我就愿意嫁给这样的男子。”苏惠娘红着脸说道。

苏氏听了很是吃惊,因为她这个侄女心气高,长的又是花容月貌,怎么就看上李建武了呢?说道:“你这条件,嫁个富家公子都绰绰有余,可不能嫁给李建武受罪,姑母可舍不得!”

苏惠娘坚定的眼神看着苏氏,说道:“姑母,我想好了,我要嫁给李建武,和他一起照顾老爹。”

作为长辈,苏氏真心希望侄女能嫁个富足的人家,到时候吃喝不愁,就说道:“你如今在姑母家里,姑母就要为你负责,我希望你好好考虑考虑,那李建武家里可是穷的叮当响,嫁过去一辈子都吃糠咽菜!”

苏惠娘说道:“姑母,我知道你为侄女好,李建武虽然穷了点,但他善良,这样的人会对家庭负责的,那些富家子弟花花肠子多,不可靠……”

苏氏见侄女执意要嫁给李建武,就说道:“你想好了,以后可别后悔!”

苏惠娘说道:“姑母放心吧,这么好的人,如果抓不住才会后悔。”

次日,苏氏就找村里的媒婆去给李建武捎信,让他来村长家里提亲,李建武听了是受宠若惊,说道:“这是真的吗?”

媒婆说道:“千真万确,苏氏亲自找的我,说她侄女看上你了,你这小子可真是艳福不浅啊,那苏姑娘生的那叫一个美呀!”

李建武心中兴奋,可随即脸上的笑容就消失了,说道:“可我没有聘礼钱,怎么去提亲呢?”

媒婆说道:“人家苏姑娘说了,就看上你这个人了,一个铜板都不要。”

次日,李建武就到亲戚家借了一吊钱,买了两盒点心就去了村长家里,看见苏惠娘他才知道,原来就是在河边相遇的那个姑娘,他想到那一幕,耳根就有些泛红,苏惠娘见到自己喜欢的人,心中的小鹿也是乱撞。

苏惠娘知道李建武的家庭情况,成亲一切从简,李建武把她背回家,两家人坐在一起吃一顿饭就算成亲了。

新婚夜,李建武把苏惠娘揽在怀里说道:“谢谢你……娘子放心,我李建武虽然穷,但我会一辈子对你好的,只要不怕吃苦,咱们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的!”

苏惠娘说道:“相公是个善良的人,老天不会亏待你的,咱们齐心协力,一定能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

成亲之后,苏惠娘在家里做家务,照顾袁老汉,有空的时候还会做女工拿到集市上卖,李建武下地干活,上山砍柴,在夫妻俩共同的努力下,日子是越过越好,袁老汉的身体也是越来越健康。

一年之后,苏惠娘生下一个女儿,取名李雪莹,这孩子白白胖胖的,很是可爱。

在李雪莹十岁的时候,袁老汉因病离世了,临终时,他从衣服里掏出一个布包,递给李建武说道:“孩子,是你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这十来年是我这辈子过得最幸福的十年,我也没有什么东西给留你的,这个你拿着,换些钱改善生活。”

袁老汉说完就安详地闭上了眼睛,李建武扑在父亲身上大哭,虽然不是亲父子,但他们之间的感情却胜过亲父子。

李建武夫妇拿出家中所有的积蓄,厚葬了袁老汉,才想到袁老汉给他的那个布包,他打开布包,里面有一张纸,还有一块新月形的玉石。

苏惠娘小时候读过几年私塾,她拿过那张纸,就把上面的内容念给了李建武听,得知真相二人既震惊又气愤。

原来袁老汉并不是孤寡老人,他有一儿两女,但没有一个孝顺的,生病也不给他看,说他老不中用了,吃粮食就是浪费,每天只给他吃野菜糊糊,袁老汉对几个子女彻底失望了,就带着父亲留给他的这块玉石出来要饭了……

