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故事在民间 > 第159章 孤女成亲,见洞房里摆满生肉,她跳出窗子逃过一劫

宋朝时期,沈家寨有一对年轻夫妇,丈夫叫沈大山,是一个走乡串户的货郎,妻子李氏是一个朴实的农家妇女,在家里纺线织布,夫妻两个勤劳肯干,日子虽不算富裕,但也吃喝不愁。

沈大山有一个弟弟叫沈小山,因为父母双亡,一直跟着哥嫂生活,如今沈小山也到了适婚年纪,沈大山夫妇就拿出所有的积蓄,准备为他说一门亲事。

经过媒婆牵线,沈小山就娶了邻村的姑娘王莲花为妻,新婚燕尔,本应该甜甜蜜蜜,如胶似漆才对,可成亲第二天,王莲花就回娘家去了,一连几日也不回来。

沈小山就去岳父家里接妻子回家,可王莲花却不愿意回来,他只能垂头丧气地回家去了。

沈大山和李氏见沈小山自己回来,就问他怎么回事,沈小山不说话,躲在自己的屋子里唉声叹气。

沈大山就买了一些礼品,和妻子李氏一起去了王莲花的娘家,想接王莲花回家,王莲花的母亲说道:“要想让莲花回去不难,你们兄弟分家单过,把房子给他们,再给他们二亩良田,要不就不回去。”

沈大山夫妇这才知道,原来王莲花是想分家过,于是就同意了,说道:“婶子放心吧,回去就把家分了,把房子和良田都给他们!”

在沈大山夫妇的再三保证下,王莲花跟着他们回去了,回去之后的第二天,沈大山就找来德高望重的族长主持分家,他主动提出把家里的几间房屋和几亩良田给了沈小山夫妇。

分家之后,王莲花也很少回娘家了,沈小山下地干活,她在家里做家务,因为他家的田地多,又是良田,因此捡的粮食也多,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再说沈大山两口子没有了房子,积蓄给沈小山娶媳妇也花完了,就自己制作土坯,盖了两间茅草屋,他们家的二亩薄田收成又不好,见的粮食根本不够吃。

沈大山的女儿青苗十一二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每天吃野菜根本不行,沈大山为了让妻子和女儿过上好日子,就去城里做了一名脚夫。

所谓的脚夫就是搬运工,下的是苦力,不过挣的钱也不少,沈大山吃苦耐劳,在城里干了两年攒下一些钱,就回家买了二亩良田,从此之后就留在家里种地,一家人生活在一起,也是温馨幸福。

沈大山农忙的时候种地,农闲的时候担起货郎挑子走乡串户做买卖,李氏也做鞋子去城里卖,他们的日子也是吃着甘蔗上楼梯,节节甜步步高。

沈小山两口子的日子本来也可以,可王莲花生了一场大病,家里的积蓄都花完了,还卖了一亩良田,她的病是好了,可家中的光景也是一落千丈。

日子不好过,王莲花就天天与沈小山吵闹,说他没本事,非要逼着他去城里做脚夫,沈小山没有下过苦力,他也离不开妻子,因此就不愿意去。

一日,沈大山两口子去山里打野果子,竟然莫名其妙地失踪了,沈小山听说哥嫂失踪了,赶紧组织村民们去山里寻找,找到的竟然是两件血衣。

据沈青苗的辨认,这两件衣服就是父母出门时穿在身上的,看来他们是凶多吉少了,沈青苗抱住衣服痛哭不止,沈小山作为叔叔,如今孩子没有了父母,他就是沈青苗最亲的人,就把她领回家去了。

沈青苗被沈小山夫妻收养,她家的房子和土地自然也是沈小山的,如今他们的土地多了,沈小山就留在家里种地。

沈青苗在沈小山家的日子并不好过,每天五更起床,打水,打扫院子,然后做饭,饭做好之后才叫叔婶起来吃,白天还要下地干活,上山砍柴,晚上纺线织布。

虽然很累,但她从来都没有抱怨过半句,因为她知道抱怨不但没用,甚至还会遭受叔婶的打骂。

沈青苗十六岁的时候,已经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她皮肤白皙,眉眼如画,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村里有一个叫李玉郎的书生,能写会画,风流倜傥,只是家中贫困,他白天砍柴,夜间读书,日子过得很拮据。

他在山上砍柴的时候,就遇到了漂亮的沈青苗,他的心一下子就被俘虏了,心想,今生要是能娶这样的女子为妻,也不枉来到人世一遭。

沈青苗见他痴痴地看着自己,小脸羞得通红,转身就要离开,却被李玉郎叫住了,问道:“你就是沈青苗姑娘吧?”

