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元辅 > 第281章 朝归倭附(卌一)皇帝的关注点

大明元辅 第281章 朝归倭附(卌一)皇帝的关注点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0:29:16 来源:23小说

相比起收复左翼蒙古时又圆了一圈的大明万历天子朱翊钧,此刻正坐在大开地龙、其暖融融的乾清宫西暖阁中,面无表情地听着三位东厂大珰的汇报。

“也就是说,民间以为仗打完了,正在庆祝大明再一次存亡继绝、威震四夷,而外朝则有人急不可耐地跳出来希望日新立刻凯旋回朝,在罢兵的同时也取消对江南五省加征的商税?”

“是,皇爷。”三位大珰同时应道。

“内阁那边还在吵吗?”皇帝随手翻了翻几本奏疏,似乎没什么兴趣,转头对陈矩道:“要都是这些贺喜的,就不必拿来给朕看了,真有什么事要圣裁,再拿来。”

陈矩应了一声“是”,上前麻利地将奏疏收在一边,但没有多说半个字。另一边同样穿着蟒袍的一位宦官则答话道:“回皇爷,内阁那边已经吵完了,似乎科道们对元辅最后的一番话有所不满。”

这句话引起了皇帝一些兴趣,甚至还有些讶异,问道:“对王先生不满?为什么呀?”朱翊钧心中纳闷:有王家屏什么事?

那位蟒袍宦官答道:“大致就是吵到最后没有结果,于是科道们便问内阁将如何答复,元辅说‘内阁如何拟票,什么时候需要与百官共商’,于是科道们一怒而走,双方不欢而散。”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朱翊钧轻哼一声,语带嘲讽地道:“真要是日新回来了,这群人哪敢如此聒噪。”

顿了一顿,却又忍不住叹了口气:“王先生这元辅做得恐怕也是味同嚼蜡。这次群访既然有七八十号人,其中又以科道官居多,朕估摸着王先生恐怕马上就要被弹劾了。

不过,现在可不是他闭门谢客的时机……王安,你安排一下,让梁阁老、周阁老知悉朕意,至少要确保在日新回朝之前,不能让王先生心生去意。

陈矩,你找机会亲自拜会一下王先生,就说朝战是在他秉政之时取得大胜的,朕对此很是满意,还等着加恩呢……这话具体该如何说,你自己看着办。”

两位蟒袍宦官立刻恭恭敬敬地应了。这里陈矩是老熟人了,不必再做介绍,但是“王安”却要介绍一下。

当年张鲸倒台之后,张诚接替他成为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并照例兼任东厂提督。这个张诚其实与张鲸同出一门,原先都是大宦官张宏的干儿子,不过张诚与张鲸的关系倒谈不上多好——毕竟他们之间其实也很内卷嘛。

虽说关系不咋地,张诚上台后却也慢慢与高务实走上对立面,暗中联合申时行与王锡爵,怂恿心学派与高务实对着干。可惜心学派不敢太过于明目张胆,只敢背地里使绊子,偏偏高务实的功劳越积越多,这些手段最终没起到什么作用。

夜路走多了总会碰到鬼,申时行虽然一直想控制党争烈度,谁料江南漕军骚乱一事最终还是闹大了。这一来,申、王两位阁老因为御下不严,难免要为下面的人胡搞买单,因此双双致仕。

事情到这儿,张诚其实都没有彻底暴露,高务实只是通过内务部知道他有几次暗中拜访申时行的举动。张诚的真正暴露,反而是因为申、王下台而惊恐不已,病急乱投医之下居然跑去和武清候府拉关系,生生搞了个联姻出来。

张诚自己虽然是太监,但他家并不是只有他一棵独苗,他是有兄弟的。急切之下,他为自己的侄女攀附上了第二代武清候李文全之子李诚铭。李诚铭是李文全的长子,理论上只要活过他爹,就是下一代武清候。

第一代武清候李伟是朱翊钧生母李太后之父,所以李文全就是国舅爷,那么李诚铭相应的就是朱翊钧表兄弟。

现在,张诚的侄女嫁给了皇帝的表弟,这可不就意味着自己也是皇亲国戚了吗?再说武清候府可不是一般的侯府,地位非常独特,因此张诚认为自己应该是安全了。

武清候府的确非同凡响,李伟死后甚至被外孙坚持追赠太傅、安国公,谥庄简——当然,这是死后哀荣,他儿子李文全继承的还是武清候。

然而,继承武清候本身还是例外,因为外戚之爵不同于功臣之爵,它不是世爵,这样继承是不合常理的。但朱翊钧不管,他要展现孝道,因此在批复反对的上疏时统统用“念太后之恩”打发过去了。

这就给人一种“武清候极得圣卷”的错觉,同时也是张诚病急乱投医的原因所在。

可惜,张诚没搞明白一件事,朱翊钧根本就不是因为“圣卷”而对武清候府如此之好,他只是现在武功已经鼎盛,因此更需要一些展现孝道的事情作为自己圣明天子的点缀罢了。

于是这就出事了:科道官蜂拥弹劾张诚违规勾连攀附,甚至有人说张诚乃是东厂提督,居然还结交勋贵并与之成为姻亲,此乃武清候勋贵干政、有图谋不轨之嫌!

说实话,武清候李文全的确是挂名的五军都督府左都督,但现在五军都督府因为京营改制而更加成了空壳衙门,他这个左都督又没有在生产建设兵团任职,相当于一个人都调不动,凭什么玩意“图谋不轨”?

但是,实情不重要,重要的是规矩不能坏,于是这件事就闹大了,大到皇帝不得不严惩张诚来保护李文全。结果,李文全不过是罚俸三月,张诚却捞了个“贬为奉御,发孝陵卫司香”的下场,陪他那干兄弟张鲸一道给朱元章烧香去了。

张诚滚蛋之后,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缺位,陈矩作为掌印大太监便有了举荐权,因此推荐了王安。

王安是保定雄县今雄安新区人,在原历史上也算是明末重量级人物。他应该是在万历二十二年由陈炬推荐,命为皇太子伴读而飞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