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故事在民间 > 第319章 男子去婚宴帮厨,给乞丐一只烧鸡,乞丐说装病快逃走

青山县柳树村,有一个叫王五的人,今年二十五岁,他是县里有名的厨师,在一个酒楼做大厨,富贵人家办喜事也会请他去做菜,酒席结束的时候,主家不但会送上银子,还会给带上好酒好菜,因此王五的嘴都没有受过委屈。

村子里的人们都是以种地为生,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只有王五吃喝不愁,日子过得很是滋润,他的日子好过,也没有忘记左邻右舍,谁家要是有急事需要钱,王五都会毫不吝啬的借给他,有什么好吃的也会给左邻右舍的孩子吃,所以他在村里的口碑很好。

按理说,像王五这样的条件,不愁娶不到老婆,可王五都二十五岁了,依然是孤身一人,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忘不了自己的未婚妻子,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个说起来就话长了。

王五十岁那年,父母双双病亡,村子里有一个姓刘的厨子见他可怜,就把他领到家中,教他做菜。

父母死后,王五一个人孤苦伶仃,虽然有左邻右舍接济,但那个时代每家都不富裕,口粮都是紧巴巴的,即便给他一些也不多,因此他总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从来没有吃饱过,如今刘厨子要收他为徒,王五万分感激,赶紧下跪磕头,就算是正式拜师了。

王五本来就是一个勤快的孩子,父母活着的时候他经常帮助父母干活,如今拜了刘厨师为师,不但能吃饱穿暖了,还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因此他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生活,每天跟着师父去帮厨,有样学样,回到家里,还洗衣做饭,挑水,打扫等,什么活都干。

刘厨师见他聪明好学,而且很勤奋,心中也是十分欢喜,觉得没有收错这个徒弟,他就把自己的绝招都毫不保留地教给了王五,希望他能把厨艺传承下去。

王五跟着刘厨师学习了几年,得到了师父的倾囊相助,不但掌握了师父的独门绝技,而且还自创了很多新的菜品,到了十五六岁的时候,他就可以单独去给人家做菜了,他做的菜比师父更胜一筹,众人无不夸赞。

刘厨师有一个独生女儿叫刘蓉儿,比王五小一岁,样貌出众,温柔大方,和王五朝夕相处,二人之间已经产生了特殊的情愫,刘厨师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如今王五已经能独立做菜,也算有了个安身立命的本事,以后就不会为吃喝发愁了,刘厨师就决定把女儿嫁给王五,这样不但可以把他的厨艺发扬光大,而且还有人为自己养老送终,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

于是,刘厨师就给王五说了自己的想法,王五听了是受宠若惊,他早就爱慕这个小师妹了,如今师父要二人成亲,他也是求之不得,立刻跪下感谢师父的厚爱之情。

很快,在众亲友的见证下,二人定下了婚事,刘厨师又请风水师先生给选了个良辰吉日,三个月后便成婚,可就在成婚前的一个月,家中出了变故。

一天夜里,刘厨师被人害死了,刘蓉儿和祖传的菜谱也不见了。那天晚上,王五被人家请去帮厨去了,因此才躲过一劫。

王五帮完厨回来,看到师父的惨状,悲痛不已,埋葬了刘厨师之后,就出去寻找刘蓉儿,可找了几年也没有找到,但他始终相信,刘蓉儿并没有死,早晚会回来的。

有很多媒婆给王五说媒,王五都一一回绝了,大家知道了他的心思后,也就没有人再上门了,眨眼九年过去,刘蓉儿依然是毫无音讯,可王五坚信她早晚会回来的,因此一直没有成婚。

王五是个善良之人,不但经常帮助村里人,在外面遇到老弱病残,他都会出手相助,这样做他感觉心里踏实,如果不帮,他心中就会内疚很长时间。

有一次,王五在外面遇到一个乞丐,看她饿得不行,就想帮助她,但自己兜里没带钱,手里也没有食物,于是就让她等一会,自己回家去拿吃的,他紧赶慢赶的回到家里,拿了吃食就去寻找乞丐,结果发现那乞丐已经走了,为这事他心中内疚了很长一段时间,从那以后,王五兜里总是放着几个铜板和两个饼子,以备不时之需。