沈青苗心中的小鹿乱撞,点点头说道:“正是!”说完就走了。

从那之后,沈青苗每次上山砍柴,都会碰到李玉郎,慢慢的两个人就熟悉了起来,李玉郎为沈青苗画了一幅画像送给她,沈青苗也把自己的手帕送给了李玉郎。

都是十几岁的年纪,爱如潮水势不可挡,二人你情我愿就私定了终身,李玉郎把沈青苗揽在怀里说道:“明年我就要进京赶考了,等我高中之后就回来娶你……”

沈青苗听着他狂有力的心跳,想到以后的幸福生活,羞答答地说道:“玉郎哥,无论你是贫穷或者富有,我都愿意嫁给你,白首不离分……”沈青苗与李玉郎有了感情之后,她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心情好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容颜也更加美丽动人了,爱情是最好的护肤品,这话一点不假。

一日,沈青苗在家里做饭,沈小山两口子赶庙会去了,这时就有一个老乞丐走进院子里,说道:“姑娘给口吃的吧!我赶了几天的路,实在是饿的不行了!”

沈青苗看见老乞丐是又累又饿,赶紧就搬一把椅子让他坐下,说道:“老伯,您等一下,饭马上就好了。”

饭做好之后,沈青苗就盛了一碗稀粥,又拿来两个饼子给他吃,老乞丐实在是太饿了,拿起饼子就往嘴里塞,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沈青苗见老乞丐吃完,又要给他盛饭,老乞丐说道:“我已经吃饱了,谢谢你姑娘,这天也黑了,我可以在此留宿一晚吗?”

沈青苗想都没想就同意了,可话说出口她又后悔了,因为她根本不当家,叔婶不会同意留宿一个老乞丐的。

正在她担心的时候,沈小山两口子就回来了,看到屋里坐着一个老乞丐,脸就阴沉了下来。

王莲花说道:“他是谁?怎么会坐在家里,太晦气了。”

沈青苗赶紧说道:“叔,婶,这位老伯想在家里借宿一晚,你们看怎么样?”

沈小山斜眼看看老乞丐,说道:“你看他浑身脏兮兮的,怎么留宿?”

“就是,这样的人来家里就晦气,赶紧走!”王莲花摆摆手,一副不屑的神情。

沈青苗说道:“让老伯睡我的房间,我睡在柴房里!”

“不行,谁知道他是什么人,留宿在家里,要是出了事你负担得起吗?”王莲花怒道。

老乞丐见这情况,就站起来对沈青苗说道:“姑娘,谢谢你的晚饭,我还是走吧,不给你添麻烦了!”老乞丐说完就走了出去。

沈小山一听老乞丐还在他家吃了饭,就训斥沈青苗不该给他饭吃,王莲花赶紧跑到灶房里去看,就看到两碗稀粥和一个饼子,就开始大骂沈青苗是败家嘴。

并说道:“好,你好心,把饭给别人吃,那就罚你三天不要吃饭,你要是敢吃一口,我把你的嘴撕烂!”沈青苗面对叔婶的谩骂,也没有做任何辩解,她心里担心着老乞丐今晚上怎么过。

王莲花说到做到,次日就不让沈青苗吃饭了,但活照样干,沈青苗上山上砍柴,她又累又饿,差一点没有晕倒,这一幕正好被李玉郎看到,赶紧扶住了她,问她是不是病了。

沈青苗就把老乞丐的事说了,说叔婶罚她三天不能吃饭,李玉郎听了很心疼她,骂沈小山俩口子太不是人了。

他说道:“你等着,我去给你找点吃得来!”

