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故事在民间 > 第383章 男子不给母亲治病,全村人都骂他!老道说他是大孝之人

唐朝万历年间,洛阳城有个靠做火纸为生的小伙子。

小伙子名叫王瑜,今年18岁。

10年前,一个年轻妇人带了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来到洛阳落脚,这二人便是王瑜母子,王瑜的母亲被唤作陈氏。

这母子俩不知是哪里人,更没有人知道他们为何流落至此,他们不说,村里人也就没有问,怕人家有什么难言之隐。

陈氏靠做女红养活自己和儿子,她这个人热心又善良,村里谁家有婚丧嫁娶她都会帮忙,不计任何报酬,所以和大家相处得非常融洽。

几年前,王瑜就拜师学会了做火纸的手艺,自立门户已经两年了,王瑜有了挣钱的本事,就不让陈氏再做女红。

他说:“娘,以后我养你!”,陈氏看着懂事的儿子,喜极而泣,她一个人带着儿子不易,终于熬过来了。

可陈氏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她继续做女红,儿子也不小了,马上就到了娶亲年纪,她想攒些钱为儿子办终身大事。

日子就这样平静地过下去也很好,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三个月前陈氏突然患了一种怪病。

这种病怪就怪在提前毫无征兆,突然就昏迷不醒。

一开始的时候,王瑜天天请郎中给刘氏看病,每天熬药喂给陈氏,周围的邻居都夸王瑜是一个大孝子。

邻居家的姑娘春花早就被王瑜的善良孝顺感动,芳心暗许,每天都来帮忙照顾陈氏。

正当大家对王瑜赞不绝口的时候,却再也没有见过他去请郎中,每天把家门一锁就去集市上卖纸了。

春花和其他邻居见他忙,想进屋帮忙照顾陈氏,可都被王瑜拒绝,他说母亲需要安静。

大家都感觉到纳闷,也很为陈氏担心,一个昏迷的人躺在床上久了,如果不翻身,会生脓疮的。

如果茶水不进,很快就会油尽灯枯,众邻居劝王瑜好好照顾陈氏,继续请大夫来看,说不定会好起来的,可王瑜对大家的话充耳不闻,每天照常上集市上卖火纸,把陈氏锁在家里。

众邻居实在是看不下去了,都纷纷站出来指责王瑜不孝,春花也看清了他的真面目,见面也躲着他走。

面对邻居的指责,王瑜依然是我行我素,丝毫没有愧疚之心,白天该干嘛干嘛。

邻居们发现,每天晚上,王瑜家的屋子里通宵灯火,还有香味从屋子里飘出,大家都很纳闷,联想到王瑜多日对陈氏的不管不问,也不让别人管的现象,大家心中就冒出了一个可怕的想法。

莫非是王瑜怕受连累,已经把陈氏给饿死了?

王瑜从八岁就来到了这里,如今已经十年了,可以说是邻居们看着长大的,他从小就乖巧懂事,看见谁家有事他都会帮忙,怎么可能会故意饿死自己的母亲呢?

不管邻居们怎么议论,王瑜依然每天锁着门出去卖纸,一去就是一天。

这天,王瑜早早地卖完纸就往家赶,走到一个山脚下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呼救,那声音很微弱,王瑜放下肩上的挑子,在附近寻找声音的来源。

声音好像从不远处一人多高的草丛中发出来的,王瑜就朝那边走了过去,走近一看,是一个白头发,白胡子的老者,看起来仙风道骨,是道士打扮。

老道士坐在地上,一只脚脖子肿得老高,上面还有一个大铁夹子,一看就是猎户们夹野兽用的夹子。

王瑜看他十分痛苦,想快点去掉他脚脖子上的夹子,但这里又没有工具,于是就背起他回家。

王瑜背着老道走了几个时辰才到家,他把他放在自己睡觉到房间里,然后去村子里猎户家里,请猎户来把他脚脖子上的野兽夹去掉。

猎户是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听完王瑜说明来意后直摇头,嘲讽道,“你连自己的亲生母亲都不管,居然好心管别人?”

王瑜也不生气,只求猎户帮个忙,猎户也是个善良之人,只是看不惯王瑜不管陈氏,所以说话难听,想到有人正在忍受野兽夹之苦,还是随王瑜一起去了,并带上了外伤药。

猎户来到王瑜的房间里,把老道士脚脖子上的野兽夹子取下来,并给上了药粉,说没有伤到骨头,明天就能走路了。

听了猎户的话,王瑜也放心了,这位老道士看起来也有八十有余了,伤筋动骨100天,要是伤到骨头,至少需要100天才能好起来,王瑜担心他身体吃不消。

当地的猎户都是自己制作的外伤药,药效非常好,第二天,白发老道士果真没事了,好像昨天的事就没有发生过一样。

王瑜做了早饭招待老道士,正在吃饭的时候,村子里的男女老少都来到了王家院子里。

今天一大早,王瑜救回来一个老道士的事就在村里传开了,搁在以前,也没有什么大惊小怪,可如今不同了,王瑜连自己的母亲都不管不问了,怎么还会帮助别人?

