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唐:跟着李世民打天下 > 第369章 第一次正式亮相

大唐:跟着李世民打天下 第369章 第一次正式亮相

作者:刀切西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26:01 来源:书海阁

长安城。

紫宸殿内,李世民手臂半悬着挂在胸前,一条精致绑带从脖子处延伸而出,穿过手臂将其固定。

李世民脸上依旧没有太多的血色,但面容却是异常的坚韧,双眼之中骇人的光芒爆射而出,尽管他受伤之后才没有过多久,身体更是远没有恢复过来,但却依旧在处理朝廷的公务,没有任何的懈怠。

不过就在其是身旁,身为太子的李承乾在做着帮手,给其整理一些必要的奏折,以方便李世民的批阅。

但哪怕就只是这么简单的工作,也还是将太子的额头上弄出了点点汗珠,这并不是一个体力活,而太子之所以会如此,其原因有二。

其一是因为这还是父皇第一次准许人来帮助他处理奏折,哪怕就是之前被父皇那般宠爱的魏王李泰都是没得到过这般待遇,这甚至让的太子有点受宠若惊。

其二便完全是紧张所致了,皇帝李世民并不是在一言不发的批阅这些奏折,而是会时不时的抛出一些问题让太子来回答。

每每这个时候,太子那颗本就异常紧张的心,顿时就会变得更加的七上八下,但不管太子如何回答,或好或坏,李世民都是不加以任何的评价。

这样便更加加剧了太子内心的紧张和不安,毕竟这是他第一次协助自己的父皇,而且他在心中也是心知肚明,既然父皇有了今日的选择,则代表着他在众兄弟间基本上已经是站了出来,领先了一大步。

而且他本身还是太子,皇帝这般的动作,近乎就代表着他已经有偏向于将太子作为下一个继承人来培养了。

这些东西朝廷上下群臣也是看看明明白白,也就是今日,当这个消息传到群臣的耳中后,简直是直接将众人的心灵都给击碎。

原本的朝廷格局之下,尽管也是太子一家独大,但魏晋二王的势力也同样不小,最起码也还是有着一争之力的,可哪知道就去了一趟泰山封禅之后,就全都不一样了,一切都变了、

有了皇帝陛下的表态,原本就势力最为强大的太子,地位更加巩固,大唐储君的形象在今日正式确定,其余不管是何人,恐怕都只能无奈离场。

得知这条消息的魏晋二王心中自是不甘,特别是晋王,遥想一下前段时间刚被皇帝李世民命令监国,心中那般野心刚升腾而起,甚至都还在心中猜测父皇是不是打算大力的培养自己。

刚有这般想法不久的晋王,紧接着就是碰上了眼前的这件事,自己的希望一瞬间全部破碎,这番打击之下,恐怕今后再难以生出任何的争斗之心了。

不过对于魏王的情况,众臣却是不得而知了,得到这则消息后的魏王,直接将整个人都关在了房间内,再没有外出露过一次面。

紫宸殿。

大殿之内,李世民看着眼前的奏折,行笔间却是没有了之前的那般果断,反而是显得有了几分犹豫之感。

他双眼飘了一眼身旁的太子,雄厚的声音响起,“对于御史举报的有关于侯君集私占高昌国国库财产,放纵士兵劫掠其都城百姓这件事,你怎么看?”

