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元辅 > 第290章 封禅(廿六)孔家曲阜

大明元辅 第290章 封禅(廿六)孔家曲阜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0:29:16 来源:23小说

皇帝虽然是站在御车二楼说的这番话,但毕竟无遮无拦,很快便传遍了整个圣驾一行,不少人都忍不住三三两两讨论起来。

高务实这些年来的功劳确实是大,这一点倒是没人敢睁着眼睛说瞎话,强行去否认。而且中国自古以来的习惯,夸人的时候往往都很夸张,最著名的大概就是谢灵运那句。

所以,皇帝用来夸高务实,看似惊人,其实这也好,也罢,乃至都不必太过当真,因为它们都不过是表达皇帝的某种心情,而非确指。

不过,却也不能小看了这句话,因为这句话真正的关键不是高务实的功劳具体有多大、占万历朝功业有几分,而是在于皇帝说这句话的心情——换句话说,皇帝是以何种心情说出这番话的,又为何要当众大声说出。

总而言之就是:皇帝为何要这样当众夸赞高务实的功劳?

要知道,此次圣驾南下至今,马上就要祭孔,接着便要封禅,最后还要去南京拜谒孝陵。这次出行可不是游山玩水,是有明确且重要的政治意涵在内的。此时忽然大夸高务实,很难说皇上没有什么政治动机。

皇帝是御极天下三十载的壮年天子,一言一行绝不会无的放矢,而随行官员大多也都是官场上的老油子了,绝不会天真的认为皇帝只是兴致上来随口夸夸。

高务实这些年功全文武,如今已经是内阁首辅兼户部尚书,实权可谓加无可加,甚至连加衔都给到了太傅,再往上就只有那个一般不会给活人的太师了。考虑到高务实功劳虽大,可年龄毕竟还不到四十岁呢,这太师现在可真不能随便给,要不然下一步……

于是众官很快得出结论:恐怕能让皇上这般亲自造势,只能是打算要给元辅晋爵了。元辅当初直接跳过伯爵,上来就是一个南宁候。现在从皇上的举止来看,在这次南下途中某处,应该就要册封元辅为国公了。

中立派的官员对此比较淡定,虽说国公作为大明朝人臣的最高,朝廷除、两系之外,其余都给得十分谨慎。确切的说,、之后,就只有英宗朱祁镇封中立有军功的石亨为忠国公;宪宗时封朱永为保国公。

不过中立派不介意这些,因为在他们看来,高务实的功劳比石亨、朱永高了不知多少,甚至就算比起开国、靖难两系国公之中的多数人也毫不逊色。非要说的话,恐怕只有中山王徐达够和高务实的功业一争长短。只不过他们一个是打江山时期的功臣,一个是守江山时期的功臣,这种比较最难,还不如不要比了。

不管怎么说,中立派官员对于皇帝释放的这个政治信号采取默认态度——你不说要封,我也不会劝;你说了要封,我也不会谏。

心学派的官员就没有这么淡定了,不说如丧考妣吧,至少也是个垂头丧气。

在他们看来,高务实如今的地位本就已经深固不摇了。自从沈阁老南下备巡,赵阁老根本不敢与高元辅争锋,被京中戏称为。再加上一个早就被看做是高元辅应声虫的周阁老,如今的内阁根本就是高元辅的一言堂。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高元辅还再次晋爵为国公,那可真是位极人臣,官、勋两巅峰啊!想到这里,几乎所有心学派出身的官员都暗自追悔:早知道当年拼死也要拦住高务实文官封侯这件事,毕竟获封武臣爵位便不能干预中枢政务。就像王文成公那样,一旦获封了新建伯,就绝了进入中枢理政的机会,于数年后病逝。

另外两位文官封爵的王骥、王越,前者即便参加了夺门之变,也只做到兵部尚书,后者更是死在甘州任上。总之这文官封爵的

都没能进入中枢,以至于似乎成了某种。

这下倒好,因为当初没有拦住皇上,使得高务实以文官封爵还能继续在内阁辅政,后来经过一些事情,干脆做到了首辅。如今更妙了,侯爷还不够他当的,皇上还要给他个国公爷耍耍!

这叫什么事!这么下去,全天下官员都要跑到实学派一边去了!

哼,什么实学派,不就是打着富国强兵的幌子,一门心思钻进钱眼里去么?瞧瞧现如今各地的考课都是些什么条目:某地开荒多少亩,复录逃民、流民多少人入册,本年纳税多少两;又或者某地新开工场几处、矿场几处,新来商人几许,本年纳税多少两……

最坏的是,自去年起,高务实居然以首辅和地官之尊强推了一个名叫的制度,为天下官员按照考课结果发放这种。

似这般公然收买天下官员的举动,高务实居然好意思说这是因为。简直无耻,无耻之尤!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只可惜,皇上被高务实蒙蔽太深,即便心学派官员整出个来弹劾,皇上也不为所动,不仅亲自朱批反驳了好些人,到后来甚至直接留中不发,反而立刻将这一制度推广下去。

心学派给高务实罗织了什么之罪?分别是:贪财好货,与民争利,操守不端,急功近利,违背古训,轻忽教化,变法乱常,结交商贾,粗暴施政,图名务虚。总而言之是坏透了。

可就是这么一个之人,现在居然还要封国公了,真是世风日下,让心学派一干官员痛心疾首,一个个恨不得天诛国贼……什么,他有大功?那是伪装,是大女干似忠!

不过这些人也就这样了,还天诛国贼呢,圣驾随行的禁卫军都是高务实建立的,他们拿什么诛?口诛笔伐?早就被证明了屁用不顶啊!

与心学派官员痛心疾首作对照的,自然是实学派官员的弹冠相庆了。礼部左侍郎方从哲更是突然成了香饽饽,许多官员都打着各种旗号跑来他这里打探消息。吏部右侍郎叶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