县城里的刘员外家大业大,朋友又多,他娶小妾当然要准备上百桌的宴席才行,厨子都请了十来个,王五就是其中一个,因为王五的名声在外,因此刘员外让他做主厨,其他九个都给他打下手。

作为主厨,每一道菜的每个工序都需要王五亲自把关,刘员外家的这场婚宴办完,王五累的是腰酸背痛,不过工钱也不低,这一场就赚了五两银子,临走时,刘家还给他带上了一壶好酒和一只烧鸡。

王五带着东西,离开刘家,此时已经是傍晚了,他看见前面有一对年轻的夫妻,女子搀扶着男子的胳膊,甚是亲密,王五触景生情,就想到了自己的未婚妻刘蓉儿,忍不住眼睛就模糊了,看不清前面的路,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前走去。

走着走着,脚下突然绊住了一个东西,他一个趔趄差一点摔倒,王五才从思念中回过神来,他用手擦去眼泪,回头查看是什么东西绊住了自己,谁知这一看就看到地上躺着一个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他蹲下身子仔细看,就看到是一个衣衫破旧,须发凌乱的老汉,那老汉闭着眼睛,嘴唇干裂,王五赶紧把手放在老汉的鼻子上试探鼻息,这个老汉还活着,只是晕倒了。

王五想他肯定是饿的了,于是就去叫他,想把他叫醒给他吃些东西,可叫了几声也没有反应,他就把老汉背回家去了,回到家里,他先给老汉喂了一些温水,过了一会儿,老汉居然睁开了眼睛。

王五赶紧给他端来一碗米粥,又把刘家给的那只烧鸡拿来给老汉吃,老汉看见饭菜两眼放光,看来已经很久没有吃东西了。

王五说道:“老伯赶快吃吧!”

老汉看看王五,眼里满是感激,嘴唇动了动,但没有说话,他接过饭碗就开始吃了起来,老汉一连喝的两碗米粥,吃了大半个烧鸡,才放下筷子,脸上也也有了一点生机,说道:“谢谢你了,小伙子!”

王五说道:“老伯不用客气,举手之劳而已。”

老汉起身说要离开,王五说外面的天已经黑了,就让他在这里住一夜,明日再走,老汉见他如此真诚,就没有走。

王五对老汉的情况一概不知,不过老汉没说,他也不会问,毕竟尊重别人的**是一个人最大的修养。

次日一早,王五给老汉做了早饭,老汉吃过饭后就告辞了,王五原本以为自己与老汉的缘分也就到此为止了,可没想到,几天之后,二人再次相遇。

王五的主要工作并不是去婚姻上给人家做菜,而是在县城里一个叫醉仙楼的酒楼做大厨,这个酒楼有两个大厨,除了王五,另一个叫张三,二人虽然同为厨师,但二人的工资待遇不同。

王五的厨艺精湛,吸引了不少回头客,酒楼的生意也是红红火火,别的酒楼听说王五做菜好吃,就出高价来挖墙角,但王五是一个讲究人,不为那些人的高薪所动,酒楼老板见王五重情重义,就很是感动,给他加了工钱。

张三见到老板给王五加工钱,心中就不服气,去找老板说理,但老板说人家王五值这个价,张三听了并不恨老板,而是恨起了王五。

二人在一起做事,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王五觉得因为一点钱财伤了和气实在是不值得,于是就给张三说,老板多给他发的那些钱,他愿意给张三一半,这样他俩的工钱还是一样的,只是别让老板知道就行。

张三生气地说道:“不要人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不过在王五情真意切的劝说下,张三还是接受了,从此二人的关系似乎更进了一步,老板见了心里也很欣慰,夸赞张三是个大度之人。

一日晚上,酒楼送走了最后一波客人,王五收拾好东西就要回家,却被张三叫住了,说道:“王哥,明天吴老爷家的儿子成亲,本来他请我去的,但我明日没时间,你明日不是歇工吗?还是你去吧,把这份钱挣了,总比让给别人好。”

王五在酒楼做厨师,每月有两天的休息时间,因为他没有老婆孩子要陪,每次歇工都特别的无聊,还会想起刘蓉儿,就很心酸,对于王五来说他最怕一个人呆在家里,他需要用忙碌来麻醉自己。

明天轮到他休息了,王五本想着要找些事情做做,排遣心中的寂寞,如今听张三这么说就答应了,但转念一想,那吴家要请的人是张三,自己去了是不是不合适。

就说道:“吴家请你去,我去不合适吧?”

