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小公爷 > 第224章 不是在削藩,这是在灭族

大明小公爷 第224章 不是在削藩,这是在灭族

作者:锦衣卫佥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35:58 来源:书海阁

洪武三十一年八月,登基仅三个月,朱允炆接到周王朱橚的次子朱有爋的举报,说父亲有图谋不轨之心,朱允炆派李景隆突袭开封,将朱橚抓起来,废为庶人,发配云南。

建文元年三月,朱允炆下令都督宋忠移师开平、临清、山海关,监控在北平的燕王朱棣,同时将原本朱棣掌握的北平、永清二卫军马调至彰德、顺德。

四月,有人举报湘王朱柏谋反、伪造宝钞及擅虐杀人,朱允炆派人化妆成商队,突袭湘王府,朱柏亲手放火焚其宫室妃妾,穿戴好亲王衣冠,手执弓箭骑马跃入火中自尽。

同月,齐王朱榑被人告发有叛变意图,朱允炆下旨召朱榑进京议事,朱榑到了南京之后,朱允炆二话不说,直接将其下狱,废为庶人;代王朱桂被人举报杀戮成性,抢夺当地百姓钱财,被朱允炆下旨废为庶人。

六月,珉王朱缏同样被朱允炆以莫须有的理由,废为庶人。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朱允炆这不是在削藩,这是在灭族,他是准备把他的叔叔们一勺全烩了。

“所以,削藩得罪了宗室、重文得罪了武勋,宗室和武勋都看不上朱允炆,只有文官跟他一条心,是不是这样?老豆!”李云睿听了之后,给出了自己判断。

“应该是一部分文臣跟朱允炆一条心。”李景隆沉声说道。

“一部分?”李云睿有些不明白。

“淮西派也有很多文官,朱允炆上台之后,提拔的人大多是江西、浙江的一批人,这让淮西派的文官很恼火,这群人干事不行,但内斗、出馊主意却十分在行……”李景隆开始解释起来。

朱允炆上台之后,提拔的人大都是浙东派的人。浙东派的文官提出江南税赋太重,影响百姓生计,应当均赋税,朱允炆立马应允,大幅降低浙江、江西、湖广等地的赋税。

太祖朱元璋将江南赋税定的很高,看上去是在泄私愤,但背后有着极深的考量。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以江西、湖广两地百姓支持陈友谅,浙江地区百姓支持张士诚为由,对这些地方实行了极为苛刻的赋税。尤其是浙江地区的赋税,更是令人咋舌,当时有人说,“三吴赋税之重,甲于天下,一县可敌江北一大郡,可知也已!”

如果有人真认为朱元璋是在泄私愤,那就是真的有些肤浅了。

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华夏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但历经几千年的发展,这里土地的肥力已经没了,粮食产量极其低下,百姓种地能养活自己就已经很不错了。但后发展起来的长江流域却不同,先不说土地肥力好坏,光是发达的水网,就让江浙、湖广、江西等地百姓受益匪浅;而且这些地方,还可以种一年两熟的稻米。

历史上素有“湖广熟天下足”、“苏杭熟天下足”的说法,就很能说明问题。

因此,朱元璋采取了不同税赋的方法,对江南地区实施高赋税,对北方地区百姓少收税,一来能够保持国家税赋数量,二来可以平衡南北差距。他本人农民出身,非常了解农民的心理,百姓一旦吃不饱肚子,那么就会起来反抗大明。这其中的考量,岂是私愤所能涵盖。

朱元璋懂,但朱允炆不懂,朱允炆从小锦衣玉食,读得还是圣贤之书,听了黄子澄、方孝孺等人的话后,认为当明君就要轻徭薄赋,于是大笔一挥,下诏对江浙地主进行减赋。

先不说朱允炆做决策是否失误,黄子澄和方孝孺两人,都是朱允炆登基之后火线提拔的人,从一名不文火速成为宰辅重臣。这两人一个是教书先生,一个人翰林修撰,从未接触过具体政务,根本不了解基层,更不懂朝廷的税赋用途,就提出了削减赋税的建议,原因无他,因为黄子澄和方孝孺的家乡都在江南,背后有无数的势力在拱火撺掇他们。

干什么事,不怕内行竞争,就怕外行领导内行,更可怕的是外行指导内行。

朱允炆削减税赋之后,赢得了江浙百姓的一片叫好,至于其他地方骂娘,山高皇帝远的,再加上文臣们刻意屏蔽这些信息,让朱允炆有了一种圣君的错误认知。

但朱棣起兵之后,减赋税的弊端就暴露出来了,打仗需要钱粮,而且是深不见底的钱粮。

大军一动就是几十万人,除去正规的军队,还要配几十万民夫、骡车、马车运输军粮、器械等物资。近百万人马,天天人吃马嚼,一天就要近千万斤粮草。

江南之地的赋税降下来之后,朝廷收入锐减,朱允炆还下令将收税的机构一并裁撤,以至于跟朱棣打仗时,朝廷财政越来越紧张,入不敷出。

朱元璋辛辛苦苦积攒了三十年的财力,在几年间被朱允炆败了干干净净。一手王炸带四个二的春天牌,愣是被朱允炆打得稀巴烂,败给了以一隅之地对抗全国之力的朱棣。

天作孽尤可为,自作孽不可活!朱允炆这是自己挖坑把自己埋了。

“腐儒误国……”听了李景隆的解释,李云睿又重复了一遍对方孝孺等人的评价。

“他们可不是腐儒,他们为自己争取到了无尽的利益。”李景隆端起茶杯,一脸不屑地说道。

“也是,江南地区的税赋,这些人世世代代收益……”李云睿点了点头说道。

“这点利益与宽省刑狱相比,不值一提!”李景隆喝了一口茶,将杯子放到桌上,淡淡的说道。

“宽省刑狱?”李云睿不明白啥意思。

太祖朱元璋执政期间,使用严刑峻法、重典治吏,政治气氛非常恐怖,剥皮萱草、点天灯这类刑法,让文官们活得战战兢兢。贪污**、贪赃枉法之举,不敢越雷池一步。

但当官的尿性,大家都清楚,千里做官只为财,有这种心理的人,至少占九成以上,坐在位子上捞不到钱,让文官集团非常不爽,但太祖凶名赫赫,让他们心有余悸。

喜欢大明小公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小公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