刚一听到这句话,本就心情极为紧张的太子李承乾整个身体顿时一颤,那颗剧烈跳动的心脏一瞬间仿佛直接停止了一般。

有关于侯君集在高昌国所做的一些事,早已经传回了长安城,而且在众大臣之间也是讨论的极为激烈。

有人认为侯君集不管怎么说都是打了胜仗,哪怕在攻入敌人都城后,行为有一些不检点,但也是可以原谅的,毕竟这再怎么说都是一场灭国的战争。

但也有一些人认为,侯君集治军不严,自身更加的存在问题,正因为私自将国库财产收缴,这才导致手底下的士兵劫掠百姓,他们这些人建议将侯君集下入大牢,以示惩戒。

两方人马在朝堂之上一直争论不休,这般情况已经持续好几天了。

面对这般问题,身为太子的李承乾其实也很难说谁对谁错,前几日还可以对这些都不予理睬,但如今,此时此刻,皇帝陛下将这般问题亲自抛了出来,这就不由得他不回答了。

沉思了半天,始终觉得不妥的太子李承乾脑海中突然想起了王权宁之前说的话,一瞬间犹如幡然醒悟,脑海中的想法变得完整。

“父皇,儿臣觉得侯将军这件事大惩小戒的好,命其将所得之物悉数上交,在将其押入大牢关上几天,随后找个理由将其释放最为妥当。”太子李承乾侃侃而谈道。

“哦,说说为何这样做?”李世民好奇的问道,其实太子刚才的想法与他心中的打算几乎是一致的,正是如此,这才觉得这般的好奇。

“老师曾说过,治国如治军,军队有军规,国家也有自己的法律,正是如此,只有严格遵照法律办事,国家才能够长治久安,哪怕就算是皇帝,也应该尽量的遵守。”太子李承乾一边回答着,一边眼角在自己父皇身上观察。

结果却是徒劳无功的,李世民的脸上,始终都是波澜不惊,没有观察到任何信息。但此时李世民的内心却极不平静,震惊之中带着几分的欣慰。

经过了这次的刺杀事件后,李世民确实是准备将逐渐的让太子来接自己的班,如今的这般情况也算是在一步步的教导太子如何治国,但实际上在李世民的内心之中,对于这次的提问却是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毕竟对于如何处决侯君集,就连朝堂上的那些大臣都是说法不一,各执一词,但令他没想到的是,眼前的太子竟然能够与自己想的一般无二,考虑的十分周全。

这就不得不让李世民心中所震惊了,同时也在心中感叹着当初选择自己那个弟弟王权宁来担任太子太傅,是一件多么正确的事情。

不过话又说回来,若是没有王权宁坐这个太子太傅,那太子真的能够压过魏晋二王,坐稳这个储君之位吗?恐怕是很难。

“父皇,儿臣的回答?”太子李承乾问道,这可以算是父皇对于他的第一场重要考试,对于这个第一印象,太子李承乾还是十分渴望想知道的。

皇帝李世民却是沉默着,没有任何的话语表示,只见他嘴角泛起一丝淡淡的微笑,整个人从椅子上缓缓站起,双眼毫无任何波动的看着面前的太子李承乾,唏嘘的声音响起,

“既然你是这样说的,那关于这道奏折,就由你来批吧。”

说着,李世民便将手中那根拥有着无上权力的朱笔递到李承乾面前。

“父皇,这......”太子李承乾被自己父皇的这一动作可谓是弄的晕头转向,不知该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朱批一般是只有皇上才有资格使用的,除此之外,任何人,哪怕就是身为太子,也是没有使用的权力。

“怎么,不敢吗?”李世民目光如炬,“是不敢接这支笔?还是不敢在上面批示?”

“父皇,儿臣......”李承乾刚想继续解释着什么,但注视着自己父皇投射而来的眼神,心中顿时一横,直接伸手接过朱笔,就往那主位的椅子上坐了上去。

李承乾眼神扫过面前的这道奏折,一目十行,随后右手抬起,朱笔划过,其上好像有一只无形巨手存在,轻飘飘之下便可拨弄天下局势,又好似一支悬于天上的绝世神兵,一挥之下也可无数人头落地,血流成河。

仅仅只是用这支笔书写上几个字,太子李承乾便感觉自己已经耗尽了全身的力气,甚至连呼气,都开始微喘了起来。

“父皇,好了。”李承乾说着,便将那象征着皇权的朱笔轻轻放到一旁,起身恭敬的站立。

他原以为父皇李世民会来查看一番自己的批示,可谁知道却又是出乎了他的预料。

只见李世民整个人神色都没往这边瞟上一眼,就更不要说看太子批阅的奏折了,他直接开口,道:“既然批示完了,那就直接分发下去,交给大臣查办吧。”

听到这话的李承乾,心中却又是闪过复杂情绪,他不知道自己此刻是感到欣慰,还是激动,亦或是一些别的什么东西,这些情绪揉杂在一起,甚至连他自己都分不清楚。

“多谢父皇,既然如此,那儿臣就告退了。”

太子说着,便将那些已经批示完的奏折全部搬起,退出了大殿。

......