张三说道:“我知道你明天歇班,已经给吴员外说了让你过去,他也同意了,你放心去吧,这吴家财大气粗,只要你做的菜让他满意,报酬不会少的。”

王五挣的钱都接济别人了,所以做厨师这么多年,也没有攒下多少钱,尽管这样,他把钱看得并不重,他觉得人和人之间的情谊更重要,就说道:“报酬多少都行,无论多少,都是咱俩的。”

王五说着就要走,张三又叫住他说道:“王哥,还有一件事我忘了与你说了,这吴家的媳妇是百里之外的,路途遥远,明日出发,后天早上才能到,所以明天半夜去做菜,不耽误后天早上开席。”

次日,王五白天在家里睡觉,养好精神,晚上去吴家干活。他家吴家有四五里路,走过去仅需要一个时辰,但王五做事很守时,宁愿早些去也不能晚了,他天一黑就从家里出发了。

走了不到一个时辰就到了吴家,吴家的大门紧闭着,外面也没有粘贴红喜字,看起来不像是要办喜事的样子,他想张三不会开这样的玩笑,于是就抬手敲门。

很快,大门就被人打开了,开门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那人说道:“你就是王五吗?”说着就让王五进了院子里。

院子里有两个灯笼,但灯光很暗,也没有见到客人,到处都是冷冷清清的,王五就觉得更奇怪了,便忍不住问道:“吴公子不是要娶亲吗?怎么没有见到客人。”

那中年人说道:“家里客人离得远,明天早上才能到,你先随我到后厨,三更之后开始烹饪。”王五听中年人这么说,就没有再多问,跟在他身后就去了厨房,来到厨房,王五看到厨房里的菜并不多,只有一只鸡,一只鱼,一只鸭子,还有一个猪头,一个羊头,一个牛头,这些东西已经洗干净摆放在案板上。

吴家是县城里的大户人家,儿子娶亲必定是高鹏满座,至少也要上百桌酒席,如今只看到这点菜,不免觉得奇怪,王五又忍不住问那个中年人:“吴老爷要准备多少桌酒席?”

那中年男子说道:“老爷已经在酒楼里定下了宴席招待客人,在家里只需要一桌,这一桌是招待新娘子的。”

如今很多大户人家,家里办喜事都去酒楼定酒席,这也是很正常的,王五听了就打消了心中的顾虑,坐在那里等着三更到来好开始干活。

那个中年男子说道:“时辰还早,你先吃着,喝一杯小酒,提提精神。”说着就端一只烧鸡和一杯酒放在王五面前的桌子上,然后就出去了。

王五来的时候刚吃过饭,看着这些东西也就没有食欲,坐了一会儿,觉得无聊,就起身走到窗前,打开窗子往外看,就看到有一间屋子,屋子里亮着灯,窗户上好像还贴着喜字,他想,那应该就是新房了。

王五看着新房,又想到了自己的未婚妻刘蓉儿,他和蓉儿还没有成亲,她就失踪了,如今也不知道在哪里?过得好不好?人们都说有情人终成眷属,可他的蓉儿什么时候能回到他的身边呢?想着想着,王五的眼睛又蒙上了一层水雾。

正在这时,王五突然感觉到有人在后面拉他的衣服,他头皮子一麻,身子一抖,赶紧转过身去,就看到一个衣衫破烂的老人,他看清老人的脸时,非常惊讶,说道:“老伯,你怎么来了?”

老头说道:“我就是以要饭为生,谁家娶亲我当然知道,过来混口饭吃!”

今天是吴员外儿子的大喜之日,按照当地的风俗,乞丐来了就不吉利,王五赶紧找来一张牛皮纸,把盘子里的烧鸡包好,塞给老汉,又把那杯酒端起来递到他面前说道:“老伯,办喜事忌讳有人来讨饭的,你赶紧把这杯酒喝了,拿着烧鸡赶紧走,要是被吴家人发现了不好。”

老汉接过酒杯一饮而尽,他把烧鸡揣进怀里,说道:“你装病快离开!”

