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小公爷 > 第478章 百年后拖垮朝廷财政

大明小公爷 第478章 百年后拖垮朝廷财政

作者:锦衣卫佥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35:58 来源:书海阁

结果李景隆万万没想到,计划没有变化快,谢达的果决,让李家逃过了上刑场的劫难,还被朱棣加官进爵……

而原本准备回南京献城的徐辉祖,因为错过了时间,只能当那个仗义死节的“忠臣”了,被朱棣圈禁在家。

娘的,这运气也是没谁了,李云睿听完李景隆的讲述,开始感叹李景隆命好,也开始感叹淮西武勋集团的无耻,上下其手,将朱允炆玩弄于股掌之间。

不过想想也是,皇帝是以一人之智敌万人之智,怎么可能玩得过人家?古语有云,一人之智,不如众人之愚;一目之察,不如众目之明,就是这个道理。

“如此说来,谢驸马确实对我们家有救命之恩……”李云睿苦笑了一下,说道。

“谢驸马于我李家有恩,明天你跟我一起去祭拜一下!”李景隆停了下来,说道,“另外,你以后有生意,适当照顾一下谢家,省得外面说我们李家知恩不报……”

“明白了……”李云睿点了点头。

第二天一早,李云睿跟着李景隆到了驸马府,以晚辈之礼祭拜的谢达,并和谢达的两个儿子谢维、谢锋聊了一会儿,无非是一些节哀顺变的场面话而已。

“谢维、谢锋,以后家里有什么难事,就开口说!”临走时,李景隆说道,“如果手头上紧,就找你表侄……”

李云睿见李景隆话都说道这份上了,赶紧站在一旁,拍着胸脯说道,“两位表叔,如果想做生意,随时来找我,侄儿手头上还有几桩买卖……”

“如此,就先谢过表兄和表侄了!”谢维和谢锋两人赶紧回道。

谢家两兄弟两人今年也就二十岁上下,按照套路,谢达入土之后,过了守孝期,朱棣会安排两人出任某个京卫的正四品指挥佥事,每年拿个几百两的俸禄,一辈子也就止步于此了。

现在李景隆和李云睿放话了,这要是不接着,谢家可能会快就会泯然众人了。

刚出驸马府的大门,碰上了前来吊唁的徐景昌和徐钦。

“云睿,你站住,我有事和你说……”徐景昌看到李云睿之后,赶紧上前两步,将他堵住。

“搞毛啊,先去办正事!”李云睿看到很多人向自己看来,赶紧说道。

“你别走啊……”徐景昌说完拉着徐钦先进了驸马府。

半盏茶的功夫,两人从里面出来了

“啥事?”李云睿靠在自己的轿子前,一副百无聊赖的样子,明知故问的说道。

“昨天说那事……”徐景昌看了看四下没人注意自己,压低了声音问道。

“一千万贯,百分之一的份子,接受就继续谈,不接受的话,你自己凑钱去开一间银行!”李云睿面无表情的说道,“买卖归买卖,人情归人情,大明银行不是我一个人的,得公平对待所有股东……”

见李云睿把话说的这么绝,徐景昌也有些为难,他没想到李云睿这么决绝。

昨天晚上,在魏国公府,徐景昌把他跟李云睿的谈话告诉徐辉祖时,徐辉祖才知道自己把事情想简单了,他没想到李云睿的心有那么大。但徐辉祖始终觉得,李云睿所说的一千万贯占一个点的股份,这事有点玄乎。

所以,徐辉祖让徐景昌找机会再跟李云睿谈一下。

“这事,就没有缓和的余地?”徐钦在一旁问道。

“没有,你们再等几天,看看情况吧!”李云睿笑了笑说道,“也许过几天,你们会欣然接受这个价格……”

“云睿,你是不是又有什么信打算?”徐景昌一看李云睿的笑容,就知道他又憋着放什么屁呢……

“呵呵~~”李云睿笑了笑,没有回答。

两天后,柔夷殿,太子东宫中。

“参见太子殿下!”李云睿给正在看奏折的朱高炽行礼如仪。

“免礼吧!”朱高炽放下手中的奏折,抬头看了看李云睿,对着旁边的内侍说道,“去给云睿搬个锦墩来!”

