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故事在民间 > 第332章 乞丐去赶喜,他好心救老太,老太说饭菜不能吃

李子良是个孤儿,每天靠吃百家饭度日,但周围的邻居也不富裕,所以从来就没有吃饱过。

他长到**岁的时候,就以砍柴为生,由于他年龄小,每天也砍不了多少柴火,况且他卖柴火的钱都交到学堂了,他想通过上学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依然没有饭吃。

为了活命,李子良还是走乡串户的讨饭吃,虽说没有饿死,但依然是吃不饱,要想吃一顿饱饭,就是去赶喜。

所谓的赶喜,就是来到办喜事的主家,放一鞭炮,然后说出一些顺口溜,这些顺口溜都是些吉祥祝福的话语,主家很喜欢听,也能活跃气氛,把宴席的氛围推向**。

毕竟是办喜事,谁都想听到吉祥的祝福,如果有乞丐来赶喜,主家就会认为是好兆头,因此会好酒好肉的款待,走的时候还会给他们带上一些剩菜和点心之类的吃食。

为了吃顿饱饭,周围的村子谁家要是有嫁娶,生子,寿宴的,李子良就会去赶喜。

李子良所住的村子里,有一个叫万三的人,十四五岁,也是孤身一人,因为他太懒,不想干活,也以乞讨为生,谁家有喜事,他也会去赶喜。

虽说乞丐赶喜对主家来说是个好彩头,但那个年代都很穷,来一个乞丐还可以,如果来得多了,主家也是承受不起的,因此乞丐们知道谁家办喜事就会早早的去,谁来的早,谁就可以赶喜,晚来的只能掉头回去。

常言道:“同行是冤家”,乞丐也是如此,因为万三太懒,每次赶喜都被李子良抢了先,他怀恨在心,就去警告李子良。

说道:“以后谁家要是有喜事,你不准去,如果让我知道你去了,我决不饶你!”

这万三比李子良大五六岁,人长得又很粗鲁,经常纠结一些小混混干些偷鸡摸狗的事情,李子良知道自己不是他的对手,就答应他以后谁家有喜事他就不去了。

万三说道:“好,看来你还是个识时务的人。”说完就走了。

眨眼七八年过去了,李子良也长成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大小伙子,如今他依然靠打柴为生,白天打柴,晚上读书,虽然依然是吃不饱饭,但也不至于饿死,自己可以养活自己,也不再要饭了。

再说那个万三,如今也已经二十多岁,他也放弃了乞讨生活,但不是去自食其力了,而是从小偷小摸变成了拦路抢劫。

一日,李子良卖柴回来,走到山脚下的时候,就看见万三一伙几人站在路边,万三也看到了李子良,说道:“李子良,爷爷这几天手头紧,借几个钱花花。”

李子良今天卖柴的钱买了二斤米,现在兜里没有一点钱,就说道:“今天卖柴的钱都买米了,没有钱了。”说着就举起手中的米兜让他看,“米都在这里,你要就拿去。”

万三斜眼看了一眼他手中的米兜,一把夺了过来,用力扔出去很远,米也撒了一地,恶狠狠地说道:“小子,以后每月月底给劳资交二两过路钱,否则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李子良也是年轻气盛,听万三这么说,就说道:“这里的路又不是你家的,为何要给你交钱?”

万三听他这么说,就冷哼一声说道:“我说是就是,你不交试试看!”说完一摆手就和那几个小混混走了。

李子良知道万三的脾性,他心狠手辣,说到就能做到,可自己每天砍柴挣不了几文钱,还要买米买书,叫他到哪里弄二两银子给他?他一边想着万三的话,一边低头往家里走去。

在之后的日子里,李子良依然是白天砍柴,晚上读书,日子看似平静,可想起万三的威胁,心中还是发愁。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马上就到了月底,李子良心中很是忐忑,害怕那万三来找她要银子,他拿不出银子就会遭他毒打,可转眼又过了一年,并没有见那万三出现,李子良想,那万三就是吓唬他的,从此就把这件事抛到了脑后。

一日,李子良上山砍柴,还没有走到山上就下起了大雨,雨来得猝不及防,他就跑到了旁边的一座破庙里避雨,走进破庙,竟然发现一个老妇人躺在地上,微闭着眼睛,不停的咳嗽着,嘴唇干裂,好像已经好久没有喝水了。

李子良先是震惊,这荒郊野外的破庙里怎么会有一个老太太?看着老太太难受的样子,他顾不得多想,赶紧上前,把自己别在腰间的水壶取了下来,蹲下身子,把水喂进了老太太嘴里。