王五不解地看着老汉,老汉见他疑惑,又说道:“谁家待客就一桌酒席,你再往窗外看就明白了。”老头说完就赶紧走了。

王五还是不明白老汉的话,就赶紧跑到窗子前往外看,就看到有几个人提着灯笼站在那个亮着灯的新房门口,门口摆着一张桌子,桌子点着蜡烛,还烧着香,带他进来的那个中年人手里还提着两个纸人,好像是一男一女。

王五看到外面的一切就恍然大悟,原来吴员外家里是要办鬼婚,要是让别人知道他来做菜,他的职业生涯不就断送了吗?王五顾不得多想,转身就想要溜走,可就在这时,那个中年人就走进来了。

说道:“时辰到了,赶紧做菜!”

王五突然想到老汉的话,就捂住肚子妈呀娘呀的大叫,说道:“不行,我受不了了,先去趟厕所……”说着就跑出了厨房。

中年男子皱着眉头喊道:“快点,不要耽误了少爷的吉时!”

王五冲出厨房,捂住肚子直奔大门口,他出了大门一直拼命地往前跑,一口气跑出二里地才放下心来,一屁股蹲在地上,大口的喘着粗气。

想想很是后怕,要不是老汉的提醒,他的饭碗就要丢了,以后可怎么生活啊?也对不住死去的师父啊!

话分两边,中年男子见王五迟迟不回,就出去寻找,结果发现他早已经没有了踪影,就知道那小子逃跑了。

男子气势汹汹地来到邻居家敲门,张三在屋里听到就问是谁,男子说道:“你介绍的什么人,跑了,你赶紧起来,不要耽误了少爷的吉时!”

原来这张三就住在吴家隔壁,他知道吴员外要为儿子办鬼婚,为了败坏王五的名声,就把王五骗来了,如今王五跑了,吴家要他去,这不是要砸他的饭碗吗?于是就磨磨蹭蹭地不去开门,中年男子急了,就一脚踹开他的房门,掀开被子就把他拉了起来。

“走,快点!”中年男子吼道。

张三苦苦哀求,说这不是砸他的饭碗吗?男子说道:“你是要命还是要饭碗?”

张三一听两腿发软,赶紧说道:“黄管家饶命,我当然要命……要命……”说着就赶紧穿衣服,衣服还没有穿上就被黄管家拉走了。

再说王五,他坐在地上歇了一会,怕那吴家人追来,就想起身离开,就在这时,他看见一群人提着灯笼过来了,他愣了一下,还没有起来,就有一个人走到他面前,他抬头一看,这人不就是他的邻居李大壮吗?

李大壮是县衙的捕头,年纪比王五大几岁,因为是邻居,二人的关系不错,平时以兄弟相称,李大壮也看清了地上的人就是王五,他一把拉起他说道:“三更半夜的你在这里干啥?”王五就告诉他,吴员外家给他儿子办鬼婚,他被骗去做菜,怕砸了饭碗,就逃了出来。李大壮一听说道:“果然没错,吴家今天真的要办鬼婚。”

王五赶紧问道:“你怎么知道?你们这是要去吴家吗?”李大壮拍拍他的肩膀说道:“你赶紧回去吧,我要赶紧走了,再晚就来不及了!”说着就带领着一群官差小跑着去了吴家。

原来吴家的一个生意对手今天去县衙告状,说吴员外要害一个女子,为他儿子办鬼婚,知县对那人的话是半信半疑,不过人命关天,也就派李大壮带人去看看。

鬼婚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新郎和新娘都是去世的人,还有一种是活人和死人办鬼婚,王五见李大壮他们匆匆离开的背影,突然就意识到,吴家儿子要娶的新娘可能是个活人,李大壮这是去救人了?

