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故事在民间 > 第318章 女子心善留宿乞丐,半夜发现他的真面目,差点吓瘫

秋菊的父亲不详,母亲生下她几个月就离家出走了,秋菊是跟着姥姥一起长大的。

她姥姥刘老太是村子里有名的巧手,秋菊从几岁就跟着姥姥学习做女工,她做的衣服鞋袜都有模有样,刺绣也是栩栩如生,村里人都夸秋菊心灵手巧,说以后谁要是娶了她就有福了。

秋菊不但心灵手巧,而且样貌出众,十五六岁就出落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她肤如凝脂,唇红齿白,秋菊爱笑,一笑起来还有两个浅浅的小酒窝,真是迷死个人,是十里八乡公认的俊的女子。

很多小伙子爱慕秋菊美貌,就请媒婆去说亲,秋菊说自己还小,不愿意那么早出嫁,其实她是不放心姥姥,如果她嫁人了,姥姥怎么办?

秋菊十八岁那年,刘老太生了一场大病,秋菊给姥姥请来郎中看病,那郎中把了脉就对秋菊说,老太太的时日不多了,要她提前准备后事。

秋菊听了郎中的话,心中十分悲痛,她天天陪伴着姥姥,对她照顾得无微不至,可还是没有挽留住她的生命。

刘老太临终前拉着秋菊的手说:“姥姥就要走了,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你找个好人家嫁了,姥姥在那边也能安心了!”秋菊紧紧握住姥姥的手,一边哭一边点头答应着。

刘老太去世之后,秋菊就扑在她的遗体上痛哭不止,她没有钱埋葬姥姥,也不想去邻居家里借,因为大家的日子都不容易,有闲钱的人家不多。

村子里有一个王氏,平时喜欢给人说媒赚一些喜钱,她见秋菊没有钱埋葬姥姥,就给她出了一个主意,说道:“你都十八岁了,正是成婚的年纪,不如我给你说一门亲事,只要人家愿意出钱埋葬你姥姥就行,你看怎么样?”

秋菊想到自己以后孤苦伶仃,如今又需要钱埋葬姥姥,就同意了王媒婆的提议,秋菊虽然漂亮,但很多人家听说要出钱埋葬她姥姥,就打了退堂鼓。

王媒婆就想到了邻村的张家,张老汉是开着豆腐坊的,日子过得殷实富足,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从小就体弱多病,他一直想找个女子给儿子冲喜,要不是迫不得已,那个姑娘会愿意嫁给一个病秧子呢?所以至今没有找到。

如今秋菊急需用钱,张家又急着找媳妇,王媒婆想这就是老天爷的安排,于是就去给秋菊说了男方的情况,只说男方身体差,说不定她去冲冲喜就能冲好呢,最主要的是人家愿意出钱埋葬刘老太。

秋菊为了快点让姥姥入土为安,也没有考虑太多,就爽快地答应了。

张家拿了银子埋葬了刘老太,很快就把秋菊接到了家里,与他们的大儿子张富贵成亲,因为张富贵病得很严重,张家就让十七岁的二儿子张福堂替哥哥拜堂成亲。

张富贵躺在床上,看着如花似玉的新娘子很是喜欢,可他就是一个废人,心中十分愧疚,觉得对不住秋菊,就说道:“我这个样子,让娘子跟着我受苦了。”

秋菊听王媒婆说张富贵体弱多病,但没有想到会这么严重,连床都起不来,不过她看得出,张富贵也是一个善良之人,说道:“相公不要这样说,你会好起来的。”秋菊和衣躺在床边上,张富贵没有精神,很快就睡着了。

再说张富贵的弟弟张福堂,他一直爱慕秋菊的美貌,今日又和秋菊拜了堂,心中就开始想入非非。于是,他就悄悄找到母亲李氏,说家里花了那么多钱给哥哥娶妻,如今又不能圆房,那钱不是白花了吗?他既然替哥哥拜了堂,为何不让他也替哥哥圆房呢?

