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故事在民间 > 第384章 姑娘救下老妇人,老妇人看她身份有蹊跷,让儿子小心

郑容儿是个苦命的孩子,在她出生的时候,母亲华氏难产而去世,所以她一出世就是个没有娘疼爱的孩子,不过还有一个疼爱她的父亲。

郑蓉儿的父亲是当地出名的富豪,被人称作郑员外,郑员外和妻子华氏的感情深厚,妻子的突然离世让他难以接受,真想随爱妻而去,但他不能那样做,因为他还有一个刚出生的女儿,为了孩子,他也要坚强的活下去。

华氏去世时才年方18,郑员外也只有24岁,正值青春年华,风流倜傥,家中产业又丰厚,所以上门说亲的媒婆排成长队。

郑员外还没有从失去爱妻的悲痛中走出来,同时也为了女儿不受委屈,尽管有很多媒婆登门,他也一直没有松口,他把自己的全部的爱都给了郑蓉儿。

郑蓉儿虽然没有了母亲,但郑员外对她保护得很好,不让其受到一点委屈,除了没有母爱,其他的都不缺,就这样,郑荣蓉儿在郑员外的爱护下快乐的成长起来。

郑员外续弦刘氏而命丧黄泉

随着她的一天天长大,郑员外也一天天莫名的孤独,家里没有一个女人真的像缺少了很多东西。就在郑荣儿七岁的时候,郑员外续弦了。

新夫人刘氏样貌普通,父亲是一个农夫,无论是家世还是长相和郑员外都相差甚远,郑员外之所以选她作为填房,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刘氏的善良。

郑员外知道,自己再娶肯定会对郑蓉儿有影响,如果娶个恶婆娘,郑蓉儿就会受到后妈的气,所以他选妻唯一的标准就是要善良,能把郑蓉儿当亲生孩子看待,其他的都不重要。

的确,刘氏到了郑家之后,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对郑蓉儿视如己出,郑员外没有后顾之忧,生意也是越做越红火。

每天回家,有娇妻相伴,有女儿在膝下承欢,郑员外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心中的伤痕也逐渐被抚平。

转眼间,刘氏已经进郑家一年了,夫妻恩爱,相敬如宾,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刘氏的肚子一直没有动静,拜访了很多名医也毫无起色。

一日,刘氏去娘家串亲,带回来一个好消息,她告诉郑员外,亲戚给她说500里外的深山有一个神医,兴许能治好她的病,请求郑员外和她一起前去。

郑员外听了刘氏的话就欣然答应,毕竟儿女双全是多数人的追求,有儿有女才能组成一个“好”字,再说了他也不愿看到刘氏因为怀不上孩子而伤心。

既然有神医能治刘氏的病,郑员外也就没敢耽误,第二天把家里的事给管家交代好,郑员外就带着刘氏去寻找神医了。

郑员外夫妇离家几日后,一天,刘氏一个人跌跌撞撞地回来了,而且衣服破烂,脸上有几道血口子,一进大门就瘫坐在地上。

管家赶紧将其扶起,问她怎么回事,刘氏哭哭啼啼地把她们在驿站遇到歹人抢劫的事说了一遍,并说刘员外被歹人杀害了。

此时的郑蓉儿已经八岁了,对于刘氏说的话她已经懂得了,一听自己的父亲被歹人所害,郑荣儿哇的一声哭了出来,父亲是最疼她的人,现在他死了,以后再也没有人能像父亲一样疼她了。