过了半个时辰,李玉郎就拿着几个红薯来了,他生了一堆火烧红薯,红薯还没有烧熟,沈小山就找来了。

他看到沈青苗和李玉郎在一起,就气不打一处来,对她是劈头盖脸的一顿臭骂,他又警告李玉郎说道:“你一个穷书生,癞蛤蟆还想吃天鹅肉,这次就算了,以后让我看见你们,我就打断你的腿!”

李玉郎并不怕沈小山,说道:“你做叔叔的,就这样虐待侄女,三天不让他吃饭,你们还是人吗?”

沈小山一听,捡起地上的一根棍子就朝李玉郎打去,骂道:“你这个有人生没人养的东西,竟敢骂人,我今天非要好好教训你不可……”

李玉郎虽然是一个书生,但他经常砍柴,身体很强健,小个子的沈小山根本不是他的对手,李玉郎一把抓住沈小山的手腕,说道:“我还告诉你了,我这癞蛤蟆就要吃天鹅肉了,看你能把我怎么样!?”

沈小山痛得哇哇叫,沈青苗怕把事情闹大,赶紧要李玉郎放手,李玉郎就放开了手,沈小山知道自己不是李玉郎的对手,就不敢再骂他,而是呵斥沈青苗,说她不检点,拉着她就回家去了。

回到家里,沈小山就把在山上的事情对王莲花说了,王莲花听了也是气愤不已,把沈青苗又骂了一顿,沈青苗不敢辩解,就跑回屋子,扑在床上痛哭。

晚上,沈小山俩口子就商量着如何快点把沈青苗嫁出去,要是做出伤风败俗的事情就不好了。

次日一早,沈小山就找村里的媒婆说媒,说要把沈青苗嫁给大户人家做小,媒婆一听也是眉开眼笑,说道:“放心吧,这个不难,一定能嫁个大户人家的。”

没过几天,媒婆就来到沈家,说城里的赵员外要娶沈青苗为妾,赵家可是城里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聘礼自然不会少。

沈小山两口子一听高兴坏了,王莲花说道:“他愿意出多少聘礼?”

媒婆说道:“赵员外说了,只要青苗嫁过去,就拿五十两白银,外加两匹花布,这聘礼也是少有啊!”

沈小山说道:“好,你去给赵员外说,拿着聘礼来接人!”媒婆就喜滋滋地走了。

两天后的傍晚,赵家就拿着聘礼来到了沈家,要把沈青苗带走,沈青苗得知他们要把自己嫁给人家做小,就哭着不愿意去,可她一个柔弱的女子,反抗一点用都没有,就强行被塞进了赵家的马车里。李玉郎听说了沈青苗的事,就来到沈家阻止,结果被王莲花抓了一脸萝卜丝,也没有留住自己的心上人。

沈青苗被拉到赵家时已经是二更天了,赵家冷冷清清,根本不像是要成亲的样子,赵夫人对几个丫鬟说道:“带新娘子去更衣,然后送到新房去!”

几个丫鬟脸上没有一点喜气,每个人的脸上都是阴沉沉的,好像是要办丧事,而不是喜事。

沈青苗被他们带到一个洗澡房洗澡,然后换上大红喜服,几个丫鬟就把她送到了一个房间里。

这个房间里放着一张桌子,桌子上摆着白色的蜡烛,还放着鸡鸭鱼肉,不过都是生的,沈青苗感觉有一股阴森森的寒气扑面而来,她不由的打了一个冷战。

赵夫人就坐在屋子里,好像监视着沈青苗一样,突然,一个丫鬟跑了过来,说道:“夫人,不好了,一个老乞丐送来了一个花圈,还说要见新娘子,众人拦不住他,就在外面打了起来,你赶紧去看看吧!”赵夫人一听,神情紧张,就出了房间。

沈青苗感觉这赵家太过诡异,就想要逃跑,她正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时候,就从窗户外跳进来一个少年。

这少年也只有十五六岁,穿着破烂的衣服,一看就是一个乞丐,沈青苗惊慌失措,问道:“你是谁?”