老太太喝了水,就缓缓地睁开眼睛,看见了面前的李子良,动动嘴唇想说些什么,但没有说出一句话,李子良也想问问老太太是哪里人?可看她身子这么虚弱,就没有问。

眼看外面的雨已经停了,李子良想,这个老太太这么虚弱,如果把她放在这里不管,肯定会出事的,于是就对老太太说道:“大娘,你的家在哪里?我送你回去。”

老太太并没有说自己的家在哪里,而是摇摇头,流下了浑浊的泪水。

李子良一看老太太这样,就知道老太太有什么伤心事,她既然不愿意说他也就不再问她,而是说道:“大娘,要不你先去我家里?把身体养好了我再送你回去。”老太太没有说话,好像并不反对李子良的提议,李子良见她这样,就背起老太太回家去了。

回到家里,他把老太太放在床上,并打来热水给老太太洗脸洗脚,然后又跑到邻村请来郎中给老太太把脉诊断。

郎中说,老太太是染了风寒,加上饥饿和劳累,如今的身体非常的虚弱,郎中给老太太开了几幅药说道:“早晚服药,吃完了再来找我。”

李子良送走郎中,就回来给老太太熬药,老太太喝了药之后,他又去熬了一碗稀粥给她喝。

喝了粥之后,脸上的灰暗之气也少了一些,她微微睁开眼睛,感激地看着李子良,发出轻微的声音,说道:“谢谢你,小伙子。”

李子良见老太太开口说话了,想着她的身体应该很快就会好起来,就很高兴,说道:“大娘,你不要客气,好好养着。”

就这样,老太太就在李子良家中住下了,由于她身体太虚弱,需要有人照顾,李子良就没有出去打柴,每天在家里给老太太端屎端尿,熬药,做饭,照顾的尽心尽力。

就这样过了几天,家里的米面就没有了,李子良很想砍柴换些米面,可看着老太太的身体还是没有好转,李子良尽管心中着急,也没有办法,于是就去了邻居家。

他来到邻居家想借些米面,邻居就很不解,问他为啥不出去打柴买米,李子良从小就是个诚实的孩子,于是就给邻居说了实话,邻居一听很是震惊。

说道:“子良,你自己的日子都不好过,如今又捡回来一个老太太,你还要照顾她,又干不成活,这咋能成呢?我劝你还是早点把她送回家去,要不然会拖累你的。”

李子良说道:“如今老太太病重,我怎么忍心呢,把她的病养好之后再说吧!”

那个邻居听了李子良的话,就说道:“你来的也真是不巧,我家的米面也不多了,你还是到别家问问吧!”李子良知道邻居是怕他还不起,不想借给他,就说道:“那好吧,我去别处借借,”

李子良又挨家去借米面,借了十来家,终于接到了一碗面粉,邻居们听说他捡回来一个孤老婆子时,大家都很不理解,都劝他赶紧把老太太送走,有人说老太太来历不明,怕给他招惹麻烦,有的则担心他的日子更加难过。

李子良也知道邻居们是为他好,可他是一个心眼善良的人,见到这个老太太这么可怜,他怎么能忍心不管呢?他回到家里,赶紧给老太太做了一碗面稀饭,然后喂老太太喝下了。

夜里,李子良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想老太太身体这么差,需要营养,如今连下锅的米都没有了,他得想办法弄些东西给老太太吃。

次日天不亮,李子良就起身去了山林,他想掏些鸟蛋回来给老太太吃,他经常出去打柴,哪里有鸟窝他都知道,所以不到两个时辰,就掏了二十多个鸟蛋。

李子良怕老太太有事,就拿着鸟蛋赶紧回家去了,回到家里,他就煮了鸟蛋给老太太吃,一连几天,李子良就早起上山掏鸟蛋,暂时解决了老太太的吃饭问题,而且鸟蛋营养也高,老太太脸上也渐渐有了一丝光泽。

这天,李子良刚喂老太太吃完药,就有一个老头来到院里,说道:“你是李子良吗?”

李子良问他有什么事吗?

那人说道:“明日我家小姐出嫁,老爷是个喜欢热闹的人,想请你去赶喜。”

李子良早就不做乞丐了,再说了,他从来没有听说主家请乞丐赶喜的事情,就觉得蹊跷,不过他想到家里已经没有米面下锅了,而且老太太还需要营养,于是就答应了。

李子良问:“是什么村子的?”