苏惠娘的表哥在城里的一个珠宝行做掌柜,夫妻二人就拿着那块玉来到了城里的珠宝行,掌柜一看是大吃一惊,说是古人陪葬的口塞,价值不菲。

是亲三分向,掌柜的是苏惠娘的表哥,就对二人透漏了这个口塞的真实价格,说至少值二百两白银。掌柜的找来老板,老板一看就非常喜欢,就出二百两买下了。

有了银子,他们就在镇上买了一个店铺,做起了小买卖,夫妻二人诚信经营,生意做的是红红火火,没过几年,李建武就成为镇上屈指可数的富商。

他们的女儿李雪凝也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她肤如凝脂,唇红齿白,是镇上最美丽的姑娘。

一家有女百家求,况且还是像李雪莹这样的绝色美女,想要与她结亲的男子数不胜数,选择多了,自然好好好挑选一番,李雪莹心气高,一般人她看不上,最终她选中了城里大户王员外家的儿子。

王家是城里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王家公子王守业是一表人才,风流倜傥,与李雪莹是天生一对,地设一双,简直是天作之合。

亲事定下不久,王家就八抬大轿,吹吹打打地把李雪莹接走了,成亲之后,小夫妻如胶似漆,恩爱有加,甜甜蜜蜜的羡煞旁人。

李雪莹虽然是小家碧玉,但她温柔善良,知书达理,对公婆孝顺,对丈夫体贴,对下人也是宽厚仁慈,因此王家上上下下都喜欢这个少夫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一日,王夫人带回来一个女子,说是她堂姐家的女儿,名叫曲香菱。

这曲香菱的命也挺苦的,从小没有了父母,跟着爷爷奶奶奶长大,如今爷爷奶奶也离开了人世,王夫人见她可怜,就把她接到了王家居住。

曲香菱十五六岁,长相漂亮,而且能说会道,性格热情开朗,虽然与李雪莹是第一次见面,但她并不认生。

每天,只要王守业一出门,曲香菱就会去找李雪莹聊天,还一起出去逛街,很快,二人就像是亲姐妹一样亲密无间,无话不谈。

曲香菱把自己的一个玉簪子送给了李雪莹,李雪莹不要,她就不依,李雪莹就接受了,然后要把一对金镯子送给她。

曲香菱却不要,说道:“嫂子要是真的想送妹妹东西,那就把这个扇坠子给我吧!”她看着李香莹的扇子坠子说道。

这个扇子坠是王守业送给李雪莹的,她当然是不愿意送给曲香菱,但也不好意思拒绝,就把扇子坠解下来送给了曲香菱。

一日,曲香菱拿着扇子在院子里坐着,王守业就回来了,她赶紧起身走到他身边说道:“今天好热啊!”说着就朝王守业扇风。

王守业看见她的扇子坠,脸上掠过一丝不易觉察的神情,就大步地回房去了,李雪莹见他脸色不好看,赶紧倒了一杯水,递过来,问他是不是遇到什么事情了。

王守业说道:“娘子的扇子坠呢?”

李雪莹听他这么问,就不敢把扇子给他看,王守业见她这样躲闪,也不掖着藏着了,说道:“我送给你的扇坠子怎么在我表妹手里?”

李雪莹知道瞒不住,就对王守业说了实情,王守业心中不悦,也没有责怪妻子,说道:“表妹就与娘子聊些什么?”

李雪莹说道:“也没有什么了,就是些家长里短,聊聊童年的趣事……还有,表妹对你赞不绝口,说你不但相貌堂堂,而且聪明勤奋,说我嫁给你有福气了……”李雪莹心中是满满的幸福。

王守业把她揽在怀里说道:“娘子,我会一辈子对你好的……”

日子就这样平静而甜蜜地过着,可不知为何,李雪莹却生病了,而且这病很奇怪,怕冷,喜光,把城里的郎中都请来了,也没有看出是什么毛病。

眼看这儿媳妇的病越来越严重,无法生儿育女,王员外夫妇就开始着急了,毕竟他们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延续香火的重任都寄托在了他的身上。

王夫人就对王守业说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雪莹如今得了这怪病,也不能为咱王家延续香火,我想为你纳一房小妾,好传宗接代!”