“我是来救你的,赶紧跟我走……”少年拉起她就从窗户跳了出去。

沈青苗脑子里一片混乱,她顾不得多想,被少年拉着一路狂奔,一口气跑了十多里才停下来,此时天已经微亮,每家每户的鸡子都开始打鸣。

沈青苗看看这个少年她并不认识,说道:“请问侠士尊姓大名?”

少年说道:“我没有正经名字,大家都叫我叫张三,是我师父让我来救你的。”

这时,一个老乞丐就走了过来,沈青苗一看就认出了老乞丐,惊讶地说道:“老伯,怎么是你?”

张三说道:“这就是我师父!”

原来老乞丐不是普通人,他法力高深,还精通窥阴术,这个叫张三的小乞丐是他的徒弟,今日傍晚二人路过沈家寨的时候,听见村民们的议论,老乞丐大惊失色,因为那赵家早在几年前就被灭门了,那座宅子是一座荒宅,他赶紧带着徒弟去了。

他拿着花圈在院子里纠缠,把赵家的鬼魅都引到院子里,让徒弟张三去救出沈青苗。

听了老乞丐的话,沈青苗浑身的汗毛都竖立起来了,她心中一阵后怕,要不是老乞丐,她已经死了。

沈青苗说道:“多谢二位的救命之恩!青苗这辈子无以回报!”

老乞丐说道:“你是一个善良的姑娘,救你是应该的!”

再说沈小山夫妇,他们收了赵家的五十两银子和两匹花布,高兴得一夜未眠,次日一大早又拿出来看,这一看二人吓了个半死,那五十两的银锭子居然变成了一个纸元宝,两匹花布也变成了黄纸。

二人觉得上当了,就拿着去找村里的媒婆,谁知媒婆的喜钱也变成了纸钱,直到这时,几人才意识到,赵家根本不是人,他们上当了。

但沈小山夫妇还是不甘心,就让媒婆带他们去赵家一趟,媒婆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几人一起就去了城里。

当他们来到赵家的宅子时,看见宅子的大门紧闭,门上都扯满了蜘蛛网了,看来是好久没有开过门了。

他们就打听过路的人,问赵家昨天晚上是不是娶亲了?

过路的人听了像看怪物一样地看着几人说道:“这赵家在几年前就没有人了,这座宅子已经成了荒宅,娶什么亲?我看你们几个是不是没睡醒啊?”

几人听了过路人的话,感到不寒而栗,原来赵家娶的是鬼亲,看来沈青苗已经死了。

他们心中恐惧,转身就要离开时,县衙的铺头就带人来了,就把沈小山夫妇抓住了。

在大堂上,他们见到了沈青苗,吓得脸色苍白,哀求道:“青苗,我们真的不知道那赵家的底细呀,我们不是故意要害你的……你就饶了我们吧,每年的忌日我们都会祭奠你的……”

知县大人一拍惊堂木道:“沈小山,你哥嫂对你恩重如山,为你娶妻,又把房子和最好的田地都给了你,你居然恩将仇报,害死哥嫂,你可知罪?”

原来沈小山两口子为了得到沈大山家的良田,残忍地害死了沈大山两口子,他们把两件血衣留下,制造了他们被野兽吃掉的假象。

老乞丐懂得窥阴术,因此得知了真相,并找到了二人的尸首,就让沈青苗来县衙报了官。

此时的沈小山两口子已经被赵家的事吓糊涂了,没有辩解就承认了杀人的事实,二人被打入死牢之后就疯了,等待秋后问斩。

沈青苗回到沈家寨,见到李玉郎抱头痛哭,两个苦命鸳鸯终于结为了夫妻,第二年,李玉郎高中榜眼,在南方做了一名县令。

他为官清廉,造福一方百姓,后来官升三品,夫妻二人一生做了很多好事,八十多岁才无疾而终,子孙后代也是非富即贵。

喜欢故事在民间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故事在民间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