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小公爷 > 第223章 尽得帝王之术的精髓

大明小公爷 第223章 尽得帝王之术的精髓

作者:锦衣卫佥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35:58 来源:书海阁

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建文帝继位之后,一反朱元璋武治天下、重用武将的传统,开始大肆重用文人、士大夫。首先将六部尚书从正二品升为正一品官员,将各布政司布政使提升为正二品,这一操作无疑会获得文官的支持;凭空升官,试问哪个人不愿意?

但此举引来武将集团从上到下的集体仇视。

底层将领仇视的原因很简单的,老子们拼死拼活的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得了个百户、千户、指挥使,一干就是几十年,升不了官、发不了财,凭什么皇帝动动嘴,这些文官就能官升三级?这不公平!

高层武勋们仇视的原因很复杂,一般来说,新帝继位必须笼络各方势力,朱允炆只犒赏文官,把武勋扔到一边不管,这是明显的重文抑武的信号。前宋崇文抑武,武将们悲惨的经历,身为武勋怎能不知道,他们岂能接受那种被文官颐指气使、呼来喝去的悲惨人生。

李景隆的控诉,让李云睿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了一下真实历史,“朱允炆的脑子被驴踢了吗?他竟然出这种昏招?”

“一群腐儒在他耳边,天天子曰诗云,你以为他能有什么见底?”李景隆的脸上露出一丝不屑,说道,“像方孝孺、黄子澄这些人,都是典型的书生,只适合在书斋里,手捧圣贤书,骂骂当朝者不公,控诉一下世道黑暗,根本不是合适做官。”

这话一出,李云睿脑子里想起了《铜牙铁齿纪晓岚》中,纪晓岚和和珅的一段经典对话,纪晓岚作为一个饱读诗书的理想主义者,对官员们上下其手,贪污救灾钱粮的行为,可谓是恨之入骨;而和珅则作为一个具体干活的人,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的目的就是让饥民吃上饭,至于吃米还是吃麦麸,和珅并不关心。

理想很美好,现实往往很残酷。

会读书,不相当于会做官;读书好,不相当于能做官好。

做官不仅仅是踏实肯干就能获得认可了,八面玲珑、圆滑世故、通情达理、世事练达,这些本事都需要。

就像和珅所说,易子而食对于纪晓岚来说,只是书本里的四个字;对于和珅来说,就是眼么前儿的事,看到饥民吃锅里的肉,是个有良心的人就会痛心疾首,他能救得了一个人,但他能救下所有人吗?

让官员贪,然后拿捏住他们的把柄,官员就得乖乖听话,等放完粮,饥民恢复生产后,拿出几个替罪羊,杀了祭天,以平息民愤,彰显皇上圣明。

饥民们得救了,官员们钱捞了,和珅拿住了官员把柄,皇帝得了名声,一举多得,大家各自欢喜。至于被推出来的倒霉蛋,大都是不按规矩办事、贪得无厌的人,这种人,谁都不喜欢。

黄子澄、方孝孺应该和纪晓岚是一类人!李云睿判断。

“尤其方孝孺那个蠢货,锐意复古,居然提出要恢复周礼,还要实行井田制!”李景隆一脸鄙视的说道,“皇帝上台后,才灭他十族,灭他百族都不足以解恨……”

井田制,好熟悉的名词!李云睿听了之后的第一反应,接下去就想破口大骂一句“腐儒之见”!井田制,本质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度,如果朱允炆真敢这么做,不用朱棣出手,大明的地主们就能把朝廷给推翻。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方孝孺,居然能提出这种弱智的政见,看来朱允炆的败亡,不是没有道理。

“腐儒治国,必将祸乱天下,非百姓家国之福。”李云睿骂道。

“我儿,没想到你年纪小小,就有这般见识,呵呵……”李景隆听了李云睿的话,开怀地笑了起来。

“那是,你也不看看你儿子是谁……”李云睿很嘚瑟的说道。

“连你都有这般见识,更何况淮西的文臣武勋。大明的天子姓朱不错,但大明的天下,不是他一家一姓的,是淮西几十万人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打下来的!”李景隆说道此处,情绪非常激动,挥舞着手臂,似乎想把这天撕扯开来。

李景隆说的这一点,李云睿绝对能理解,历朝历代,起兵造反的人都是为了博一个前途,高官显爵、家缠万贯、与国同休,这些都是他们所求,否则谁愿意冒险干这活?打下天下来之后,大家共富贵,虽然皇帝会杀功臣,但留下的更多!

“所以,淮西诸将领就准备让朱棣上位?”李云睿问道。

“这是原因之一!”李景隆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俗话说,天作孽尤可为,自作孽不可活。朱允炆登基之后,自以为已经尽得帝王之术的精髓,根基还未稳定,在齐泰和黄子澄的撺掇下,就动了削藩的心思。”

藩王权势过大,皇帝肯定会如坐针毡、战战兢兢,天天睡觉都不踏实。就像宋太祖赵匡胤说得,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但朱允炆想削藩,要先制定完善的策略,而不是逞一时之快。朱允炆上台没几个月,说句不好听的,连朝里的六部尚书,都不一定拿他的话当盘菜。道理很简单,威望不足!

皇帝看上去威风八面、手握天下人生死大权,但这只是表面而已,要当好皇帝,就得有人听你的。没人给皇帝干活,就会出现“令不出紫禁城”的现象。怎么让下面的人听你的?光给官职、给爵位、给钱,肯定不行,皇帝得有威望、得有手腕。

削藩的起因是因为藩王掌握大量边军,朱允炆要干掉这些威胁,上台后,应该首先巩固自身实力,想法笼络武勋集团,因为京城周边的卫所全部由勋贵统领。

军队是皇帝掌控国家的基础,有军队在手,并且保证将领跟自己一条心,他再去削藩,或许还有胜算。

可惜的是朱允炆先去笼络文臣,这就间接地得罪了武勋,让军队跟自己离心离德。

令人诟病的还不止于此,朱允炆的削藩过程,也非常玄幻!

喜欢大明小公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小公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