王守业却说道:“娘,雪莹肯定会好起来的。”

“哪个富贵人家不是三妻四妾?就算她的病能治好,纳个小妾也是人之常情啊,你就别再推脱了,你觉得香菱怎么样?

她二八年华,人不但漂亮,也很聪明,你俩从小就在一起玩,也是有感情基础的,成亲之后就是亲上加亲,多好啊!”

王守业只是把香菱当妹妹看,自然不乐意,就说道:“娘,我对香菱只有兄妹之情,我不会纳她为妾的,再说了,她这么好的女子,怎么甘心做小呢?”

“这个你就不用操心了,我都问过她了,人家说了只要能与你在一起,她愿意做小。”

王守业和李雪莹的感情好,如今妻子患病,他要是纳曲香菱做小,对李雪莹来说是很残酷的,说道:“如今娘子病这么重,我要是纳妾,这不是往她伤口上撒盐吗?这事以后再说吧!”

“她都病成这样了,又不能伺候你,这事就这么定了,我选个良辰吉日,尽快把你俩的事情办了!”王夫人说完就走了。

王守业想到妻子的病是心如刀割,母亲决定的事情他也改变不了,心情就非常的郁闷,不知道如何向妻子说这件事情。

他来到李雪莹的床前,拉住她的手说道:“娘子,明日我去省城请个郎中来给你诊病,你一定会好起来的!”

李雪莹鼻子酸酸的,眼里有水光闪动,说道:“相公,我的病好不了了,你就不要麻烦了,若我走了,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你还是再娶一房吧,这样我也就无牵无挂了!

香菱妹妹聪慧伶俐,貌美如花,她会好好伺候你的……”

原来,王夫人已经对李雪莹说了王守业要纳曲香菱为妾,李雪莹尽管很难过,但她不得不接受现实。

王守业听妻子这么说,就忍不住眼圈泛红,说道:“娘子,我只爱你一个人……”夫妻二人抱头痛哭。

李雪莹生病之后,特别喜欢阳光,每日都会在院子里晒太阳,一直到太阳落山才回到房里,这日傍晚,太阳已经下山了,丫鬟正要扶她进屋,却听见有人敲门。

丫鬟打开大门一看,是一个老道士,老道士说道:“贫道下山办事,此时天色已晚,想在此借宿一宿,不知方不方便?”

丫鬟正要赶老道士走,李雪莹却说道:“老道长,今晚你就在此过夜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老道长这才注意到坐在躺椅上的李雪莹,她骨瘦如柴,面色蜡黄,老道士说道:“那多谢娘子了!”

李雪莹就叫丫鬟把老道士带到客房,又给他端去饭菜享用,老道士吃完就早早的睡下了。

半夜的时候,老道士却悄悄起床,他穿墙溜进李雪娘的卧房,从袖筒里拿出一条黑蛇放在了床底下。

次日一早,老道士就告辞走了,临走时他对李雪莹说道:“娘子是个善良之人,你的病一定会好起来的!”

李雪娘只当是老道士宽慰她,并没有当真,可说来也怪,从那天开始,李雪莹的身体果然慢慢地好了起来,吃饭睡觉逐渐恢复了正常,也不怕冷了,脸色也变得红润起来。

王守业见妻子的病居然奇迹般地好了起来,就非常的高兴,夫妻二人是喜极而泣。

王夫人见儿媳的身体越来越好,心里也很高兴,但她已经为儿子和香菱选定了良辰吉日,成亲的事还是要照常进行的。

王守业不愿意纳妾,可父母的命又不能违抗,他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李雪莹知道丈夫为难,就劝说他纳曲香菱为妾。

很快,吉日到来,曲香菱穿着大红喜服,头上盖着红盖头,被丫鬟簇拥着来到前堂,准备与王守业拜堂成亲。

她被丫鬟搀扶着弯下腰进行夫妻对拜,可突然就晕倒在地上,众人一看都慌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就在这时,一个老道士走进了院子,说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害人终害己!”