常言道:“百善孝为先”,连自己的母亲都不管的人,怎么会帮助一个外人,大家来的目的就是想来揭开王瑜的真面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王瑜见众人拥进了院子,赶紧起身打招呼,可大家都是怒目圆瞪,人们最恨的就是不孝之人,当然不会给王瑜好脸色。

“王瑜,你母亲生病也不请大夫,整天把她锁在家里,你这样做禽兽不如……”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把拐杖狠狠地敲在地上,大声责骂王瑜。

其他人也纷纷跟着老太太指责王瑜,一旁的老道士从村民的口中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他撸撸白胡子,若有所思。

老者起身走到王瑜身边,在他耳边低语几句,王瑜开始一愣,随后就拿出钥匙打开了陈氏所在房间的门。

老道士和王瑜走进屋内,众人也一拥而上,陈氏已经在这个房间里锁了两个月了,大家想要看看到底是死是活。

走进屋里,一股浓浓的香味扑鼻而来,只见屋里地上有一堆香灰,还有很多点过的蜡烛头。

再看床上的陈氏双目微闭,面色红润,好像是睡着了一样,根本不像是一个重病之人。

大家很是不解,陈氏被锁在屋子里两个月了,不但没有饿死,好像还被照顾得很好,大家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什么。

老道士走到陈氏床前,仔细观察了一下,突然眉头紧皱,众人见到老者这样,心又提到了嗓子眼上。

老者看向众人,缓缓说道:“王瑜是个大孝子,你们都错怪他了!”

众人不解,有人正想要发问,就听见老者说道:“你这样给你母亲续命,一天就会减掉你一年的阳寿,你没有命了,以后谁来孝敬你的母亲,她会独自苟活吗?”

众人听了老道士的话都惊呆了,他们这里确实有一种儿女可以为父母续命的说法,可没有人能做到,而王瑜却做到了。

他每天晚上都会在房间里点上香和蜡烛,并对着陈氏的脸吹蜡烛,据说这样就把他的阳气转移给陈氏,所以如今的陈氏是面色红润。

王瑜听了老者的话也是陷入了沉思之中,他甘愿拿自己的命去换母亲的命,但是如果他死了,母亲怎么办?

可他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母亲就这么走了。

原本嘈杂的场面一下子变得安静下来,大家都在心里为王瑜和陈氏祈祷,希望这母子二人都能平安无事。

“瑜儿!”

突然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这声音正是来自床上之人。

陈氏醒了,昏迷三个月的陈氏终于醒了过来,大家又惊又喜,纷纷围了上去。

王瑜看向陈氏,突然跪在了床前,随后就摊倒在地上,不省人事。

陈氏刚醒来,就看到自己的儿子晕倒了,她怎么能受得了,慌忙下床,抱住地上的儿子嚎啕大哭。

“他为了给你续命,阳气已尽!”白发老道悠悠说道。

陈氏一听哭的就更悲痛了。

“夫人也不必太过伤心,大孝之人苍天怎能忍心就这样把他带走?

老道士说着就跪在地上,伸出双手在王瑜的胸前拍打数十下,又点了全身的穴位,随后命人把王瑜抬到床上,说24个时辰之后醒来就没事了。

陈氏跪在道士面前千恩万谢,道士却说:“不要谢我,一切都是个人造化”,说完消失不见。

众人见此情形,都愣在了原地,大孝之人有天助啊!

24个时辰之后,王瑜真的醒来了,又是一个活蹦乱跳的小伙子。

邻居家的春花很懊悔自己错怪了王瑜,春花的父母也是开明之人,看出女儿的心思后就来到王家提亲。

有孝心的人都是善良之人,把女儿交给王瑜他们放心。

很快,王瑜和春花成婚,从此一家两口变三口,一年之后,他们第一个孩子出生,随后又生下两男一女,一大家子过得其乐融融。

陈氏八十岁寿终正寝,王瑜和春花也是恩爱到老。

笔者说:“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中的王瑜,为了给母亲续命,甘愿用自己的命去换,这是何等的大孝啊!

孝顺之人一般都是善良之人,王瑜在路上救下一个素不相识的道士,把他背回家,道士又救了他的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帮助别人就等于帮助自己。

王瑜是一个善良,孝顺的年轻人,他的品质也为他迎来了甜蜜的爱情,这一切都是他应该得到的,大家说是不是呢?

喜欢故事在民间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故事在民间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