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元辅 > 第281章 朝归倭附(圩八)众子嗣

大明元辅 第281章 朝归倭附(圩八)众子嗣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0:29:16 来源:23小说

天津之行并不能耽搁太久,当高务实他们会谈之时,同行而来的刘綎等部则在预先确定的郊外野地扎营。

这次扎营之后,高务实将只领兵一千余人进京。之所以要如此,是因为此番回京不是凯旋班师,京师也没有准备郊迎等项目,因此就只能适用于将领进京的制度,即各将领兵不超过五百。

此番随高务实回京并准备回镇的总兵级将领只有两位,就是董一元和刘綎,因此标准额度即为一千人。至于高务实,按理说他是文官,其实没有带兵数量的限制,只不过他同时又是南宁候,这其中就有点敏感了。

其实在当时皇帝的册封制文中,是明确写了高务实封侯属于文官封侯,所凭借的功劳是这么多年来的一系列改革。因为这些改革带来的成就,伐元大业才得以实现,由此可见高务实封侯的功劳本质上是萧何式的——萧何当然是文官,所以制书中拿本朝的李善长封国公来类比。

然而不管怎么说,大家都知道的是,这道旨意非要纠结于高务实是以文臣封爵,还是以武臣封爵,归根结底不过是皇帝要捧高务实。

别看都是封爵,封爵也是有档次之分的。这里说的档次可不是公比侯大,侯比伯大,而是同级爵位之间的差别。

一般来说,档次最低的就是外戚封爵。这个好解释,就如同李太后之父李伟,其在隆庆朝时受封武清伯,等到他外甥朱翊钧当了皇帝并且亲政,立刻被加封至武清候。这样的封爵就是外戚封爵。

根据朱元章定下的制度,明朝的外戚原则上很少能够得到爵位,就算有也不会赐封土,而且他们通常不会拥有最高级爵位,也就是国公。

另外,外戚的爵位用处也比较有限,一般只给钱粮不予实权。到了明中后期,由于五军都督府已经成了摆设,于是倒有极个别的外戚封爵后可以到五军都督府挂名,但是请注意——真的只是挂名,连班都不用去上。

不过最狠的还是到了嘉靖时期,这位世宗皇帝还下令外戚爵位不许世袭,就算皇帝非要开特例,也只能世袭一二代,有点类似于推恩令。这也是武清候李伟死后闹出那么大麻烦的原因。

武清候家这件事之前好像忘记说了,简略讲一下:李伟死时的爵位是武清候,但他死的时候朱翊钧已经亲政。为了表现自己孝顺太后,朱翊钧坚持要给李伟死后追封安国公。

这件事当时闹得朝野上下也是谏言不断,但朱翊钧死占着一个“孝”字,最终还是被他坚持下来。当然,高务实也算是帮了点小忙——倒不是上疏支持皇帝,而是只劝了一次,说了一通别人都说过的大道理,然后就没了下文。

对于当时的皇帝而言,不反对,或者说不激烈反对,基本上已经可以算是支持了。

不过李伟虽然死后追封,但那是死后尊荣,他袭爵的儿子理论上还得按照老规矩办事。老规矩刚才说过,要么不可袭爵,非要袭爵也得推恩,让武清候回归武清伯才对。

然而朱翊钧又不肯,他把这件事打包在一块处理,外公要追封国公,大舅要不推恩袭爵武清候。当然,这事最后也成了。

闲话说完,言归正传。即便如武清候家这般,圣卷看起来隆重到了极点,可是那又如何?就好比李唐的公主往往愁嫁一样,问题既然出现就总有根源在线。光是皇帝强推,没有文官集团的支持也并不能真正提高舅家的地位。

于是,除了能享受侯爷的俸禄之外,长子李文全、次子李文贵两人还都加了“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却也依旧不掌握任何实权,两位左都督连都督府没敢去过,属于是奉旨白嫖工资。

外戚封爵之上的就是武臣封爵,或者文臣以武功封爵。武臣封爵可以参照李成梁,打了半辈子,基本上胜多负少,实实在在搞定了很多边疆的麻烦,才得以封个流爵,也就是不能世袭的。

当然李成梁后来改了世爵,可以世袭了,但那是因为他儿子李如松又立了大功。李如松功劳挺大,年纪却不算大,为了避免后期封无可封,所以干脆加到他老子头上。

文臣以武功封爵又比李成梁这种高贵一档,最好的例子便是王守仁,也就是王阳明。虽说王阳明的这个新建伯爵位其实害他本人不浅,让他丧失了入阁辅政的机会,但是对于他的子孙后代而言倒也算是个好消息,因为朝廷内外在多年的争吵之后,还是给了世爵。到了隆庆帝继位,甚至给王阳明本人追赠了新建侯。

文臣以武功封爵,由于连他在内一共只有三人,就和物以稀为贵一样,地位显得比较特别,尤其是得到其余后来文官们的尊重。在文官高人一等的大明社会,既然文官们都很尊重,那地位当然就不是李成梁那种武臣爵位可比了。

而比文臣以武功封爵更加珍贵,开国之后一枝独秀的,那就有且仅有一位,便是高务实伐元凯旋之后被册封的南宁候了。

由于朱翊钧在制文中的说法,高务实封侯其实算是“文武双全”:他既因为改革奠定了伐元胜利的各项基础,又是亲自带兵彻底击败蒙古大汗、大元皇帝的统帅。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侯爵的珍贵性自然无与伦比,你说他是文功还是武功,其实都可以。

当然,不管怎么说,他的时任职务可不是五军都督府的某都督,他的官场全称应该是“少傅、太子太师、文华殿大学士、户部尚书兼平倭经略、南宁候高务实”。除了南宁候是爵位,少傅、太子太师是加衔,理论上文臣武将都可以充任之外,其文华殿大学士、户部尚书兼平倭经略,这可都是仅限于文官能做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