王五也是一个热心肠的人,顾不得多想,就追了上去,当她来到吴家的院子时,李大壮他们已经抓住了吴员外。

李大壮叫那几个官差把吴员外押到县衙,他又带着另外几个人去了新房,王五也跟着去了,他们踹开门一看,就看到有一口双人棺材,众人赶紧打开棺材,就看到一男一女并排躺在里面,脸上盖着白布。

掀开白布的一刹那,李大壮一下子惊呆了,王五两腿一软,扑到了棺材上,这里面躺着的女子怎么和刘蓉儿那么像呢?李大壮顾不得多想,把手放在女子的鼻子处试探,发现她还有一丝气息,就赶紧叫人把她从棺材里弄出来放在了床上。

王五努力地平复了一下情绪,赶紧跟到床前,看着床上的女子,那女子就突然睁开了眼睛,看见有官差在房间里,知道自己这是得救了,就嚎啕大哭起来。

李大壮和王五站在床前看着她哭,也不劝她,女子哭了一会儿,就坐了起来,惊魂未定的扫视过众人,然后就低下了头,不再看任何人,浑身在不停的发抖。

李大壮和王五都觉得这女子和刘蓉儿很像,但刘蓉儿已经失踪九年了,他们也不能确定面前的女子就是刘蓉儿。

李大壮问她叫什么名字,女子迟疑了一会儿,才哭着说自己叫刘蓉儿。王五一听,又惊又喜,就紧紧拉住了她的手,说道:“蓉儿,我是王五啊!你不认识我啦?”

刘蓉儿根本没有仔细看面前之人,听王五这么说,她才抬起眼眸看向面前之人,面前的男人果然是自己日思夜想的未婚夫王五,她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他了,没想到今天在这种场合见面,刘蓉儿悲痛万分,扑到王五怀里痛哭流涕。

原来,在九年前的那个夜里,刘蓉儿半夜感觉口渴,就起来喝水,突然就有一个黑影抓住了她,她一下子就吓懵了,还没等她反应过来,那人就把她打晕了。

刘蓉儿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绑在一个陌生的房间里,嘴里还塞着布团,动不了也叫不出声,她听到外面有两个人在说话。

从二人的对话中,刘蓉儿得知,抓她的人是父亲的师弟吴江,他如今在济南府,这次来就是要从父亲手里得到那本食神秘籍,得到之后,又杀人灭口。

另一个男子是吴员外,也就是吴江的哥哥,吴江说要斩草除根,要把刘蓉儿一起杀了,可吴员外说自己的儿子从小得了一种怪病,风水先生说活不过三十岁,就不让吴江杀刘蓉儿,说等儿子去世后再杀死她,给儿子配鬼婚。

于是吴员外就把刘蓉儿关在了一间地下室里,这一关就是九年,直到吴员外的儿子去世了,她才被吴员外从地下室里弄了出来。

吴员外把囫囵鸡蛋塞进她的喉咙里,她就被噎晕了过去,刚才他们把她从棺材里弄出来的时候,喉咙里卡着的鸡蛋就掉进了肚子里,呼吸顺畅了之后,刘蓉儿就醒了过来。

次日,刘蓉儿和王五也被带到了大堂之上,在刘蓉儿的指认之下,吴员外不得不招认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并供述了他弟弟的情况。知县立刻派人去济南府抓吴江,并追回了那本食神秘籍。

吴江和刘厨师是师出同门,他们的师父是一代食神的传人,他有一本世代流传的是食神秘籍,师父临死时,就把那本秘籍传授给了为人忠厚善良的刘厨师,而且把女儿也嫁给了他,吴江心里就不平衡,于是把师妹惠娘,也就是刘蓉儿的母亲拐走了。

刘厨师也曾经去寻找,但一直没有找到,直到九年前惠娘去世,吴江才回到老家青山县,他依然不甘心,于是就去找刘厨师要那本秘籍,当天晚上抢到秘籍之后,就杀了刘厨师,又掠走了刘莹儿。

案件真相大白之后,知县就把这吴家兄弟打入了死牢,等待秋后问斩,张三因为给吴员外做鬼婚宴席,也被酒楼辞退了,从此没有人再用他,只能流落街头要饭,他后悔不已,害人居然害了自己。

王五把刘蓉儿带回家中,几天之后,二人就成婚了,亲戚朋友,左邻右舍都来捧场祝贺,到处洋溢着欢声笑语。

成婚之后,夫妻二人恩爱有加,王五依然在酒楼里做大厨,次年,刘蓉儿就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又过了几年,醉仙楼的老板不干了,就把酒楼转让给了王五,王五虽然当上了老板,但依然亲自掌厨,按照食神秘籍上的菜品来做,吸引了四面八方的食客,酒楼生意日进斗金,生活过得红红火火。

喜欢故事在民间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故事在民间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