李氏平时最疼爱这个小儿子,听儿子这么说,她不但没有反对,而且感觉儿子说得对有道理,就说道:“你这小子挺能的,咱家的钱可不能白花了。”于是李氏就去叫秋菊,让她来自己房间里一趟。

秋菊见婆婆叫她,也没有多想,就过去了,此时张老汉正在磨坊里磨豆腐,屋里只有李氏一人,李氏见到秋菊,就挤出几滴眼泪道:“你看我那不争气的儿子,洞房花烛夜居然让你独守空房,做母亲的心里也不安啊,总感觉对不住你。”

秋菊见李氏这样,赶紧劝她不要伤心,说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我既然嫁给了富贵,就会接受他的一切,你们就放心吧!”

李氏拉住秋菊的手说道:“真是个善良的孩子,做婆婆的是过来人,哪里不懂年轻人的心思,委屈你了。”秋菊根本不知道她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就说让婆婆早些休息,说着就要走,却被李氏拉着手不放。

她很难为情地说道:“孩子,先不要走,我有话与你说。”秋菊看着她说道:“婆婆有什么话就直说吧!”李氏就旁敲侧击的说了自己的想法。

秋菊是一个黄花大姑娘,婆婆的话她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疑惑地看着李氏说道:“富贵已经睡了,不需要帮忙啊!”李氏见秋菊没有体会她的意思,就直说了。

秋菊这才明白婆婆安的是什么心,她万万没有想到婆婆居然有这么龌龊的想法,她淡淡地说道:“我是富贵的妻子,你这样做对的起富贵吗?”说完就甩开李氏,要开门出去,谁知张福堂却推门进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李氏一看,就趁机溜出屋子,并从外面把门锁住了。张福堂把秋菊逼到墙角,说道:“秋菊,我早就喜欢你了,可老头子居然把你嫁给了那个废物……\"

秋菊大喊着不要让他过来,可张福堂还是越靠越近,眼看就要到跟前了,秋菊就一把推开他,跑到门口开门,可房门已经从外面锁上了。

秋菊见门打不开,就大喊救命,在磨坊里的张老汉听到喊声,感到奇怪,就要回来看是怎么回事,却被李氏拉住不让走,张老汉就甩开李氏,朝卧房跑去,李氏在后面追。

张老汉打开门,看到屋里的一幕,气的他差一点没有背过气去,一脚就踹在张福堂身上,痛的他呲牙咧嘴,李氏见儿子被打,就去推张老汉,骂道:“那个是你儿子,这个就不是你儿子了,你花那么多钱给那个废物娶妻,福堂也这么大了,你却不管不顾的,你还是做爹的吗?”

原来,张福贵是张老汉前妻生的,前妻去世之后,他又娶了现在的妻子李氏,李氏又生了张福堂,兄弟两个是同父异母,张老汉花重金为张富贵成亲,李氏心中就不平衡,于是就想出这么一招。

张老汉知道李氏难缠,也不理她,把张福堂骂了一顿就出去了,李氏心疼地把张福堂从地上扶起来,张福堂气愤地说道:“都怪老头子,耽误了我的好事。”

秋菊跑到卧房,躺在床边处,悄悄地抹着眼泪,这日子才刚刚开始,那对母子是不会放过她的,想想自己的丈夫这个样子,又不能保护自己,就忍不住痛哭出声。

哭声惊醒了睡在一边的张富贵,新婚之夜让妻子独守空房,他感觉特别内疚,就安慰秋菊,并说如果秋菊同意,他可以与她和离,让她去寻找自己的幸福,秋菊一听很是感动,又反过来安慰他。

之后,秋菊就防着那母子俩,一般不会和他们单独相处,能躲就躲,李氏心中有气,就三天两头地给秋菊找茬,一会说她抄的菜盐放多了,一会又说她蒸的馒头不熟了……总之,她就是干啥啥不行。

秋菊知道李氏是故意找茬,不管李氏怎么说她,她就是不说话,气得李氏直骂她哑巴,还说她不把婆婆放在眼里,就去给张老汉告状。

张老汉当然也知道李氏是无理取闹,就不站在她这一边,说道:“秋菊哪里不好了?一天到晚的什么都干,你就知足吧!”

