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元辅 > 第290章 封禅(廿五)半功在你!

大明元辅 第290章 封禅(廿五)半功在你!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0:29:16 来源:23小说

“你们文官集团莫不是想利用朕来为大礼议的余波翻案?”

这是朱翊钧内心郁积的不满,但他也知道事情居然到了此刻才被发觉,乃是因为自己甩手掌柜当习惯了,以至于当高务实上呈那道数万字的行程安排时,自己只是大致扫了几眼,就因为对高务实的完全信任而简单批复了一个“可”字。

自高务实在隆庆五年初被任命为太子伴读以来,他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从没出过工作上的纰漏,就如同在汉武帝身边数十年从没挨过批评的霍光一样严谨。这样一个比西洋座钟还精确、精密的人,如今又正值壮年,怎么可能搞出意外失误呢?

所以在朱翊钧看来,要么这件事就是文官集团又开始联合起来想要胁迫皇帝了,要么……要么就是另有隐情。总之,必须第一时间把高务实找来,听听看他有什么要辩解的。

“自朕皇祖父嘉靖时起,皇帝便不亲祭孔子,你可知其中缘故?”或许是为了故意透露自己的态度,为接下来的谈话提前定调,也或是担心高务实确实不知道过去那些旧事,先给他做个提点,方便他就坡下驴……总之,朱翊钧问出这话时面色相当严肃,一副“你敢敷衍我看看”的模样。

然而,让朱翊钧失望地是,高务实平静地轻轻颔首,道:“臣主笔过《大明会典》,而对嘉靖朝的记述正是万历版《会典》的重中之重,是以臣十分清楚世宗皇帝不亲祭孔子的前因后果。”

朱翊钧没料到高务实会如此回答,一时只觉得气血上涌,眼前一阵发黑,视野的四周昏暗一片而视野中心金星乱冒。他好不容易集中精神瞪大双眼,总算恢复了正常视野,用尽全力却偏偏压抑着声量,一字一顿地问道:“既如此,何以诓朕至曲阜!”

高务实面色一肃,随即拱手一礼,不卑不亢地道:“圣驾南下全程计划均在臣的奏疏中详细写明,以供皇上圣裁。今日行程亦是完全按照圣断而执行,不知皇上何以指臣此举为‘诓’?”

“你!”朱翊钧闻言大怒,但马上想到从程序而言,高务实所言确实不虚,因此立刻转为冷笑:“好,好,好,倒是朕审查不严之过了!”

高务实对朱翊钧的了解绝非寻常人所能想象,如今朱翊钧的表现完全不出高务实所料,因此他依旧按照自己的预定计划,泰然自若,侃侃而谈:

“陛下,臣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自古民心向背,关乎社稷安危。嘉靖年间,虽有革新之举,却也难免引起士林非议。如今,若陛下能于封禅之际,亲临曲阜,以天子之尊,向至圣先师孔子致敬,此非但彰显陛下之尊儒重道,亦是对天下士子的一份尊重与信任。”

朱翊钧眼中闪过一丝深思,似乎在考虑高务实的话中含义。到底是三十年交情的同窗老友,朱翊钧很快明白过来,高务实所谓“对天下士子的一份尊重与信任”,实际上要反过来理解:

因为你皇帝尊孔,就是尊重天下士子,那么作为读书人的一员,我承了你这份情,自然不好立刻驳了你的面子,那么……封禅这事就别批评了,还是花花轿子人抬人,才是道理。

眼见得皇帝若有所悟,高务实立刻继续以更加细腻的言辞说道:“陛下,孔子之道,流传千古,为士子所尊。今若陛下能亲临其庙,非但能正本清源,更是向天下昭示陛下之英明与胸怀。此举不仅能令当今大事顺利完成,甚或还可平息昔日之争议,赢得士子之心,稳固江山社稷。”

朱翊钧终于消了气,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探究和犹豫:“元辅的意思朕明白了。但朕亦有所顾虑,朕身为天子,一举一动皆关乎国体,若轻易改变皇祖父成制,恐有损皇权威严。待将来,朕终归也要去见皇祖父的,彼时却怎好与他交代?”

高务实微微一笑,他知道皇帝已被自己的话所触动,现在需要的是进一步的引导和安抚:“陛下,臣以为,改革这一成制,非但不是损害威严,反而正是展现陛下勇于革新、不拘泥于旧礼之气度。

况且,孔子曾言:‘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陛下若能以如天似海之心胸对待天下士人,又何尝不是君子之道,更何愁没有鲲鹏来贺呢?”

朱翊钧的眼中闪过一丝希冀,看来对高务实的这番话确实感到满意,因此微微点头,却又语气严肃:“元辅所言甚是,朕亦有此意。但朕亦有言在先:世宗时所议大礼,大致还是好的,只是有些许细枝末节或需调整。此番元辅若要有所行动,朕不愿见到任何有损皇权威严之举。”

高务实微微拱手,泰然道:“陛下放心,臣已有精心计划,足以确保陛下此番祭孔既能体现陛下对至圣先师的尊崇之意,又能维护皇权威严,让天下士子心服口服。”

“哦?还有如此两全其美之法?”朱翊钧这次不敢大意了,继续追问道:“元辅不妨事先言明,朕也好全然放心。”

“兹事体大,陛下有所顾虑也是正理。”高务实清了清嗓子,以一种更加温和的语气对朱翊钧说:“陛下,臣闻古之圣王,皆能屈己从人,以显其德。是以孔子曰:‘君子不器。’意即君子不应局限于一种形式,而应随宜而变,以应万变。”

朱翊钧微微皱眉,似乎在思考高务实的话中深意:“元辅还是明言为上。”

高务实呵呵一笑,不急不缓地回答道:“陛下,臣以为此次曲阜之行,若能稍作变通,或许更能体现陛下之仁德与睿智。譬如孔子庙前,祭奠之时,若陛下能身着澜衫,腰系革带,头戴方巾,非以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