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故事在民间 > 第93章 美妇请木匠修床,修完床要以身抵债,木匠:我愿意倒贴

中原地区西南部群山连绵,风景优美,交通十分不便,这里有一个叫靠山村的偏僻小村子,村里的人世世代代都生活在这里,以砍柴和种地为生,他们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十里之外的小镇上,县城离这里有百十里之遥,很少有人去过。

这里的人自给自足,远离城市纷扰,犹如世外桃源一般,也很少有外面的人闯入,可最近村里却来了一个不速之客,这人有二十多岁,自称姓钟,是一个木匠。

钟木匠来的时候还带一个两岁的男孩,他说这个男孩叫钟于昊,是他的儿子。

靠山村的民风淳朴,这里的人热情好客,但他们不知道钟木匠的来历,也不敢轻易留下他,怕给村里带来麻烦。

为了安全起见,村长就打听钟木匠的底细,原来钟木匠是南方人氏,他原本有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可天有不测风云,家乡发洪水很多人都被洪水卷走了,也包括他的妻子。

为了活命,钟木匠就带着两岁的儿子出来逃难了,他一边要饭一边往北边走,不知不觉就走到了这里。

村里人知道钟木匠是逃难出来的,都很同情他,但按照村里的规定,要想在村里落户就要与村中女子组建家庭,可一时半会也没有很合适的。

村有一个姓田的寡妇,人称田氏,田氏的丈夫在几年前离世,也没有留下一儿半女,如今就剩下她一人孤苦伶仃的生活。

田氏一个女子生活很不容易,幸亏有左邻右舍帮忙,日子才勉强过得去,可没有男人的日子也是很难熬的,村里有个二流子老是去骚扰她,这让田氏很是郁闷,她又不愿意嫁给二流子,只能苦苦支撑。

村长为了让钟木匠名正言顺的留下来,就去找田氏,撮合她与钟木匠过一家人,田氏得知钟木匠带着个孩子也不容易,就非常同情他,只是她不知道人家能不能看上她这个寡妇。

其实钟木匠也了解到田氏的情况,已经同意与田氏结为夫妻,既然二人都有意思,在村长的安排下,钟木匠就住在了田氏家里。

田氏生性淳朴,是个过日子的好手,给钟木匠组成家庭之后,她就负责做家务和带孩子,夜里纺线织布。

钟木匠见田氏辛苦,就劝说她不要熬夜,他能养活这一家人,田氏听了很感动,但依然辛勤劳作,把丈夫和孩子照顾得很好。

钟木匠很感激村民们的收留,谁家要是有木工活他都免费做,不要工钱,村民们过意不去,就拿出一些鸡蛋,粮食给钟木匠送去表示感谢。

钟木匠的木工手艺精湛,做出的家具既美观又实用,他的好名声很快就传到了十里八村,周围的村子谁家做家具,盖房子都找钟木匠,因此他每天都很忙,家里的一切都有田氏操持。

钟于昊三岁的时候,钟木匠就把他送到了村里的学堂读书,这孩子聪明伶俐,读书一目十行,过目不忘,教书先生都说这孩子将来必成大器。

时光匆匆,眨眼十几年就过去了,钟于昊十年寒窗苦读,也到了考取功名的时候,但钟木匠却不让他考,而是让他把书本收起来,跟着自己学习木工手艺。

田氏很是不解,就说道:“于昊十年寒窗苦读,如今终于到了考取功名之时,你为何却要让他放弃,这不是前功尽弃了吗?”

钟木匠说道:“读书并不一定要考取功名,若是为了考取功名而读书,还不如不读……

你可不要小看木匠,往小的说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往大了说可以治国平天下……”田氏不理解钟木匠的话,但她相信有道理,就不再多说。

从此之后钟于昊就跟着父亲学习木工手艺,他头脑聪明,动手能力很强,不出两年就学成了,以后谁家有活,钟木匠就让儿子去干,他在家里做点小活,日子就这样平静的过着。

突然有一天,钟木匠从集市上回来就病倒了,他这病来势汹汹,郎中也是束手无策,两天之后,钟木匠就撒手人寰了。

田氏和钟于昊悲痛不已,钟于昊亲自为父亲做了棺材,并按照父亲临终遗愿把他安葬在村子后面的大山上。

钟木匠死了,家里就剩下田氏和钟于昊俩人,二人虽说不是亲母子,但胜似亲母子,母慈子孝,相互宽慰。

一日,钟于昊去镇里做活,因为活一天做不完,主家就留他住下,明日继续做,钟于昊却没有留下,因为母亲一人在家他不放心。

他刚走出镇子,就看到一个年轻女子在前面匆匆赶路,眼看天就要黑了,钟于昊就加快了步子,当他走到女子身边的时候,那女子突然叫住了他,问道:“小哥是哪个村子的?”