李氏一听就胡搅蛮缠起来,气得张老汉上去就要揍她,张福堂看见就把张老汉给推倒了。

李氏坐在院里大哭大叫,引来很多邻居看热闹,秋菊在房里听到外面的吵闹声,也不敢出去,如果她出去,李氏又不知编排出什么更难听的话呢。

张富贵虽然身体不好,但他脑子并不糊涂,秋菊每天给他端茶倒水,喂饭,擦洗,虽然没有夫妻之实,但他能感觉到秋菊是真心实意的对待自己,秋菊对他越好,他就越觉得对不住她。

听着李氏在外面说的那些混账话,他也是气得不行,可他连自己都顾不住的人,能有什么办法呢?想着就不由得流下了眼泪。

秋菊看见丈夫伤心,就去劝说,张富贵说道:“都是我没有用,让你受委屈了,我那母亲说的话你就当没有听见,不要与她一般见识。”

再说张福堂没有得到秋菊,依然是贼心不死,总是想方设法地去接近秋菊,而秋菊总是躲着他,他心中恼怒,就把这一切的原因都归结到哥哥张富贵的身上,他觉得要想得到秋菊,除非哥哥死了。

自从秋菊进门之后,李氏母子三天两头地找事,处处针对秋菊,这让张富贵很是郁闷,病情就越来越重,张老汉见儿子病重,就请来郎中给他看病,可郎中看过后就摇头,说恐怕时日不多了。

张老汉和秋菊听了就很伤心,偷偷地抹眼泪,而李氏母子心中却很欢喜,李氏想,张富贵死了,把秋菊赶走,以后这个家就是她儿子的,而张福堂却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张富贵病情加重之后,秋菊每天都熬药给他喝,希望他能好起来,可那些药一点作用也没有,张富贵拉住秋菊的手,声泪俱下说道:“娘子,谢谢你这一年来对我的陪伴,我没有福气,就要离开了,我离开后你不要难过,找过好人家过日子……”说完就撒手人寰了。

秋菊嫁给张富贵一年,虽说没有圆房,但二人都是心地善良之人,彼此温暖着,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秋菊见丈夫走了,抱住他痛哭不止。

张家本来想娶个媳妇来冲喜,没想到却把人冲死了,李氏就扑倒在张富贵的遗体上大哭,说是秋菊克死了她的儿子,邻居们也议论纷纷,说秋菊就是克夫命,只有张老汉心中清楚,自己的儿子是被李氏母子气死的。

张富贵还没有下葬,李氏就要迫不及待地赶走秋菊,说是她克死了张富贵,要她赶紧离开张家,秋菊哭着说道:“我和相公夫妻一场,如今他走了,我要送他最后一程……”

李氏骂道:“都是你这个不祥之人克死了他,还有脸说夫妻一场,你赶紧给我滚!”张福堂本来想着哥哥死了,秋菊就是他的了,如今母亲又要赶走秋菊,就来劝说李氏不要赶走秋菊。

李氏恼怒道:“她就是个克夫命,难道你不要命了?把她赶走,娘给你物色一个好姑娘。”张福堂还是舍不得秋菊,但李氏非要赶走秋菊。

张老汉知道秋菊是无辜的,如今他儿子死了,他的心也乱了,对于李氏的胡闹他也没有心思去管,就看着秋菊被赶出了家门。

秋菊被赶出张家之后,她就回到了原来她和姥姥一起住的村子,那里有几间茅草屋,也算是个安身的地方。

秋菊走后,张家埋葬了张富贵,秋菊听说张富贵就埋在后山的乱坟岗里,她觉得夫妻一场,应该去祭奠他一下,于是就卖掉了姥姥留给她的那对金耳环,在街上买了火纸和一只烧鹅,傍晚的时候,就悄悄的去了那片乱坟岗,把烧鹅摆在张富贵的坟前,然后给他烧纸。