内侍听了之后,赶紧去搬了个锦墩,放在李云睿身后。

“谢殿下赐座!”李云睿又行了一礼后,坐了下来。

朱高炽看着李云睿的坐姿,不由得笑了起来,若是其他臣子在自己面前,只会虚坐半边锦墩,以便随时站起回答问题,而李云睿则是大大咧咧,把整个屁股坐在了锦墩上。

李云睿被朱高炽这么一笑,搞得有些不知所措,于是开口问道,“太子殿下,为何无故哂笑?”

“没事,只是想起一件趣事而已!”朱高炽摆了摆手说道,“今天你来见我,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

“是这样的,前几日我在大明工学院讲课,讲到等比数列时,突然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可能在百年后拖垮朝廷的财政……”李云睿抬头看着朱高炽,表情严肃地说道,“因此特意求见殿下,想给殿下提个醒!”

朱高炽一听这话,顿时皱了皱眉,李云睿居然预测百年后的事情,这有些神乎其神了,他有些不信,于是开口问道,“哦,是吗?不知道是什么问题能在百年后,拖垮朝廷财政?”“宗室!”李云睿开口说出了两个字。

“宗室?”朱高炽听了李云睿的话后,心中顿时警觉起来,说道,“宗室乃是大明屏藩,国之柱石,怎么可能拖垮朝廷财政?”

在朝廷中,宗室这个话题很敏感,毕竟朱棣起兵靖难,是因为建文削藩导致。现在李云睿突然搬出这个话题,不由得不让朱高炽担心,李云睿是不是想撺掇自己对付宗室,再把天下搞乱。

“殿下,眼么前宗室没什么风险,但……”李云睿苦笑了一下,说道。

明太祖朱元璋分封诸宗室,并规定一套严格的封藩制度:除太子外,皇子封亲王,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则授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冠服视一品。诸子年十岁,则授涂金银册银宝,封为郡王。嫡长子为郡王长子,嫡长孙则授长孙,冠服视二品。诸子授镇国将军,孙辅国将军,曾孙奉国将军,四世孙镇国中尉,五世孙辅国中尉,六世以下皆奉国中尉。皇姑曰大长公主,皇姊妹曰长公主,皇女曰公主,俱授金册,禄二千石,婿曰驸马都尉。亲王女曰郡主,郡王女曰县主,孙女曰郡君,曾孙女曰县君,玄孙女曰乡君,婿皆仪宾。

朱元璋的本意很好,是让自己的子孙万代“世世皆食岁禄”,以示亲亲之谊甚厚。洪武三年,第一次分封时,封亲郡王、将军四十九位,这其中包含南昌王朱兴隆、盱眙王朱兴盛、临淮王朱兴祖、太原长公主、曹国公长公主、山阳王朱圣保、继爵的南昌王朱文正等很多亲戚。

那个时候,宗藩人数很少,朱元璋很大方,亲王禄米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郡王禄米六千石,钞二千八百贯;公主赐庄田一所,岁收粮千五百石,钞二千贯,这点支出,对朝廷来说,并不算多。

但到了洪武二十八年,光是朱元璋自己的儿子、闺女就有四十多个了,孙子、孙女也有近百多了,虽然大多数还未获封,但朱元璋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光是这些人一年的俸禄,就得近千万石。

于是朱元璋大笔一挥,下令“量减诸王岁给,以资军国之用,乃更定亲王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千石,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以二百石递减,辅国中尉、奉国中尉以百石递减,公主及驸马二千石,郡主及仪宾八百石,县主、郡君及仪宾以二百石递减,县君、乡君及仪宾以百石递减,自后为永制。”

喜欢大明小公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小公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