郑蓉儿失去父亲后成为刘氏母女丫鬟

自从郑员外被杀之后,刘氏一反常态,不再对郑蓉儿好,而是把她当成丫鬟一样使唤,并且不知从哪里带回来一个和郑荣儿年纪相仿的女孩,名字叫宝珠,宝珠叫刘氏娘。

宝珠来到郑家之后,刘氏就把郑容儿赶进了柴房,宝珠住进了郑蓉儿的房间。

郑蓉儿皮肤白皙,眉眼如画,刘氏看看她,再看看长相普通的宝珠,心中就来气,她命令郑蓉儿每天用锅底灰把脸抹黑,吃饭睡觉都在柴房里,不让她去前厅。

而宝珠被刘氏打扮得花枝招展,锦衣玉食的供养着,嫣然成了郑家大小姐。

郑蓉儿吃住都在柴房,衣服都是穿宝珠淘汰下来的,每天还要洗衣,做饭,成了刘氏母女的丫鬟,稍不留神,还会被刘氏拳打脚踢。

郑蓉儿曾经是郑员外的掌声明珠,哪里受过这样的虐待,可她只是一个几岁的孩子,尽管心中不甘,可根本反抗不了,她只能盼望着自己快些长大,好摆脱刘氏魔爪。

对于郑蓉儿来说,可谓是度秒如年,她日复一日的苦苦挣扎着,两年间也多次出逃,可每次都被刘氏抓了回来,回来之后,便是一阵毒打。

郑荣儿被刘氏打得浑身是伤,逃跑几次没有成功之后就变乖了,对刘氏母女言听计从,刘氏也渐渐放松了警惕,并大大方方的和管家过起了夫妻生活。

终于又熬过漫长的八年,郑蓉儿已经是十八岁的大姑娘了,出落的亭亭玉立,但是脸上每天都抹了黑灰,也看不见真正的容貌。

郑蓉儿洗衣救下落水妇人

一日,刘氏命令她去河边洗衣,郑荣儿来到河边时,突然就听到有人喊救命,定睛一看,有一个妇人正在河里挣扎,郑荣儿第一反应就是救人,她噗通一声跳进水里,用尽全身力气把妇人往岸边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郑荣儿不会游泳,呛了好几口水才把人拖到了岸上。

妇人对郑蓉儿是千恩万谢,郑荣儿得知,妇人说她路过河边时包袱被几个盗贼抢走,并把她推入河中,幸亏郑蓉儿来到河边洗衣,要不然她就没命了。

郑荣儿听着夫人的诉说,很是同情,她的衣服全湿透了,很想把她带回家换身衣服,可带一个外人回去她也做不了主,于是就赶紧回家拿了自己的一套衣服来,在河边的树林里让妇人换上了。

这妇人是要去京城,还有很远的路程,郑蓉儿从里面的衣服兜里拿出一个手帕,手帕里包着几两碎银子,全部给了夫人,让她做盘缠。

此时的郑蓉儿脸上抹的灰已经被河水冲掉了,她皮肤洁白细腻,唇红齿白,眉眼如画,美得不可方物。

妇人心想,这女娃真是人美心善,她千恩万谢过郑蓉儿,说等她到了京城会派人来还钱的。

这些钱是郑蓉儿上街卖菜时一点一点扣出来的,本来是为自己逃走准备的盘缠,可如今这个妇人比她个需要这点钱,郑蓉儿就毫不犹豫的拿了出来,并没有指望她还。

郑蓉儿攒的二两碎银子没了,她离开郑家的计划只能往后退,每天照常的洗衣,做饭。

状元郎拿婚约来认亲捉拿歹人

眨眼半个月过去了,突然有一天,郑家大门口鞭炮齐鸣,刘氏几人跑出去查看。

大门外面热闹非凡,只见有一个高头大马走在最前面,马上坐着一个身穿红袍,帽插宫花的年轻男子,男子气度不凡,英俊潇洒。后面还浩浩荡荡地跟着两排人马。

看热闹的人们跟在后面,大喊着状元郎。

这些人正是朝郑家的方向而来,刘氏还没有反应过来,骏马已经走到门口,红衣状元郎也下了马。

刘氏看着年轻英俊的状元郎到了自己门前,真是受宠若惊,心中也很紧张,不知是福是祸。

她可是从来都没有这样的朋友,难道是郑员外的故交?