秋菊说道:“相公,我给你送钱来了,你起来捡钱,还有一只烧鹅,你起来吃,你在那边一定要好好的,照顾好自己……”

秋菊想到张富贵是一个好人,就这么去了,忍不住泪流满面,她坐在张富贵的坟前,哭了一会儿,就起身回家去了。

回到家里,秋菊刚把门关上,就听见有人敲门,她先是愣了一下,然后问是什么人,她听到外面一个陌生男子的声音说道:“请开开门,我讨碗水喝。”

秋菊听是讨水喝的,就打开了房门,打开房门一看,是一个衣衫破烂的男子,看穿着好像是个乞丐,但长的很英俊,看起来也就二十岁左右,他的腿好像受伤了,还在不住地流血,秋菊顾不得多想,赶紧让男子进屋,男子说道:“后面有人追我,请姑娘让我躲一躲。”

秋菊是一个善良的姑娘,她看着男子也不像坏人,就赶紧让男子钻进了床底下,不一会,就听见一阵急促的敲门声,秋菊去开门,看见两个身强力壮的男子,那两个男子问她有没有见过一个腿部受伤的年轻人,秋菊赶紧摇头说没有看见,二人进屋看了一圈也没有发现可疑之处,就走了。

那两个人走了好一会儿,秋菊才叫那个男子出来,那人出来之后谢过秋菊就要走,秋菊说道:“你腿受伤了,还是在这里把伤养好再走,那两个人刚走,你现在出去也不安全啊!”

男子感激地看了一眼秋菊,说道:“那太感谢姑娘了!”

秋菊找来一些琉璃土撒在男子的伤口上,然后用布条把他腿上的伤口缠上,又煮了粥让男子吃,男子很是感激,但他没有给秋菊说自己的事情,人家不说,秋菊也就不问。

秋菊的卧房在东屋,她把堆放杂物的西屋收拾了一下,让男子住在西屋里,次日早上,秋菊煮了粥给男子端过去,说让他好好养着,等伤好了之后再走,男子腿上的刀伤确实很严重,就住下了。

秋菊去山上采了一些治疗外伤的草药,回来捣碎,敷在男子的伤口处,每天都给他换一次药,他腿上的伤也一天天好了起来。

一日傍晚,秋菊给男子换了药,就去做晚饭,一看家里米面都没有了,就想着去邻居家借点做顿饭,上次卖耳环还有几个铜板,明日再去街上买些米。

她刚打开门,就看见张福堂站在门口,张福堂不由分说的就进了屋子,秋菊一看是张福堂,怒斥道:“张福堂,你给我出去,这里不欢迎你!”

张福堂脸上的笑容消失了,说道:“秋菊,我家娶你花了那么多钱,你就这么走了,也太便宜你了……”说着就要去拉秋菊,秋菊就躲开了,说道:“张福堂,你不怕我把你克死吗?”

张福堂听她这么说,就说道:“你以为真的是你把那个废物克死了吗?告诉你,他是中毒……”张福堂突然感觉到说漏嘴了,就不再往下说,而是说道:“就算被你克死,我也心甘。”

秋菊听到从张福堂嘴里说出中毒二字就很吃惊,不过她怕张福堂狗急跳墙,就没有追问,而是说道:“你赶紧走,要不然我可叫人了!”