钟于昊只能礼貌性的回道,说道:“我是靠山村的!”

女子惊喜的说道:“那太好了,我就是邻村的,刚才我还想着害怕呢,如今遇到你,我们同行一起走,我就不害怕了!”

钟于昊没有多想,说道:“天马上就要黑了,快走吧!”二人一前一后就朝前面走去。女子告诉钟于昊,说她叫冯小莲,十八岁,与一个老父亲相依为命,从她的谈话中,钟于昊觉得她是一个很坦诚的女子,对她也就没有了防备之心。

冯小莲问钟于昊的家庭情况,钟于昊说道:“我家中有一个老母亲,我们母子一起生活。”

冯小莲听了他的话,就忍不住哽咽起来,钟于昊不知道她为何哭泣,以为是自己说错了什么,赶紧就向她道歉。

“这与你没有关系,我只是想起了我的母亲……”冯小莲用手帕擦去脸上的泪痕说道。

原来冯小莲也是个可怜的女子,几岁时母亲就去世了,她和父亲一起生活,父亲是走乡串户的修伞匠,没有固定的住处,四海为家。

就在几天前,她和父亲才来到这里,就暂时住在了靠山村隔壁的马家寨,他们准备把这十里八乡的伞修完再换其他地方。今日下午,冯小莲把父亲修好的伞给顾客送去,送完天就快黑了,她就急匆匆的往回赶,恰巧就遇到了钟于昊。

二人边走边聊,很快就看见村子里的烟火了,靠山村和马家寨虽是相邻,但中间隔一座漫水桥,钟于昊不放心冯小莲,就把她送到了地方。

冯伞匠见有人把女儿送回来,对钟于昊是感激不尽,就让他在家里吃了饭再走,钟于昊却说道:“区区小事,不值一提,我得赶紧回去,要不我母亲会担心的!”他说完就告辞走了。

过了几天,钟于昊出去干活的时候,冯小莲就提着一盒子点心上门了,田氏不认识冯小莲,但还是礼貌性的把她让进屋里。

还没有等田氏询问,冯小莲就把那日钟于昊送她回家的事情说了,还说是专门来看望田氏的,田氏看着温柔可人的冯小莲很是喜欢,就要留她吃午饭,冯小莲也不客气,就留了下来,与田氏一起做饭,二人越聊越投机,好像认识了很久的老朋友一样。

从那天起,冯小莲三天两头的来到钟家,与田氏聊天,帮助田氏做家务,田氏得知她从小就没有了母亲,也很心疼她,把她当做女儿一样看待。

钟于昊十七岁了,也到了适婚年纪,田氏觉得冯小莲不错,就准备撮合二人,钟于昊从来没有想过要与冯小莲有故事,不过经过田氏这么一说,他心中也起了波澜。

田氏说道:“小莲这闺女不但长的好看,而且家务活也是一把好手,谁要是娶了她也是福气,你要是愿意我明日就找媒婆去提亲!”

钟于昊也有点喜欢冯小莲,但他又觉得不可能,因为冯小莲不是本地人,她要随着父亲到各地去修伞,怎么会为他停留呢?

说道:“娘,谁知道人家小莲姑娘愿不愿意?”

田氏说道:“那小莲姑娘是喜欢你才三天两头来咱家的,你还看不出来吗?只要去提亲,她一百个愿意!”

钟于昊想了想还是觉得这事不太靠谱,说道:“娘,我看这事就算了吧,我现在还小,亲事等两年再考虑。”

田氏说道:“你再等两年,就没有这么合适的姑娘了,这事就交给我吧,早些给你成个家,也算对的起你的父亲了!”田氏想到钟木匠,眼圈就红了。

次日,田氏就找到村里的王媒婆,让她去马家寨跑一趟,王媒婆收留了田氏的礼物,当然是尽心尽力,就去冯家提亲了。

冯伞匠听了就直接拒绝了,他说冯小莲已经在老家定下了亲事,田氏得知后觉得很是惋惜,钟于昊却很释然,说二人缘分没到而已。

一日半夜,一个黑衣人就来到钟于昊的房里,并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在他耳边低语了一番就离开了。从那之后,钟于昊每日就把那个布包踹在身上。

这日,冯小莲来到家里,她手里拿着一件新夹袄,说是亲手为钟于昊缝制的,并让他把外衣脱下来试一试,钟于昊也不客气,就脱下外衣试穿,身上的布包就不小心掉了出来,钟于昊脸色大变,赶紧捡起来放进了怀里,冯小莲脸上露出不易觉察的表情,但没有询问布包里是什么东西。

又过了几天,冯小莲说床坏了,父亲又不在家,就叫钟于昊去修床,钟于昊干活还没有回来,她就在家里等,一直等到傍晚的时候,钟于昊才干活回来。

冯小莲说明来意,钟于昊就跟着她去了,来到钟家,冯小莲并没有急着让他修床,而是做了两个小菜,又拿出一壶美酒,说吃了饭再修床,钟于昊盛情难却,就与她对面而坐,边吃表聊。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冯小莲已经有些醉意,钟于昊就不让她再喝了,自己也起身去修床。