众人都朝老道士看去,李雪莹看见老道士也是吃了一惊,这个老道士就是前几天来家里借宿的那个老道士。

王员外夫妇也是向道之人,就赶紧把老道士请到屋里,问他是怎么回事?

老道士说道:“你们跟我来!”他起身就朝李雪莹的卧房走去,众人都跟在他身后,只见他来到房间后,就闭着眼念念有词,这时就有一条黑蛇从李雪莹的床底下爬了出来,钻进了老道士的袖筒里。

众人看见这一幕就更加不解了,大家都朝李雪莹看去,以为是她用黑蛇害的曲香菱,王夫人满眼怒气,指着李雪莹怒道:“平时看你柔柔弱弱的,没想到你竟然是蛇蝎心肠……”

李雪莹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她心中委屈,说道:“这……这到底是咋回事……”

老和尚对王夫人说道:“这位娘子是个善良之人,你错怪她了……今天的新娘子才是罪魁祸首!”老道士的话一出,众人的下巴都惊掉了一地。

王员外问道:“请道长明说?”

老道士又带着众人来到曲香菱的房间里,对着她的脸吹了一口气,她就醒了过来。

老道士指着李雪莹问曲香菱:“说说吧,你为啥要陷害这位娘子?”此时的曲香菱两眼无神,面如土色,哭着说出了事情的缘由。

原来,曲香菱小时候也经常来王家走亲戚,她与王守业之间可谓是青梅竹马。

小的时候,大人们开玩笑说,长大之后让王守业娶曲香菱为妻,大人之间的玩笑话,曲香菱却当真了,发誓长大后要嫁给王守业。

曲香菱来到王家之后,原本以为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一步,可此时的王守业居然已经成亲了,而且夫妻之间很恩爱,她心如刀割,决定要夺回自己心爱的男人。

她先与李雪莹搞好关系,得到李雪莹的信任,然后在她的茶水里放入一种蛇毒,慢慢的李雪莹就生病了,而且病得很严重,郎中根本诊断不出是什么病,最后的结果就是死路一条。

她知道王夫人喜欢她,如今李雪莹病重,王夫人要为王守义纳妾,她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她不介意先做小,等李雪莹死了,她就可以晋升为正妻,她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却在拜堂的时候晕倒了。

众人听了曲香菱的话,都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大家更不明白,既然曲香菱要害李雪莹,她自己怎么就晕倒了呢?

老道士说道:“那日我来到贵府借宿,看见这位娘子中了蛇毒……”

那日,老道士借宿,李雪莹好心把他留下过夜,老道士见她心善,就决定为她治病,半夜,他把一条黑蛇放进了李雪莹的床下,黑蛇每天夜里吸取她身上的毒素,她身上的毒素被吸完了,她的病也就好了。

这条黑蛇嫉恶如仇,就把体内的毒素输送给了下毒之人,因此曲香菱就中毒了,拜堂的时候就毒发晕倒了。

曲香菱从床上爬下来,跪在老道士面前痛哭流涕,说道:“一切都是我的错,请老道长救我一命,以后我一心向善,决不再做这样的糊涂事了……”

她又爬到李雪莹身边,恳求她的谅解,李雪莹心地善良,见她向自己道歉就心软了,她也给道长跪下,恳求道长救救曲香菱。

老道长说道:“你真是太善良了,好吧,看在你的面子上,我就救她一次,若是以后再犯,谁也救不了她!”老道长就唤出袖筒里的黑蛇,让它吸走了曲香菱身上的毒素。

经过这件事情之后,亲戚邻居都说李雪莹宅心仁厚,而曲香菱是个有心机的恶毒女子,曲香菱没法在王家待下去,就出家做了尼姑,从此吃斋念佛,一心向善。

王守业与李雪莹夫妻恩爱,一年后,李雪莹就为丈夫生下一对龙凤胎,一家人和和睦睦,平平安安。

喜欢故事在民间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故事在民间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