“长孙大人,长孙大人。”大厅外,一名有着浓密胡子的大臣急忙跑来,大声的叫喊着。

“朱大人,何时如此慌张?”尚书省中,坐在首位长孙无忌面色间带着微微的不喜,显然是对于来人这般动作的回应。

若是平常,恐怕任何人面对如今身居高位的长孙无忌的这般神情,心中都要无比忐忑一段时间,生怕因为这一点小事被长孙大人给记恨上了,但此次的这位朱大人,却好似没有看见般。

“长孙大人,属下有重要情况禀报。”朱大人眼神间满是严肃。

“哦,到底是何事?说说看。”此刻的长孙无忌也是将自己心中的点点愤怒压下,看看眼前这朱大人究竟能说出个什么事来,之后再另做打算。

“这是今天收到的、陛下所批阅的其中一封奏折。”朱大人说着,伸手将一封稀疏平常的奏折拿出,“长孙大人能看出来这其中有何不同吗?”

见到这位朱大人竟然还在跟自己打哑谜,长孙无忌心中的怒火顿时就升腾了起来,他作为宰相之一,每天需要处理的事情数不胜数,对于眼前这位朱大人早就不耐烦了起来。

但多年的修身养性还是让他忍住了自己的脾气,伸手将奏折接过,拿起打开查看了起来。

奏折里面的内容就是前段时间朝廷上争议十分巨大的,关于如何处理侯君集的,对于长孙无忌来说这封奏折并没有引起他内心任何的波动,因为这封奏折就是经过他的手递上去的。

只不过此时的这封奏折上是有皇帝朱批的,仅此不同而已。

看到这,长孙无忌内心怒气再也忍受不住,刚想发火怒斥,突然,他看向奏折间的眼神一凝,像是发现了什么,整个人脸色都变得无比沉重起来。长孙无忌将手中奏折放在桌上,而后迅速起身,再另外一旁的桌上寻找着什么。

片刻时间,长孙无忌快步走来,而此时在他的手上,还拿着另外一封奏折。

他将新找来的奏折打开,平整的放置在先前那封奏折旁,双眼不断左右划过,好似在对比着什么。

而一旁,朱大人也同样如此,瞳孔间左右快速移动,一言不发。

片刻,长孙无忌视线终是缓缓移开,眉头紧锁,他手指着桌上的两封奏折,眼神间满是不解,“朱大人,这是怎么回事?”

眼前那宽大的楠木桌上,右边的奏折是朱大人所带来的,而左边的奏折是长孙无忌刚才所找来的,这两封奏折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是昨天从皇宫中送出,陛下同一时间批阅的奏折。

但这两封奏折也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一个稍有差池就足以砍掉无数人头颅的不同点,这两封奏折上的鲜红朱批字迹,完全不同。

一个字迹是如刀锋般、笔走龙蛇,刚猛有力,一个则是有点龙飞凤舞,显得圆滑许多。

这般区别,顿时让长孙无忌心中闪过无数种想法,此刻哪怕是身为宰相的长孙无忌,都有点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长孙大人,莫慌、莫慌,属下再给您看样东西。”一旁朱大人说着,从自己胸口间掏出了一封纸张,“大人看过这件东西后,一切应该就都明白了。”

长孙无忌接过递来的纸张,连忙打开。

纸张上面所记载的是在泰山封禅大典之前,朝廷寄往泰山周边官府的一些注意事项,对于这上面的内容,长孙无忌基本也还记着一二,他双眼快速扫过,直到最后,定格了起来。

这种纸张上最后一般都会记载发布命令之人的名字,而此刻,映入长孙无忌双眼的名字是,皇太子,李承乾。

而纸张上的字迹,与正摆在桌上,朱大人所拿来奏折上的朱批字迹,一模一样。

喜欢大唐:跟着李世民打天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唐:跟着李世民打天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