他检查了一下木床,就拿出工具开始修理,床的毛病并不大,不一会儿就修好了,钟于昊起身说道:“天已经不早了,我得赶紧回去了。”说着背起工具就要离开。

冯小莲却从身后抱住了他,醉意朦胧的说道:“钟大哥……我爹出去修伞了,钱都在他身上,修理费我现在没有……我可以把人给你……”

钟于昊被她紧紧抱住走不了,就慢慢的转过身子,冯小莲醉眼朦胧的看着钟于昊的眼睛,娇羞说道:“钟大哥,我要做你的女人……”钟于昊推开冯小莲,说道:“你不要这样,修理费就免了!”他就从怀里掏出几个铜板塞到冯小莲的手里,说道:“这钱你先拿着花!”

冯小莲的手已经伸进钟于昊的衣服里,悄悄拿出了那个布包……随后一个黑衣蒙面人就从门后窜了出来,抽出短刀就朝钟于昊刺去。

钟于昊早有防备,一个躲闪蒙面人就扑了个空,突然一道黑影就从屋顶飞下,与黑衣蒙面人打了起来,电光火石之间,二人大战了几个回合,黑衣蒙面人吃了黑衣人一剑,他口吐鲜血败下阵来。

从屋顶上飞下的黑衣人不是别人,正是死亡多日的钟木匠,钟木匠用长剑挑下那人的蒙脸布,怒道:“吴中奎,你诬陷皇后娘娘,勾结外戚残害忠良,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原来,冯伞匠真名叫吴中奎,钟木匠真名叫陈安邦,二人同朝为官,都是一品大员。

吴中奎勾结西宫外戚残害东宫,皇帝听信谗言,把皇后娘娘打入冷宫,还要加害刚刚两岁的太子。

陈安邦为了保住太子,就带着他来到了靠山村,同时带走的还有皇帝赏赐给太子的一颗夜明珠。为了不被人发现,陈安邦隐姓埋名做起了木匠,给太子取名钟于昊,二人以父子相称。

陈安邦离开宫之后,吴中奎就以叛逆之罪把陈家满门抄斩了,其实这些都在陈安邦的意料之中,但自古忠义难两全,为了江山社稷,他只能牺牲自己的小家。

陈安邦之所以娶田氏为妻,也是为了掩饰自己的身份,他知道,这些年宫中一直都在找他,其实他也一直默默关注着宫中的动静。

就在几个月前,陈安邦发现了吴忠奎的动向,就与钟于昊说明了事情的真相,并用了假死的计谋。

钟于昊在棺材上做了手脚,陈安邦躺在棺材里也安然无恙,下葬之后的夜里,他就被自己的同僚救走了。

陈安邦和同僚们一边为太子回宫做着各项准备,一边暗中保护太子,他知道吴中奎要从太子身上得到国宝夜明珠,因为只有拥有夜明珠的人才能登基做皇帝,于是他就拿出一颗假的夜明珠交给钟于昊。

钟于昊在冯小莲面前故意露出那颗夜明珠,冯小莲确定夜明珠就在钟于昊身上,于是二人就准备动手,骗钟于昊去给她修床,偷走夜明珠,再杀人灭口。

谁知陈安邦并没有死,他们中计了,吴中奎根本不是陈安邦的对手,就败下阵来。

再说冯小莲,她趁着吴中奎和陈安邦对打的时候就跳窗逃跑了,可没跑多远,手里的夜明珠就爆炸了,她也被活活炸死。

陈安邦把吴中奎绑了,和太子一起连夜把他送到宫中,并与宫中的忠良里应外合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剿灭了掌管宫中大权的外戚集团。

其实,皇帝早就知道了当年事情的真相,但外戚专政,他也没有办法,如今陈安邦一众大臣消灭了外戚,皇帝年事已高,就主动退位让太子登基。

太子登基之后,就从冷宫中救出了自己的母亲,时隔多年,母子再次相见也是悲喜交加,泣不成声。

陈安邦为了保护太子牺牲了自己一家人,他劳苦功高,太子做了皇帝后就认他做了义父,同时还是当朝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一开始,陈安邦与田氏结为夫妻完全是为了掩饰身份,但经过这么多年的相处,他早已爱上了这个善良的妇人,他处理好宫中的各项事物,就把田氏接到了府上,田氏从一个农妇一跃成为当朝的一品夫人,荣华富贵自不必说。

一年后,年过半百的田氏居然怀孕生子了,陈安邦老来得子,也算是好人得到了好报,他活到八十多岁才无疾而终。

喜欢故事在民间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故事在民间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