老头说道:“往东走五里,有一个叫林家村的地方,到了你就知道了。”

李子良以前乞讨,周围的村子他都知道,从来没有听说过林家村,不过人家说了,那就应该有,也许是自己忘了。

第二天,李子良伺候老太太吃了药和早饭,就按照那人说的地址找去了。

他出门往东走,走了四五里路的时候,就看见路边有一座大宅子,但这座宅子门外并没有粘贴喜字,看起来不像是办喜事的样子,他正觉得奇怪,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正要转身离开,却有人叫住了他。

李子良回头一看,昨天那个老头就走到了他身边,说道:“你进来吧,这里就是。”说着就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李子良还挂念着老太太,就想着快点赶完喜好回家去,于是就跟着老头走进了院子里。

来到院子里,李子良看见房间的门上贴着大红喜字,但院子里没有客人,只看见几个丫鬟仆人,这些人的脸上也没有笑容,好像不是办喜事,而是办丧事一样,李子良觉得奇怪,就问老头怎么没有客人。

老头说道:“客人们都还没有到呢,新郎家路途遥远,晚上才能到,老爷就在屋子里,我带你过去,给老爷说上一段。”

李子良跟着老头来到堂屋,就看见一个六十多岁的老者坐在太师椅上,李子良就说了一段顺口溜给那老者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老者听了很是满意,就对那个老头说道,带他去吃席,然后再打包一些好酒好菜让他带回去,老头就带着李子良走到一个房间里。

房间里摆着一张桌子,上面放着丰盛的菜肴,还有一坛子酒,那人说道:“吃吧,吃完再带一些回去。”

李子良已经有很久没吃过饱饭了,再说他也想快点回家,于是就拿着筷子要吃,却突然感觉肚子一阵绞痛,好像是要拉稀。

他皱起眉头对那老头说道:“我肚子痛,先去解决一下。”还没有等老头反应过来,李子良就冲出房间,朝大门外跑去。

跑到大门外,他找来一个隐蔽的地方,正要一泻千里,突然感到肚子不疼了,这时,老太太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说道:“饭菜不能吃,赶紧回家去。”

李子良觉得奇怪,看看四周并没有老太太的影子,那个老太太不是在自己家里躺着吗?身体很虚弱,是不可能走这么远的路的,他想是自己出现了幻觉。

正想着,那个声音又在她耳边响起:“饭菜不能吃,赶紧回家去。”李子良感觉脑子一个激灵,想到刚才院子里诡异的景象,看看周围没人就赶紧跑了。

回到家里,看见老太太正坐在堂屋里,李子良赶紧上前问道:“大娘,你身体还没好利索,怎么下床了?”

老太太笑着说道:“我的身体已经好了,谢谢你救了我。”

李子良看着老太太有了精神,就很开心,说道:“大娘,你出来这么久了,家里人一定很担心,要不我送你回家去吧!”

老太太听他这么说,有点伤感,说道:“我已经没有家了。”说着流下了眼泪。

原来,这个老太太六十多岁,她家离这里有一百多里,两年前,儿子无辜失踪,儿子失踪后一个月,儿媳妇就招了一个男子进家。老太太觉得自己的儿子死得蹊跷,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就独自出来寻找。

她一边讨饭一边找,每日都是风餐露宿,就在一个月前感染了风寒,由于没有钱治疗,就越来越严重,实在是走不动了,她就躲进了这个破庙里,没想到被李子良救了。

李子良听了老太太的遭遇,心里很难过,说道:“大娘,既然这样,你就不要走了,留下来做我娘吧!”

老太太感激地看着李子良说道:“你真是个善良的孩子,我已经给你添了很多麻烦了。”

李子良赶紧说道:“大娘,我从小就没有母亲,你要是不嫌弃,就答应作为母亲吧,我会好好孝敬你的。”说着就跪在了老太太面前。

老太太赶紧扶起他说道:“快起来,我答应你就是了。”就这样,老太太就住在了李子良家里,二人虽然不是亲母子,但胜似亲母子。

李子良依旧是白天砍柴,夜晚读书,老太太就在家里做饭洗衣,李子良怕她累着,不让她做,但老太太是个闲不住的人,执意要干,李子良也只能由着她。

这天,李子良去城里卖柴,路过几天前的那个老宅子时,看见很多人都围在老宅周围,又看到官差从里面抬出一具尸体。

李子良吃了一惊,前几天还办喜事,现在怎么出了人命?就向周围的人打听,说道:“这家人前几天还嫁姑娘,今天怎么就出了人命案?”

那些人听李子良这么说,都震惊地看着他,说道:“这一家人早在十几年前就被人陷害了,当时他们的女儿十八岁,还没有出嫁,可人都已经死了十几年了,怎么出嫁?”