其实,张福堂也是只纸老虎,一听秋菊要叫人,毕竟这里不是自己的地盘,也不敢再放肆,说道:“算你狠,你等着吧!”说着就气哼哼地走了。

次日,秋菊去街上买米,回来的路上,看见张福堂和一个男子迎面走来,上前就拦住了她的路,秋菊叫他们让开,二人就是不让,这时,一个老人从这里经过,看到这一幕,就训斥张福堂二人。

这个老人是秋菊的邻居王老汉,王老汉是一个孤寡老人,如今已经六十多岁了,他的衣服鞋袜都是秋菊给他做的,以前刘老太活着的时候,做什么好吃的,都会让秋菊给老汉端一些,老汉嘴上不说,可他早已把秋菊当成了自己的孙女。

张福堂一看是一个老汉,就怒道:“你是谁呀?我劝你不要多管闲事,赶紧滚!”

王老汉拉住秋菊说道:“秋菊,我们走。”张福堂一看,就上去使劲推了老汉一把,老汉就被他推倒在地,秋菊一边怒斥张福堂,一边去扶老汉,这时就围上来几个过路的人,秋菊扶起老汉要走,张福堂不让走,围观的人纷纷斥责张福堂,他才罢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张福堂垂涎秋菊的美色已久,可一直没有得逞,心中就十分气恼,回到家中连晚饭也不吃了,气哼哼地找到母亲李氏,埋怨她不该把秋菊赶走,要是秋菊不走,就是他的媳妇了。

李氏听了说道:“她就是一个丧门星,不把她赶走还要留下来害人吗?”张福堂就说张富贵根本不是秋菊克死的,张富贵是中毒而死,李氏听了不可思议,问他原因,张福堂就把他给张富贵下药的事情说了。

李氏听了儿子的话很是吃惊,说道:“这事只能你知我知,天知地知,决不能让第三个人知道。”张福堂说他在秋菊面前说漏嘴了,不过秋菊并没有追问,李氏一听大吃一惊,说道:“要是那个小蹄子去报官,你就没命了!”

张福堂听李氏这么说,就害怕了,问李氏该怎么办,李氏就趴在他耳边说了一会儿,张福堂道:“也只能这样了!”

再说那个男子一直住在秋菊家的西屋里,村里的人都不知道这事,他在这里住了十来天,腿上的伤也好了,为了安全起见,也为了不给秋菊带来麻烦,就决定半夜离开。

晚上,秋菊在厨房里烙了几个饼子,准备给男子带上,他烙好饼子已经是二更天了,当她走出灶房的时候,就吓了一跳,西屋里面火光冲天,她想到男子还在里面,就不顾一切的冲了进去。

跑到西屋一看,里面居然没有一点火光,男子站起身准备离开,见秋菊惊慌失措地跑了进来,就有些吃惊,秋菊简直不敢相信,明明刚才看到西屋里火光冲天,怎么走进屋子什么都没有呢?

男子走到秋菊面前,说道:“感谢姑娘的救命之恩,这块玉佩留给你,聊表谢意。”着就把玉佩递到秋菊面前,秋菊推辞不要,男子就把玉佩放在了旁边的桌子上,抱拳说道:“告辞了!”

秋菊看着男子要离开,才想起自己手里的饼子,她赶紧跑上前去,把饼子塞给他,说让他路上吃,男子谢过秋菊,就大步离开了。

男子走后,秋菊想到自己夜里看到的火光,就越想越觉得蹊跷,次日就去隔壁王老汉家里,把这事告诉了王老汉,王老汉听了秋菊的话也是大吃一惊,说道:“你说的可是真的?”

秋菊说是自己亲眼所见,王老汉沉思了一会说道:“那人不是一般人,他有没有留下什么东西,”秋菊赶紧把那块玉佩拿了出来给王老汉看,王老汉一看脸色大变。

说道:“这块玉佩收好,你将来可以富贵!”秋菊就更加疑惑了,不过王老汉没有说原因,她也没有问。

晚上,秋菊躺在床上,想起了那天张福堂说的那半句话,心中就怀疑张富贵是中毒而死,秋菊想了半夜,觉得这事和张福堂脱不了关系,虽然她和张富贵没有夫妻之实,但张富贵是个好人,她一定要为他申冤。