看这架势,应该不是坏事,刘氏赶紧把人请进了前厅里。

状元郎礼貌地叫刘氏为华伯母,还问郑伯父是否在家。

刘氏一听就证实了自己的话,此人并不知道郑家的变故,甚至连华氏本人都没有见过,于是刘世就谎称郑员外去外地了。

年轻男子报上姓名,随后拿出一张红纸递给刘氏,刘氏接过一看,这张红纸是一张婚约协议,上面写着两个名字,一个是郑蓉儿,另一个名字为周子秦,应该就是眼前的年轻男子。

红纸上清清楚楚地写着二人指腹为婚,刘氏心中诧异,郑员外生前从来没有提过这事,眼前这个状元郎居然是郑蓉儿的未婚夫。

不行,决不能便宜了郑蓉儿,况且,郑蓉儿现在这个样子,更不能让他知道真相。

刘氏将计就计,并没有说郑家的变故,而是把宝珠当做郑蓉儿介绍给了周子秦。

刘氏怕节外生枝,于是就让宝珠给郑蓉儿吃了失语药,让她说不出话来。

刘氏怕夜长梦多,就决定在郑家让周子秦和宝珠完婚,只要生米煮成了熟饭,以后她们母女就一步登天了,宝珠就成了真正的郑荣儿。

成婚当日,刘氏害怕人多嘴杂,只请了自己的娘家人来庆祝,大家都心照不宣,谁也不敢乱说话。

婚宴正在热闹进行的时候,有人不小心把一杯水撒在了郑蓉儿的身上,郑荣儿下意识地掏出手绢擦拭,周子秦一看,立刻下令把刘氏母女和管家抓了起来。

众人看到这一幕,面面相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正当众人不解之时,外面进来了两个人,正是周子秦的母亲和郑员外,众人见到郑员外,不知是人是鬼,个个吓得脸色苍白。

郑员外说了当年被刘氏和管家陷害之事,郑蓉儿抱住父亲失声痛哭,周子秦立刻给岳父大人下跪磕头,说一定会还他公道。

一切还要从指腹为婚开始,郑员外和周子秦的父亲周员外是世交,当年他们各自的夫人几乎是同时怀孕,于是就指腹为婚,并写下了婚约。

可刚写下不久,周家突遭变故,周员外被仇家杀害,钱财被抢走,周家母子为了躲避仇家的追杀,隐姓埋名,四处流浪度日。

日子虽然过得清贫,但是周母一直不忘督促儿子学习,因为她知道只有读书才可翻身,才能不违背诺言,儿子才有资格去娶郑家女儿。

可谓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周子秦喜中状元之时,周母还在流浪,为了不让儿子担心,她决定去京城找他,没想到路上遇到歹徒,被歹徒推进河里,是郑蓉儿救了她。

临走时还给了她一些银子当盘缠,包银子的手绢上绣着郑蓉儿的名字,周母知道这里只有一家新郑的,她就断定救她的姑娘就是自己儿子的未婚妻郑荣儿,因为指腹为婚时两个孩子都取好了名字,就在婚约上写着。

周母从郑蓉儿的穿着上看出了蹊跷,郑家家财万贯,怎么穿得如此破旧,而且还自己来河边洗衣,于是她去京城找到周子秦时就给他说了此事,让他去周家看看情况,并把那个包银子的手绢让他带上。周子秦来到郑家,刘氏说宝珠就是郑蓉儿,跟他母亲描述的郑蓉儿相差甚远,他就有了疑心,这几天一直默默地观察宝珠的举动,发现她用的手绢上没有字迹,断定她不是真正的郑荣儿。

于是他悄悄告诉手下,让他在婚宴上故意把水撒在郑容儿身上,当她拿出手绢擦拭时,就能知道她是不是郑蓉儿了。

果然不出所料,这个脸上一直抹着一层灰,一句话不说的姑娘才是郑蓉儿,这一切肯定就是个阴谋。

再说郑员外当年是被刘氏和管家所害,其实宝珠就是刘氏和管家的女儿私生女,为了霸占郑家的财产,刘氏借故让他陪着去看病,管家连夜赶到,与驿站的伙计合伙杀了郑员外,然后抛尸荒野。

当时郑员外并没有死,刘氏和管家他们的话他都隐隐约约听见了,可当他再次醒来的时候,什么都不记得了,也不知道自己是谁,就这样在外流浪了十来年,直到偶遇周母,见到熟人才唤醒了他的记忆。

周母把她遇到郑蓉儿的事说了,于是二人就一起来到了郑家,就看到了刘氏母女被抓住的场景。

事情到此,已经真相大白,刘氏母女和管家会得到应有的惩罚。

当日,周子秦和郑蓉儿成婚,成婚后,周子秦带着郑蓉儿回了京城,并就请了京城里的御医为其治疗,很快郑蓉儿就能说话了,此后,夫妻生下两男一女,一家人相亲相爱,生活美满幸福。

笔者说:周蓉儿的命很苦,生下来就没了亲娘,七岁时失去父亲,又被后妈虐待,可她依然保持着一颗善良的心,不顾生命危险跳进河里救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又把自己仅有的一点盘缠送给妇人做盘缠,妇人通过手绢得知她就是自己未过门的儿媳。

夫人从她的穿着看出了蹊跷,于是一到京城就让儿子来到郑家查明情况,从而救了郑容儿,从这一点来看,郑蓉儿又是幸运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善有善报吧!

再说刘氏母女和管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杀人,还让郑蓉儿吃了失语药,最后却害了自己,这就是他们应得到的报应。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句话还是挺有道理的。

喜欢故事在民间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故事在民间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