李子良听了感觉不可思议,明明那天他见宅子里有人啊?怎么会说没人住呢?他越想越觉得后怕,难道自己是遇到了不干净的东西。

回到家里,李子良就把今天看到的和那天遇到的事给母亲说了,老太太听了他的话,就说出了原因。

这个老太太信奉跪香道,那个老头来找李子良的时候,她在屋子里听见了,感觉不对劲,但也不能确定,于是就让自己的一个魂魄出窍跟着李子良去了。

她发现那个宅子很是诡异,根据她的检验判断这个宅子里的不是人,哪些东西也不能吃,因此在李子良想吃东西的时候,就利用道术让他感觉到肚子疼,于是就发疯似的跑出了院子,她又在李子良耳边说话,说让他赶紧回家,才救了他一命。

李子良听的是毛骨悚然,后背直发凉,要不是母亲用跪香道术救了他,可能死在宅子里的人就是他了。

转眼几个月过去了,又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李子良要进京赶考,老太太从怀里掏出一个金镯子说道:“儿啊,进京路途遥远,你拿着这个也许能用得上。”

李子良卖柴火攒了几两银子,又向亲戚借了一些,应该勉强够了,说什么也不要老太太的镯子,老太太说道:“穷家富路,你一定要带着,要不娘就生气了。”

李子良见老太太这样,为了不让她生气,就接过了镯子,他想回来的时候再还给老太太。

……

考试返回的途中,李子良身上的盘缠快没有了,他就住在旅店的马棚里,早上醒来发现带的包袱被人偷走了,如今他一点钱都没有了,可离家还有很远,他心中忧愁,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有一个年轻男子来牵马,看见李子良无力地蹲在墙根,唉声叹气,就上前询问,说道:“公子为何唉声叹气?”

李子良就把丢了盘缠的事告诉了那个男子,那个男子一听,二话不说就从怀里掏出一包银子,说道:“这些银子你拿着,回家去吧。”

李子良赶紧道谢,说道:“我和公子素昧平生,你这样的大恩大德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说着从怀中掏出母亲给的金镯子说道:“恩公请收下这个镯子,我挣了钱再把这个镯子换回来。”

谁知那人接过镯子,非常吃惊,眼里流露出异样的神色,说道:“请问这镯子是哪里来的?”

李子良看着他的表情,又听他这么问,感觉奇怪,就把自己救老太太,老太太的家里情况以及认老太太当娘的事都给男子说了,那男子一听激动的拉住李子良的手说道:“谢谢你救了我娘!”

李子良听男子这么说,也是一脸懵,难道面前之人就是老太太失踪的儿子?他没有死?

原来男子名叫吴安,被妻子和奸夫推下山崖后并没有死,一个过路的京富商救了他,后来他的伤好了,但以前的事情都记不起来了,直到一个月前才恢复记忆,于是就骑着马回家,要把那对奸夫淫妇绳之以法。

李子良给他镯子时,他就认出了那个镯子是自己母亲的,听了男子的诉说,李子良才知道这个叫吴安的男子居然是自己母亲的亲生儿子。

吴安拿出银钱,又买了一匹马,二人日夜兼程,快马加鞭,很快就赶回了李子良家中,吴安母子相见,痛哭流涕。

次日,李子良就与吴安一起就去县衙报了官,吴安状告妻子刘氏和奸夫害他性命,县官把那刘氏和奸夫带上大堂审问,李子良一看那男子居然是万三。

刘氏和万三见到吴安,差一点吓死,在大刑之下,都老老实实地交代了谋害吴安的全过程,最终二人被打入死牢。

吴安在京城两年,已经跟着恩人学会了做生意,成了那个富商的左膀右臂,这次回来一是为了把坏人绳之以法,二是为了接自己的母亲去京城生活。

要不是李子良救了老太太,吴安真的见不到自己的母亲了,他对李子良是千恩万谢,老太太让二人以兄弟相称。

吴安要求李子良一起去京城,李子良推辞不去,可老太太不依,非要他一起去,说要是李子良不去,她也不去,李子良没有办法,只得去了。

刚到京城第二天,考试就揭榜了,李子良中了进士,后来官升二品,娶了丞相之女,吴安也娶了富豪的女儿,他们对老太太都很孝顺。

各位看官:李子良是个好人,救了老太太,他被骗到大宅子里的时候,老太太又救了他,这就是好人好报。

吴良也是一个好人,见到素不相识李子良,就拿出银子相赠,碰巧的是李子良居然救了他的母亲,这就是好人遇到的都是好人。

喜欢故事在民间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故事在民间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