次日一大早,秋菊就早早地起床,天刚蒙蒙亮的时候,秋菊就揣着一把剪刀从家中出发了,因为她家离县城有二十多里,途中还要走一段山路,她就把剪刀放在身上防身用。

秋菊走到山路上的时候,突然就有人从身后抱住了她,她一下子就被吓懵了,顾不得多想,摸出怀里的剪刀就朝身后的人刺去,只听见哎吆一声,那人就松开了手。

秋菊回头一看,居然是张福堂,只见张福堂他捂住肚子蹲在地上,肚子上冒出很多血,秋菊害怕极了,就发疯似的朝县城的方向跑去。

秋菊用剪刀捅了张福堂,心中很是慌张,她来到县衙,就说自己捅人了,知县大人看她一个柔弱的女子,居然来自首说她捅人了,就感觉蹊跷,问她怎么回事?

秋菊就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都给知县说了,知县一听案情重大,还是一个连环案,脑子就有些懵。

这个知县其实是屠夫出身,官职也是拿钱买来的,他根本就不会判案,只认钱,就说道:“先把她带下去,明日再审。”秋菊就被几个官差关进了牢房里,那县官又派人去了张家。

原来,李氏和张福堂的计谋就是要加害秋菊,前几天因为家中有事,一直没有实施,今天一大早,张福堂就来到秋菊家踩点,没想到这么巧,看见秋菊好像是要出远门,就悄悄尾随,走到没有人烟的山路上时,他就抱住秋菊想要先侵犯,然后杀人灭口,谁知却被秋菊用剪刀捅在了肚子上。

张家的人找到张福堂的时候,他已经因为内脏破裂而死,李氏见自己的儿子死了,就哭得死去活来,知县派去的官差就把李氏带到了县衙。

次日,知县升堂审理此案,只字不提张富贵被人毒死的事情,而是说秋菊杀了人,要把她打入死牢,秋后问斩,村里的王老汉听说了秋菊的事情,就来到县衙替秋菊申冤,说秋菊是个善良的姑娘,她不会平白无故杀人的,请知县重新审理此案,知县就叫人把他轰走了。

王老汉想到秋菊的那块玉佩,也许能救她的命,他回到村子里之后,就到秋菊家里寻找那块玉佩,他拿到玉佩直接去了知府告状,知府大人一看玉佩当场就跪下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知府大人不敢怠慢,赶紧带着王老汉来到了县衙,他要重新审理此案,知县一听心中发慌,但也不敢反抗。

知府大人先带人到张富贵的坟地开棺验尸,果然是中毒而亡,如今张福堂已经死了,他就审问李氏,李氏就把所有的责任推到了张福堂的身上,知府见她不招,就对她用刑,李是就承认了她和儿子一起谋害秋菊的计划。

知府大人早就掌握了屠夫知县的多项罪证,知县知道隐瞒不了,也就招认了,他之所以这么快结案,是因收了李氏的银子。最终,知县和李氏都被关进了大牢,等候发落。

知府大人知道那块玉佩是秋菊的,对她很是恭敬,找来轿子把秋菊和王老汉送回了家,村里的人看到很是不解,都议论纷纷。

几个月之后,突然有宫中的太监来村里下圣旨,说秋菊被封为娘娘了,然后大红花轿就把她抬走了,同时接走的还有隔壁的王老汉。

到了宫中秋菊才知道,那个受伤的男子居然是刚上任的皇帝,而王老汉是三朝老臣,年轻时被奸臣陷害贬为庶民,如今新皇帝登基,经过多方打听才找到他,把他接进宫中重新启用。

一年之后,秋菊为皇帝生下了一儿一女一对龙凤胎,皇帝对她更加宠爱,封她为皇后,后来,她的儿子当了皇帝,秋菊成了皇太后,活到八十多岁,无疾而终。

各位看官:本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人心要正,心术不正之人不会遭殃,心善之人才有好报。

喜欢故事在民间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故事在民间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